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不得不说的是,这是一部有着很好点子的科幻电影,至少在故事的核心,它有着一个非常新颖的概念。在“时间”上大做文章。在之前的科幻电影,关于时间这一概念的也只是在“过去”和“未来”这两个点子上大做文章,在这片中,时间被赋予了新的概念即: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贯通无阻的商品。当然它不仅仅是形而上的所指,即便是拿到快速运行的现实世界来说,这一概念也有着其终极的现实意义,在科幻电影史上,科幻电影的意义最终的结果都是要指向其终极命题,而终极命题则有哲学、人性、科技意义等等的方方面面。在这片中,贫富差距、时间就是生命、资源分配、生老病死等等故事内容成为了终极命题,就凭着深具寓言特性的这一点,《时间规划局》要比前阵子被人炒得不行的《源代码》要高出一个档次。
诸如在这个故事中,人口膨胀带来的生存危机,迫使人们开始用时间来作为商品流通,更以时间为计来清算生命,这里清算是指贫民区被规划好的生活方式,当然这里的“清算”是被暗箱操作的,实际上就是一种变相的剥削方式,被压榨的时间却被富人区拿来挥霍,以致出现了有人“活得不耐烦”跑到贫民区来求死的荒诞事件。自此,故事内容设计好了,框架也已经打好了,故事的核心也提上了台面,但我不得不说的是,这个故事还缺少自圆其说的一面,它缺少足够的作料让人“相信”这是真的,也缺少足够的自信,让观众仿佛着了魔一样深陷其中。此外在细节方面影片营造的所谓未来世界实在是太寒碜了。科幻电影有一个特点,在一个架空的世界里注入带有寓言色彩的思考,在思考中获取悖论,从而达到制造矛盾的目的。《盗梦空间》可说是树立了标杆,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建立了一整个让人深信不疑的“盗梦”体系,这个体系是立体的,同时也是一个强大的迷宫,逻辑和细节方面几乎无懈可击,并且让观众沦陷其中,欲罢不能,特别是片中训练制造梦中建筑的那一段,堪称完美,有了这些框架之后,当然还需要一些列刺激人神经或者眼球的作料,所以我们看到了《盗梦空间》中诺兰营造的一系列紧张刺激的梦中梦大战。
《时间规划局》在戏剧冲突酝酿方面比较平淡,当时间就是生命这一概念在那个世界通行无阻之后,片中的男主即便是得到了一个世纪的时间,也无法救助母亲,这是影片第一个高潮,两个奔跑的人,不为久别重逢的喜悦而是在为时间赛跑赢取生命。这是整部电影基于戏剧冲突的出发点,他想改变这不公平的一切,让这世界回归到正常的伦常即:“生老病死”伦常都不再是你我奢望不及的。于是便一人独创新格灵区。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影片前戏铺垫不足,尚不足于让沙罗斯在突然经历丧母之痛这样的事情之后心生改变世界的.这一壮举,这实在是过于突兀,另外,故事的“前世今生”也存在致命败笔,至少在家庭人物谱上,死去的父亲这一栏不应该是空白,从而了缺少支撑人物动机的强大理由。男主沙洛思的父亲本是一个故事戏剧转折的意外惊喜,但很遗憾,直至最后,影片没有在此深究,只给了一个类似模糊剪影般的交待。
也许是出于成本上的考虑电影舍弃了一系列搏人眼球的动作或枪战,但也没有因此让影片在其它地方获得更多的好处,无法达到一个让人较为满意且在电影中达到一个平衡的结果。
