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与略读历来是学问家读书的焦孟之法,从来没有哪个人一生只靠博览群书而最终学有所成的,更没有哪位大哲先贤平生只读一本书而成名成家的。晋人陶渊明自述好读书不求甚解,可谓博览群书的典范,可是任谁都能想到他也曾有过学有专攻的少年时代;宋人赵普曾自谦说自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可是一千年来没有哪个呆子真会相信他一辈子只读过论语,而且还是半部。
略读带来高效率,它能在较短时间内帮助我们汲取大量信息,很适合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西方发达国家大都注意学生略读速读能力的培养,因而他们的孩子思维灵活、视野开阔、知识面丰富,这一现象已经引起我国教育界的注意和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略读能力和阅读量日渐成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关注和探讨的问题。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儿童的阅读状况一定会得到整体改观。而与此同时,精读却由于费时费力,越来越为人们所不取,这其实是一件很不明智的做法。因为无数学问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精读的作用不可替代。它不但能在最大限度上最全面地吸收书本所蕴含的信息,而且能起到锻炼思维、引人深思、启发智慧的作用,所得远甚于走马观花的略读。
目前无论家长还是老师,甚或整个社会,大都以提高学生阅读量为己任,老师教研或家长聚会听到的大都是最近孩子有读了几本小说、看了几本童话,数目越多便显得成绩越大。这本没有错,家长老师社会重视阅读是件好事,我在《可怕的差距》一文中也曾针对加拿大小学生年平均阅读量过千万字的现状发出提高我国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量的呼吁。然而如果片面注重略读而忽视了精读,那么就丢掉了我国源远流长的优秀读书传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领悟和研究,更不利于学生。宋朝大诗人苏东坡就是精读的高手和忠实实践者。
一天,有位朋友去看苏东坡,发现他正在抄《汉书》。朋友感到很不理解。凭苏轼的天赋和“过目成诵”的才能,还用得着抄书吗?苏轼说:“我读《汉书》到现在已经抄上3遍了。第一遍每段抄3个字,第二遍每段抄两个字,现在只要抄一个字了。”客人疑信参半地挑了几个字一试,苏轼果然应声能背出有关段落,一字不差。苏轼不仅三抄《汉书》,其它如《史记》等几部数十万字的巨著,他也都是这样一遍又一遍地抄写的。苏轼称它为“迂钝之法”。然而正是这迂钝之法成就了一代大家。苏东坡的抄书其实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精读。现代著名散文家秦牧主张读书要学会“牛嚼”和“鲸吞”。鲸吞当然无异指大量的略读,牛嚼自然是精读了。他说:“老牛白日吃草之后,到深夜十一二点,还动着嘴巴,把白天吞咽下去的东西再次‘反刍’,嚼烂嚼细。我们对需要精读的东西,也应该这样反复多次,嚼得极细再吞下。有的书,刚开始先大体吞下去,然后分段细细研读体味。这样,再难消化的东西也容易消化了。”由此可见,略读精读的确哪个也偏废不得,只有二者结合使用才是真正的读书良法。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我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同时,不但鼓励他们博览群书、广吸海纳,号召他们每人每年至少250万字的阅读量,更注重知道他们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精读,试验两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在将操作方法做一简单总结。
我一直主张每个学生甚至每个老师都要做到一年精读一本书。通过精读一本书,不但可以学到语法修辞、写作方法,还能训练语感、积累语言,甚至能起到端正思想、优化思维、安身立命的巨大作用。一本书成就一番事业、一本书改变一个人的故事绝非天方夜谭。
既然精读的意义这么深远,既然一年只读一本书,那么挑选什么书作为精读对象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学中我一般采用教师引领在前、学生自由选择的办法,指导学生精心挑选所读数目,总的原则是首选古今中外各类名著,难度略高于学生水平,写作风格以明白晓畅为佳,如《上下五千年》、《二十五史故事》、《郑渊洁系列童话》、《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杨红缨系列小说》、《红楼梦》等都是学生喜爱的好书。
提到精读难道就是读得慢一点,一个字一个字崩吗?当然不是的。我说过,我们的做法是一年精读一本书,因此无论读书的时间安排还是读的具体方法我们都有特别的讲究,绝非抗日持久的磨洋工。具体说来说,我们一般将整个读书过程分作六步,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第一步,快速浏览。要求是以平时浏览报纸的速度快速浏览全书,遇到不认识的字不准查字典,不准问别人,只求流畅顺利而又认真地将全部内容读完。这一过程大约需要两周时间,结束后全班进行读书交流活动,每位同学自由说出自己对全书主要内容的把握和主题思想的理解。这一读书方式最接近我们日常读书学习的实际做法,对提高学生语感、锻炼他们快速把握和理解海量信息有着特殊的意义。
