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星星不理我了作文原文

为什么星星不理我了作文原文

首页抒情更新时间:2023-10-31 20:31:05
为什么星星不理我了作文原文

为什么星星不理我了作文原文【一】

晚上的时候,实际上我们这里也很难看到星星,因为我们在四川盆地。

可是那一年夏风夜晚微凉,夜色朦胧正好,我却看到了整个天空中的星星。那一年我才十五岁,长途跋涉跑到九寨沟去看水,从此以为世间上的水永远比不上那里的水。或许海的美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影响,只是一片碧海有安静的时候就会有暴躁的时候, 看到它的时候就像到一个人,这个人其实大体上心胸宽广,能够容下虾兵虾将水生海藻,还能容忍人类的船只在它的脸上刮来刮去。只是海是一个人,他也有暴戾的时候,他凶横残忍,卷起海沙翻起巨浪将生命深深吞噬,然后假装相安无事的保持沉默回归平静。

所以,我并不爱海。

相反的,那一年看到了九寨清水凉润入骨,颜色如玉,从此眼里不能入了其他水。

那一年九寨漫天星星一直闪烁, 就像自己置身宇宙。那一汪黑幕清凉,包罗万象,似是澄净实则黑釉。海边风光如何再好,也比不上那一晚夜色纯净自然,并且还有微光示现,熠熠生辉。

那一年给我的印象很深,那一晚的星星更是无法忘怀。

后来,终于上了高中了,面对了很多自己不能接受的结果,做了很多自己无法心甘情愿的事情,犯了大大小小难以自释的错误,感觉就像经历人间百态,已经望穿人生一样。比起初中的时候,自己好像变得更加复杂了。复杂的背后,也少了一些锋芒毕露的自以为是,多了一些为人处世的圆润周全,少了很多与人争辩的锋利棱角,多多少少,还是学会了隐忍不发。

高一结束时,和朋友一起又到了阿坝州。这次与上次不同,这次没有再去看水,这次是去看草原。

又是夏日时分,但红原天气已然转凉,草原里的草也已谢了近半;我们都知道,看草原的.最佳时期自然是在四五月份草儿生长正盛的时候。那一晚留宿若尔盖,夜晚外出张望,以为还能如去年一般享受那一汪星星。

可是没有捞到任何。

心中因为与朋友一起有十足的热闹而少了许多独处时的失落。

星星,白天看不见,晚上的高原地区也不是每晚都能看到。好像那一年的漫天星星,就是永远的回忆。

那一年我懵懂无知,喜欢的就是星星。

今年寒假,到乡下走亲戚的时候在乡间夜晚得到了我们成都平原的一汪澄澈的星星。

它们闪烁的开心,并且自顾自的独乐,从来没有顾忌其他。

它们没有阿坝州的星星开的明亮。但是也让人惊喜不已。

而现在却已是白天,星星也已经不在。

星星好像是美好的,但是每个地方的星星好像都不一样,就算是同一个地方的星星,乡下的跟城里的也不一样。

而星星,好像只闪烁在黑暗的夜晚,在人最寂寞的时候。

如果你不寂寞,也许你不会发现天上那转瞬即逝短暂闪烁的星星。

为什么星星不理我了作文原文【二】

小女儿这时走到阳台的栏杆旁,向下张望,繁华的街道上人山人海、灯火辉煌、车水马龙,浓浓的烟气弥漫在空中,与空气交织成一片。仰望美丽的夜空,“咦?妈妈,月亮为什么不是那么圆那?月亮旁边不是应该有许多星星吗?而现在为什么那么少,为什么这里的星星没有家乡的星星多那?”妈妈没有回答小女儿的问题,而是让她看看楼下的繁华街道,让她自己寻找答案。小女儿仔细的端凝了楼下,思考了一会说道:“妈妈,是不是因为人们的过分的干扰,天上的星星才那么少那?”小女儿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的不开心,充满热情的脸立即冷漠下来。这时爸爸笑道:“我的女儿长大了,学会思考问题了,并且答案已经被你找出来,为什么你还不高兴,一脸忧愁呀?”“人们的.行为使大自然遭到破坏,我能高兴起来吗?”小女儿慎重地说道,“这一切都是人们的错误啊!”