在内容上无法推陈出新之后,故事也转回归到了狭义上的劫富济贫,单单是这一点,让整部电影掉了一个档次基本上沦为平庸之作,也就是说影片除了提出时间就是商品,时间就是生命这一概念之后,已无法走得更远。错失了一个成为经典的机会。
《时间规划局》,到底是怎么规划时间呢?这让我好奇。所以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虽然网速很不给力,画面和其中的对白很难对上,可还是勉强看完了整部。感触真的很多。
人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可在这部电影里时间就是生命。你会深深地到,每一秒每一刻都是多么的`重要,因为哪怕少了一秒就等于你将会永远消失在世界上,没有什么舍得不舍得。时间就是所有。
科幻电影,情节自然有点离奇。个人感觉很多桥段的出现都让人不解,或许简单点说,接不上。因为当你的眼睛盯着银幕的下一秒,脑袋还没来得及转动,便到了另一个场景,所以故事的情节便随之脱节。看了那么多的外国电影,特别是出自美国的。不论故事、表现手法和技术处理真是技高一筹,值得人学习的。但我发现,很多影片好像离不开“银行”这个场景。我不解,为什么少不了它?是有意而为,还是纯属巧合,还真是无从得知呢。
《时间规划局》讲述的是未来的世界,每个人手臂上有一行能够显示自己生命还剩多少时间的数字,当手臂上的时间消耗成为零的时候,生命就结束。每个人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自己生命还剩余多少时间,接着一天都要为延续生命而努力。当着廉价的工厂劳工,每天赚取一点微薄的时间延续家人和自己的生命。在那个时代,没有货币,时间真的就是金钱,买什么都是用时间支付,换句话说,是用生命支付,一杯咖啡价值4分钟,乘坐公交车要消费1小时,还贷款和水电气费都是要刷自己的时间,时间就是唯一流通货币,人们做什么事情都是快节奏的,去哪里都是一路小跑,没时间聊天,没时间喝酒,没时间交女朋友。
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枪战场景,而是影片中有许多描写奔跑的镜头。每一次的一路狂奔都给人一种紧张的气氛,镜头不断地切换到他们手上的时间表,他们是在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一秒钟的时间都显得无比珍贵。影片中有一个情节让我震撼:威尔的妈妈消费了2天时间还完贷款回家上公交车的时候,司机说涨价了,要2小时,妈妈的生命只剩下1个半小时,面对无情的司机和漠然的乘客,她只能跑着回家,她飞奔起来,路上空空荡荡,和生命赛跑。威尔意识到妈妈时间不够,飞奔去接,然而母亲只差两秒钟,时间变成了零,死在了威尔的怀里。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能体会到那种生命一点一点走向尽头的窒息的感觉。
当很多人在感叹时间去哪儿了的时候,一些年轻人却不懂得青春易逝,不懂得时间宝贵。他们每天浑浑噩噩,或沉迷游戏,或沉迷于QQ,或终日无所事事,虚度青春,没意识到生命本身就是由一分钟一分钟的时间组成。
青年朋友们,珍惜时间,珍惜青春,将每一分每一秒的生命过精彩、充实,不要空留遗憾。
这片子的设定,真是被糟蹋了。本来可以拍出多少有意思的情节来啊,往艺术电影类靠拢,可以搞点什么生命的长度与质量孰轻孰重的思辨,往言情片靠拢,可以拍《永远年轻》之类的生离死别,往苦情戏靠拢,可以拍点“孤儿救母”之类的段子,你就是拍成《秦香莲》那样的戏曲片,也有的可拍啊!
