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件事情都有两面性,甚至有的还有多面性。然而,我们只是站在一个角度上看待问题。如果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看问题,我们得到的结果也就是不同的。
就像我本人所经历的一件事。我一个很好的朋友,可以说是闺蜜,我们初三时坐在一张桌。初三的时候,老师要我们交一篇征文。我便问了老师一句:“老师,用什么笔,什么纸写啊。”老师告诉我后,她问我:“你要交那篇作文啊?\'我说:“为什么不交呢?交了还有可能得奖呢。”
而她却说了一番让我没有想到的话,她说:“就你那作文水平还交呢?”我回了她一句;\"你作文水平好你交啊,我水平不好,我知道锻炼。”她说;\"我作文水平不好我也不交,我也不丢那人。”
我当时就气哭了。后来,那篇作文我交了,而且,我还获了奖。她当时就无话可说了。
事后我想了想,其实,事情不仅仅只有那一面,如果不是她的那番话,或许我不会有那么大的动力去写那篇作文,也就不会得奖了;或许,我可以从这件事中看清她本来的面貌,可以知道她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朋友;或许,这件事给我打了一个预防针,让我以后不会再被她所伤害。
凡事都要考虑周全,做什么事之前都要考虑好这件事情的多面性。不要只看单方面的有利条件就去做,要想想这件事是否会给你带来负面影响。
就像那句话。只有弱者才会把自己的不行归给于外界因素。如果你强大,整个世界都为你让路。这就是两种角度所带来的不同结果。
换一个角度去看事情。不同的角度,得到不同的结果。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西江河畔,中心广场位于我们县城的中心地带,是人们运动、娱乐的休闲场所。
走进广场的正前方,首先映入眼幕的是一排排棕榈树和大榕树。踏进广场引道,左右两边各有一个长方形的喷水池,池底铺有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水池里有相互交错的水管,喷水管喷水时,喷出的水是左右对射的,我们走过去,就像穿过拱形的水帘,水珠落在水池里,发出有节奏的“沙沙沙”的声音,清脆动听极了。水池两边还有花坛和绿茵茵的草地呢!
穿过水池再往前走,就到了广场最开阔的地方——中间有大圆盘似的喷泉区,那些喷水管和彩灯都是埋在地下的,地面上只能看见一圈圈圆形排列的小孔。白天人们在这里跳舞、打太极……每当夜幕降临,喷泉区的小孔喷水时,那水柱射上空中,相互交错着,此起彼落,在彩灯的确映照下,晶莹透亮,五颜六色,像节日的礼花,洒落人间,又像一幅大彩帘,美丽极壮观极了!
围绕广场这喷泉区,有两排弧形牌坊,高大宏伟,像广场的守护神,牌坊后面有一个椭圆形的湖,湖中央有一条小桥,把湖分成两半,湖周围有很多茂密的树木,树木下有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还有石凳石桌,环境幽静,是人们打牌,下棋的休闲区。
这就是我们家乡美丽的中心广场,这里的草地、树木、喷泉,湖水,是多么惹人喜爱!我爱我家乡美丽的中心广场,更爱创造了这美丽的中心广场的家乡人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途经九江游览庐山后写的记游诗。当时,他把这首诗题写在了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
整首诗的意思是:“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不同的姿态。不知道庐山到底是什么样子,是因为自己就在庐山中。”这后两句诗揭示了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正面目,就要超越狭小的范围,从多个角度正确看待事物。
读了这首诗,我觉得对人应该多角度看问题。比如我们班的徐延铭同学十分调皮,上课常偷偷地玩小积木、小玩偶,小公仔……除了玩玩具,他上课还爱和周围的同学说话,为此常被老师点名批评。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他是差学生,他还有机灵聪明、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一面。好几次,我们遇到很难的数学题,连数学成绩一直很棒的张科科也解不出来,他却能解出来。前些日子,我们学校五年级的全体同学去李沧区科技馆参观学习,有一项内容是做电子蛋糕。徐延铭带领小组的同学仅用五分钟时间就做完了。科技馆的老师夸赞他们打破了全区小学生做电子蛋糕的纪录。
不仅这样,我觉得对事也应多角度看问题。评选班干部时,不应该考虑所选的人和自己的关系是否亲密,而应该从班级工作的角度考虑他(她)是否能够胜任这个职务。上次班级选学习委员,我就是这样做的。当时有两个候选人——张科科、李永超。张科科和我是好朋友,但他责任心不强;李永超和我的关系一般,但他做事认真负责。我考虑到班级工作的需要,投了李永超一票。李永超当选后果然很称职。
不知你读了这首诗都学到了什么,如果你愿意,欢迎随时和我交流哦!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