爸爸听到女儿的所说的,更是开心了,

因为他知道女儿已经长大了。爸爸连忙说道:“那么你以后应该怎么办那?”小女儿思考了一会儿,若有所思的说:“现在开始,我要保护环境,不扔白色垃圾,还要号召同学们一起挽手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爸爸笑着点了点头。

是啊!连小孩子都明白的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大人就是不明白那?不是不明白,而是被金钱冲昏了头脑!让利益遮蔽了双眼!

醒醒吧!可怜的人们,如果你们认为你自己受益了吗?那么你错了,你不但害了他人,还害了你自己!

睁眼吧!醒悟的人们,如果你们已经认识到行为的严重性,那么请你们停手吧!不要再干愚蠢的事了!

行动起来吧!有良知的人们,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行动起来吧。我们应该是环保一员,心动不如行动,埋怨不如去干不要旁观,请加入行动者的行列,记住,地球是我们从后代手中借来的。

为什么星星不理我了作文原文【三】

星星是梦想么,那种梦想的东西,是什么?那无数数不清的星星,都是人们的梦想么?

仰望星空,问无言,没顶恨苍穹……,我颓废的想,窗外连月亮都翻成了下弦,再揉揉眼睛,还有,就是黑暗。

就在此时,天上出现了一颗星星,白晃晃的,刺了眼,虽然光线暗淡无奇。

回来……带我离开……

突然脑中回想起了这句短小却令人感动的话。那是还要塞壬唱的歌曲,很美,传说嚷天神都感动的流下泪来。

天上的.星星,幽冷幽冷,冰冷地与我对视,再移开视线。

冷冷的,不知在想些什么惆怅的东西。

抬头,天上竟不知什么时候,竟出现了第二颗星星,虽然仍然有些暗淡,但还还是可以看清的,很美,就像是泪水一样,刚刚那似乎看着黑暗那懊恼的恨意,像被冲刷的无影无踪。

仰望星空,心自言,桥姬喜飞舞……现在莫过于来形容我的心情。

有人说,星空,星星,是很久以前有一位公主,她有一根魔法权杖,后来战胜了恶魔,法杖功德圆满,于是飞升,化作漫天星辰,流萤满眼斑斓,引人浮想联翩。

数千年后,再次仰望星空,可以品尝出什么?喜溢心头无自言,还是无情有恨何人觉?

一切都在星空里面化为甜到忧伤的背景,纤毫毕现,但是人而却模糊不清。

可以吗?似乎在邀请,星星冷冷的,似乎有些离自己有些近了,倒是看了久了罢。

星星渐渐多了,也亮了起来,但是路灯的光芒,似乎有些印的天空发亮,有些照亮了黑暗,但是,很快熄灯的时间到了,天空又暗下去,但是星空在星星的映衬下,竟越发婉约起来,亮丽却并不刺眼的光亮,让人看了越发舒畅。

狼狈的草丛里摔了一跤,淡淡的青草味让人有些陶醉。

“玥,知道么,在天上的每一个人死去的时候,天上的星星便会黯淡一颗,这是传说,还是真的?”我侧头,问身边的好友。

不等她回答,眸子就这样凝视着星空,似乎要望透,去另一个地方。

接着,那晚我们谈论了很多很多,仰望星空,像疯子一样,一直到了十二点,在小区里面哼着张杰的《仰望星空》哼了很久,然后,也笑了很久,我们将这片璀璨星空,细细地比划成了许多的人,时而赞扬,时而低声咒骂。

仰望星空,看着那如同绚烂再一次流逝,然后带走绝望,再带来希望的地方。

这是一张经过特效处理的相片,Ps过,但是却将其实质完全模糊。

天上的星星越来越多,多到绚烂,这时,突然,有烟花在天空绽放,就像流星,似乎想要璀璨整片星空,抬头仰视,却发现星星不遥远,好像就在自己眼前,明明知道是因为星星多,而造成的错觉,可是还是想要沉沦下去,迫不及待,缓缓伸手,突然有了一种渴望,渴望抓住这一晚绚烂的星空,抓住,这永恒的星空,突然有一种错觉,只要抓住了这一晚的星空,似乎就抓到了梦想。

并没有产生一种星星不是发光体的错觉,就算它本身不发光,但是发射出来的光芒,却令人惊叹。

归梦隔狼河,梦搅星河欲碎,我没有纳兰的惆怅,只是一味,固执的仰望星空,任凭,任凭意义慢慢消逝,却再无感慨。

仰望星空,心灵深处的紧绷弦律慢慢放松下来,在这里,在它那浩瀚连成一线如星河的怀抱中,可以将自己放心的交予它,让自己放松下来。

其实突然发现,星空的璀璨,似乎并不是只需仰望便能望尽,以及品尽的。

在这里,可以做到什么?看着天空,在微凉如水的夜空下,发现自己却如此充实温暖,想要睡着。

将自己包裹在星空里,未尝不好?

