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投射。我们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其实都是我们身上就有的,这种投射就叫黄金投射。
阴影投射。我们看到别人身上那些不喜欢的行为或特点,其实也是我们身上所有的,这种投射就是阴影投射。
了解别人容易,了解自己却很困难,因为我们的很多东西都是在潜意识里面,只是不愿意看到他,才把他压到潜意识里面去,所以说通过潜意识来了解自己是最好的途径,所谓的灵性成长就是不断把潜意识的东西慢慢带出来,因为潜意识就像一座冰山,他每天都在操控我们的生活,我们一点一点的把自己潜意识的东西带出来,慢慢地就会更加了解自己的起心动念以及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事,为什么不快乐。
唤醒潜意识的方法就是要保持觉知。当一个情绪来临时,我们要察觉到这个情绪,并不要按潜意识的运作模式急着做出反应。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去观察自己:此刻的我,内在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情绪?向内探索自我,并和自己的情绪良好相处,而不是急于寻找情绪的发泄口。发泄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是我们为了满足小我的需求,推卸责任的一种表现。因为我们自己内在控制不了自己的感受,就会找个替死鬼来承接,所以怪罪别人比承担责任要轻松容易得多。按潜意识的模式运作自动反应,长期以往只能让我们生活在痛苦的.模式当中不能自拔,离幸福越来越远。所有的正能量发出去,同样的正能量会回到我们身上,所有的负能量发出去也会加倍的回到我们身上,其实这个世界就是一面镜子,你展示了什么面貌给他,他就会用什么样的面貌来还给你。所以停止批判、停止评价,向内观,我是一切的根源。荣格说,在潜意识里头,你没有觉知到的东西都会成为你的命运。就是说,如果你随着自己的性子,随着自己的习惯模式去做事,没有觉知更好的做法的话,就没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爱的太多的女人有一些共有特点:在亲密关系里,老觉得自己可以拯救对方,觉得对方这一生的潜能没有发挥出来,没有好好的被爱过,也没有好好的被对待过,所以会倾注全部心力,去为他付出,去爱他、拯救他,为他带来更好的生活,激发他所有的潜能。这种女人一般比较有资源和能力,所以往往自以为是,觉得可以成为对方生命中一个很大的加分项。有拯救情节认知模式的女人,通常会碰到一个比较会吸取他能量的男人,这样的男人有一个共同特征,他可能会在某方面有隐,如有酒瘾或毒瘾之类的,又容易沉浸在负面的情绪里。总的来说,他一定有一些无法自拔的不良习惯,等待着被拯救。这样的男人习惯付向思考,又比较自卑,内耗非常厉害,并且还喜欢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样的男人一旦碰上一个愿意当拯救者的女人,他肯定还会进一步纵容自己变成一个更无力的受害者,然后两个人就会形成一种共依存关系。在亲密关系,爱得太多的女人,往往都会陷入一种行为模式:不断地去付出,想要拯救对方,觉得自己可以为对方的生命带来不一样的转变,到最后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才发现对方竟然还是不能改变,然后就想打退堂鼓了。拯救者情节会让女人一次又一次地抱有希望,重新投入,最终成为一个恶性循环。爱得太多,付出太多,实际上就是藉由付出爱来换取自己的存在感。有木有太可怕?
有拯救者情结的人容易被那些需要关爱的人,吸引对他们的痛苦感同身受,并且热衷于寻求缓解他们的痛苦的方法,以此来使自己的痛苦减轻,这其实也是一种上瘾症。如果我们能够带着觉知,知道自己是这种具有拯救者情结的人,清楚又小心地走入一段关系,在关系中当你的拯救者情结发作的时候,一定要能够适时地阻止自己,提醒自己“爱到极致是放手”,随他去吧!