如果硬要卖弄色情暴力,可以这么拍:一个大学生,家里给了他一年的时间,让他去学酒店管理,进入实习的阶段,酒店里来了个女子,每天对他百般挑逗,终于俩人上床了,想不到交欢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时间噌噌往外蹦,原来这是个传说中的不死女妖,专门吸人精血的……
没错,这就是现代版《聊斋》。《黑客帝国》的设定我就觉得特适合改编成鬼故事,这部也是。
说正经的。这片子的设定很棒,从根子上来说,其实是个关于现代的寓言,而非科幻片。本来马克思说的就是商品价值来自劳动时间么,资本主义剥削,本身就包括了对下层时间的剥削。新鲜的是,这片子用科技手段把“寿命”单独变成了可萃取可储存可转移的商品,这就使得剥削的形式完全变了。
如果说以往资本主义追求的目标是利润的话,到了这个时代,应该是变成了寿命。利润资本主义剥削的方式是通过控制物质财富和生产工具,而寿命资本主义剥削的方式应该是通过控制生命和科技,这片子里,上层阶级对科技的垄断很明显,但控制生命的方式却显得极其粗疏而没有效率。
根据布迪厄的学说,人类在实践中的理性不可能是完整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更重要的是,有一种紧迫感。我们不可能悠哉游哉地把每一件事情研究透彻之后再作抉择,时效性逼迫着我们必须在信息不完整的背景下做事,这种时效性的逼迫,一部分来自自然的节奏,另一部分,则来自于我们必然有限的生命。
寿命资本主义第一次使得统治阶级掌握了“紧迫感”这种武器,下层人民为了赢得寿命,不得不低头做工,不停地投入生产,以获得生存必需的时间和物质资料。这使得他们无法反思自己的生命,无法提升自己的眼界和素养,无法获得足够的信息以摆脱目前的困境。如果说传统的无产阶级至少还有与资产阶级一样长的寿命以形成阶级觉悟或者实现向上流动的话,寿命资本主义时代的下层阶级将永远无力翻身。作为一个阶级,他们无法有效联合,作为个人,他们无法晋身上流社会。这就使得革命和改良都不可能发生。
而上层社会的情形又恰恰相反,他们有大量的时间可以挥霍,可以消化吸收人类的所有精神成果,并推动文化前进。可是唯一的危险“意外死亡”使得他们不愿做任何的冒险。这样就使得整个社会的“知”和“行”,或曰“脑”和“手”完全分开了。上层只负责幻想和指挥,下层只负责执行。
然而正如我们所知的一样,世上没有完美的体系,这样一个社会一定有一个死穴,那就是“谁来负责维持秩序”?寿命的垄断依靠的是暴力的垄断,否则,只要有一个上层阶级把生命的秘密告诉了下层,如本片中那样,或者下层终于被劳动折磨得烦不胜烦,破罐子破摔的话(张霹雳同学,请你注意了!,整个体系必然崩溃。应该要有一个垄断暴力的体系,而且这个体系只能比下层的行动更有行动效率。也就是说,他们作为“手脚”,必须比下层更强大。
为了达成这样的行动能力,必须让机构人员随时保证全社会最高的紧迫感,每次完成任务之后,只能获得几个小时的奖励。没事也得让他们不停地训练,一方面锻炼能力,一方面消除逆反思想(福柯式的规训啊。
所以,归根到底,你知道我在抱怨什么了吧?这片子里就没个厉害的反派啊!一对雌雄大盗过家家似的就把银行给抢了,时间警察都是坐着吃干饭的啊,连个楼都不敢跳!你既然要拍类型片,麻烦把元素做足了好不好?
被《时间规划局》深深地吸引。电影开头就令人紧张不安,我一直在问我自己,如果一觉醒来我只剩一天的寿命,我这一天要干些什么,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不断问自己,还剩18小时的时间,我要做些什么,还剩半小时我能怎么办,当那位慷慨施舍男主角一个世纪时间的富人,用最后的五分钟看着这个世界,然后五秒倒计时开始,我感觉自己在这五秒几乎崩溃。因为我恐惧死亡,当知道自己只剩五秒的时间,这种恐惧变得无以复加,电影里的穷人都在这种恐惧中度日。男主角在获得一个世纪时间的施舍后却失了她的母亲,电影里母子疯狂地跑向对方,母亲却没有多出一秒钟的时间,还是死在儿子怀里,此时恐惧中又多了份绝望。这样的气氛在后面情节中似乎要再次出现,当男女主角跑向对方要让生命的时间延续,上个悲剧在我脑海里重演,还好最后电影里是男女主角的相拥。
