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华夏儿女,中国的文化想必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知晓一些。作为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中国的文化可以说是现存的历史最久的国家。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就能体现出来,今天就让我们来谈一谈中国的饮食文化。
中国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其饮食文化可大有讲究。首先是人们对食材的讲究。对于北方人来说,他们以面食为主,肉食为辅。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北方的气候条件更适合猪、牛等牲畜的生长,所以他们做菜以牛羊肉居多。而南方的居民们则偏向于水产品、家禽等。南方人以米饭为主食,因为南方气候条件温和,适合水稻种植和鱼类养殖。除了南北地域的划分,沿海地区的人们世代居住在海边,以海产品为主,所以当地人们大多都吃海鲜。这些便是对于食材的考究。
更为重要的还是餐桌礼仪。餐桌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相当完善是在周代,中国向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古人对于这些礼仪是十分注重的。在古代,为了更好地体现长幼、尊卑之分,餐桌礼仪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首先便是入座,请别人吃饭时应先请客人入座上席,这是对客人的尊重。再请家中的长辈入座客人旁边的座位,这是对长辈的尊重。最后才是自己。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入座时不能发出太大的声响,并且入座之后不要随便动碗筷。吃饭时,先请客人动筷子然后请老人动筷子,夹菜的时候要少夹一些。这才能体现出作为主人的文化素养。还有一些必须要注意的行为举止,如不要随意打嗝,吃鱼或骨头的时候应将鱼刺和骨头轻放在自己碟子或一张纸巾上。作为主人,可适当调节一下气氛,多和客人谈笑。作为客人,在离席是要向主人表示感谢,并且表示下次请他吃饭。这些餐桌礼仪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仅体现了自己的礼貌礼仪,还展现了自己的文化之风,使别人对你印象良好。
对于餐具的考究,我国的文化也是很久远的。简单说一下筷子,作为东方的大国,与西方国家有着明显的差异,西方国家的人吃东西惯用刀叉,而国人更偏向于使用筷子。筷子的历史十分久远的,在古代,筷子叫做“箸”,箸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而刀叉的广泛使用却是在11世纪的意大利塔斯卡地区,刀叉的历史仅仅只有1000多年,而筷子比它久远得多。在古代,筷子作为方便夹菜的餐具开始广泛使用。到了后来,筷子还成为了一种象征性的物件。装饰豪华精美的筷子,常常象征了高贵的权利和丰厚的财力。到近后代,筷子已然成为了百姓们的餐具,一直流传到现在。
最后便是食物的做法,中国人对于食品的做法多达几十种。而不同的做法做出的菜品又不同,所以根据不同的做法就诞生了八大菜系。分别是鲁、川、粤、苏、闽、浙、湘、徽八个菜系。做法可简单地分为煎、炒、烧、煮、蒸、烤等几种方式。鲁菜作为八大菜系之首,其独特的做法可以称为一绝,菜式中正大气,平和养生,滋补身体,令人叫好。川菜是我国菜式最多的菜系,一般以炒和烧为主四川人善用麻辣辛香的调味料,吃起来又麻又辣,使人充满激情。川菜始于秦汉年代,是特色的民间菜系,有着“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说法。而苏菜和闽菜都倾向于调汤调味,这两种菜的共同点都是口味平和,令人舒适。八大菜系的诞生,将中国的饮食文化推到了顶峰,各种民间美食层出不穷,实乃大国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我们不能忘记祖先们留下来的东西,更应该将其永远地传承下去。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的这一句名言惊世骇俗。是何等的圣贤才能到到达如此境界?人生于天地,对万物又如何能不有所眷恋?我非圣贤,我为此骄傲。以为我可以肆意地享受天地万物带给我的感受――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有三种味道,使我对人生慢慢品尝后舌尖残留下的味觉。
茶
它有如风的飘逸,也有如山的深沉,淡雅间透着浓郁的韵味,微苦后泛起丝丝甘甜。就像一位身披素衣的隐士,轻轻挥动手中的折扇,缕缕清风游走发间,嘴角若隐若现的微笑,一抿世间恩怨情愁。
茶的味道教人以低调、高雅。茶香独特,只有心静方能体会。尘世太过喧嚣,心灵难以宁静。此时便捧起一杯清茶,换一个心态,品一种恬淡。偶尔的孤芳自赏又未尝不可?
