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叙自改 教材中前两次作文训练都是培养记叙能力。学生对自己叙述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发现不了或者缺乏检查、修改的习惯,这就难以达到训练目的。为此,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提纲集体口述一次,再让其思考如何充实修改;然后第二次口述,这样,从书面上看不出的'问题可以在说的过程中觉察。全体学生都能对自己的初稿进行修改。这样训练,学生思想集中,思维活跃,可以大幅度提高作文效率和质量。
2.自叙众评 教材中第三、四次作文训练是要学生提炼中心,选择材料,根据中心确定详略。有的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差,从占有的材料中提炼不出明确的中心,或者确定了中心,却看不出事件中哪些材料最能体现中心,因而难以决定对材料的取舍和记叙的详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让这些拿不准主意的同学说出自己确定的中心,并叙述自己搜集的材料,让同学们帮助分析决定。由于同学之间思想文化水准、生活情趣、语言方式相近,所阐述的意见易于被接受,所提的修改意见也更具体、更富于启发性。
3.自叙众改 教材中第五、六次作文训练是“叙述结合描写”、“记叙中穿插议论”。对记叙能力的训练,前两次已经进行过。而培养描写和议论能力是本册教材中的训练难点。有些同学想描写好却因观察不细致、记忆不清或词汇贫乏等使描写缺乏生动和形象性;想议论深刻由于观点不明确,思路不开阔而敲不到点子上,发挥不了议论应有的作用。对此,让他们在短时间里自行解决问题,写出合格的文章是不现实的。可以让其本人叙述作文内容,该描写或穿插议论处,让同学们共同用口头或书面的方式描写或议论;给能力差的同学做示范,使其能从别人的思路及语言风格中悟出提高能力的路子。这样做,表面看起来有越俎代庖之嫌,但大家集思广益,解决了难题,已收到了一箭双雕之效。
过分依赖作文选会思路僵化
据记者调查,北京某校初一学生平均每人拥有作文书17本,最多者有50本,最少的有3本。广州的学生又怎样呢?本报记者在广州书店随机询问一些中小学生得知,他们购买过的.作文书也多在5本以上,一位家长甚至给孩子购置的这类书籍已价值千元以上。
作文书这般热销,它到底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呢?
儿童文学作家广东教育出版社的编审刘小玲女士,在广州市少年宫担任过四年“作文实验班”老师,她对此深有感触:“每届都有那么几位同学,在我布置了作文题目后不过15分钟,就洋洋洒洒写出几百字,而且结构完整、语句流畅,但开头和结尾永远都是一个模式。在他们的笔下,冬天永远有雪,秋天永远是枫叶红遍,春天永远是冰消雪化;眼睛永远像忽闪的星星,早晨的阳光永远明媚……这是他们生活中的季节吗?是他们亲身经历过的吗?”有一次,她布置了一篇作文,全班40个学生居然有23个的作文开头都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令她哭笑不得!
刘小玲说,她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的阅读范围都只停留在作文选上,以致他们的作文毫无灵气,在僵化的程式束缚下,除了作文选提供的格式,他们没有其他写作思路。
不少教育界人士因此疾呼:过分依赖作文选,不关注现实,不体验生活,不思考人生,不表达真情,功利性作文观会把中学生作文引入死胡同。
有学生说,哪本能应付作业就买哪本
以广州购书中心为例,在小学阶段读物专区,全部中国儿童文学图书的书架数只有23个,而作文类图书就有13个书架,与全部外国儿童文学数量基本持平。记者在书店停留了1小时,发现中国儿童文学区域顾客却是最少,绝大部分家长带着孩子都直奔作文类书架,只有自己来的孩子停留在外国文学区的比较多。在排队交款的顾客中,几乎都有作文书,有的更是一买一套好几本!收银台工作人员说,作文辅导书类占了少儿教辅图书的近1/3,暑假期间销路最好。
作文教辅书为什么暑期走俏?记者发现,热卖的其实是“速食快餐式”的作文书―――书中目录就像快餐店的“菜单”,组合方便、简单明了。以一本(新课标时代小学作文词典为例,其中一个部分是“作文超市”,子目录中写人物的列有“梦想”、“兴奋”、“惊恐”、“愧疚”、“愤怒”等六种描写心理的好词、好句、好片断。不少孩子都说这样很方便,不会写就去查作文词典,拿来就能用上。在购书中心的作文书架上,这类好词、好句、好段、速查通等“速食”作文书不下十种。
面对如此纷繁芜杂、数量浩大的作文书,家长和学生真不知如何选择。记者在书店里不止一次地听到家长询问工作人员:“哪一本卖得最好啊?”家长们说,看上去每本书都有用,范文也都似曾相识,干脆“随大流”了;孩子们说,哪本比较适合应付老师布置的作文练习,或者在考试中有类似题目的就买哪本!
