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雷军的逻辑,三波浪潮,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依旧气势蓬勃,即现在盛行一时的“风口”一说。物联网还没有成势,看来还是大有潜力,需要再多一点孕育时间。
下一个时代是品质消费。有些传统行业太过安逸,二三十年不思改变,小米的人更厉害的是思维或者眼界有优势,落地执行能力又无比强悍,一个个传统行业比如净水器,插线板,小米这条鲶鱼一挤入,就大比例是刷新这个行业的开始。但是能简单的说传统行业不努力吗?不辛苦吗?吃苦耐劳,砥砺前行是上一代企业家留给我们的身影。仅仅个人的观感,这些生于50/60年代的中流砥柱的Boss们,囿于成长年代,视野以及审美在某些方面是有限的。依靠低价取胜的工业2.0,在一下波浪潮里面只有不断消退。
中国的中产阶级一说已经满天飞了,但是依旧还是在孕育的阶段。相比较美国,国人消费支出比例仍然差距很大,这意味着未来二十年,若大陆经济发展速度没有大波动的话,中产可以慢慢像纺锤体中部靠拢,那消费升级是必然之路,相对应的,小米这种企业依旧大有可为。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新一代企业家群星闪耀,终于可以拿出一些品质审美皆可在国际舞台一战的`产品与理念。前段时间一众企业家倡导“新国货运动”。一多半是营销,我相信也有一部分是他们心中不灭的愿景。再过五十年,互联网历史或者工业史或者国家历史会把这几年描述为“"新国货运动"”引领了中国新一代产业消费升级的“吗?
拘于”国货“总是狭隘的,但这些是值得的期待。斯人有言:这是最好的年代,拭目以待。
一个时代,最先锋的理论一定是军事理论,而不是商业理论。为什么?因为商业的输赢要钱,而军事的输赢则要命。
我们还向古代的蒙古军团学习了两个经典战法:一是轻易不出战,首战即决战;二是无军饷制度。
真正的创业者是什么?如果是你之前最熟悉的领域,你把最熟悉的领域重新做一遍,那是商人,那不是创业者。
商战是一场精密的战争。竞争包括团队、品牌、产品、供应链、渠道、用户、资本、社会影响力等多个维度。
聪明的人在一起做事,分歧很少,因为大家都抓事物的本质,不会在细枝末节上纠缠。聪明人懂得相互信任,团队协同作战,如果不能充分信任,仗是没法打的。这里面要特别强调一点,很多领导招人时都愿意招能力不如自己的,但在小米绝对不是,我们愿意招各个领域全球顶级的人才。
青米公司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林海英有一句话非常精辟:“企业是提高社会效率的组织,企业是否优秀不在于是否比别的企业赢利更多,而在于是否比别的企业效率高。”
傲慢会降低效率
电商演进的路径是:自由市场式电商——百货商场式电商——品牌电商——遥控器电商。
离人近的打败离人远的,高频次的打败低频次的,主动的打败被动的。
将来这个世界上的商品会分为两类,一类是需要用户个性化挑选的,比如衣服、鞋子,用户一定会挑选款式、颜色、材质;第二类是生活耗材,这一类消费其实占消费者日常消费总量的比例非常高。消费者对于生活耗材的选择一般都有固定的品牌,几乎不需要挑选,比如牙膏、毛巾、大米、空气滤芯等等。在现有的米家App上,我们就在“个人中心”新增了“生活耗材”。我们认为未来遥控器电商将是所有的生活耗材的主要销售渠道。
什么样的企业可以成为遥控器电商?能够做成这件事的企业必须具备四个基础,缺一不可:1.硬件公司2.软件公司3.互联网公司4.电商公司。
其实回头看商业发展史,未来都不是判断出来的,是实践出来。
在业界有一种共识:产品型公司值十亿美元,平台型公司值百亿美元,生态型公司值千亿美元。在互联网时代,几乎每一家企业都在说生态,到底什么才算得上是真的生态?自然生态具备三个特征:第一是独立的生命体多;第二是生命体之间互相依赖;第三是自我繁衍。简单来讲就是共生、互生、再生的逻辑。
一切不以好产品为基础的营销,都是耍花招。
在信息对称的时代里,唯有好产品,才能立得住、站得久。
在互联网时代,制造出好产品是一切的起点,也是最好的营销方式。要实现海量销售,只能靠产品的品质赢得好口碑。
强调产品的重要性,不是说营销没有价值,而是说要先把产品做好,不要急于营销,好产品是成功的基础。先有产品和用户,然后才有品牌,这和先有品牌,然后有用户和产品,是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
