今天,我帮妈妈做家务事。
我先用扫把把角落里、沙发底下的灰扫出来,再把这些灰集中到中间的位置来,最后倒到垃圾桶里。扫地的时候一定要慢慢扫,不然灰会飞起来的。
扫完了地,我还帮妈妈洗了衣服。做家务事真辛苦呀!但是得到妈妈的夸奖,我又很高兴。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道德标准。我们家,也有家风,它就是勤劳,孝顺,善良。
我的爷爷奶奶都已是60多岁的人了,满头半黑半白的头发,额头上有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它记录着岁月的沧桑。爷爷奶奶虽然年龄大了,但身子还是很硬朗,天天忙里忙外,总不呆着。奶奶虽然不识字,但讲起道理却条条是道。奶奶很勤劳,每天早上起得很早,收拾屋子、做饭。整整一上午,在家洗洗刷刷地忙个不停。忙完了,也到中午了,又该做午饭了,一天也不能休息一会。爷爷退休好多年了,但是他闲不住,又找了个地方去打工。每天早上早早起床,在田里干活,下了班还和奶奶一起干家务。如果谁家有事了,他们老两口也是第一个去帮忙的。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确实是啊!爸爸妈妈受爷爷奶奶的影响也是勤劳,孝顺,善良的。爸爸总说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遇见,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爸爸开车时如果有路人横过马路,爸爸总是减慢速度让他们先过,有一次我还看到一位老爷爷对爸爸竖起了大拇指呢!妈妈曾经和爸爸开玩笑说过一句话“娶个好媳妇幸福三代人,”如今想想这句话确实有道理。都说婆媳难处,可是妈妈和奶奶十几年从没红过脸吵过架。妈妈每天早上第一个起床,最后一个吃早饭。下了班还要做家务,每天晚上都是最后一个睡觉。在路上有人问路了,妈妈总是非常认真告诉人家怎么走,公交车上也总看到让座的人是妈妈。爸爸妈妈从小教育我要与人为善,以和为贵,为人诚恳,做事要认真,不能贪图享受,不能与人过高的攀比,更不能超越法律道德的界限。经常告诫我,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要关爱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遇人需要帮助时,要挺身而出,做敢当的人。遇见长辈要有礼貌,应该主动打招呼。做错事的时侯,要勇于承认,不能撒谎。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它让我从中养成了许多好品质,这样的家风,值得传扬!父母的一些举动,总能影响孩子,优秀的品质,就是从中培养起来的。我要好好学习,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学好思想品德。
在过去的201X年,他刚刚获得了一项“千万级”的科研项目。本来,面临退休的他将顺理成章享受“延聘”教授的待遇,继续把这个项目做完;如今,他犹豫不决了。
进入6月以来,南京市多所高校的人事处收到了教授、博导们要求7月1日之前退休的申请书。
对这些教授、博导来说,退休还是延聘,成为近一个多月最为纠结的选择。刘其的好几个教授同事都递交了退休申请书。
刘其也是多方打听消息,但尚未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
“延聘”如今为何成了“烫手山芋”?教授、博导们,为何又愿意放弃未来几年的高待遇,选择现在“平稳”退休呢?
教授的“紧急”辞呈
在南京师范大学人事处,已经有二三十名教授递交了退休申请书。
由于教授们要求在7月1日之前办完退休手续,该校人事处正处于比较“紧迫”的工作状态。
各学院的退休名单这两天就要上报,学校层面会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为他们办理退休手续。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学院等高校了解到,这些教授、博导全部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符合学校“延聘”条件的人员。
虽然教授、博导工资待遇各不相同,但退休之后待遇普遍都会大幅下降,降幅大多或为50%。因此,“延聘”对于教授、博导们来说,不仅代表着荣誉,更代表着待遇。
是什么让这些教授、博导“催促”着校方人事处尽快办理退休手续呢?
