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承认,自始至终,我都是站在纳德(中产阶级,上层精英阶级)这一边。纳德在法庭上质疑瑞茨钱去哪儿的时候,导演两次把镜头给了她丈夫,我看到她丈夫游移的表情。那时候我便认定钱是瑞茨的丈夫偷了去,因为他也来过纳德的家里,可以拿到钥匙。潜意识我会认为,这是一个负债累累的家伙,还进过监狱,一定不是什么好货色。电影最终也没有说明这笔钱的去向。我还想,一定不要跟有不明历史地人来往,否则引火上身。又想,怎么能这么想呢?……
影片的节奏非常紧凑,气氛一直保持着紧张,导演把握很有度。不得不说,这是非常漂亮的一部电影。这次我可能看懂了,大学那会估计没看懂吧。
瑞茨和西敏的对比。瑞茨,为了在她丈夫面前掩饰自己被车撞而流产的罪过,而把责任推在纳德身上,影片最后才让其亲自道出真相,可以说这是一个没有主见的妇女。而西敏,却完全不同,不管是在抵押房产保释丈夫还是在私下与瑞茨丈夫谈判的事情上,都是很有主见分寸的。就像影片里,两个家庭的女孩在法庭上读的'那段历史知识,社会分成两个阶级,上层阶级和普通阶级…也许,导演刻意如此安排,为的说明,这样的不平等还将在下一代继续延续下去。
选择看这部片子,是因为它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上网一查,导演居然是伊朗国籍,顿时肃然起敬,战乱中的人们是如何在生命和温饱都成问题的情况下雕琢艺术的?
看完本片,对导演的敬仰彻底转移到每一为伊朗人身上,一个人可以高大到如此程度,也许跟战乱有关,也许是人的本性,总之,导演让我们看到绝望中的一丝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回避困难的机会,但是,一旦离开,你便失去了你的根:家!
一部成功的电影,不总是在台词中刻意强调主题,升华个人主义,本片只字未提国家二字,却足以将文人翁纳德上升到国家的高度。我们的战乱年代,也曾踊跃出一大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上进青年,看那样的影片,的确很过瘾,很振奋人心,也正因为这样,中国市场上几乎看不到用朴素的手法描写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的影片。
《一次别离》就是一部朴素的电影,朴素到一开始你会怀疑自己能否看完它。当然,一部好片是不会让你轻易就中途放弃的,编剧在这方面做到了,故事层层叠叠又相互联系,跌宕起伏间又疏密有度,不像大多数中低端电影,看了十分钟就知道结尾了。
本片由纳德和西敏因为是否携带女儿出国而离婚展开,他们的这个决定,造成了后续一些列矛盾,生活的,家庭的,观影的过程会轻易就把你带入他们的生活节奏中去,因为这些琐事太司空见惯了,它们无时无刻不发生在我们身边。基于电影的艺术性需要,这些琐事又不会展现得太落俗与露骨,这个时候,演员的出色表演就发挥了他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个眼神,一个失落的表情,一个佝偻的背影,所有表演都源于真实的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所以看这部片子,会是一种从头到尾的'享受,仿佛去他的生活中认认真真地走了一圈。如果厌倦了ktv和烈酒的麻醉,不妨学纳德的样子,生活的烦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直害怕它的出现。
《一次别离》,片名恰到好处,一次别离,人们这才发现了彼此的重要性,才发现自己的选择是什么,才发现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由此展开,本片有一下几大看点:
1)纳德对老年痴呆的父亲的无微不至的照料;
2)女儿在父母间的对种种选择;
3)纳德和西敏的种种矛盾;
4)护工瑞茨的种种生活压力。
好片子无需多解释什么,好不好看各执己见,总之,不管是否因为本片的缘故,我们总该让心灵净化一番。
事发之后,两个家庭开始纠缠在一起,对簿公堂。
他们说的都是真话,纳徳没有推瑞茨下楼,瑞茨没有偷纳徳的钱。(只是在纳徳的父亲走失那一段到瑞茨回来看着孩子们玩游戏的那一段的衔接有点生硬。)
既然这是由万能的上帝引起的混乱,也应该由上帝来作个终结。
由于瑞茨的信仰,谎言被识破。
开头几分钟的镜头都是关于这对夫妻要移民的争吵,我以为这就是本片的中心路线了,后面应该是一直围绕着要不要出国来进行的吧。然而这只是一个小插曲,整部电影从头至尾都是走的朴实风,对发生的事件及人物的反应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并且区别于欧美的大片,一点背景音乐都没有,完全是活生生的对于生活以及现实的思考。对于片名一次别离,就看完整个片子的感受来说,更多的是指阶级之间的分离,既是思想的分离,也是中产阶级和低层人民的分离。
阶级不同,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物质环境,更多的是教育、思想、理念这些脑子里根深蒂固的东西,影片中有一个片段,瑞茨的丈夫本来答应第二天来纳德家工作,结果看到还是瑞茨过来,问她丈夫为什么没有过来,瑞茨解释追债的人一直找他,但是纳德却对这个回答没有任何回应,只是在最后强调如果你丈夫不能来,至少提前两天让我知道。正因为每个阶级有各自不同的生活,中层阶级常常会对底层人民的生活视而不见,就像人温饱满足后是不会去顾虑那些还在挨饿的人的,本性使然而已。