大公司都是时代的产物。在过去30年里,中国有3个领域可以赚到百亿以上:第一个领域是房地产;第二个领域是能源;第三个领域就是互联网。在过去的30年里,创业的团队,如果不是进入这3个领域,那么无论你怎样努力,团队如何齐心,赚到百亿以上的机会都很渺茫。所以,我们常说:做小公司靠努力,做大公司靠运气。这个运气就是有没有摸准时代的脉搏。
如果我们能把大方向选对,只要你往前跑,中间遇到的问题就都是小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如果大方向没看准就开始猛跑,迟早会出问题。
未来10年中国社会的主旋律,将是消费。所有和个人消费、家庭消费相关的领域都会有巨大的发展机会,甚至与精神消费相关的领域,也有着巨大的潜力。
大消费时代的特点是:从炫耀性消费到轻奢主义的流行,从追求价格高到追求品质高,从购买商品向购买服务转变,从满足物质消费到满足精神消费的迁移。
做任何事情都是看透宏观现象,把握微观本质。
颠覆蚂蚁市场,动作要快,短时间内扩大规模,才有机会吃到这个市场的红利。
用速度拉开距离,用规模降低成本、稳定供应链,用海量的销量和口碑,获得品牌的认可度。
未来十年是消费的十年,蚂蚁市场有着巨大的人口红利。这两种趋势叠加,我们就找到了产品的突破点:品质。
中产阶层,就是对生活有一定追求的人群,且收入水平可以满足自己的追求。这部分用户确实购买能力强,但是并不是喜欢贵的产品,和所有消费者一样,大家都喜欢良心定价的产品。
软件产品讲究的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硬件创业则无疑要做到“首战即决战”,争取一战取胜从而奠定公司的基本盘。如果不能一战而胜,投资者信心不足,极有可能造成资金链断裂的局面,也会导致团队士气低落。要做到一战而胜,精准的产品定义不可或缺。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产品定义才算精准呢?我们认为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用户群精准;第二,对用户群需求和人性的把握精准;第三,功能设定精准;第四,直指产业级痛点;第五,品质把握精准;第六,产品的定价精准;第七,将企业的商业模式、战略,精妙地寓于产品之中,是最高境界的精准。
如此广泛的产品定义,要如何做到定义精准呢?很简单,靠人。
我们做的小米移动电源,在初期每卖一个产品要赔8元。如果按照当时的配置,其他企业做下来可能赔28元、38元都不止。当时市场上低质电芯制造的移动电源都要一二百元,而我们采用最高端的进口电芯,定价却只有69元。后来随着我们的产品销量越来越大,成为上游零部件的最大采购商,也就相应拿到了业内最优的供货价格。之后通过我们与供应商的密切合作,保证平稳生产,我们很快就把成本进一步拉低。这一系列举措使得小米移动电源在69元的价格档位上,还能有微利的空间。
产品的最高境界是元产品。
苹果手机就是最典型的元产品。在做手机之前,苹果做过笔记本电脑,也做过iPod,但那些只能算是爆品,直到iPhone手机出现,苹果的生态链才开始繁衍出来。
《钢琴师》又名《战地琴人》。每次看电影前我都会搜索电影简介,查了个大概再开始看。虽然新鲜感少了但是心里踏实。这次由于影片播放得太突然,还来不及查询,就开始观看了。原来这是一部二战期间关于犹太人的电影。这让我想起了小学有篇关于德国纳粹与犹太人的课文,可是当时太小,也不太明白这段历史到底是怎么回事。然而影片给我了赤裸裸的视觉冲击,当我看见斯皮尔曼一家人穷困潦倒,犹太人无处藏身的时候,我才感觉到犹太人的悲哀和无助。
男主角是位钢琴家,演员阿德里安·布劳迪将艺术家那种绅士儒雅又文弱的气质演绎得十分到位。影片开头当全家人都一团乱地担心要搬出住所时,斯皮尔曼表现得十分淡定,一切都是个人无法改变的,他说他宁愿死在自己的家里。
当所有犹太人搬到犹太人区时,他面对像贫民窟一样的犹太人区也只能在心中默默地掩埋悲哀的情绪。妇人仅存的一碗食物被抢落在地;被德国军官逼迫跳起僵硬舞蹈的无辜的人;见人就询问自己失去的爱人的神经错乱的妇人。他望着那些惨象却又无能为力。每个犹太人都过着随时可能被***的危险生活。也许那个已经疯了的带着一群乞丐似的孩子跳舞的老人是幸福的,他的精神大概已经无法承受战争带给他的痛苦。