再一次仰望星空,伸出了手,然后在垂下,望着满目璀璨,还是,在望着梦想,还是,在望着希望……

为什么星星不理我了作文原文【四】

直到现在,我每到一个地方,凡是碰见两山相夹或两排高大的建筑物相夹,我的第一意识就是,这两座山或两排建筑物,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所以我在外面经常迷路,尤其在城市里。上海7号线有两个靠得比较近的站:“长寿路”和“常熟路”。我好几次下错站,以致现在每到这两个站就紧张,怕弄错了。为什么呢?因为在我家乡的方言里,“长寿”和“常熟”是完全一样的读法。人要靠语言来思维,这个事情让我意识到:对有家乡的人来说,是用方言来思维的。

我有一个初中同学群,群里90%的同学只读到初中就出去打工。经过十七八年的积累,很多同学在城市里有房有车,有的还有了自己的事业。平时在群里,他们交流的最多的是工作问题,车子问题等,言谈中总少不了炫耀。

但有一次,有个同学忽然在群里说,他已经三年没回家过年了,另一个同学紧跟着说,他五年没回家了,接着很多人说起回家的情况。有一个说:不管怎么样,今年过年一定要回一次家!另一个说:如果能在家乡找一个两千块钱的工作,就回去算了。还有一个说:能找个一千块的工作,我这边什么都不要,也愿意回家。

我有一个从小学到初中的同学,已经十年没有回家。有一天他在qq里突然对我说,我的父母是很好的人,因为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去我家玩,我爸妈用腊肉下面给他吃。这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小事,他还记得,其实我知道,这是因为他太想家了。

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有位老师主持来沪青年工人的社会调查,最近在访谈工人。有一个打工者说:我真希望***没有搞改革开放,我也愿意日子苦些,因为这样我就可以每天跟父母和孩子在一起。

回家过年,其实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一件事。套用贾平凹的话来说:家乡对我们的影响,就像乌鸡的乌,那是乌到了骨头里面。

回家的交通

十多年前我上本科的时候,从大西北到武汉,坐的是那种编码没有字母只有四个数字的绿皮火车,22小时,通常要晚点两三个小时。西北往武汉的路线,不是人流最多的,但春运那个挤啊,大大超出了今天90后的想象。好在那个时候,学生一般都可以提前集体订票,买得到座位。而站着回家的,几乎全都是农民工。每次上车的时候,无论有票的还是没票的,都一窝蜂往车上挤。

我对过年回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我背着一个包,提着一个包,与同学一起,从第一节车厢狂奔到第十几节车厢,然后被后面的人推着挤上了车。上车后一分钟,车就开动了。我记得火车广播里号召大家发扬风格,让站着的乘客挤一挤。大家真的很友好,四个人的坐位,挤了五六个。火车过道里人贴着人,想蹲下来都没有办法,连厕所里也挤着好几个人。

男乘客还可以想办法,可苦了女乘客。记得有一次我身边坐着一个在西安读书的大学生,他要小便,就脱下外套让我给他挡住身体,想把尿撒在矿泉瓶里,但他很紧张,用了十几分钟才勉强撒出来。我还记得有一次身旁坐着一个从西北打工回家的河南妇女,尽管有位子,但她实在太困,太想睡觉了,就把位子让给别人坐,自己钻到座位底下睡觉去了。

应该要肯定,我们国家这十年间的铁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铁路线路的增加,尤其是动车和高铁的开通,极大缓解了交通压力。火车站、火车上,起码不会像过去那么拥挤了。

过年回家那种路途的遥远、时间的漫长、竞争的激烈、拥塞以及不安全感,让我对“男儿有志在四方”的观念产生了极大厌倦。所以,本科毕业时,我找工作坚决要回到湖北。后来我就在家乡隔壁的县城一中当老师。自2004年到2011年来上海读研之前,我再也没有遭受春节回家难的痛苦。尽管从隔壁县回家的汽车在过年时依然被塞得满满的,但毕竟只有两个多小时,实在挤不下,还可以花两百多块钱请出租。我在上海读研的这几年,其实也没有遭受回家难的痛苦,因为上海到武汉的高铁和动车很多,普通车也有几趟,买票很方便。

今天各位出行,如果坐火车,不是高铁就是动车吧?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那种速度慢、见站停的普通列车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大家有没有想过:到底是谁在乘坐普通列车?

