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本书在很红,已经从美国红到了中国,比尔盖兹和张瑞敏都为这本书写了序,那就是瑞.达利欧写的《原则》;据说这本书2017年在美国一度被卖断了货,可见受欢迎的程度。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26岁时创立桥水,如今,桥水位列美国最重要的私营公司榜单第五位(《财富》杂志),他被称为“投资界的乔布斯”,他曾经入选《时代周刊》世界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并跻身《福布斯》世界前100名富豪行列。
作者在本书中分享了自己42年的生活和工作原则,内容涵盖为人处世和公司管理两大方向,浓缩了作者的人生智慧和管理哲学。本书的核心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达利欧的生活原则;第二部分是达利欧的工作原则;第三部分是如何制定属于你自己的原则。
今日我愿意以这样的形式诉说,说明我做出了公开透明的第一步。不再害怕自己的行为被别人评论,因为可能别人根本不在乎你,只有你在乎你本身。不再因为害怕,而停止发表言论。
2月23日,有个刚被春雨滋润的早晨,由于教育部门要对我们实行减负政策,将上课时间推迟到了8:30,面对大量时间,便在家中自行背起英语单词来,竟忘却了时间的存在,到8:50分,我望着飞逝的时间,我猛然背着书包下了楼,大概过了一分钟,我便跑到了公车站,可能时候太过苍促,面对寒春的早晨,我还没有适应过来,双手缩进了袖中,又伸入了温暖的口袋,盼望着似乎比我行走还慢的公车能早时到来……
正在颤抖苦等之际,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太之,车子再不来,你就来不及了。”
……
我呆了一下,转身一望,我再次呆住了。只见一个身穿时尚运动服和牛仔裤,身材还是肥肥胖胖,只是头发已染成不再“纯洁”的黄色,那人我认识,他的名字叫赖宇,是我小学同学,他比我聪明,因学习不努力,贪玩的种种因素,成绩比我还差,每次总位居我后面十余名。现在,他大慨和我一样,格外珍惜补课时间,看他所行的路线,多半是从我家楼下的数个网吧中不得已走出来,朝离这里不远的鸿鹤学校而去,望着他那无忧无虑,而又深感陌生和恐惧的背影,我不禁心中一寒。正在这时公车已至……
为什么赖宇会变成这样呢?为什么我没有什么变化呢?我想或多或少与我的处世原则有关,我们可以重新制定或改变处世原则,但处世原则也可以奠定或改变我们的人生,我的处世原则和大画家大作家刘墉先生的一样——不负我心,不负我生。
书中讲到到一条原则,极度公开透明,也就是诚实,为什么人们不能极度公开透明?因为人不仅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在人脑中有两个自己争夺控制权,一个理性,清晰,客观,另一个感性,模糊,情绪化,最好的处理方式两者调和,结合一致,有意识思考两者,找到平衡。而在真实生活中想做到如此却是很难,因为在有些场合,特别是人情场合,感性会胜过理性,即使知道理性其实对大家是更好的,但为了不得罪人,顾忌面子,而选择感性。比如说发现别人一个缺点,其实最好的方式是及时告知别人,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去及时表达甚至不表达,这些做法其实都是值得商榷的,而处理这类事物的最好方式是我们可以提出负面建议,但切记不要带负面情绪。
当我们遇到完全不同的批评意见或者建议,那么就应该保持极度开放,虽然有时本能上从感性的角度去猜测对方的心理和目的,产生嫉妒而排斥,那些都是情绪化的,我们需要多维度的理解这个问题,需要理性客观,因为人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总是主观的,总是把好的往自己身上想,坏的往别人身上推。
这和吴军老师讲的人需三思有着想通的道理,第一感觉你可能觉得他完全是胡说,一定要想第二遍,是否我错了,他对了,这一遍思考,一定不能假设自己是对的;如果又想了第二遍,还是觉得自己对,对方错,要想第三遍,是否我的境界不够,不能理解他。如果在第一环节就直接否定别人,那么可能自己会错过进步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
说完这些,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反知此事要躬行”。在平常的生活中,还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反思,调整,实践,才能有所获,有所进步。
这本书是瑞达利欧根据自身犯错和反思错误得到的总结,称为“原则”,被写入这本书中。
书中给出成功生活的重要公式:梦想+现实+决心=成功的生活。
这个公式在各类烂大街的书中已经老生常谈了,其中就决心和梦想展开叙述的往往是鸡汤文。而瑞达利欧对现实的叙述有深刻见解。我们都知道:把握现实的实际情况是取得良好结果最根本的原则,瑞达利欧根据自己错误估计经济形势导致***的亲生经历说明了把握现实情况时会遇到的两大障碍是”自我意识障碍“和”思维盲区障碍“,简单而言就是”自以为是“和”片面的.思考“。这两个错误并不是孤立发挥作用的!"自以为是"会将"片面思考"的结果视为最终真理。(瑞达利欧最惨痛的失败就来自上述两点)
针对上诉两个问题障碍,瑞达利欧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头脑极度开发和极度透明原则。
头脑极度开发原则要求摒除先入为主,并将”我是对”这一认知改为“我存在盲点”。
书籍简介到此为止,下面是我的理解:
首先,要完成这一转变并不容易,因为不利的思维方式之所以能存在,要么是因为它提供了便利,要么是因为它是天性的一部分。
“自我意识障碍”源于自我认同,它与人的自信密不可分,例如:相比于真实照片,人更喜欢美颜相机拍出的照片,如今几乎不会有人把素颜的传统照片放在朋友圈。同时,大多数人对自身外貌的评价是“中等偏上”这点也是不符合统计学规律的。此时屏幕前的你,是否也“外貌中等偏上”?