近半个月前的6月11日,南京师范大学人事处网站挂出了一则通知:关于教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申请办理退休手续。
该通知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下称《条例》)即将实施,目前江苏省尚未有明确的文件和相关规定出台,经学校研究,退休工作仍按学校原文件原规定执行。如已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拟申请退休的教职工,经学校审批后即可办理退休手续。
正是该通知提到的《条例》,使大家颇感焦虑不安。
即将于7月1日实施的《条例》第35条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在社保顶层设计和养老改革“并轨”大趋势的背景下,这条原本属于原则性的规定却引发了临近退休的事业单位人员的广泛消极预期。
“老教师都非常关心这件事,不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没办法,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老师也很纠结,大家普遍的想法是,虽然退休之后收入会减少,但为了防止以后退休比现在退休拿得还少,他们愿意现在退休。”南京一所高校符合退休条件的教授对本报记者表示。
据本报记者了解,南京财经大学已有多名教授递交了退休申请,学校虽然没有正式下发通知,但称6月25日之前递交申请的,都可以算作是7月1日之前退休。
南京大学人事处也向各个学院下发了文件,其传递的信息与南京师范大学的通知一致。 在教授圈子里还流传着一个传闻:南京审计学院已为符合条件的15名教授办理了退休手续。
本报记者致电南京审计学院人事处,该处的工作人员表示,办理完退休手续的并没有15名那么多,大约有三四个,而《条例》的相关规定确实是他们考虑退休的一个因素。
校方的谨慎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教授都倾向于申请退休,也有一部分教授选择延聘。
王云(化名)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对本报记者表示,因为还有研究生没有毕业,去年刚刚申请的两个社科项目还没有正式开始,他希望再多干两年把这些事情处理完再退休。
王云表示,这次教授、博导大规模集中退休,对于高校教育事业来说会有很大的冲击,会影响现有师资队伍的.结构,后续师资的补充等都会成为重要的问题。
“教师队伍的紧缺,对于学校来说仍然是个难题,但由于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学校也不好强留。”王云说。
延聘是指已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延期退休并继续从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延聘的教师并没有办理退休手续,他们的各种待遇和考核均与在职人员相同,在延聘期间占用所在单位的编制和岗位职数。
本报记者在梳理相关内容时发现,大部分高校的延聘管理办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延聘期间若遇到事业单位养老改革他们将采取何种政策。
只有201X年《西北工业大学教职工延聘管理办法》中提到:“如遇国家有关退休等社会化政策出台,延聘人员与其他在职人员同等对待。”
本报记者从南京一些高校的人事处也了解到,对于此次教授、博导申请退休,学校的原则是尊重教师自身的意愿。
南京多所高校对待教授申请退休这件事,非常谨慎和认真。
改革路径选择
高校教师要求“提前退休”并不是首次出现。
在200X年广东省划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之后,广东省高校曾经出现过相同的一幕。2008年12月中旬,广东省有关部门一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计划方案“广泛征求意见”,此举就已经在高等教育、医疗等行业领域,引发了一股“提前退休”风波。
如今,放弃延聘对于南京的教授、博导们来说,正成为一个现实的选择。
根据本报记者对在职教师与退休教师的待遇个案比较,虽然高校教师待遇存在地域、系别以及工作量的种种差别,但就一般重点大学而言,退休教师的收入一般只有在职的一半左右,一些比较热门学院的退休教师的工资会比在职时下降更多。
中国人民大学一位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他在职的工资是每年十三四万元,退休之后会降为每个月6000元,待遇减少近一半。
每个月6000元是北京一些重点高校退休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还有很多非重点的高校实际上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平。
本报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人社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一直都在做调研并听取各地的意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社保局局长向本报记者表示,减少阻力增加改革可操作性的选择之一,是将更多的人划为制度的“老人”,比如可以按照45岁或是30年工龄等来划一条线,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进行改革。
长期研究社会保障的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林治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并轨是一个大方向,但从哪个年龄段改起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改革年龄段越小,震动越小,当然效果也越小;反之改革的年龄段越大,震动越大,效果也越大,决策者必须在这两者之间进行取舍。
“政策的不透明导致所有的人都?雾里看花?,对各方面都不利。”林治芬表示。
本报记者还了解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或将在本年末推出,方案的具体内容官方虽三缄其口,但大体的思路已经确定——未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要像企业职工一样参保缴费,将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破除养老保险“双轨制”,同时建立体现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职业年金制度。
第二天,柳宗元就叫人到集市上去买了一些茯苓来,自己煎着吃了。结果服药之后,病不仅不见好转,相反地更加重了。柳宗元非常生气,派人把医生找来,责怪他医术不精,开错了药方。
医生听了柳宗元的话十分奇怪,自己行医多年,这种病也见过一些,的`确是的。他便提出看看药渣子,是不是药买错了。医生一看药渣,一阵惊呼:“唉呀,这全都是老山芋呀!是那个卖药的骗了你,你不辨真伪买下来。你自己糊里糊涂不识货,现在却又来责怪我,你也太过分了。”
柳宗元吃惊地望着药渣十分惭愧,慢慢又愤恨起来。从这件事推广开想,有不少事是与之类似的。人世间,拿着老山芋去冒充茯苓出售,使得人家病情加重的事,其实多得很!又有多少人能够辨别其中的真伪呢?
今天,我帮妈妈扫地,妈妈说:“你真是个乖孩子。”我说:“这是我力所能及的事呀。”妈妈听了我的`话,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因为我帮妈妈扫地,所以妈妈会表扬我的。我的心也很高兴,因 为我帮妈妈做了很多我应该做的事情的。
今天,我在家里看到地板上有很多脏东西。于是,我就拿来扫把扫起地上的纸屑。又拿来拖把把地拖的干干净净。
后来,我又到阳台外面给每一盆花仔仔细细地浇上水。
妈妈表扬我是个聪明、能***好孩子!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