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是明代时候开始建造的,一楼是厨房二楼是粮仓三楼以上是睡房。土楼可以防止土匪和猛兽的袭击,三楼以上高度的叫土楼,一楼到三楼的高度叫居,二楼以下的叫撮。土楼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它,防火、防水、防震。这三大优点,接下来是我去土楼玩的经历。我先去了四菜一汤这可不能吃呦!这只是一个土楼群的名字,中间是长方形,这就是汤。其它四个圆形土楼就是菜。它已经有300年的历史呦!只有一楼是商业街,供游人购买纪念品。然后我们就驱车赶往另一个叫东倒西歪的土楼它已经有704年的历史了,很久吧!告诉你们它里面是住了两个家族的,你知道东倒西歪楼中间的柱子为什么是直的吗?东和西的方向是歪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会这样吗?让我来告诉你吧!因为科学家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以为它是被地震震歪的,但是第二次经过严格考察以后,发现不是被地震震歪的,是古人故意把它建歪的,你们说古人是不是很聪明?它也是只有一楼还是商业街,其他的四楼也是有人住的,但是不能上去参观,接下来我们去了第三个景点就是我们的导游阿姨的家,你知不知道我们的运气有多倒霉,我们住繁华的高楼大厦,却还得听着汽车喇叭的吵闹声还要闻着肮脏的尾气,人家住的房子比我们差可他们的环境比我们好多了。一出门就看见小河,小河里还有小鸭子在嬉戏游泳,抬头望去,就看见小山上种满了他们自家的茶叶。
我们去一家的客栈住了一个晚上。接下来我们凌晨5点钟就去机场回深圳,真舍不得厦门呀!
我们是从汕头的爷爷家出发的。路上我们翻过了位于广东饶平县与福建平和县之间的两座高山,车子在弯弯曲曲、忽上忽下的山间小路上行驶着。山间小道有许多的拐弯,每个弯都很大,路又很窄,根本看不到有没有过来的车,所以车子每到一个拐弯处,爸爸就按一声喇叭。这座山据说海拔高达九百米左右,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到达山顶,山下气温在二十二摄氏度,可到了山顶,气温一下子降到只有十七摄氏度,站在山顶往山谷望去,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成片的柚子林,现在正是柚子成熟的季节,每棵柚子树上都挂着几十个绿中带黄的柚子,像是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树上。一阵寒风吹来,大家才发觉自己穿得太少,都赶紧躲进了温暖的车内,继续向前行。
到达福建南靖已经是下午五六点钟了,天色微暗,我们决定住在塔下村,塔下村位于山谷间的'一块平地,有一条小河从塔下村中间淙淙流过,小河两旁是各式各样的土楼,有的只有两三层,有的高达五六层。塔下村像一颗明珠,镶嵌在崇山峻岭之间。这里比较冷,我们住在一个农家小屋,小屋的主人十分热情地招待我们,还给我们安排舒适的房间。吃完了饭,我们到村里石砌小道上散步,小道就沿着溪流蜿蜒,耳边全是淙淙的流水声,岸边土楼的屋檐下都挂着红红的灯笼,一片宁静的山村夜景,与城市迥然不同。回到房间,疲劳的我,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上,随着声声鸡鸣,我起床了。大家吃过了简单的早餐,开始参观土楼了。我们先去离塔下村不远的东歪西斜的裕昌楼。从外观来看,裕昌楼是个土黄色的圆形土楼,房顶覆盖着黑色的瓦片。从里面看,裕昌楼有五层,楼从第三层开始,支撑楼板的木柱有的一边往东歪,有的一边往西斜,所以才叫东歪西斜楼。接着,我们去了田螺坑土楼群。田螺坑土楼群又叫“四菜一汤”,之所以叫“四菜一汤”是因为那里共有五个大小不一的土楼,四个圆形的土楼把那一个正方形的土楼包围着,圆的土楼被人称为“四道菜”,正方的土楼则称为“一碗汤”。这是福建土楼的代表作。
参观完了田螺坑土楼群,我们开着车往漳州、厦门的方向出发,继续我们的国庆福建之旅。
身为土楼故里人的我,竟然还没到过南靖土楼,感觉太失礼了。昨天我和妈妈还有她的朋友们一起策划好了“土楼B线”游。
今天一大早,我就和妈妈一同去了妈妈的'朋友家,可是,他们竟都才起床,等他们穿好“袈裟”,吃了“斋饭”,一阵忙乱之后就上路了。
听大人们说:以前兵荒马乱的,为了确保族人的安全,他们就建了圆形的土楼;为了确保建筑的稳固,土楼的建筑材料用红糖,红土和糯米浆。这样的建筑材料,可见当时人的智慧了。
我们坐在车上,司机慢慢开着车,边走边观赏。哇,这里的土楼真多,怀远楼,和贵楼……