分析说理能力的不足,在议论文写作中常常表现为以下三点:
1.单向思维。就是在论证时不考虑反面意见,片面选取对自己的立论有利的证据,却屏蔽那些对立论构成威胁的不利证据。比如,学生想证明“勤奋出人才”,会列举古今中外一大堆以勤奋著称的名人,证明这些人的成功离不开勤奋,这就是典型的单向思维。读者只需举出一个勤奋却没有成功的`反例,便可以轻而易举反驳论点。这种不考虑反面意见,立论与论证考虑不周、对论题认识褊狭与肤浅的现象,都会极大地削弱文章的说服力。
2.单层论证。即在同一个层面上,通过堆砌相同或相似的例子,对论点进行论证,而不是多角度多层次渐次展开论证,文章往往缺乏纵深感。比如,论证“社会需要诚信”,罗列各种负面新闻说明我们正面临诚信危机,整个行文的逻辑就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分析,即,因为A、B、C、D……都缺乏诚信,所以呼唤诚信。这样的因果分析,显然过于简单化。
3.感情用事。指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出现倾向性、绝对化、煽情等理性不足的问题。比如以下这段文字:“大家熟知的居里夫人,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得过16枚奖章,得到各种头衔107个。是什么使她得到这么多令人羡慕的荣誉?是持久的决心!是什么使她得到这么多耀眼的桂冠?是持久的意志!”这里作者用斩钉截铁的语气,把居里夫人的成就归因于持久的决心和意志,显然犯了绝对化的错误,而连续两个设问,两个感叹号,有点煽情。在例证环节,学生最喜欢使用排比、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增强说理的效果。直奔结论,却没有提供证据:堆砌材料,却不会展开分析。
分析说理能力不足,之所以会成为议论文写作的一个通病,跟写作教学缺乏这方面的方法论有关。有关议论文写作的指导,大多都围绕例证法开发相应的策略,如正反对比论证、归纳升华法等。对于议论文写作中分析什么、如何分析,缺乏整体性的思考。
下面这则教学案例,谈的是如何通过概念的辨析,来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广度。而概念辨析,是议论文分析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该案例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思考。
书商盯利润作文书粗制滥造
与市场上的热卖相呼应,作文类教辅书也成了出版界最热的题材。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提供的(2006年度全省图书选题情况分析显示,今年全省有10家出版社安排了面向未成年人的选题共为340种,其中作文辅导类就有160种,占总数的47%!
广东某出版社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作文类图书编辑告诉记者,现在的作文书这么多,真正精心组织策划、体现作文教学成果的就寥寥无几。他说,那些以盈利为目的出版的作文辅导书至少存在以下“几宗罪”―――
第一,“天下文章一大抄”:剪刀加浆糊东拼西凑而成。且不说一些用滥了的范文大同小异,就连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的“作文法”心得也常常被偷换概念,以不同的“名头”行世。例如前几年一套由南京某校长编写、号称“全国作文第一畅销书”的(快乐作文训练教程,就被指剽窃了天津南开中学田姓教师的“快速作文法”以及北京一位郑姓老师的“爆破作文法”。
第二,教学训练功能形同虚设。例如,一套21本的作文辅导书号称“精选全国各地的优秀作文”,并附有“名师点评”,但所谓点评,充斥着“语言流畅、重点突出、结构紧凑、中心明确、感染力强、篇幅合理”之类的套话,很难想象有多少指导功能。
第三,来路可疑,甚至有伪造之嫌。很多作文书里收入的文章,不像出自小孩之手,逻辑思维成人化。比较典型的还有每年高考之后流行的所谓“满分作文”,大多来自考场之外,实际上是不良书商雇成人写手的“黑箱操作”。
第四、训练思路违背语文教学规律、助长“八股作文”之风。如有的“速食快餐类”作文书,庖丁解牛似的把作文材料大卸八块:描写景色的、描写动作的、描写心理的……间接鼓励学生生搬硬套、临时抱佛脚,忽略了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对学生作文训练会带来不健康的影响。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