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的职业是教师。看到这部影片,就像看到自己的平时的生活一样,虽然我的教学对象是中学生,而现在又在研究儿童。其实,不应该只是老师,还有大多数的父母们,孩子们都对影片里的镜头不陌生。它就发生在我们周围。
父母和老师站在成人的角度来安排孩子们,为他们制订了一系列的规则。因为我们知道,这些规则有益于孩子,并且是他们在未来的群体中所必须具备的东西。所以,我们或因为他们听话,能做到我们希望做的事情而奖励(小红花,金钱,电脑等等,形式不一),或因为他们的逆反,不符合规章制度而惩罚,甚至选择孤立。我们认为这些很正常,这是对孩子们好。
而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虽然小,但他们是独立的个体的人。他们对长辈们,师长们的话是有筛选和鉴别的。一般来说,每个孩子起先都是有把事做好的良好愿望的。像方枪枪,他在刚到幼儿园时,是期望得到小红花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及时鼓励,及时强化。要把“小红花”这个强化物用好。这样,方枪枪一定会进步。
而当老师以严厉,“高标准”来要求他时,他选择了放弃。然后视线投入了小朋友。孩子们的世界也有和大人世界一样的时候。其他孩子并没有接纳他。这时他越发孤独。心理学上有这样的说法。当一个人受人冷落时,会做出一些事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引起别人的关注。像所有老师眼中的差生一样。所以,方枪枪在接下来实行了一系列的"坏活动"。老师和同学们对于这种行为,简单的认为是孩子的品质有问题。
试想,如果老师在孩子有进步的时候能给他一朵小红花,在他孤独时能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在他惹出一系列的“坏事”的时候加以引导,帮助他,鼓励其他孩子接纳他。我想结尾应该是另一个样子了。这部影片就试着告诉我们,貌似合理而真实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矛盾。也许有很多像方枪枪这样的孩子在默默承受着这样的压力而无法解救自己。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每个人都需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抑或是得到别人的心理关注。作为教师,更应该是学生的知心人,而不是将学生推向“恶”的哙子手。
再来看影片中最重要的道具——小红花。方枪枪走进了幼儿园,就像走进了一个“红花会”。条条框框列出:不许说话,不许吵闹,要自己穿衣服,要听话,要有礼貌,不许尿床,这一切都是加入红花会的标准。试想,我们的教育不也是这样为学生列出许许多多的条条框框吗?方枪枪的大哭并不起作用,慢慢地他也为小红花而努力,但他就是不会穿衣服,尿床也不是他能控制的呀。大家一步一步被制度化,方枪枪还是没有拿到一朵小红花。枪枪放弃了继续拿小红花的***。
他反抗,他学会欺负其他小朋友,想要脱离老师的.控制,把幼儿园的秩序搞得一团糟。他以为只要他凶恶到底,他也会控制好其他事,玩具是可以抢过来玩的,不会有人敢欺负他的了。方枪枪违反了纪律,所以被孤立了。方枪枪很孤单,他不适应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其他小朋友按着老师的说法去做,得到他们以为想要的奖励,连思想都像是一个模子出的。方枪枪决定脱离这个红花会,他一蹦一跳地逃离幼儿园,但他想不到原来幼儿园只是一个小的红花会,外面的世界是一个大的红花会。
幼儿园园长说过:“你别以为离开幼儿园是一件特别高兴得事情,其实幼儿园是你一生中最幸福最无忧无虑的时光,将来你想回都回不来了。”天呀,方枪枪睁大了瞳孔惊恐地望着这个世界,没有了去向。是呀,在继续的成长中,儿童经受的压力,挫折,限制岂不是更多?