先讲怀远楼吧,大门口贴着红春联。一进门,到处都是摊子,大大小小,卖很多的东西,感觉有点乱。土楼用木楼梯连接着各个楼层,除了一楼,各楼层都可见到下一楼层的瓦片,每一层都是一环一环的,很有层次感。每一楼层都留孔位,据当地人介绍:一可以打土匪的进攻二,如果敌人用火攻,就可以往孔位注水,防火用。看,他们想得多周到呀。
再讲讲和贵楼,和贵楼跟怀远楼的构造没什么差别,但是也有不同的,那就是,和贵楼是建在一片沼泽地上的`。听着导游的介绍,就特别赞叹古代人的智慧。我们还观赏了一些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工具:如;犁、耙、古代舂米用的石臼等等,那些东西是我之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这一趟的土楼游,让我长了很多的见识。
我随爸爸妈妈去了著名的土楼。
一听到土楼,大家可能会问:这土楼是不是那种风一吹就倒的楼?回答必然是否定的。实际上,土楼的坚固是无与伦比的。据记载,在1981年,当地发生强烈的地震,白天历时20分钟,夜里继续震动,但土楼却安然无恙,始终挺立着。
土楼是以夯土为墙的集体建筑。它最早的样子是方形,后来,才相继出现圆形、半圆形等等。各种造型的土楼,不但各具特色,而且带有几分神秘。
在所有的土楼中,承启楼被称为土楼王,是所有土楼中居住人口最多、规模最大的圆形土楼。我们一家三口在土楼脚下转了一圈又一圈,因为它15米的高度着实让人目瞪口呆,还因为它厚约1.5米的墙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当地不仅土楼奇特、宏伟,居住在土楼里的客家人,他们热情、朴实的处世之道令人崇敬。
路过的游客都会被邀请到屋里,尝一尝他们自己种植的茶叶泡成的茶。那醇厚、怡人的清香,使我一下子爱上了这片土地。一幢土楼中通常有三四十户人家居住,家家都和睦相处,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今天,我帮你提一下水,明天她又帮自己扫一下地……
客家人那种独有的淳朴、和睦,实在值得住在水泥高楼里邻里不相往来的我们深思。
这便是奇特、宏伟、温馨的福建土楼。这块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初六那一天,我们坐车来到高北土楼景区,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最为壮观与古老的土楼王“承启楼”。承启楼高四层,内四圈,里里外外四百间,听导游讲,它的墙身就有1.8米宽,仅造墙身就花了八年之久,历经三代才建完。 原来造土楼那么不容易啊!走进土楼, 我发现下两层是没有窗户的,只有上面两层才有几排小小的窗户,觉得很奇怪,就问导游阿姨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土楼里的`人是为了防止坏人来抢劫,不让他们从窗户爬进来才这样设计的。房子上两层是睡觉用的,下两层是生活和储存粮食的地方。听导游阿姨说这房子已经有四百年的历史啦。“哇,原来这土楼有这么久的历史啊!”
我们还真幸运,这导游阿姨竟然是承启楼的本家媳妇,她就住在这土楼里,最后她邀请我们去她家休息喝茶,品尝本地的茶叶。我们大约休息了半个小时,就自由活动拍照游玩,领略当地客家文化。
今天,我来到了闻名世界的土楼——福建省永定县振成楼。
振成楼享有“土楼王子”之美称,已有98年的建造历史,在众多土楼中,振成楼是最年轻的,也是保存最完好,设备最齐全的一座楼,并蕴涵了土楼的建筑奇观和文化奇观,所以好多人都将振成楼变成了旅游途中必不可少的景点。
振成楼成圆形,有200多个房间,墙厚约一米,一、二层无窗,直到三四层才有,起到了防匪、防盗、防野兽的功能,还可以防风、防地震,可真是有备无患!
楼内,夏凉冬暖,还有阴阳之分。正前方的厅内写着三幅关于立志、勤奋的对联。其中一幅里有一个字被称为“字王”,因为曾经有一位专家来分析这个字,竟然分解出八个不同的字。
楼里有一个奇特的地方,就是当你将园中相对的两个门打开,园子就成了一个相通的整体。如果将两门关死,就分成了几个独立的单元,非常有个性!
当前,还有许多户人家在这里生活,他们差不多都姓林,只有嫁过来的妇女不同姓,他们很好客,充满热情,总是让我们到他们家里去品茶。
土楼还有福裕楼、如升楼、奎聚楼……都很有特色的。
土楼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的集体力量和高超的智慧,同时也闪耀着中华优秀文化的光彩,非常值得大家去看哦!