“思维盲点障碍”则是天生的,就像人天生的视力,味觉的敏感程度就不一样。人的思维方式也有天生差异。
我的启发:采用“集思广益原则”能避开上诉两个障碍,达到认识到真实的现实。
“集思广益”之所以与两大障碍相抵触,是因为:
集思,是汇聚众人的智慧,它与“刚愎自用”相反,能解决“思维盲点”障碍的问题。
广益,是广泛采纳有益的观点,它与固执己见相反,能解决消除“自我意识障碍”的问题。
集思广益的最佳体现就是“头脑风暴”。
(不允许立即对提出的观点进行反驳,意味着不能有自我意识。)
如何将“集思广益原则”用到更多的场景?
最重要的是建立并维持住一个团体,这个团体必须具有如下若干特点:
1、拥有共同的目标(但不能是挣钱,否则将貌合神离)。
2、成员之间彼此认识(这点限制了团体的规模,约15个人)。
团体的建立要根据具体情境,当我要完成一个目标时,我会召集和我有共同目标的人。这些人可能来自贴吧,或者其他论坛,通过逐个认识这些人并拉群介绍他们相互认识,可以形成一个小圈子。当小圈子形成之后,信息会在我不参与的情况下在成员之间流动。我作为这个小团体的组织者,拥有最大的号召力,同时是小圈子中人际网络的枢纽,能获得最大的信息量。这有助于我收集信息和广泛征求意见。
这个启发也是来自于20xx年的考研历程,我犯的错误在于错误高估自己数学的水平,这是“自我意识障碍的一种”,它导致我没调整当前的学习阶段。如果我是在一个团体中,可以获得不同成员的参考意见,我就能即使调整了!
本质上说,作者总结的工作原则和生活原则是一脉相承的,工作原则其实就是把生活原则应用到事业上。书中列出了很多条原则,大概可以分成人、文化、组织建设管理三个维度。这些原则看起来有些紊乱,但其实都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假设——那就是优秀想法至上原则。
1、可信度加权决策法:充分考虑到每个人的专业背景,然后对不同专长的人提出的意见赋予不同的权重,最后加权计算进行决策。也就是在针对一个重大决策征询意见时,该领域的专业人士的意见权重就会更大,非专业人士的意见权重更小,比如讨论的是一个医疗问题,有医疗背景的人提出的意见所占的权重就会更高。
2、极度透明和极度真实:就是要敢于说真话,无论是对上司还是对同级或者下属,员工之间要敢于说真话,事实求是,有问题要坚决要提出来。比如,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达利欧的下属曾经给他了一封邮件,指出他某次开会的效果是不及格的,没有做好准备讲得很烂;达利欧并没有生气,对于他来说,这样的事情每天都会发生,比如,对于某人的疏忽和犯下的错误,当场指出问题而不是在背后议论别人的不是,做到绝对的真实和透明,也只有这样,同事之间才敢坦诚相待,不会假面恭维。当然这种原则对于公司来说有利有弊,好处是员工只要做最真实最舒服最自然的自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了,不需要刻意隐藏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也不需要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管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印象,这就是达利欧绝对理性科学的原则,做事最高效的原则、优秀想法至上原则。当然这种做法也有坏处——这样的交流有些简单粗暴,而且员工经常处于被质疑的状态会让人有些压力,但总的来说,敢于说真话寻求最优解决方案还是利大于弊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