大多数人就是在这样的红花会里长大,多年后的方枪枪也会被同化了吗?有多少人还是当年的方枪枪?这样一想,恐惧感顿生。童年呀,多么美好,我们都是那么无忧无虑地过来的,但我们到底被磨灭了什么?我们一直懵懂不知。原来看上去很美,其实并不怎么美。
在来看老师家长同学们眼中的好孩子好学生。他们的特征往往是比其它小朋友更懂事,更听话。而所谓懂事是指他们最能听从家长老师们的教导,最先学会家长老师教他们的东西,比如片中的余倩倩同学就是典型的老师们眼中的好学生,她天天能得五朵小红花,穿衣拉屎洗手什么都很听老师们的话,在老师们心中,这样的孩子就是最优秀的。
而显然,方枪枪同学这方面很不尽人意,在班里绝大多数同学都会自己穿脱衣服的时候他愣是怎么也学不会,老师要求他们每天拉出屎来就可以得到奖励,他偏怎么也拉不出来,还不愿洗手,再加上经常尿床,一天下来总是一朵小红花也没有得到。于是在老师眼里,他就是个落后份子,我想若是还有班级间的什么评比,老师们一定最怕这样的孩子拖后腿了,实在是怨之还有余,更不用说喜爱了。虽然有很多老师也会尽全力帮助那些学习困难,或多动的孩子,但是,取得的效果却未必好。
确实是这样,在我担任班主任的时候,我的班上有一个孩子,考试倒数第一。他并不是一个品德不良的人,相反,他为人善良,乐于帮助别人。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跑的快。代表我们班取得了男子一千五百米赛跑的冠军。但是,他有很多小毛病。上课说话,做小动作,不爱学习。
除了在我的课上很安静,其他老师不停地向我抱怨,什么影响上课呀,影响考试成绩呀。我也不断地找他谈心,甚至连续一个多月陪他回家。在路上,给他讲一些道理,给他补课。我尽我所能,把所有我想到的办法都用上了,甚至期末时还给他一个“进步奖”。虽然他并没有什么进步,但我为了让他能有一个新的起点,对自己有一些自信。有很多次,我觉得我已经感动了他,他向我保证,以后再也不犯错了。
可没过多久,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在班里依然是老大难。最后,不知什么原因,有一天,他在班里大喊一声:我不上学啦。就此离开了学校。我去过他家几次,也没能在劝说他回到学校。后来,我想,让他回来,继续接受老师的批评,同学的疏远吗?很长时间没见他。后来在一个集会上,他在卖衣服。看到我,低下头,一句话也不说。我也无言。还能在说什么呢?这就是教育的悲哀,我无力挽回一个学生的前途。这是我教学生涯中花费精力最大的一个学生,最后却以失败告终。是我的无能吗?是我没有尽心吗?是我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吗?似乎都不是。
有时我在想,也许,将来他会成为一个长跑选手,发挥他的特长。但是,他的机会被谁剥夺了呢?又有多少像他一样的学生失去了机会呢?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让每一个孩子发挥所长呢?
再说教师,可以说,有很多教师都和我一样,认认真真地在教书育人,为了每一个孩子,操碎了心。我的一个同事,有病了在输水,听到班里有人打架,把针头一拔,就往班上跑。很多老师的敬业精神让我感动。可是我又感觉到了教师的无能。教师的个人的力量太小了,有时根本无力改变什么。那么,我们要怎样来寻求解决的途径呢?我在思考,我在寻找答案。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地“看上去很美”。
今天上午李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叫《你看起来很好吃》的绘本故事,故事内容是这样的:刚开始时,有一枚恐龙蛋在沙漠里,老师教同学们猜这枚蛋会变成什么动物,大家都猜会是恐龙。结果真的是恐龙,它是一只小甲龙,小甲龙刚生出火山爆发了,它跑呀跑,终于跑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它一边哭一边慢慢的说:"我的妈妈在哪里呀?"这时候一只霸王龙出现了,它看见小甲龙觉得好高兴,在这荒郊野岭的地方居然出现了食物,它对小甲龙说:"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结果意外发生了,它猜错了。小甲龙看见霸王龙就飞快的跑过去抱住它的大脚,大喊:"爸爸,爸爸"霸王龙瞪大眼睛说:"居然有这么傻的恐龙!"于是它对小甲龙说:"你跟我走吧,我给你吃的。"后来,霸王龙发现小甲龙在吃草,而且小甲龙还叫霸王龙一起来吃草,霸王龙会说:"我不饿,你吃吧。"这时棘兰特龙来了,小甲龙称它为"叔叔",但棘兰特龙却说"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于是就一口咬下来了,咬下去后才发现是咬住了霸王龙的身体,霸王龙用尾巴把棘兰特龙打飞了。而小甲龙觉得大家看见它就说"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就以为自己的名字叫"很好吃".后来霸王龙就保护着小甲龙,并教了它很多防御的本领,最后小甲龙找到了自己的父母。
我的问题是:1、原来霸王龙要吃小甲龙的,为什么后来它救了它,还照顾它,并且教它学会了很多本领?2、小甲龙最后找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小甲龙偶尔遇见的,还是霸王龙特意约它们过来的?