当我看到一群德国军官直接冲进一家犹太人的家里,因为年迈的老人坐在轮椅上站不起来而直接将他从阳台扔下去的情形,整个人都有些无法接受这样赤裸裸的现实。紧接着那一家人被抓下楼然后开始向前奔跑逃亡,德国军官在短短几秒全部将他们击毙,一个都不放过。
还有后来男主角在工地干苦力活的时候,德国军官突然找出几个年纪较大的男人,每个人趴在地上一一击毙。然而到最后一个人时枪突然没了子弹,本以为会有奇迹发生,结果德国军官换上子弹仍然将其击毙。其中犹太人没有一丝反抗。
我想看到这些画面的每个有感情的人一定都特别震撼,心中充满了沉重。
整个影片都保持着一定的灰色调,给观众一种历史感以及沉重感。导演用冷静而又残酷的镜头语言将历史带给犹太人的伤痛记录得明晰而又深刻。
观影后经我上网查询才知道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是经历过战争的波兰人,也许正是因为他童年的经历再加上他的才华,才能将看电影的我们如此深刻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
即使影片给我们呈现了无数残酷的现实,我们从男主角的逃亡角度看见了许多无可奈何历史的悲伤,但是最终钢琴家还是活了下来。
1个战略:大市场,满足80%用户的80%需求
大市场是小米生态链关注的重心。它具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关注大众市场;另外一层,是将小众的产品大众化。在动手做产品前,先要把大的基调定下来,把大方向选对,将产品的方向与产业升级方向保持一致。使劲往前跑,中间遇到的问题就都是小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如果大方向没看准就开始猛跑,迟早会出问题。小米最初的快速崛起,与踩准了手机的换代潮密不可分。生态链的布局就是希望踩准时代消费升级的潮流,踩准了时代的旋律,就可以心无旁骛地做好产品,所以,做产品,就要选择做巨大的市场。
具体到产品经理,该如何确定产品的需求?聚焦刚需,一个原则:满足80%用户的80%需求,即要着眼于80%用户的80%需求。80%用户指的是大多数的中国大众用户群体,80%需求指的是相对集中、普遍的需求,即刚需。做用户调研往往会发现了几百个的用户痛点,不知道怎么做选择。此时当你用「80%用户的80%需求」去筛选,能够留下来就那么几个。
这些痛点可以分为三层,层次越高越重要。
第一层是产品级的痛点,指的是用户使用产品时碰到的问题,或是没有达到理想状态的情况。如何找到产品级的痛点?可以在天猫、京东上看看同类产品的用户评价,尤其是差评的内容。看上一万条、两万条甚至更多条,肯定就有感觉了。所有用户的意见都摆在那里,就看你怎么去挖掘、总结、筛选。找到痛点,解决好这些问题,这个产品至少能拿到八十分。
第二层是产业级的痛点,也就是产业普遍存在的没有解决的重要问题,解决了产业级痛点,才可以说做出了「下一代产品」,才有望成为行业的引领者。产业级的痛点之所以存在,一方面是由于技术的发展水平不够,无法解决眼前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大部分企业仍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对这些存在多年的痛点视而不见,而消费者有时候也容易把这种痛点当成理所当然的,能忍就忍了。
第三层是社会级的痛点,即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空气质量问题,即大市场,80%用户的80%需求。
战法一:快速:奔跑本身即可解决问题
小米生态链没有五年计划,需要一直在奔跑,中间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但这一切都没那么重要,因为奔跑本身就可解决问题。
一直奔跑,才能保持先锋性。一旦企业具有了先锋性:(1)它可以吸引最顶尖的人才来做出最好的产品;(2)它会吸引更多投资人的关注,可以融到大量的资金;(3)它会引起更多媒体关注,高曝光度有助于品牌的传播与塑造。
同时,奔跑可拉开距离,用规模降低成本、稳定供应链,用海量的销量和口碑,获得品牌的认可度。例如小米插线板,一年卖出了几百万个,单一SKU(库存量单位)的销量在该领域更是史无前例。快速作出好产品,扩大规模,就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