咖啡
我曾一度十分讨厌这种东西,味道像中药,又没有好看的颜色。可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渐渐懂得如何去饮一杯咖啡。未入口,浓郁的香气便溢满了鼻腔,之后就只觉丝般滑润的液体在口中游走。是苦,也是甜;是忧伤,也是喜悦。就像生活,总是在悲喜间跌荡,在悲喜间轮回。恋恋不舍把它咽下,余味不觉,唇齿留香。
醇厚的蓝山,苦涩的炭烧,浓郁的卡布奇诺,忧郁的爱尔兰……他们适合在一个人的夜晚享用。再配上昏暗的灯火,黑色的晚风。只有懂得忧郁,懂得深思的人,才懂得咖啡的美,它交给我们成熟与稳重。
酒
说起酒,就不得不说李白。诗仙的诗大半是酒灌出来的。在中国,酒成了一种文化,它象征着中国人的豪迈与浪漫。第一次尝试喝酒就落下了阴影,除了辣,没有其他的感受,不明白大人们何故乐此不疲。慢慢地越喝越多,酒量也就越来越大,才明白它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味。
啤酒适于欢快的场合,大杯大杯一饮而尽,酣畅淋漓;红酒是浪漫的代表,跳动的烛火,暧昧的香味,一杯鲜红,风情万种;白酒象征着奔放,对酒当歌,把酒言欢。这等豪情又怎会惧怕那甜蜜的火辣。
酒会乱性,使人变得情绪化。索性让那狗x的理智间给去吧。人生需要放荡的x,人生需要“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气魄,人生更需要“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良辰美景。此时若得酒一壶,生不欲他求,醉死也风流!
人生百味,岂只是这简简单单三味说得清;世间万物,又怎是这只字片语道得明。“以物喜,以己悲”不也是一种境界?感受悲喜,感受百味,感悟人生。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自古至今,凡大成者,无不有“恒”,凡成事,无不用“恒”。
明代文学家宋濂,自幼嗜学,如饥似渴,无奈家境贫困,便令人难以设想地“假借”而“自笔录”,不舍昼夜,笔耕不辍;从师游学,纵使天寒地冻,衣衫不堪,求知的***胜过了肉体的摧残;同一片屋檐下,攀比荣华成风成气,而丝毫无羡慕之意,屹然而自成体系,潜心于学,以精神充实碾压物质丰裕。终有一朝,立侍九重天,承天子之宠,集万众之瞩,穷布衣摇身一变为大儒,青史一迹,受之无愧;后生之尊,理所当然。宋濂的成功,是在荆棘的磨砺下、山腰上奇芳异草的吸引下,以及一颗永葆生命之光的恒心引领下,冲破了枷锁、清除了藩篱、戳穿了屏障;才得以一览众山小,凛然而孤傲。
无独有偶,我国现代科学家屠呦呦在简陋条件下,带领团队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历时23年终于研制了“升级版”双氢青蒿素。在医学领域取得了一项新成就,为治疟这一世界性问题的解决,贡献了中国力量与中国智慧。
既然持之以恒如此重要,那么应怎样行动,才叫“持之以恒呢”?
持之以恒,要注重平日积累,不要临时抱佛脚,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技能绝不是一朝一夕便可练就的。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定不能打没有把握的战争。不怕天不应、地不灵;就怕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日积月累才能成大事,脚踏实地才能铸辉煌。
持之以恒,要坚持不懈,不要一曝十寒。一时兴起,乘兴而行事,三分钟热度,只是一场没有回报的“下注”。敬爱的“张老师”曾教导她的学生们:“坚持努力,收获会更大。”坚持,便是给梦的种子源源不断地输送水和无机盐,结出的果皮和种皮都是芬芳与甘甜。古语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正如所言,再近的路,懒得迈开腿脚,便迷离了前途;有时迈出的一小步,酝酿着后来的一大步。
莽莽红尘,风起云涌。唯持之以恒者进,唯持之以恒者胜,唯持之以恒者强。
是一种真诚,在一言一行中能够体现;是一种关怀,在相识中得到温暖;是一种责任,在承担中经受风雨。
能够影响自己的子女。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孩子哭着要跟着她一块去。妻子就哄她说:“你在家乖乖等我,回来给你***猪炖肉吃”。孩子信以为真。傍晚,孩子见妈妈回来啦,他高兴的迎上去一边喊着:“娘,娘快***猪、快***猪,我都快要馋死啦。”而曾子的妻子却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哪!怎么能随随便便就***猪哪,”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曾子知道了这件事,二话没说就拿起了菜刀出来了,而曾子的妻子却对曾子说:“我是哄着他玩那,不用当真的,”曾子认真的对他的妻子说:“对小孩子怎么能欺骗哪?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影响的,我们现在说话不算数,哪孩子以后就不会再信任我们了。”于是,他们一起就把猪给***了。
言必行,行必果。曾子以自己的行动去证明了他们说过的话,做到了言而有信,更是对他的儿子有这深刻的影响。
是教育学生的方式。
湖北咸宁实验小学开旗仪式上发生了非常有趣的一幕:主管学生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洪耀明在众目睽睽下亲吻了一头40多斤的小猪。此举是为了兑现他对学生的——“如果学生不在希望校园乱扔垃圾,那我就和小猪亲嘴”。洪耀明用自己的行动,不顾自己的形象,只为了实现自己的,能够教育学生,给学生上了一堂诚信课。