本书和《零极限》所讲的理论一致,我们身上所发生的一切问题,都是我们自己导致的,所以我们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问题,付起100%的责任。我们可以不为别人的行为负责,但必须为自己因为他们的行为而造成的感受负责。比如我们觉得自己的父母不够好,孩子也不顺眼,其实就是因为对他们有期望、有要求,希望他们改变,一旦这个期望没有被满足,我们心中就产生了不满。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去看会发现,这些期待是出于我们自己的需求,其实是我们没有彻底的无条件的接纳他们不够好的事实,是我们为了自己的需求而产生出来的对对方的期待。我们口口声声的说要幸福,可是始终把自己的幸福的权利放在别人的手中,一旦别人的所作所为,不能如我们所愿,我们就生出了嗔怒,就感觉不快乐,这就是痛苦的根源,这也是一种思维模式或者是一种情绪习惯。要想获得幸福,就一定要打破这个模式,走出这个思维的怪圈。真正的内心安宁,来自对自己的全盘接纳对自己的想法情绪都能有所觉察,而且接纳。太过看重自己的感觉,无法和自己的感觉拉开距离,因而不能承受接纳各式各样不同情绪的造访,正是我们当下最需要休习的重要功课。想要成长想要拥有一个自由的灵魂,自在的人生为自己的情绪负起责任是最重要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一个安静的夜晚,能够静下心细细品尝张德芬老师的新书《我们终将遇见爱和孤独》,感觉到无比的喜悦和宁静,她带我进入了一个自我探索的世界,让我能够更加了解自己和别人。这的确是个神奇的世界,而我们能够有幸作为一个体验者,去经历人生的喜怒哀乐,让自己和世界有更多的链接,这本来就是我们的幸运。
这本书是作者经历过一些生活中的创伤后分享自己走出来的感受,希望读者能够少吃些苦。这些苦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会经历,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受苦和承受不幸是容易的,因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经历痛苦可能就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你不需要做任何努力,保持现状就可以。如果想要幸福,脱离受苦的状态,就是要承担起全部的责任。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去承担责任,我们会习惯于逃避。比如说,当亲密关系中出现问题,我们会把自己的负面情绪转嫁给对方或者孩子,指责他们,想通过指责别人的方式让自己好受些,可是这样不仅会伤害对方,还会让自己更加难受。正确的方式是去接纳自己的情绪,看到此刻自己确实很生气很难受,甚至感觉到自己不值得被爱,自己不够好等,没关系,接纳它,当开始接纳的时候,你就开始在往好的方向变化。接纳情绪后,去思考有没有好的解决方式?有没有可能双赢?当能够从正面去思考的时候,你会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我们的目光不要放在外面,老是想着去从外面抓取东西,比如说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要去证明自己的好,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去关注自己有没有成长,开不开心?这样,我们的幸福权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而不是在别人的手中。
你最爱的人是谁?可能你脑子当中第一个闪现出来的是父母,爱人或者孩子。可是你最应该爱的人就是你自己啊,当自己能够爱自己的时候,你才有可能爱别人。如果自己都是空虚的,怎么会给别人圆满呢?也许在你处于高潮的时候爱自己是很容易的,当你犯了错误,被别人指责的时候,你还爱自己吗?你看到你身上的缺点,你会爱自己吗?这个确实不容易,但是一旦开始践行就简单多了,所以我每天会读三遍爱的祈愿文。
生活中经常会发现,伴侣之间太亲密了就会忍不住跨越界限去控制对方。用控制对方的行为来取悦自己的做法是对亲密关系的***手锏。干涉别人,越界太多,也是婚姻的***手锏最好的,就是做法就是,对方原来是什么样子,就让他是什么样子,除非她自己愿意改变,而跟你在一起的时候,你俩重叠的这个时间段彼此都是开心的就好了。这种尊重对方原有生活方式的相处才是长长久久的保证。
认识张德芬,源于《遇见未知的自己》,可以说,是这本书引发了我对自我的探索,让我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这本书对我的意义,无异于给了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门,才有后来去考心理咨询师的兴趣。记得苏格拉底说过:“人啊,认识你自己”,从《遇见未知的自己》开始,我踏上了认识自己的旅程。
后来陆续又看了《活出全新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我心温柔,自有力量》等,但收获不大,不过,因为关注张德芬,她推荐的《少有人走的路》《一念之转》《回到当下的力量》也粗略地看了,可以说,这些书,让我学会了换一种思维认识世界,换一种生活方式。
时隔几年,又看到了《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这本书类似自传,是张德芬离婚之后写的,在这本书里她反思了这段亲密关系结束的原因,反思了自己性格当中的弱点,她写的是自己的人生,却映照出每位阅读者的内心世界。她沉静有力地剖析自身的婚恋经历、亲密和亲子关系,写尽内心暗流涌动的秘密;她以凤凰涅槃的姿态,不惧以身试炼,历经种种遗憾却依旧怀抱热爱。
一开始知道她婚变的故事,我也怀疑,一个心灵导师为什么连自己的婚姻都经营不好,但在张德芬毫无掩饰的剖析中,我认识到,要学会接受自己,我们不是神仙,如果做错了事,接受,改正是正确的做法,而不是一味的否定自己,或者怨恨别人。
这一路走来,我一直在期待着被爱,小时候希望能得到父母的爱,老师的爱,长大了,希望能得到男朋友的爱,同事的爱,后来,又希望孩子的`爱,老公的爱,到现在才发现,只有自己爱自己,才有能力去爱别人,才能赢得爱。世上没人可以陪你走一辈子,一定学会和自己好好相处。爱自己,让自己变得更美好!
很喜欢文中的一句话:
“跳舞,像没有人在看一样。
唱歌,像没有人在听一样。
因为,我们跳舞和歌唱是为了取悦自己,自我享受,不是为了别人的眼光,不为别人的目光而活着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