奔跑需要力量,力量来自资本。用钱能解决的问题,迅速用钱解决掉,因为花钱干一件事儿的成本是最低的。拿到钱的途径有很多,找投资人,或是银行,但品牌、用户、好的产品等等,都不会有人给你,而且用钱也买不来。用资本换时间,把融到的钱尽快花掉,在极短的窗口期保证你的企业跑到平流层上去。这便是快的原则。
小米电饭煲上市以后卖得很好,销量超出预期,账户有1亿多现金,但团队负责人知道后马上指示:赶紧把钱花出去,花在四件事上:第一,继续去找全球最好的人才;第二,增加产能;第三,降低成本;第四,打造品牌卖出更多的电饭煲。创业公司不宜持有太多现金,这容易让创业者掉以轻心,应继续加大投入来扩大市场领先的优势。
战法二:低价:用低毛利来保持战斗力
互联网产品的定价策略首先是免费。当然,免费不是完全不要钱,而是指达到最好的性价比,用最低的价格给用户带来最高品质的产品。
别家公司的定价策略一般都是按照成本价的4~6倍定价,但小米的产品(包括手机、电视机等小米公司自有的产品)一般都是按成本定价。米家产品定位于更高品质的生活,追求的是诚实定价,产品一般都是10%~30%的毛利率。
低价的策略来自小米的价值观。只关注产品高利润的时候,公司竞争力会降低。如果团队对一毛钱的利润都很珍惜,那么一定会想办法把效率提升到最高。用保持低毛利,不贪暴利、不赚快钱,做一家低毛利的公司,来保持战斗力。
为了做到低价,小米也会帮助合作方提高效率,以降低成本。
第一、用大量、稳定的订单帮助超一流的厂商提高效率,降低其人员设备的分摊费用。第二,用长期的、全方位的合作来降低供应商对一款产品的毛利率的要求。
战法三:高质:精品突破一击制胜
在互联网信息对称的时代,唯有好产品,才能立得住、站得久。造出好产品是一切的起点,也是最好的营销方式。要实现海量销售,只能靠产品的品质赢得好口碑。
低价虽然是小米的竞争策略,但不会因此而牺牲产品的品质。小米的理想目标是只要消费者进入小米店,不用挑、不用看价钱,只要闭着眼睛买即可,所以小米一直坚持做低价高质的产品。
高质有两个发力点,一是极大地提高效率,使得效率能远胜于竞争对手,省去用户的麻烦、节省用户的时间和空间;二是设法带来超出用户预期的体验,给用户带来惊喜。
做高品质产品最大的诀窍是,少做产品,只做精品。具体到行动上是:做一款产品,精准打击,用所有的资源、人力,全力以赴做好一款。所有的希望都集中在一款产品上,可以说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全力出击,一击制胜。更重要的是,小米公司讲求快,快则有可能。最大可能是不同产品连续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所以,小米生态虽然在快速奔跑,但也时刻准备叫停。快可以解决大多数问题,但质量是底线。
从小到大,我看过许多的历史战争片,可是没有哪一次像这次的历史战争片给我这么大的震撼。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曾经年少,所以不能感知影片中战争的残酷,还是这部影片的导演和编剧太能抓住我的心。总之,《钢琴师》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影片的开头是复古的黑白影像,音响中渐渐传来悠扬的钢琴曲。老师忽然播放的电影让我有点措手不及。当得知片名为《钢琴师》的时候我暗自欣喜,还以为是一部关于西洋艺术的唯美电影。可老师话语一转告诉我们,影片是战争类型,我便对影片狐疑起来。紧接着,优雅的钢琴声被炮声掩盖,弹着钢琴的优雅男主角不得不逃离逐渐坍塌的广播室。此后,影片便开始了战争带来的无尽的压抑。
《钢琴师》又名《战地琴人》。每次看电影前我都会搜索电影简介,查了个大概再开始看。虽然新鲜感少了但是心里踏实。这次由于影片播放得太突然,还来不及查询,就开始观看了。原来这是一部二战期间关于犹太人的电影。这让我想起了小学有篇关于德国纳粹与犹太人的课文,可是当时太小,也不太明白这段历史到底是怎么回事。然而影片给我了赤裸裸的视觉冲击,当我看见斯皮尔曼一家人穷困潦倒,犹太人无处藏身的时候,我才感觉到犹太人的悲哀和无助。