我想大家肯定一下子就能给出答案:除非没有其他更好的交通工具,学生不会坐,城市人不会坐,主要是那些底层的老百姓,比如农民、农民工在坐。

去年暑假和寒假回家,我特意选择坐慢车,16个多小时的硬座。就是要看看是哪些人在坐慢车,看看慢车上还是不是过去那个样子。的确,主要是农民、农民工在坐慢车。对农民工来说,选择坐慢车,比动车起码节约一半的钱,比高铁节约三分之二以上的钱。从深圳到武汉,高铁一等座要八百多,二等座五百多,但慢车硬座不到两百。尤其对于全家在外打工的人,从深圳到武汉,可能要节约一千多元,这对农民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

不过,慢车也没有过去那么挤了,因为农民工虽多,但很多都被动车和高铁分流了——既有主动的分流,也有被动的分流,因为价格便宜的慢车越来越少了。

大家可以注意到,今年12306网站通告的春运期间的加班车,三分之二以上的是非动车高铁。这个安排还是挺人性的,因为说到底,加班车就是为了农民工而加,低价位的车符合他们的`需求。

而且,你会发现,普通火车与动车的氛围完全不同。

在动车上,相对比较安静,大家不是玩电子产品就是睡觉,相互间很少交流,;但是,在普通火车上,熟悉的、不熟悉的,都在热烈地交流,还有打牌、吃东西的,做什么的都有,也有用劣质手机放歌曲的,大家都不担心打扰到别人,也没有人认为别人的做法对自己是一种干扰。慢车上的风格是粗犷的,是人间生活的那种氛围。

对比动车高铁与普通火车,很容易就能发现这里的阶层差别、生活方式的差别。而且你还能感觉到,底层人的心理,比我们想象的要乐观得多,健康得多。底层的状况虽然普遍很糟糕,但大家还是很听话地活着,这里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如果在外面活不下去,还有家园可以退守。

开私家车回家过年,在青年打工者中越来越普遍。我待会进一步讲这个事情,因为它的意义大大超出了交通工具本身。

骑摩托车回家的情况,大家可能在新闻里看到了。每年春节,总有摩托大军回家过年。我的一个表哥,每到过年时就让他的儿子坐汽车回家,而自己骑摩托车带老婆回家,路上要两天一夜。另一个表哥也是骑摩托带老婆回家,有一年在途中撞了人,不知是真撞还是被讹诈了,反正被人家扣了一天多,赔了一万多块才放人,半年的收入就这样没有了。

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失落

我觉得,当前农村的亲情关系,很大程度上是靠老一辈建立的关系维系着。在老一辈那里,这种关系处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时空里,但对年轻一代来说,大家的关系早已被现实割裂了。比如,我和我的众多表哥,小时候一起上山捉鸟,下河摸鱼,关系好得不得了,但这一二十年来,他们一直在外打工,我一直在外读书和工作,一年最多在过年时见一次,平均下来每年还没有一次,因为他们不是年年都回家。拜年的时候,大家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在亲戚家吃饭喝酒聊天,甚至留宿一晚,现在大家都骑着摩托车拜年,去亲戚家匆匆走一遭,放下东西,客套几句,就要离开了。平时的生活啊情感啊什么的,都没有来得及交流。大家拜年,不再是为了亲戚间互相走动,馈赠礼物,交流感情,而只是为了完成传统和长辈交代的一项任务。

悲哀的是:如果老一辈都不在世了,新一辈的联系也就慢慢断了。

更让人悲哀的是:农村的日常生活充满着深刻的悲剧。自打工潮于九十年代兴起以来,很多农村人一直在外打工,二十多年来与父母团聚的时间,平均到每一年可能就十来天。很多农村老人倒毙在田间地头,病死在床上,儿女都不在身边。没有来得及为父母养老送终,成为许多人终身的悔恨。

每次回家,看到我身边的老人摇摇欲坠的样子,我就觉得心里难受得很。

如果一个人为了生存,连爱父母爱子女的机会都被剥夺了,你怎么可能指望他去爱别人,爱社会,爱自然?你怎么可能指望他能用超出金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的价值?所以我想说:现代生活是一种让人心肠变硬的生活。

在农村,还有什么可以将农民动员起来?