在我国福建省,有一种奇特的建筑,它藏在永定省和南靖省的深山里,形状有圆形,方形,甚至三角形,八边形,月牙形,它就是著名的福建土楼。
土楼是中空的,以至于美国人在上世纪60年代的卫星图中,误把土楼当成了中国的秘密导弹发射基地。
土楼坚固无比。由于它们建在深山里,常常有土匪出没,因此它有一堵大头朝里,小头朝外建的鹅卵石墙,为了防止土匪挖进去,或被打穿,所以土墙深深扎根在泥土里甚至沼泽地上,墙体足足有1。4米厚,甚至可以抵抗常规武器的攻击。那挖进去不成,从门窗攻进去,总可以了吧?对不起,你错了。大门口必然是有多人把守,而且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练窗户都建成高高的里大外小的形状,土楼里的人站得高望的远,土匪也不可能攻进去。那围城战术总可以了吧?围到你弹尽粮绝,不就不攻自破了吗?对不起,你又错了。土楼里有水井,少则一个,多则两个,而且土楼高十几米,第一层是厨房,第二层是仓库,而且人家还在土楼里养了鸡,鸭,猪。二三四层才住人,围个两三个月,土楼人家根本不在乎,这哪是名宿,明明是一个几乎完全的军事堡垒呀。
如此奇妙的建筑,都是几百年前的工匠们一砖一瓦的搭建出来的。不论经历了多少风雨,仍然在那一动不动地站着。伫立在闽粤深山里的中国民间建筑艺术的奇迹。
百年前劳动人民生活的智慧一直流传到现在。土楼里倡导着平等意识,一家一间十平方米的房子,轮流打扫卫生,共同教育后代,共同御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种精神一代一代流传下来,从而使福建的三万多座土楼大部分完好地保存到现在,依然子嗣绵延。
团结创造奇迹。
滇南元江流域的元江坝子、漠沙坝子、戛洒坝子等地傣族的住房,人们常见到的不是西双版纳、德宏的傣家竹楼,而是别具一格的幢幢平顶的土楼,这就是人们常称的傣家土掌房了。
元江流域的傣家村寨,坐落在峰峦连绵、景色秀丽的哀牢山脚下宛如玉带的红河岸边的几个河谷平坝里,这里海拔在400至900米之间,气候炎热,有“天然温室”之称。据说在这里居住的傣族,就是根据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以及生产、生活需要而建盖土楼的。傣家的土楼,一般建在溪傍依水、风光秀丽的平坦地基上。土楼呈长方形,建筑结构以块石、土基砌墙或筑土墙,大梁置于两边墙上,梁的中间多用丫形木柱支撑,梁上担放碗口大小的圆木,圆木相隔一尺五寸左右放一棵。圆木上放密密的细草或破开成几片的竹条,然后铺上茅草或稻草,草上覆盖一层稀泥巴,再放上细土平整捶实即成平台屋顶,滴水不漏。屋内楼地面,也同样用梁、圆木、细竹条依层次置放,铺上草,再上土,洒水抿捶,就成了平坦、光滑的楼房。一楼一底的土楼门前,还要盖一个阳台。一家人要盖多宽大的土楼,则要根据这家人的人口和家境情况而定。无论家庭人口多少,家境情况如何,楼屋加阳台便是傣家的一幢土楼。土楼用的木材,多用栗木、黄杨木、黑心木等不易虫蛀的杂木,一般不用白蚂蚁喜欢吃的松木。
傣家人的土楼,楼上住人,楼下关养家禽牲畜和堆放农具、柴火。楼上一般均分为内外两间,内间为家庭中长辈的卧室,外间为家庭中小辈住宿、休息、进餐或接待客人的场所,每间留有小窗口。窗口虽然不大,但光足明亮,空气流通,凉风习习,因而即使酷热的夏天,也有十分凉爽惬意之感。土楼的平台屋面既是楼房屋顶,又是晒场,翻晒粮食时,可免家禽、牲畜践踏;阳台既是上楼房屋顶的必经之所,又是晒晾衣裙物品和夜赏星月的地方。楼房屋顶和阳台还可供傣家人夏天晚上乘凉休息和睡觉。傣家人不仅对房屋地基有考究,对建盖土楼也是很有规矩的。他们建盖的'房屋,长边顺红河,门向朝东开,家家都如此,寨寨一个样。据说,只有这样才能五谷丰登,人畜康泰。因而傣家村寨房屋排列整齐,道路广阔平坦,环境幽静清洁。傣家人还很注意绿化村寨,高大的槟榔树、枝叶茂密的万年青树和果实累累的芒果树、酸角树、荔枝树以及那些摇曳多姿、迎风摇摆的凤尾竹,把一幢幢傣家人的土楼掩映在茂林修竹之中,真是幽美之极,令人神往。傣家土楼具有冬暖夏凉、防火性能好、适用性广和卫生舒适的优点,只要注意保养平台屋面,一般可住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即使需要翻修更新,也较其他建筑样式省力。由于以上原因,至今傣家人都还喜欢建盖这种土楼。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