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智商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而现代研究表明,人才成功的决定因素不仅仅是智商,还有情商。
美国一家很有名的研究机构调查了188个公司,测试了每个公司高级主管的智商和情商,并将每位主管的测试结果和该主管在工作上的表现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对领导者来说,情商的影响力是智商的9倍。智商略逊的人如果拥有更高的情商指数,也一样能成功。
李开复说,情商意味着: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可以克服的挑战、有足够的度量接受不可克服的挑战、有足够的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他十分认同“要建立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情商不是靠背书、能学到的。在中国传统背考模式的影响下,情商的培养受到了长期的忽视甚至忽略。应试心态造成了不少中国学生每天拼命地读书,把追求好成绩当做惟一人生目标,没时间交朋友,忽略了人际关系的培养。而中国学校的“名次”造成了一种“零和”心态(每班只有一个第一名,学生都彼此当作竞争对手)。这样的教育模式可能逐渐把学生培养成为情商很低的人。
总而言之,良好的教育中藏着巨大的情商因素培养空间。如果教师在整个家庭教育过程中始终以塑造孩子的心灵为本,从情感上关心孩子,从人格上尊重孩子,从日常行为规范上教育孩子,让孩子从高层次的教育中领悟其中的道理。那么,这些接受情感教育的孩子不会只成为学习的机器。
智商是用以表示智力水平的工具,智商的高低反映着智力水平的高低。情商是表示认识、控制和调节自身情感的能力,情商的高低反映着情感品质的差异。情商对于人的成功起着比智商更加重要的作用。智商和情商,都是人的重要的心理品质,都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所以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人士,不但应该学习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也应不断的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情商水平,它可以影响其他能力的`充分发挥。
摘要:交通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提升交通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推动我国交通院校职业教育改革。本文分析了该培养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希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及交通院校教学改革提供新的参考思路,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交通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建议
一、“现代学徒制”概念
“现代学徒制”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英国的一项关于“现代学徒制计划”的政府报告中,它是相对于传统的以师带徒学徒制而言的。泛指学校、用人单位交流合作,制定计划安排教师、企业师傅对学生进行以岗位技能为重点培养目标的新型育人模式,有些企业也将员工纳入这一培训范畴。
二、研究目的
交通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既有利于响应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号召,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交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解决我国交通类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也有利于提升交通院校教师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促进我国交通院校职业教育改革顺利进行。
三、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交通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无论院校自身还是政府、企业等外部环境,都存在不少问题,以致相关改革措施进展缓慢,如:1.政府相关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与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交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且操作性强的政策和措施作为保障,无论是《职业教育法》还是《高等教育法》等制度,内容都过于宏观,缺乏义务性的陈述及规定,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即使不参与校企协作,也不会对自身利益产生大的影响,很多情况下,企业都是迫于人情世故的压力,才勉强参与。特别是在经费投入方面,能够获得国家资金补助而参与到校企合作的企业少之又少,国家相关制度的约束和经费方面的支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2.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对于企业来说,参与交通院校学生学徒制培养计划,既要有工资、保险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又要有学徒培养规划方面的人力投入,且最终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的收益远远不及直接招收新员工来的划算,因此,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尽管不少教育学家提出,校企合作可以为企业带来社会声誉,提升企业形象,并将这种精神效益升至国家层面,但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些愿景都显得苍白无力。3.行业组织基础及管理有待加强纵观英德等发达国家的行业组织,在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能够积极地在政府、学校、企业三者之间起到监督、协调功能。特别是在德国,行业协会是国家职业教育管理与决策的主要参加者,能够组织各类资格考试并参与认定工作、进行教师管理、教育经费获取等。我国交通行业组织在交通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发挥目前只能说处于初级阶段,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需求,且不少行业机构是由行政、事业单位转变而来,工作机制难免存在一些老套和僵化的特点,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和不断自我完善。4.传统社会价值理念影响深远传统社会价值理念普遍认为,职业教育是普通教育的备用选择,是一种“次级教育”,这种思想束缚了现代社会职业教育的发展。从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开始,再到普通大学教育与高职教育,最后到毕业应聘,无论是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无不影射出我国传统文化价值“重道轻器”观念对我国职业教育产生的深远影响,导致包括“现代学徒制”在内的一系列职业教育改革难以快速推进。