因为恐惧、紧张与绝望,所以羡慕那些富人的用不完的时间。现实生活中则不需要羡慕他们的时间,因为大家若没什么绝症时间基本上一样,我们羡慕的是他们的金钱。现在我可以联系实际说说电影了。
电影里的世界是一个高度遵守社会公约的社会。当男主角的母亲只有一个半小时生命乘公交车却要花两个小时,司机不愿任何形式的通融理由是政策不允许;匮乏时间的穷人对富人也没有歇斯底里的抱怨而是遵守自己奋斗的原则,直到一个富人道出其中的秘密。既然是秘密,也就是原来人们都不知道,这个秘密有点像《货币战争》里所揭示的:我们的社会虽然表面上是启蒙思想家畅想的模样,但大多数人的命运却被少数极权人物掌握,这些人物不是来自政府,而是银行家,政府只是无能地在提供“时间守护者”这样的小角色。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这个秘密,但电影里对时间穷人最无情的剥削确实来自这些原因:隐藏着一个秘密的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守夜人政府。电影里对这种荒谬是如何解决的呢?居然是让男女主角当上的“侠盗罗宾汉”.这也没有办法,想象《国王的演讲》里,公爵夫人想到莱诺医师把钱帮助穷人就惊恐地怀疑他是不是布尔什维克,就是这样的惊恐让《时间规划局》的导演只敢选择“罗宾汉”,至少他是英语文化里的一个英雄。
卓别林电影《大独裁者》里一段他误打误撞冒充成了大独裁者发表的演讲,再次令人陷入沉默,因为演讲里那些普世的美好愿望畅想了几千年却依然没有正真实现。我们平常看点马克思,他是来提出了一套他认为可以实现这些普世愿望的方法体系。人们实践后终于发现,自由的市场会失灵,完全的政府会失败,我们似乎无法触及最真实的东西,秘密在发酵,谎言在流窜,阴谋在操控。如果真的是这样,是因为,一个人掩盖自己内心世界是最简单的事,我们无法探究人们内心深处即使是一瞬即逝却最原始真实的想法,如果人类没有再次进化,我们真的无法触及最真实的东西,普世的愿望因为私人原因的存在将不能实现。
我恐惧的是,不知道人类最单纯美好的愿景何时能实现。
“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经常听到,但我却从未想过时间真正变成金钱是个啥样的世界。这个电影告诉了我们,可能比现在更糟。时间变成了金钱,现在经济上的“剥削”就变成生命上的剥夺。富人永生,穷人早早死去。
虽然我不懂经济,但我看了开头,就想这个电影在这个时候上映,是不是要反映什么?但难道是反映华尔街的贪婪?资本主义的罪恶?最近美国在游行,痛斥金融界的贪婪等。电影里,富豪通过时间限制人们移动的范围,导致阶级的固定,(貌似专业说法是“阶级的板结化”即你出生在平民窟,就永远只能在平民窟。不过两个郎才女貌的主人公要帮助大家偷回他们被偷的时间,俨然像中国古代的侠盗,劫富济贫。故事很像这个时代的隐喻。
这个电影故事我看完最大的收获是获得一个思考,对现在生活社会的反思。虽然是未来世界的科幻电影,但却是让人有很强的代入感,因为这就像我们的生活。经常看见说美国人要占领华尔街,我想美国果然还是那个美国,不会像别的国家一样,忍够了才爆发。我看过《民主的细节》里面有很多篇幅介绍美国的福利制度。我比较关注美国的医保,(毕竟咱还是学医的嘛。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人伤不起啊。在中国真有点像电影里反映的所谓“适者生存”有钱的在医院可以治疗延长生命,没钱的嘛,结局就很悲凉了。就拿医院来说吧,我暑假去当官志愿者,发现早班第一件事就包括通报欠费的病人有哪些。很残酷也很现实。
回到这个电影,这个电影我觉得有一点我不喜欢就是偏冷的色调,很多场景都给人冷的感觉,可能是要反映电影中那个扭曲的世界吧。
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在这个虚拟的时空里人们用来衡量财富的工具并不是金钱,而是时间。从婴儿刚出生一直到他们成长生活到25岁。他们的生命计时器就开始启动了,容貌也永远的停留在25岁。
