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文章,所描述的事情,常常不是发生在同一地点,而是发生在多处地点。这类文章,可以从地点的转换入手来划分段落层次。
例如,冰心的《小桔灯》,按照地点的转化,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①第一段,叙述在“重庆郊外的一个乡公所楼上”发生的事。
②第二段,叙述在“小姑娘家里”发生的事。
③第三段,叙述在“我的朋友家”的谈话。
④第四段,交待“离村后”的情况。
(1)第一步,段的首句:一定要摆放这一小节的分论点。开门见山,使阅卷老师明白你这一节要论证什么问题。(观点句)
(2)第二步:阐释或引用名人。从理论上对分论点进行论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理论论证。要注意与分论点有关系,如没有联系,则不能起论证作用。(阐释句)
(3)第三步:列举典型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所举事例要紧扣分论点。写法上简要叙述即可,不要过多描写。(材料句)
(4)第四步:分析说理。这是本段最重要的一步。因为没有分析说理,光列举一个两个事例,不进行分析说理,那这举出的事例就不能成为分论点的论据,也就没有说服力。那么怎样进行分析呢?常用的有两种分析说理方法,即因果法和假设法。(分析句)
(5)第五步:本段小结。照应本段开头,重申这一节的分论点。可加上“因此”或“所以我认为”等字样。这样一来,本小节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说理板块(结论句)
一个标准的议论段一般来说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事出必有其因。我们可以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由事物发展变化的结果,推导出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从而揭示出一定的生活规律,使事例有力地证明观点。例如《近墨者黑》一文中引用“孟母三迁”这一事例后的一段分析:
为什么孟母初居墓旁,孟子便每天只会学哭呢?这是因为人有社会属性,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与他所处的环境有直接联系,一个人的性格行为,不可避免地要烙上周围环境的印记。所以说,近墨者黑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
例文
心中的杠杆倾向于别人的人总是听从别人的意见,没有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人也很难在生活之中有所作为。如果总是听从别人的意见,失去了自我,那么这样的生活还是自己的吗?这还是属于自己的人生吗?只有他人的意见,而无自身观点,此谓失其本性,在人生的道路上,很难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大道。只有调整自己心中的杠杆,使之平衡,才会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才会在自己晚年时,毫不犹豫地说出“我不后悔”。
有的记叙文,比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由此,便可以找到划分段落层次的依据。比如,杨朔的《荔枝蜜》,全文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①不喜欢蜜蜂----②想去看蜜蜂-----③赞赏蜜蜂------④想变成蜜蜂。
划分记叙文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情节、顺序等,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叙事的文章,事情的发展的总会有较为明显的发展阶段性,这一特点,也总会在文章中体现出来。注意仔细分辨事件的发展阶段,就能划分出这类文章的段落层次来。
比如,鲁迅的《故乡》,全文有三个发展阶段,即:
“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按照这个思路划分文章的段落,就有了明晰的依据。
我和妈妈经常闹矛盾,而受到委屈的常常是我。假如我做了妈妈,我也要像妈妈一样经常无故地打她一顿,让她尝尝受气挨打的.滋味。想起妈妈打我的事,我真想掉泪呀!
一次,我错了一道动脑筋的题。妈妈给我讲了好几遍。最后好不容易才会了,但觉得自己的也不错,就又写了一遍。妈妈气死了,拿球拍打我,我委屈地哭了。妈妈不停地打我,把我打到了厕所还不甘示弱,我连忙关上了门。妈妈呀!妈妈!你是天底下最坏的妈妈!
这类事有许多,我真想跟妈妈调换一下位子,让她体验一下当孩子的滋味。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往往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有比较才有鉴别”。真与假的对比,可以去伪存真;善与恶的对比,可以抑恶扬善;是与非的对比。正反对比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即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而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也称比较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
懂得宽容,使你获得更纯净的友谊。俗话说:“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懂得宽容,你便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扬人之长,谅人之短,那自然会“有朋自远方来”,相识满天下。若一个人不懂宽容为何物,常常嫉人之才,妒人之能,讽人之失,讥人之误。这样的人,往往是被人敬而远之,众叛亲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