男主角是位钢琴家,演员阿德里安·布劳迪将艺术家那种绅士儒雅又文弱的气质演绎得十分到位。影片开头当全家人都一团乱地担心要搬出住所时,斯皮尔曼表现得十分淡定,一切都是个人无法改变的,他说他宁愿死在自己的家里。
当所有犹太人搬到犹太人区时,他面对像贫民窟一样的犹太人区也只能在心中默默地掩埋悲哀的情绪。妇人仅存的一碗食物被抢落在地;被德国军官逼迫跳起僵硬舞蹈的无辜的人;见人就询问自己失去的爱人的神经错乱的妇人。他望着那些惨象却又无能为力。每个犹太人都过着随时可能被***的危险生活。也许那个已经疯了的带着一群乞丐似的孩子跳舞的老人是幸福的,他的精神大概已经无法承受战争带给他的痛苦。
当我看到一群德国军官直接冲进一家犹太人的家里,因为年迈的老人坐在轮椅上站不起来而直接将他从阳台扔下去的情形,整个人都有些无法接受这样赤裸裸的现实。紧接着那一家人被抓下楼然后开始向前奔跑逃亡,德国军官在短短几秒全部将他们击毙,一个都不放过。
还有后来男主角在工地干苦力活的时候,德国军官突然找出几个年纪较大的男人,每个人趴在地上一一击毙。然而到最后一个人时枪突然没了子弹,本以为会有奇迹发生,结果德国军官换上子弹仍然将其击毙。其中犹太人没有一丝反抗。
我想看到这些画面的每个有感情的人一定都特别震撼,心中充满了沉重。
整个影片都保持着一定的灰色调,给观众一种历史感以及沉重感。导演用冷静而又残酷的镜头语言将历史带给犹太人的伤痛记录得明晰而又深刻。
观影后经我上网查询才知道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是经历过战争的波兰人,也许正是因为他童年的经历再加上他的才华,才能将看电影的我们如此深刻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
即使影片给我们呈现了无数残酷的现实,我们从男主角的逃亡角度看见了许多无可奈何历史的悲伤,但是最终钢琴家还是活了下来。
故事也并非凭空杜撰,影片是根据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的自传体小说改编。所以,我们也应该在这位经历了生死逃亡的艺术家身上明白一些导演想传递的生命的希望。
但是在悲惨的另一头又有着为了逃避苦难而选择背叛的犹太人们,为了活得更好,他们残***着自己的同类。其实不论在哪个时代哪个民族哪个或大或小的战争都会有这种人,他们确实遭人痛恨,是因为他们在民族与存活之间做出一个不一样的选择。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着因怀有强烈的民族感而能忍受一切的傲骨,但是我认为这样的傲骨是我们需要追寻的品质,无论如何,这种精神是令人敬佩的!
生命在残酷的战争下显得是那么重要,所以才有那些选择背叛的犹太人。而当一个仪表堂堂的绅士变得蓬头垢面,任由头发和胡子疯长时,你还知道他是个出色的钢琴家吗?幸好命运之神依然垂怜他,在朋友的帮助下,他撑过了一个又一个饥饿寂寞的逃亡之日。由此也可以看来,战争中的政治给人民灌输的一些扭曲的精神使种族之间的仇恨更加深重和盲目。于是无数的无辜人民就这样成了受害者,好在还有一些比较清醒的人愿意帮助这个可怜的钢琴家。
影片中让许多观众印象最深刻的剧情也是影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剧情莫过于在废墟中正在打开一样食物的斯皮尔曼遇见德国军官,后又为德国军官弹钢琴的那一段。也是观众争议最大,见解最多的一段。
也许有些人认为全片主要想表达的东西就在这,因为不是德国军官救了斯皮尔曼一命,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不过在我看来,这一段是在表达人性中的柔软和善良的一面,不过导演依然是以客观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事实。
我在想,如果德国军官问斯皮尔曼你是做什么的时候,如果斯皮尔曼回答的并不是钢琴家,那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或许这位德国军官的背后也有着什么样有关钢琴的故事,或者他对音乐的艺术有着独特的感情。不管怎样,我们可以看出,至少他能够读懂音乐传达的感情,至少他不可能是一个没有人情的屠***者。
