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趁着自己还拥有大把青春,应该尽情去追逐自己想要的,当你年老时才有回忆的资本。这是最好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尽情追逐自己所想所要的。
许多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他们宁可聚精会神地把时间大把花在电视机前,观赏别人所谓精彩丰富的人生,也不愿抽几小时的空,自己去体验周遭的现实生活。问题是,现实人生真的就那么无趣吗?
很反讽的是,现今当红的.偶像剧内容,大都取材自日常的生活,演员平均年龄与主要收视的观众相差无几,甚至场景也都是都会区寻常的街景。不论人物还是剧情,相当程度地贴近时下青少年的生活。也因此,观众在情感的投射上是没有什么代沟的,不像早期琼瑶式的连续剧,时空背景设定在清末民初,一个离我们遥远而陌生的时代,描述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痴男怨女,他们之间的梦幻不实,但一定要天长地久的爱情。
既然现今那些偶像剧的剧情,已较少背离现实,相当接近一般“正常人”的生活,但大家为何还津津乐道、饶有兴趣地观赏下去呢?
其实,人之所以会如此热爱戏剧艺术,这里面隐含着几个复杂与微妙的因素:人对角色扮演的渴望,人对现实挫折不满足的宣泄,还有人类与生俱来的偷窥欲,以及想通过观赏与阅读陌生的事物,获取与知识。
既然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对角色扮演的渴望,于是我们将这股***转嫁至电影、小说以及戏剧上。借由观影的经验与小说的阅读,在情绪上以某种形式参与其中,体验自己终其一生也无法扮演的角色;或者是以第三者的角度在旁观看整个事件的发生,以满足我们自身对角色扮演的渴望。
如果你再继续执迷不悟关起门来躲在家里,自怨自艾地感叹自己的生活平淡无趣,然后还是把时间大把花在观赏别人的人生上,那不久的将来,你可能还要再花更多时间来后悔现在的愚蠢行为。电视上的偶像剧推陈出新,永远观赏讨论不完,甚至播出后你还能买DVD回家重复温习,但青春却只有一次。不要在十几二十年后,你只知道那出偶像剧里的男女主角发生过什么故事,而却不记得自己仅有一次的青春,拥有了什么样的回忆。
暮然回首,我们得到的却是那段回不去的时光,只能默默地怀念,就像张嘉佳写的一样“一个人的记忆就是一座城市,时间时间腐蚀着一切建筑,把高楼和道路全部沙化。如果你不往前走,就会被沙子掩埋。所以我们泪流满面,步步回头,可是我们只能往前走。”谁也无法阻挡时间的流逝,谁也不能回到过去,回到那个班级,和一群同学的情愫,和老师开玩笑,那时的我们是那样的快乐。
也许现在的我们会怀念那段时光,那时的我们总是承诺很多,实现的很少,承诺去看书,结果却是在游戏机的面前;承诺去做家务,结果却在荷塘边抓泥鳅;承诺去好好学习,结果却在追求自己喜欢的人。那时的我们真傻,也许只有觉得傻,才会感觉到那青春的美好。人们常说,美好是自己的.也是他人的,别人在你的青春里写下了一笔,或浓厚或清淡,有时觉得就像过节时候人们对节日浓厚的情感,有时又觉得仿佛如那轻描淡写。而你也在别人的青春里写下了一笔,也是或浓厚或清淡,这才是上天赋予我们的人生,有无相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只是我们对待事物的常态而已。
现在的我们拥有了当年没有拥有的事物,没有了那份傻,没有了那份逍遥,没有了那份快乐。而拥有的却是那如何为生活做点什么,那只为回报而努力的心态,为了那......有句话说的好这个世界上没有神,但是却有神仙般的日子。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累了得坚持,委屈了得忍让,挨批了得反思。这就是社会对你的磨练,磨练了你的意志,磨练的你的对生活的态度,磨练了你的生存能力。但是请不要忘记珍惜好现在,不要在白头搔更短时留下一丝遗憾,产生了挫败感,那样你会将自己的老年时代带向一个懊悔的结局。
时光流逝,岁月荏苒,但请不要忘记爱护好自己。当你累的时候休息一下,当你困的时候稍微打个盹,当你忧愁的时候保持一份豁达的心态,当你哭泣的时候坚强起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愿这个晴天带着你越走越远。
我放下手头的杂物,拉开窗帘,沐浴着阳光,趴在床上阅读这份文字。
培根、叶圣陶、叶灵凤、郑板桥……一目十行的扫扫,才发现名人的成功与其独道的方法有密切的联系——读到苏轼读书法时,我不禁唏嘘不已。苏轼定了一种阅读模式:带着A目标读第一遍,带着B目标读第二遍,带着C目标读第三遍,带着D目标读第四遍,数遍之后,便对书中多方面内容熟识了。这时我联想自己,自己岂不是只求情节的刺激、剧情的发展,每本书都草草读过一遍就罢了,有的甚至还没翻过几页……我心头不由得一紧。
“印象”读书法?我陡然放松下来。老舍说,他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儿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他没功夫去细细分析——这正合我味口!我读书可是向来有急于求成的意向,一下午处置了五、六本书,受感动了的好好存着,索然无味地便弃之一旁——老舍还说,“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他的味;因为这一段使他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他不管;有一段叫他喜欢两天的,他就感激不尽。——读毕,我居然感到脸微微发热,在大脑的记忆中,居然没有一段文字能清清楚楚地刻在其中,而只是愈发缥缈的.人物、地点,甚至没有时间,更别提事因、经过、结果,仅此而已。
我又看到了列宁读书的专注——他读起书来,对周围的一切就理会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在他背后用六把椅子搭了个不稳定的三角架,而列宁专心读书丝毫未觉,纹丝不动,直到半小时以后,他读完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三角架轰然倒塌……这哪像自己呀!我暗暗叫道——正当自己读法布尔的《昆虫记》正起劲时,妈妈忽然大叫:澳网女单决赛!我便把书一扔,连蹦带跳地就奔向了电视。
紧接着是介绍毛爷爷的“不动笔墨不读书”,他的书上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眼瞅着自己的书架,如果你现在任翻一本,绝对比乞丐的口袋还要干净。
居然还有“撕书法”……我一页页翻着这件资料,如数家珍,我郑重地拿起笔,将重点一一画下,成功在于方法!我心里激动地发誓:好好读书,读好书,用好方法!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