四、改革建议
通过大量文献调研、与兄弟院校交流探讨及企业调研等工作,结合我校汽车专业长期发展规划和改革经验,现对交通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特提出以下几点改革建议:1.充分发挥学校、企业、家庭三方主动性交通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开展离不开学校、企业、家庭三方面的参与。建议:首先成立一个由企业、学校双方人员构成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各项工作的展开。其次,校企之间应共同制定招生———招工方案,签订联合培养协议。最后,学校、企业、家庭三方签订交通院校现代学徒制三方协议书,内容涉及学生学习任务、企业工作任务、待遇等方面,由此充分发挥各个主体的主动性,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企业参与度,也让家长更加了解职业教育,逐渐改变社会观念。2.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构建中国式“三明治”育人理念正如英国“三明治”课程教学模式一样,学生在学校———企业———学校……循环滚动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容也从理论———实践———理论……不断演变,最终培养出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的技能型人才。交通院校也可以构建中国式“三明治”育人模式。如在第一个学期,安排学生在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专业能力,然后第二学期安排学生进企业实习,熟悉基本工作岗位技能,发现自身不足,验证所学理论知识。第三学期,学生返回学校,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就会发生质的改变,学习效率会有较大提升。第四学期,当学生再次回到企业后,他们的身份就会更像一名员工,而且这一阶段他们的主要工作目标就升华为如何让自己的学徒身份转变为高水平技工身份,目前,国内已有不少职业学校在尝试这类教学改革,甚至将这种模式应用到“双师型”教师人才的培养方案中,企业也从中挖掘出不少人才,提升了参与热度。(2)鼓励企业深度参与教学改革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胜任企业工作岗位要求,而最清楚岗位技能要求的自然是企业本身,因此,一方面,交通院校要协同行业组织及相关部门,会同合作企业公开研究教学课程,努力将专业理论知识、生产实践技能要求融为一体,为现代学徒制量身定做学习课程。另一方面,建议改革教学方式,如在实践课程中,可采用学校、企业双师在岗教学,即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同时在岗,同时制定教学计划,充分发挥学校、企业双方资源优势。只有赋予企业更多的权利,才会使改革更符合社会实际。3.建构多元评价考核机制交通院校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是否有效开展,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其涉及的评价内容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①学生自我评价。这是促进学生自我监督、自我激励的好方式。②学生互评。这有利于构造良性竞争、互帮互助的学习环境。③教师(师傅)评价。通过长期接触,凭借自身专业素养,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评价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学习起到关键性的引导作用。④技能鉴定评价。通过交通行业组织机构参与进行技能鉴定考核,可以较为客观的反映教学培养质量,并且有利于行业组织进一步发挥其作用。4.依托政府机柜完善相关保障制度一个教学改革的成功,离不开强有力的保障制度做支撑,根据我国目前交通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现状,建议政府部门参与,首先在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建立省市县等不同级别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管理中心,负责对现代学徒制改革的监督、考核、管理等工作,特别是在整个教学改革中起到一个规范化、标准化作用。其次,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充分保障参与现代学徒制学校、企业、行业等主体的行为权利,明确各方职责、严格进行各项考核,确保教学质量。第三,完善经费保障制度,从减免税收、增加专项补贴等方面鼓励交通企业积极参与到现代学徒制改革中。5.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无论外部条件如何优越,如果缺乏一只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交通院校现代学徒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是无法得到保障的,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方面,有以下几点建议:①制定人才引进方案,有选择性的引进交通类专业紧缺人才。②注重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双方面的培养,鼓励教师下企业实践学习。③提高企业兼职教师比例,打造专业化专兼职教师队伍。④完善教师考核制度,采取优胜劣汰方式,择优聘任教师。⑤合理解决教师待遇问题,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五、结束语
交通院校现代学徒制的改革与推广,有利于解决我国交通行业技能型人才紧缺、交通院校职业教育与企业岗位如何完美对接等问题,但由于我国职业教育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相信通过社会各方及广大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该教学措施将会不断完善,从而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交通类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冬梅.对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3(1).
[2]于洪梅.高职高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时代教育,2014(18).
[3]岑华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角下现代学徒制构建研究[J].职教论坛,2013(16).