今天听办公室老师推荐了一个很好看的电影——《你看起来很好吃》,名字很有意思,这部电影本来是一本书,是绘本形式的书籍,故事主要讲了一只霸王龙收养了一只名叫“很好吃”的小甲龙后发生的种种故事。
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事:在“很好吃”出去摘果子时被蓝磷斑龙抓到了,霸王龙为了保护“很好吃”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伤口。看着身上的伤口,霸王龙心里非常疼,比身上的伤口还要疼。听完这段话,我感受到了霸王龙在刚收养“很好吃”时并未全部接受他,而他霸王龙却为了一只食草龙而被其他龙抓伤,声誉大损,使霸王龙为自己受的耻辱感到不甘。
在故事中还讲到这样一段话:“很好吃”为了让霸王龙留在自己身旁奋力向山坡上跑去,而霸王龙自己却偷偷地拿了一个“很好吃”摘的果子咬了一口,含着泪往远方跑去。其实,霸王龙早已接受了“很好吃”这个儿子,而“很好吃”也接受了这个爸爸,但他们一个是温顺的食草恐龙,一个是暴躁的食肉恐龙,是不可能永远在一起的。霸王龙在分离时才意识到:自己要离开儿子了。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颗爱的种子,即时是粗暴的霸王龙。在遇到小甲龙之前,霸王龙凶猛的外表下其实包裹着一颗孤独的心。他从来没被人信任过,从未被人关爱过,也从没有谁为他骄傲过。在遇到小甲龙后小甲龙对“爸爸”的无限信任,真诚关爱和无比骄傲,让霸王龙埋在坚硬“土壤”里的“爱的种子”发芽了。虽然失去了“很好吃”的美味,霸王龙却尝到了被爱的滋味。因为有人爱着,他便不再孤独。在一起的日子,对他俩而言都是一段幸福时光。特别是最后帮助小甲龙回到爸爸妈妈身边更加充分体现了他的爱,无私的爱。
成长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爱的种子,希望孩子由此体验到爱与被爱的快乐,以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真谛。
刚刚带着胡萍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看完了《看上去很美》这部电影,心情挺沉重也让我思考,我以前在中央六台看过这部电影,但当时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只是觉得全托的孩子挺可怜,那么多的孩子就四个老师来看,不可能面面俱到照顾得那么好,但今天看完就有了更深层的感受:
我先来说说爱的级别,方枪枪的班主任李老师给予孩子们的爱我觉得是负极(摧残式)。在她的“关爱”下获得的“成长”是孤僻、暴力。李老师把骂人的方枪枪关到小黑屋里,对孩子玩的打针游戏说方枪枪是小流氓,让还没学会穿衣服的枪枪当众表演以至尿裤子,我觉得这些都是在对孩子的心理和情感的摧残。在方枪枪的心灵里李老师很可怕就像妖怪,带着大家去抓妖怪(李老师),以至于把李老师气得大发雷霆。
这就是孩子的真实想法,妖怪是非常可怕的,它会把小朋友们都吃掉。还有当方枪枪说他不想上幼儿园的时候孔园长对他说:“在幼儿园的时候是你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时光”,随后跟老师们说关方枪枪禁闭,不许其它小朋友与他说话,把他孤立起来。从方枪枪的眼神中谁还能看出童年的快乐、无忧无虑?等他被解除禁闭回到小朋友中间时故意说“快跟老师说我出队了”,这时孩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可见方枪枪是多么想受到关注。故事的结尾让人看着很心寒,我看到了孩子的孤单、无助、渴望被关注。
我是不会把孩子送到全托去。我觉得在幼儿时期亲子关系很重要,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我们不能把孩子交给哪个机构来教、来养,对于孩子我们是有责任的,都说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更多的爱给予孩子,让爱延续。就像胡萍老师说的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心理、经济、时间的准备,我们将一个生命带来这个世界,将孩子全托于一个机构,他(她)将会遭遇怎样的世界?值得深思!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