是一种仁德。
山东省滨州市的刘同堂,自幼跟随阳信县一位货郎师傅习武,练就了套纯正的正骨推拿手艺。正骨并非他的主业,平日他种植枣树、饲养牲畜作为经济来源,随便义务给四邻八乡有跌打伤的村民看看病。
为什么看病是免费的哪?这其中还有个缘故,那就是刘同堂的货郎师傅在传授他正骨推拿手艺的时候,要求他治病不能收一分钱,刘同堂说:“我喜欢推拿,学习这并不是为了谋口生机,我师傅是义务为大家治病,当然我也能为乡亲四邻免费做到这些。”现在他已经64岁了,想把手艺传人,他的孙子想学,所以想传给他的孙子。不过他提出,前提是要继承我们师徒不收费的。
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品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失去也就丢失了自己的品德。
如果你想拥有收获,就要付出辛苦和汗水,用自己的智慧和拼搏去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就像伟大的***所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因此我认为收获就是秋天果树上的果实,若想品尝到它的甘甜,你就要精心栽育,刻苦耕耘。
你可以思索一下,那些我们能想到的名人,哪一个不是辛苦付出而得来的荣誉,得来的收获。纵观古今中外,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一样的,都是通过付出换来的丰厚收获。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就是如此,他为了完成《本草纲目》,经常远出旅行考察,上山采药和拜访有实际经验的人,历经千难万险,中草药药材丰富的崇山峻岭都留下了他的脚印。白天深山采药,晚上对每一颗药草,从产地,栽培到苗,茎、叶、根、花果以及形态气味、功能等进行研究和记录。李时珍辛勤劳作了19年多记下了数百万字的笔记,经过几十遍的反复修改,终于在60岁的时候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医药巨著《本草纲目》。
那么只有李时珍通过付出得到了收获,难道别人没有吗?不,不仅有,还有很多。京剧名角马伶就是其中的一位。
马伶和李伶是明朝金陵最红的两位京剧演员。一次,两人在东西两座戏台子上演同一出戏来竞技。两人演的都是*相严嵩,结果观看马伶演出的观众逐渐被李伶卓越的演唱、舞技吸引而去,马伶含羞而退。他连夜出走千里之外的京城投到宰相顾秉谦的门下当了一名差役,因为顾宰相与严嵩都是一样的*臣,马伶精心伺候,更细心地揣摩顾宰相的言行举止。三年过后,马伶回到金陵,与李伶相约再行竞技,结果李伶的观众都成了马伶的戏迷,他们为马伶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的表演所折服。你看,这舞台上耀眼的星光背后是多少个日夜的刻苦训练与努力付出呀!
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是我们都要必须记住的话。只有懂得它所蕴含的深意并认真遵行,你才能得到你所要拥有的一切。
惯于接受喂食,动物就会丧失觅食本领,连生存、成长都做不到,何谈发展、繁衍?要知道:真正的生命是从经历磨难开始的,没有自立自强,就没有美好的未来。
体内突然进了沙粒,珍珠贝遭遇了磨难。这个磨难刺激它分泌出一种叫珍珠质的东西,将沙子层层包裹起来,经历无数艰辛,最后孕育成一颗璀璨的珍珠。沙粒变为珍珠的奇迹,应该是磨难造就的,这是珍珠贝生命的升华。同样,由蚕到蛾的蜕变,由蛹到蝶的飞跃也是如此。贝、蛾、蝶的真正生命,成长壮大,无疑都是从磨难开始的。
低等的动物如此,高级的人类也是这样。
三岁就被高压电夺去双臂的雷庆瑶,她不甘于亲人、老师、朋友的关爱和无微不至的给予,从不觉得自己可怜,不企求别人的怜悯,而是毅然决然地与命运抗争。她学习用脚刷牙、骑车、打字、绣花、书法等,并以优异成绩读完了小学、中学、大学,还在体育运动、影视、唱歌等方面有所发展。她热心慈善事业,做了许多感人的善事,人们尊敬地称她为“断臂天使”。试想,以雷庆瑶所遭遇的巨大不幸,即使生活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似乎也不为过,但她没有。她拒绝“喂食”,鄙弃寄生,不仅能够自食其力,还凭借自立自强去帮助别人,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为生活带来诸多的幸福和欢乐。这正如大作家茅盾所言:“必须在奋斗中求生存,求发展”,生命才具有伟大的价值和意义。
成长,是一种抽丝剥茧;成功,是一场破茧成蝶。没有苦难的生命是幸运的,但它更是单调的、苍白的、空虚的、脆弱的;经历了苦难的生命,才是丰富的、多彩的、充实的、坚强的。就像冬天里的松树、柏树、梅花一样,它们的生命是充实的、旺盛的,同时也是异彩的、绚烂的,因为苦难不仅是苦难,它还孕育着希望和崛起,孕育着创造和升华,孕育着快乐和幸福。
法国大作家莫里哀说:“磨难是一位伟大的导师。”法国大作家雨果说:“苦难是天才的垫脚石。”近代思想家梁启超也说:“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校。”是啊,痛苦磨难堪为季节的冬天,一旦经历并战胜了它,那么生命的春天就会如期而至。经历过磨难的生命,才是自立自强的真正生命。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