自从2006年免收农业税之后,中国农村的基层组织主要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不再与农民的根本利益发生关系,也不再能将农民组织起来,农民处于“个人自治”的状态。

(1春节的力量。亲人团聚,过年拜年。过年的力量,亲情的力量,是当下动员中国人最有效的力量。这也是过年最让人感觉温暖的东西。当然,以前过年时的各种集体活动,都已消失殆尽了。

(2祭祀。中国农村还是保持着过年、过十五给祖宗上坟“送亮”的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去祖宗的墓地给祖先点蜡烛,烧纸钱,放鞭炮,与祖先交流。很多已经在城市安家的人,也会赶在大家三十这一天开车回老家给祖宗上坟。许多曾被废弃的祠堂,这些年也逐渐恢复起来了。

(3葬礼。很多老人没有挨过冬天。过年前后,是老人逝世的高峰时段。丧葬在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今天的社会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媒体上动不动就喜欢报道某某地方为举办葬礼大肆挥霍,让大家误以为这是普遍现象。其实恰恰相反。相比古代,今天的丧葬已是在最大程度上简化了。“贵生重死”的观念早已失衡了——大家越来越贵生,对于死,不再有敬重,不再让死者享受哀荣;对于天地,不再有敬畏。

但丧礼,在现实中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去年快过年的时候,本家一个叔叔亡故——本家人和四面八方的亲戚来给他守丧,守丧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交流,像过节一般,交流一年的生活情况、见闻和感想,称赞中央的政策,谴责干部的腐败……深夜里交谈的声音传得很远很远。守丧完毕,大家集体出力,将他抬到山上,让他入土为安。

社会学者经常用“原子化”来形容今天农村的现状,说白了就是,农村原有的那种共同体已经消失了,人与人之间不再像原来那样有着密切的关系和交往,不再像过去那样每到过年时相互串门,集体上街玩等等。为死者守丧和送葬,在农村反而成了村里人团聚和交流的一个契机。这也是我在家乡看到的唯一能够让大家团聚的方式。

妻子•房子•车子

(1妻子。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农村的男青年来说的。在今天的社会,农村男青年在本地找媳妇越来越难。一来,这是由中国男多女少的现状决定的。而且,农村稍微长得好看点的女孩子,基本都嫁到城里去了,愿意嫁在农村的女孩子越来越少。二来,农村青年讨媳妇,要具备的物质条件很高,现在普遍的一个情况是:彩礼六到八万,房子两套:在老家一栋楼,在县城一套房。这个压力,并不比城市青年讨老婆的压力小。

过年的时候,打工的青年男女都回来了。只要哪一家有适龄女孩子,去她家的媒人可谓络绎不绝。这在乡村已成了一门生意,农村说亲,几乎到了“抢”的地步。如果初步说定一个,男方至少要给媒人五百块,最终结婚时,还要给上千的报酬,有的甚至要给到两三千。

传统的农村婚姻,从相亲到定亲到结婚,要三四年时间,男女双方有一个了解和熟悉的过程。现在却不同,年里看对的,过了年,马上定亲,然后女青年跟着男青年出去打工,等到半年过去,女方***了,立刻奉子成婚。

曾听过一个搞量化统计的学者对农民工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之一是:农村孩子结婚越来越迟。但我看到的情况恰恰相反:因为女孩子难找,男孩子一到二十岁,父母就张罗着给儿子物色对象,物色好对象之后,既怕女孩子变心,又考虑要到城市讨生活的现实情况,就催着孩子赶快结婚。可以想象:在现代社会这种动荡不安的生活中,这样的婚姻会出现多少问题!事实上,农村离婚的情况,也是与日俱增的。