生活在贫民区的人民必须每日的劳动获得足以维持自己生命的短暂时间,他们的时间只供基本的生活,还要争分夺秒的利用为数不多的时间。而富人区的人们因为拥有足够多的时间可以挥霍,过着轻松休闲的生活。所以在他们看来,会为了赶时间而奔跑的人们就是贫民的象征之一。
富人区与贫民区只见有着深刻的隔阂,那就是时区。跨越每个时区需要消耗一个月或者不等的时间作为过路费,跨越的时区越多也就是越向富人区靠近,消费越高。作为富人因为拥有足够多的时间,可以达到类似于永生的.状态。
故事从一个在贫民区过着平凡生活每日为了维持生计的年轻男子这里开始。他与母亲两人相依为命,但在某一天他在贫民区的一个酒吧里救了一个被时间盗贼盯上的富人。所谓的时间盗贼换成我们这个社会的概念就是强盗。然而那个富人因为生活了太长时间,已经不知道自己生存的意义了,他并不想活着。所以就在两人逃脱了时间盗贼的追捕之后在藏身之处,趁着男子睡着了,偷偷把自己还拥有的一个世纪也就是一百年的时间给了男子。然后偷偷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男子赶到富人结束生命之地已经晚了,富人已经死了,而路边的摄像机却记录下他的样貌。男子因为突然获得的巨额时间便分给了他的朋友十年,然后打算给自己的母亲也延长寿命,但是母亲却因为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坐公交车,在奔跑与儿子相见的路上与儿子差之分毫时间用光了而死亡了。
男子看着与母亲只差一秒钟就可以拯救她但却无法改变的事实,燃起了报复之心。想要改变贫民区的现实。他离开了贫民区,走向了富人区。他打算凭借自己的好运气为自己奠基更坚实的基础。于是他去了赌场,与富人区的富豪进行破釜沉舟的赌博。然后他成功了,获得了超乎想象多的时间。
但是,之前给他时间的富人的死亡已经引起了时间调查局的注意,而摄像机所摄录他在富人死亡地点附近的录像让他成为众矢之的,于是他陷入了被追捕的境地。当调查局的人追赶到赌场并把他赢得得所有时间都拿走,只留给他只供做笔录的两个小时,他为自己狡辩,说出真相,但是没有人相信他的话相信一个有非常充足时间的富人会因为自己不想活了二八事件全部送给了他。
为了自保,他挟持了富豪的女儿逃走了。在逃亡的过程中富豪的女儿因为生来的优越环境而不知道自己人生真正追寻的意义和男子虽然危险但却对其实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所吸引,而与男子相爱了。
在后来的逃亡中了解了男子想改变世界的观念,于是帮男子一起,对付自己的父亲。从父亲那里偷出足以改变世界的时间。
然后世界就这样被改变了。
这个故事虽然立意很美好,但是却有着不切实际之感。他宣扬的观念是人人平等,人人都渴望得到永生,但人应该要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是那么的两极分化,富人有足够多的钱可以永生,而穷人却得为富人做嫁衣,每日每秒都有穷人因为没时间而死亡。
这个故事是在反射现今社会,但是故事的构架太庞大,所以这样的结尾显得虎头蛇尾。那就当做是一个童话故事来看还是可以的。
即使是人人平等也是需要制度和规则来制约的。当然这是很难达到的,所以现在的社会也只不过是从严重的两极分化中寻求一个平衡点。
再来说说女主角的性格塑造。男主角的行为是典型的打你一巴掌再给你一颗糖,于是女主角就自然的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当然故事需要一个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富家女子心甘情愿贡献自身的价值来帮
助男主角完成他内心的蓝图伟业,来推动剧情的发展。
一切的走向都太美好了,所以称之为童话不足为过。但仅仅是这样的剧情是不能丰满整部电影的。所以给观众的感觉还是太单薄了。
如果从现实的角度来评断男主角的性格,那就是偏激自大空想。当然,身为电影里的英雄式人物其实是需要拥有这几点特性的。只要想就可以做到。
所以,这不算是好电影,不过可以看看。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