产学研合作教育已成为培养工商管理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但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并没有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大学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社会仍紧缺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关于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工商管理应用型专业人才关系的研究、协同机制构建和运作等方面的理论比较缺乏。所以,本文结合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视角来研究工商管理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高校是当今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人才储备基地,高校专业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结合产学研合作教育和工商管理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不但有助于学科、专业发展的高效运转,也有助于高校整合优势资源、建设高水平的优势学科,并将更多的科研产出推向社会,更好地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借本文的研究希望有助于提高高校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并提升科研水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教学、科研、就业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何为人才?有才能的人即可为人才!那么,刘翔,这个立下中国110米跨栏夺冠的里程碑的人,无疑不可不为人才。然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8月18日上午11点,在全世界人们的万众期待下,刘翔,这个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的传奇,拖着沉重的脚步,只留给了世人一个落寞的背影,让几十亿人为之愕然。此举一出,顿时引发了无数人的争议。有的人骂声如雷,甚至振振有词地将他和负伤出赛的姚明,以及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裹着绷带,拖着伤腿,一瘸一拐地跨过终点线的艾哈瓦里进行对比。“刘逃逃”的骂名至今如雷贯耳。
在我的观点看来,作为中国男子110米跨栏的人才,“刘翔”这个字眼,绝对不是只为了国家争夺金牌,为中国争光而仅仅存在的。对待人才,我们应该学会更加理性。
人们对于刘翔的期待,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之后像沸腾的开水一般骤然飙升到“能在2008年看刘翔夺金”为了所有人盼望的事情。然而,因右脚跟健伤复发而退赛无疑泼了人们一头一脸的冷水,浇灭了他们心中对于刘翔的火热。在那些人振振有词的时候,不知他们是否忘记了,曾经,在他用他迅疾如风的速度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我想,所有中国人的脸上都增添了一份东西。没错,大家其实都受到了他的馈赠。面对于刘翔的黯然退离,理解,应该是人性的最好体现。
人才,因为他们身上所独有的鹤立鸡群的能力而被上司,公司,甚至是国家所重用。在更高的地方,施展自己的才能,然而,有时候,人们在他们功绩累累的同时,似乎忘记了他们同样也是人,不完美的人。当事情被想的理所当然,或者被赋予无穷的期待的时候,这个被期待的人,便已经被抬上了不可想象的高峰,一旦摔下,很有可能会承担无穷无尽的谩骂,不屑,甚至是人身攻击。这不是理性所应具备的。
刘翔右脚跟健伤复发,在赛场上的他,难道真的需要忍受疼痛跑完这110米吗?难道非要去谱写生命的光辉,继续升华他在人们心中高大的形象吗?难道同样是人的他,真的就不允许有任何不高尚的行为出现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我们需要的,是人才所具备的能力,而非在他们失足的时候痛声的指责。在繁花似锦的表象背后,生活中的刘翔并不与其表面相称。作为运动员,身价高昂的他,同时也是商家的“摇钱树”,牺牲自己的时间,去参加一个个广告,商业场合。对于自己的兴趣,更是难以如愿。再加上重如泰山的责任,刘翔,其实很累。就连他自己,也想过要当一个普通人,摆脱出名的累赘。
对待人才,我们应保持尊重与理解,如果仅仅因为一次的失利而将一整个人才泯灭的话,这无疑是极为不人道的。对于作为体育上的人才的刘翔应当如此,对于其他各式各样的人才,也亦是如此!
一旦从学校毕业,走入学校这张大门后。你就会发现,在学校学的那些知识只是些基础,有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说起话来,理论或者思维方面会比较好些。能够让人产生那种有水平,或者相对来说有文化的感觉。
一旦进入职场,遇到高手真正较量后,就会发现。有些人喜欢故弄玄虚,有些人喜欢侃侃而谈,有些人喜欢卖弄学问,也有些人学问装在别人的脑袋里。
无论一个人多么能干,一个人的知识多么渊博。相对来说,始终是有限的。所谓的有限是一个人学习的有限,哪怕你天天学,年年学,能够学到的东西始终是有限的。这些有限的知识加起来就是积累。人就是通过不停的积累,比那些不喜欢积累或者从不积累的人来说,知识或者学问方面自然就会好些。懂的东西或者学问自然就会多些。
而社会始终都是向前发展的,要成为一个出色的人才或是领导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有些人起步比较晚,有些人环境相对优越些,有些人受的教育,思想比较超前。也有些人落后许多年,仍然不承认自己的落后。还有些人不知道自己差距到底在哪里。如何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呢?比如:到某学校进修、参加培训、举办讲座、举办论坛、举办演讲、专题探讨会、研讨会等等学习形式来提高自己或者团队成员。
通过这些举办的学习形式,在某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比如,能够更新一些观念,或者提高说话能力。或者能够搜集到一些人的观点,对事物或者人的看法。但是,很难彻底解决问题。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学习方式相对来说,一是时间比较短;二是没有团队凝聚力,真正的文化底蕴相对比较缺乏;三是绝大部分人都是冲着所谓的专家、学者、名校去的,大多数人都只是想混个证或者学历;四是这样的方式象社交,大多数人的想法是想通过所谓名人的场合借此机会能够认识有钱或者有权的人趁机靠颗大树,或者看有没有机会趁机捞点好处。五是能够认识形形色色的男女,看能否找到所谓的目标人物。六是想在人前证明或者炫耀一下自己,突出自己的重要性。
这个社会不管你是哪类人,也不管你是怎样的心理,一个人除了本身足够优秀外。还要用你本身的优秀能够领导或者带领一批足够优秀的人。或者将那些不够优秀的人在你的领导与带领下变得优秀起来。这样的人才会有竞争力,才会成为真正的人才,才会有真正的市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