另一个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剧中两个小女孩受到的待遇。一个是中产阶级的孩子,每天上学还有家教可以补习,父母会定期抽查所学知识,并对不懂的数学进行辅导;另一个是每天跟着妈妈上班,偶尔还要帮忙做点小活,最后眼睁睁看着别人要把母亲赶出去,为了工钱而被纳德推倒。所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是现实不是道理,在你的阶级没有进行选择权利的时候,生活会迫使孩子过早成熟,就像片中特梅在走廊里背书时,瑞茨的女儿只能静静的看着嘴里乱说些什么。
最关键的是,在这种环境下,你无法预知努力是否就能打破一个人的阶层,过上美好的生活……
时光眨眼间就过去了几年,那人离开了就再不归来,那树在岁月的磨砺间只剩下年轮的印迹,那月阴晴圆缺反反复复,昔年一起度过的时光,于此要说再见。
春天,我们在鸟语花香中邂逅,然后相识,成为彼此生命中的一部分;夏天,我们在蝉鸣阵阵中拼搏,而后奋斗,互相鼓励追逐梦想;秋天,我们在凉风习习中奔跑,然后追赶,成就一段年少疯狂的年华;冬天,我们在白雪皑皑中学会抉择,而后成长,用热血叙写我们的青春篇章;几个春夏秋冬都已经逝去,多少花朵再开也不复当年的韵味,几多青草枯了又荣,一年年的生长又枯败,或许就如同歌词中所说“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归来,不归来……”,告别,对年少的自己作下一番总结,对年少轻狂肆意说再见,告别那段岁月,就此告别。
说“挥手自兹去”,不知是李白《劳劳送客亭》中的浅伤;还是李叔同《骊歌》中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一番分别不舍之情;亦或者是高适《别董大》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衷衷祝愿与期许;又或许王维《渭城曲》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依依惜别……但就此道别,是告别亲友,是告别童年的你们,是告别自己的年少。
挥手自兹去,就算不舍,也是再见,但唯愿我们在将来回忆时记得那段美好的`韶光,珍惜眼前,莫让那一腔热血终负了流水去。
若时光倒流,你想回到什么时候?十年前,幼儿园天真无邪的我们;八年前,母校中笑得没心没肺的我们;三年前,刚刚认识的我们;两年前,彼此称作朋友的我们;还是现在,分离了的我们。
一月前,我迎着朝阳的洗礼,再次走进这个我已在此学习了三年的地方,却没踏进我认为我将会进入的教室,耳畔不再是我熟悉的笑声,眼前不再是我熟悉的面容,我甚至不能叫出他们中一些人的名字。这让我有一种心慌。夕阳西下,我披着夕阳归去,身边却没有了与我同行的伙伴,没有可以和我分享一天喜怒哀乐的朋友。这让我有一种孤单。
开学第一天,来到新的教室,迎来新的同学,老师重新安排了我们的位子,排完后我竟发现我前后左右的人与我原来的座位是一样的,可我还没有高兴多长时间,又一次换座位给我带来了完全不认识的前后桌。
我不太会与人交流,第一节体育课时我在一旁坐了一节课看着面前几位同学玩,我也很想与她们一起玩,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开口。要是还与先前的同学们在一起该多好啊,我这么想着。
九年级,较之以往延长了一个小时的学习时间,通常最后一节课时大家都会觉得很饿,但是因为我一向很晚吃饭,所以并不觉得有多饿,只是通常会觉得很困。那节晚自习中间休息的时候,我抵挡不住睡意,习惯性地捂住肚子,头靠在桌子上想睡一会儿。这时一只手拿着一包饼干从一旁递过来,我冲她笑笑,拒绝了,而我的前座转过身来,手里拿着一包面包,她不由分说地撕下一块递给我,我依然摇摇头,刚想说其实我不饿,她已经把面包塞到我的手里,可她没有立即就转过身去而是一动不动地盯着我,似是在等我把它吃下去,我看了一眼面包,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吃了,菠萝味的面包,我并不喜欢,但我还是咽了下去,她才转过身去,一瞬间我有些错愕。
那天放学,我去找了我以前的同学,她在扫地,和几个我不认识的人一起,她逐一向我介绍她的新同学,看得出来她们相处的很好,我在一旁看着她们嬉笑却插不上嘴。
第二天,我便将前后左右同学的名字都问了一遍,体育课时,我在想着怎么能与她们一起玩的时候时,她们已经先来找我玩了。慢慢的,我发现是时候该适应适应我现在的班级同学了,因为我已经不再属于原来的班级了,对于她们我只能“挥手自兹去”了。
答案导演没有给出,但我们不妨进行一个推导。
首先,从两人坐的位置。纳徳坐的是最近镜头的右手面,而西敏坐得远离镜头,并且在中间隔了一层玻璃,面部表情失焦。说明二人心灵已经有了隔阂。
其次,女儿的心意。女儿在后来跟父亲哭诉,为什么不愿意给钱让妈妈回来,然后坐上母亲的车离。在此之前,梅特一直守候在父亲身边照顾着爷爷。但她为的只是母亲能够回来和父亲团聚。也许好多人会认为梅特一定是比较喜欢父亲所以才一直留在父亲身边,但后来的事说明梅特也是一个耿直的人,她不喜欢父亲撒谎。
由此种种,我也纠结了,未能得出答案。
但作为一个孩子,我深信她是同等爱她的父母,她一直在强调,她已经作出了选择,那么这个选择一定是能平息这场风波的最好良药。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