(2房子。刚才已经说了,现在农村人娶老婆要房子两套:一套在家里,一套在县城。其实县城的那套房,平时都空着,只是过年时回来住,但对年轻人来说,那就是城市生活的一种代表。过年时,有的也会把父母接到县城过年,但父母住不惯,在县城过了大年,初一就赶回来了。在老家的生活是“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神仙就是我”,而在县城除了那套房,什么都没有。

但是,为了添置这两套房,将来给儿子娶媳妇,很多家庭是举全家之力在外打工。

下面给大家看我在去年过年的时候写的一则笔记,涉及到房子和婚姻的问题,但还有其他的含义在其中。

2013年冬天的一则笔记

跟大哥、细哥到二郎庙水库捕鱼。(细哥承包的这座小水库只有三十亩的水面,在海拔八九百米的山上,水很纯净,可直接饮用,鱼放在里面长得非常慢,一年下来甚至还要瘦。每年腊月底或者年初,细哥就要从外面进鱼秧,虽说是鱼秧,其实有三斤多一条——这种鱼是在平原地带的池塘里用饲料喂养的,进价是两块多,但是鱼在纯净水里清洗了一年之后,肉味大大改善,可以卖到五块多一斤。

一个拉砖的师傅把车停在坝上。我们问他,从山下往山上拉一趟要多少钱。他骂了一句话粗话,然后说:“两百块,划不来!”又说,就是这样的生意,也越来越少了。山里的楼房基本都做完了,没有做的也都在县城里买了房。大哥说:“在县城买房又么样,到时住在那里做什么呢?”司机说:“只要是人,总有个生存的法子。”又来了一个人,是细哥的同学,他的摩托车上带着老婆和还在读初中的儿子。得知他在这山里做了楼房,还在县城买了一套房。细哥问:“你要买那么多房做么事!”他叹了一口气:“我们这时代不叫人过的时代!没办法!”“做了一栋楼,买了一套房,还叫没办法!明年还去打工吗?”“不去打工,在家里做么事?”而这座水库上头的两个塆子的人家,基本上都在这里做了一栋楼,在县城买了一套房。

其间来了一人,开小车,戴墨镜,手腕上戴着很粗的黄金链子。老远就用粗嗓子喊正在水上下网的细哥,问有鱼没有。细哥正划着独木船,一只手划,一只手下网,笑着答:“你又不买,问着做么事!”同我们说话时,他的墨镜始终没有摘下来,神气得不得了。墨镜又对细哥喊:“别扑了麻雀(翻船哈,我是秤砣,到水里就沉了,帮不了你。”说完就独自哈哈地笑。他同我们说起晚上要陪开挖机的斗地主。说是挖山种天麻,规模很大,已经买了十五万斤树。从言谈中得知,他平时在县城住。细哥的同学也说,他准备将家里几面山的树都卖了——分田到户后交了几十年的税,没有沾过任何光。后来听细哥讲,墨镜小学没读完,就在外面混,替人讨债,拿斧头砍人,就这样起家的。

一会儿又来了母女三人,带着一个三岁的小孩。她们是来买鱼的。跟墨镜是亲戚。墨镜却不认识那个年纪最小的女孩。“跟以前长得不一样了呀!”墨镜说,“在哪里打工?”她说在温州。“属什么?”“属鸡。(刚满20” 墨镜说:“还没有说人家吧?我帮你介绍个。”女孩的母亲说:“她回来这几天,已经有好几个人来介绍。”“某某某正为儿子找媳妇急得哼,我把你说到他家。”(说,替人说亲的意思女孩母亲连忙说:“那怕是不行,她想嫁到县城里。”墨镜说:“他家在县城有套房子。那男孩的娘脾气不好,但你们又不跟她过,你们到县里住,做点小生意。他家也有钱,你叫他们现在拿个四五十万,轻而易举就拿出来了。”墨镜走的时候,表示过两天,要带那男孩上门相亲。

(2013年腊月25

(3车子。近些年来,对在外打工五年以上的农村青年来说,对一种东西的渴求,可能比对房子和妻子更为强烈,那就是车子。车子不一定要多么好,五万,八万,二十万,各种档次的都有。老百姓不认识车子的牌子,不知道车子的价位,只知道这些车叫“小车”。不管什么小车,关键是要有!