第二步,逐句精读。这一步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每次精读必须准备好笔和字典,遇到不会的字马上查出来,在书上注音释义。读到精彩之处要用合适的符号圈画出来,并写上自己的感想。遇到自己不明白或反对的地方,要特别做上记号,事后向别人请教或提交全班讨论。这一过程大约需要一个半到两个月。精读期间每周举办一次小组内交流活动,各位同学将自己的疑惑或心得拿到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这一步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学习海量知识、挖掘文字内涵,同时起到锻炼学生总结提炼和分析感悟的能力。
第三步,放声朗读。这一步要求学生将书的正文一字不差地放声朗读出来,要求字正腔圆,发音准确,声情并茂。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的朗诵和口头表达能力。这一步要求在一个月内完成。在此期间,每周举办一次全班范围的美文朗读交流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并检验朗读效果。
第四步,全书抄写。指导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最流畅的字体、最准确地将全书一字不差抄写下来。要求每次看书至少要在心里记忆半句,然后一气呵成,坚决杜绝学生看一个字写一个字的现象发生。这一过程大约需要两到三个月。每三天教师收缴一次,进行全班书法之星、快笔之星的评比。
第五步,精彩段落背诵。这一步的做法和意义不言自明,在此不再赘述。这一过程我们一般在一个月时间完成。
第六步,升华提高,其目的是锻炼思维、提高写作能力......教师指导学生针对所读书籍至少写出10篇以上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对主人公性格为人的理解,可以是对写作方法的感悟,可以是对疑难问题的研究,还可以是对其中精彩段落的分析等等。这一步大约需要两个月时间。
事实证明,在鼓励学生广泛略读的同时,激励学生进行有步骤有目的的精读,对学生语感、思维、口头表达、学习习惯、生活态度、性格气质等各方面的影响是深刻和深远的,只要教师认真引导、步步抓实,其效果非泛泛而读所能比拟。
我鼓足勇气,收拾行装,周末也加入了征途团的爬山活动。今天的路线是空心山拔槊泉、玉泉河休闲踏青。多谢我们的召集人— 秀外慧中,知我们不少人第一次参加户外爬山,并且是带上孩子一起,(呵呵,都是新驴)所以本次的运动强度是中下。
还是老时间,早晨6:30在小区门口集合,没想到人还真不少,三辆车,近百人。汽车过黄河大桥,进高速,一路疾逝,一小时多一些,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虎门空心山。空心山海拔约450米,位于济南虎门村东南方,因山体内外满布天然洞穴而得名,是寻幽探险的理想所在。
跟随大部队,逶迤前行,我们首先来到山脚下的玉泉河村,只见村里的房屋依山傍泉错落分布,几位老人正在村口聊天。“你们也是来看泉的吧? ” 一位老人大声地问。“是的。老人家,看你身体这么硬朗,有80岁吗?” “我都92岁了。”在老人们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位于村中河道内的玉河泉。玉河泉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但是现在,它的风头却被位于上游河道中的响呼噜泉给抢了去,响呼噜泉涌出的水流从上游直冲下来,几乎漫过了玉河泉的龙头……
我们继续前行,来到了拔槊泉。传说唐王李世民征东路过此地,人困马乏,便传令歇息,一员武将把槊扎在地上当拴马桩,那马因无水饮而狂躁暴跳,将槊拔出,泉水随槊涌出,后来人们便称之为“拔槊泉”。
在拔槊泉旁的农家饭店吃过午饭,我们继续向山顶攀登,山是愈来愈高,路是愈来愈陡,有时真不想走了,但看到今天我们最小的成员,一位8岁的小姑娘,蹦蹦跳跳的走在队伍的前方,我又怎敢落后。爬到山顶,已是下午3点多钟,云仿佛就在我们头顶,感觉那么近,天空是那么蓝,蓝的耀眼。站在山顶,不由想起杜甫的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山中的玉兰花已含苞待放,山崖旁的桃花也初绽花蕊,大自然的春天来了,难道我们不也应该让生命生机勃勃,让人生春意盎然?
朋友们,来吧!让我们相约一起去户外爬山!
船舱中的闹钟开始做响,我被吵醒了。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解开睡袋,拉开帘子,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现在是4037年7月9日。说实话,现在的生活与20xx多年前并无巨大的差异。汽车还是那样的汽车,地球依旧是那个地球,生活仍然是那种生活方式。
不过,这与现在的我并没有什么关系。
我是一名航天员,正在执行一个长达地球时间九个月的项目,即“远航工程”。由于航天燃料的改进,现在的飞船已经可以承载足以飞几千光年的“体积极小”型高级燃料了。而我现在飞往的,是距离地球所在的银河系足足有3400光年的麒麟座。这次行程的主要目的,就是拍摄位于麒麟座的黑洞A0620-00的影像。
黑洞,引力极强;就连速度最快的光,也无法逃脱,只能被他所吞噬。实际上,黑洞就是天体的`遗体;在质量较大的天体死亡后,就会形成黑洞。不过只要与黑洞保持一定的距离,拍摄工作就不会有危险。
经过漫长的九天后,在7月18日,我终于到达了麒麟座。
“您已到达拍摄点,请手动操作已完成任务。”我调整着参数和仪器,反复检查着是否有操作错误的地方。终于调试完毕,拍摄和信息收集也开始了。我心中不禁有了一丝喜悦;马上就能返航了!
但“砰”的一声巨响打破了我的幻想:一颗硕大的陨石击中了船体。顿时,船舱中警报四起,接着船体不受控制地被黑洞吸走。我死死地抓住把手,想通过发动机的力量逃出黑洞。但,这根本无济于事。引力太强了,一个区区的发动机是那么微不足道。
周围变得很炎热、很光亮。热,热到船体都像是融化了;亮,亮到我完全睁不开眼。或许,在征途中完成自己的任务,是最好的选择吧!
待光芒渐渐散去,我勉强睁开眼,有些不知所措。但当我眼前的事物变得清晰时,我却愣住了。
我在飞船里。电子表显示着4037年7月9日。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