当斯皮尔曼坐在钢琴前停顿良久后,终于缓缓地开始了弹奏,我能感受到一种艰苦后的久违。他终于融合了在战争中所经历的感情编制成了曲调。或许他也曾以为他很可能再也弹奏不到钢琴,而当音乐响起时,一切又是那样的熟悉。静谧的夜从窗中透出幽蓝的月光,投射在琴师的身上、手背上。那一刻我特别想让镜头永远停留在这么美丽的时刻,不得不佩服摄影师和灯光师。就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可以自由地猜想德国军官到底在想些什么。艺术让他折服。就如许多影片所想表达的含义那样,艺术是没有界限的,无关美丑善恶,它是纯粹的。所以他可能就在一瞬间决定,他要将这样的艺术延续,于是便在后面冒着生命危险给他送食物。
这部优秀的作品让观众从一个冷静而又直观的视角来欣赏影片的美与艺术。虽然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和听觉的享受,所阐述的历史更是让观影者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而它让被震撼过的观众留下无限的深思和感叹。
听着马勒的交响乐,在第九交响曲的深邃和不规则中思索《钢琴家》的主题。反复想起肖邦的第一叙事曲,表达波兰人反抗外敌侵略的作品。我在想它在影片中的出现,是否是刻意用来表现主题。我不愿去相信,或许只是因为它的出现太过流畅,因为我不想把这部影片陷在任何一种巧合和深思熟虑的策划中。可是很多不可思议的东西就是如此,就像这场战争,这场屠***,尽管屠***是荒谬的,可是一切只能那么周密,在似乎匮乏人性的行为背后,是对人性的熟稔。《钢琴师》改编自英国剧作家罗纳德·哈伍德撰写的“二战”期间波兰犹太幸存者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的传记。
我在影片中看到的,是对战争的反思,是对人性的反思,是对艺术的崇拜,是对生活和人性暖黄色基调的描摹,是对一段不能启齿的历史的深刻的静观。
影片的音乐和镜头的处理都十分的得体,音乐仅仅响起了四次,片头,钢琴家在电台演奏,那是临战之前最后一次演奏,修长的手指和飞扬的神采,艺术的光环笼罩在他身旁,不幸电台遭到袭击,他却还是坚持演奏,直到不得不离开;中间一次是在钢琴家藏身的房子里,修长的、已经肮脏的手放在键盘上方,优美的音乐在幻觉中响起,一切都是破旧的狼狈的,只有对艺术的热爱依旧;第三次是在废墟的房子中在德国军官的面前,那是令人的灵魂动容的声音;第四次又是在电台,战后恢复的华沙电台,我们看到和听到的是时间和战争带不走的东西,是文明的灵魂和精髓。还有镜头,在华沙犹太人区,在第一个屠***的夜晚,镜头安静的从下到上,顺着斯皮尔曼家的视线,顺着德国兵的脚步,线条清晰得几乎不可置信。
在斯皮尔曼最后藏身的破房子里,在他在德国军官面前弹奏肖邦的第一叙事曲时,一束月光径直的从斯皮尔曼左边的肩膀上方洒下来,那种光象征着一种神圣;还有一束散光打在德国军官的正面,而这种光线的.处理,却让我们觉得他像一个正在忏悔的罪人。
东西方对人性的理解大相径庭,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如果中国人再拍一次南京大屠***会不会有这样的沉静,也许中国人对亲历的战争的态度永远都只能异常激进,不能平和面对,而激进的结果就是没法看清事物的本质。对于战争,有的人永远不能令心情宁静,只是在眷顾得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却永远不能知道经过战争,我们应该得到什么?西方人对战争的反思较东方人多得多,这部影片不是将德国人当作不共戴天的仇人来写的,德国军官的“同情心”正是来自德国自身对战争的反思。影片最后有一个情节:当斯皮尔曼的一个朋友经过农场的铁丝网边那些被俘的德国士兵身旁时,他大声咒骂他们;当其中有一个人说他救过“那个钢琴家”时,他停下了脚步;当他和斯皮尔曼几年后返回农场已经找不到那个当年的德国军官时,他说:“我曾经咒骂过他,但是我已经原谅了他。”人能理智地处理自己情绪的波动,能反思,不失是一种美德。所以世界却还没有原谅日本,可是世界已经原谅了德国。
影片告诉我们,人性之中和人群之间不能洗净的一种东西,而它的不清洁和不能洗净,虽然无奈,却正是最真实的。也正是值得我们反思、让我们从中获得内容从而受益终生的东西。或许这就是主题最终的归结点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