在农村,房子是一个媒介,车子更是一个媒介——是你在外面混得好,有身份的代表,房子不能移动,车子却可以四处招摇,表示衣锦还乡。很多二代、三代农民工,当下最大的期待就是买一个车子。尤其对那些好些年没回家的人来说,他再次回家,必须要有辆车,否则他怎么证明自己?

春节的县城,到了水泄不通的地步,这些车子绝大部分都是从外面回来的,与此同步的情况是:物价飞涨。

知识的无力感

这十多年来,外界对于农村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农民工身上。众所周知,他们在城市打工的日子很苦,而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往往无人照料。其中酸甜苦辣自不待言。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在农村日子过得较为殷实的,也恰恰是这些有几个成员在外务工的家庭。(仅仅只有一个成员务工,通常不足以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应该说,他们的辛劳和泪水还是得到了适当的回报。

倒是有两类家庭,他们处于最困难的境地,却往往被忽视。一类是孤寡老人。一类是举全家之力,把子女培养成大学生的家庭。

在第一类家庭中,这些老人的年纪一天比一天大,身体一天比一天衰败,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日子过得异常艰难。有人会问:国家不是有低保吗?是的,他们中的确有部分人吃上了低保。在我的家乡,低保的额度是每年八百。但是,绝大部分这样的老人,仍在低保的福利之外。因为他们处在农村的最底层,没有人替他们说话。低保名额通常被身强体壮者拿走。甚至,有些村干部为了堵住所谓“刁民”的嘴,不让他们到镇上或县里反映村里的问题,就把这些人变成低保户,有的甚至全家吃上低保。“有钱人吃低保”,早已成为农村公认的一桩怪事。过年的时候,大家也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家家户户给这些孤寡老人送点东西。

这里所谓第二类家庭,主要是指有孩子在1980年代出生的家庭。这些孩子,从小学读到大学,一直都在经受教育收费的最高峰,没有哪一坎能够躲过。并且,二十多年来,农村税费多如牛毛,家里一年的收入,不够交税。大人内外应付,心力交瘁。最要命的是,作为满载家庭希望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勉强找到一份饿不死的工作时,又面临结婚、买房等种种压力。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农村的80后大学生,都是以牺牲整个家庭的幸福为代价来读大学的。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毕业后没有希望收回成本,倒是让年迈的父母继续陷入困顿。

最近一个博士师兄请吃饭,他说他现在最害怕的就是回家,感觉很难融入到村子的生活,所以他每年过年他都回去得很迟,来学校很早。为什么呢?因为当你一出现在村子里,村里人其他的不问,就问一个问题:“你现在能拿多高的工资?”所以,他过年回家,基本不出门。这个体验跟我是一样的。你要问我过年在家乡看什么,其实我没看什么,因为一大半时间是呆在家里看书,看电视,写东西。

作为农村大学生,当你回到家乡的时候,你童年那些伙伴都衣锦还乡了,而你连自己的问题都不能解决,你还能做什么呢?没有人信任你的知识!

小结

说了上面这些,相信大家能够理解,对于我这样漂在外的农村大学生,回家过年既是一件非常急迫的事情,也是一件情怯的事情。

回家究竟看什么?其实真的没有刻意去观察,但是很多事情却不停地往你心里撞,也就有了很多感受。越看,对乡村的未来越迷茫。

为什么星星不理我了作文原文【五】

今天,我一觉醒来,往窗外望去,夜晚的星星不见了,平时,我最不喜欢读《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因为我觉这本书没用处。我一直找不到答案,难道是天空把星星藏起来了?还是星星白天去上学了呢?我带着许多疑问去《十万个为什么》里找答案。

我总算找到答案了,答案是这样的:我们都知道,星星只有在漆黑的天空中才出现,那为什么天亮了,星星就藏起来了?其实它们一年四季都挂在天上,白天也会朝我们眨眼睛的,只是因为白天太阳的光太强,相比下,星星的光显得太弱了,所以我们白天看不到星星。

“怪不得我白天看不见星星,原来是这样啊!”我兴奋的\'自言自语:“没有用的书今天变成了有用的书,我一定要把这一本书读完!”

同学们知道了吧!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科学,只要你们仔细观察,就能像我一样哦!虽然我的答案是在书上找到的,但是我还是一个爱观察、爱发现的“爱迪生”哦! 哈哈哈……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