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上午,#清华教授称躺平态度极不负责#话题一跃登进微博热搜前十,短短时间阅读量就达1.4亿次,讨论次数1.2万次,网友关注度可见一斑。
经查证,这一话题源自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李锋亮的一篇文章观点。
该文章由中国科学报25日发布,李锋亮在文内讨论的主要内容是“内卷”现象,以及他对“内卷”的看法。而其“躺平态度极不负责”的评论正出自文章最后一部分内容——“笔者对那些不喜欢‘内卷’的大学生的建议”。
根据文章,李锋亮称自己就是“小镇做题家”,但幸运的是即使到了一线城市的知名大学,依然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耀眼的绩点,甚至早早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任务。
他表示,自己一方面理解由于激烈竞争带来的广泛焦虑,才让“内卷”成为流行语;另一方面,也强烈建议不要用“内卷”对竞争进行污名化。
李锋亮认为,现在人们纷纷谈“内卷”,正说明了社会是可以通过竞争获得上升机会的,否则社会阶层固化,怎么努力都是白费力气,而这种情况下社会就可能面临大动荡与大退步。因为如果没有竞争,抑或如果竞争没有区分度,优势家庭的子女将凭借已有的优势,轻松碾压弱势家庭的子女,那将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他继续称,如果进入名牌大学就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前程似锦,轻松获得“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那么广大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家庭原因输在教育起跑线上的学生,就再没有“逆袭”的机会,这样的情况只会更糟。
因此,已“现身说法”的李锋亮就认为“家庭背景不那么好的大学生就不要再吐槽‘内卷’了。如果没有学习成绩这个硬指标的竞争,那么优势家庭的子女可以轻易通过各种所谓的“素质”占据大部分资源。”
另外,在李锋亮看来,鼓励竞争有很多收益,包括促进流动、减缓分层等,不过其成本就包括整个社会不得不“内卷”。李锋亮有意识到“内卷”残酷,但他并不反对“内卷”下的竞争,并对那些不喜欢“内卷”的大学生提出了建议:
如果你能够通过一定的努力获得比较好的绩点,则不应该跟风鄙视绩点;如果你在绩点上感觉疲于应付、力不从心,则可以去寻找能够体现自己优势的其他信号,比如科研、公益服务等,即采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术,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
总之,千万不能因为不喜欢“内卷”,就采取“躺平”的态度。“躺平”是极不负责任的态度,不但对不起自己的父母,还对不起亿万个努力工作的纳税人,毕竟高校的运行经费中,学费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很大比例来自财政拨款,而财政拨款的来源就是税收。
也正是这一建议,让李锋亮的这篇文章,最后反以其对“躺平”的寥寥几句个人看法彻底“出圈”,并招致网友们几乎一边倒的反对与批评。
在报道他此番言论的相关新闻下,不少网友认为,李锋亮“躺平极不负责任”的观点未免“居高临下”,还给人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之感。
也有许多网友观其文章,反驳其对于“内卷”的说法,认为他对此理解并不准确。
甚至还有人进行情景假设,描绘了一幅“清华大学副教授卷起来”的场景,以说明什么叫做“内卷”: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网友也指出,“躺平”是一种接纳自我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有人表示,不是自己不愿意奋斗,只是因种种现实原因而无奈选择“躺平”。
而值得一提的是,《光明日报》此前曾发文谈及“内卷”与“躺平”,文内的相关观点正映照了上述许多网友的想法。
这篇“拒绝‘内卷’,年轻人开始信奉‘躺平学’了?”的文章称,事实上,这些信奉“躺平文化”的年轻人也并非完全是咸鱼心态,也不同于几年前网络上出现的“葛优躺”和“丧文化”,他们中的不少人仍然有自己对人生意义的看法。
只不过他们不愿意卷入社会系统给人们设定好的程序,不想在这个快速而拥挤的进程中,追求传统意义上的通过加班、拼业绩等方式实现“升职加薪”“买房买车”,他们选择自动退出追求社会系统中成功的快感,而将衡量的标准设定为内心对自我状态的接纳。
同时,文章也指出,在网络上流行起来的这一“躺平”文化虽不是主流,却也释放了一个要关注年轻人心理和生活状态的信号。对大部分年轻人而言,生活并非没有“***”,只是有时候实现的难度比较大,比如想要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想要尽可能地提升生活质量,在一番较劲之后发现没能“翻身”或者“逆袭”,也就选择了“躺平”。显然,现代社会仍然要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让年轻人有机会在社会系统中实现自我价值。
而另一方面,年轻人也不必急于“躺平”。哪怕是像《百元之恋》电影里靠“家里蹲”生活了32年的主人公,依然有产生“好想赢”意念的时刻,哪怕独自抵抗生活的重拳,也不妨向生活致意。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由此带来了种种社会话题,也演绎出无尽的人车故事。作为苏北“汽车城”盐城的学子,我们更是感受着汽车的魅力。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代,汽车也是习以为常,但是汽车带来的不仅是好处,比如说:方便行走、省时间;当然还有一些坏处,比如说:伤人性命,污染环境。
汽车每一天都会排放许多尾气,这些铅病毒到了人体会侵入血液,出不去了,会让人体得到咳嗽的“恩惠”,据统计,每千辆汽车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约3000kg,碳氢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美国洛杉矶市汽车等流动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已占大气污染物总量的90%。汽车尾气可谓大气污染的“元凶其对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刺激眼睛,引起红眼病;刺激鼻、咽喉、气管和肺部,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光化学烟雾能使树木枯死,农作物大量减产;能降低大气的能见度,妨碍交通。汽车还有一个坏处-——就是会误伤人命!有多少家庭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所以我们要少开车像这样的坏处在汽车身上还有许许多多,比如手脚疲劳,四肢无力;比如晕车头痛……
当然汽车还有许多好处,它可以接节省时间,让我们的科技更加名列前茅,有了它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感情更加美好、眼见更加开阔,总之要小心,也要大气。
汽车与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可真说不清,当然每件事都有好有坏,所以人与车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就在于你的经历和胸怀。
我曾在一本书上看见一小则顺口溜说:“商人看商机,考古学家看古迹,老师看成绩,学生最爱看电视机。”当下许多人顿时会心一笑,这也证实了,现今社会上,有许多人和电视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打从小学开始,俏皮可爱的卡通人物,活灵活现的模样,彷彿有磁力一般,把我的目光吸引着。偶尔转到新闻台时,屏幕上出现一位气质优雅、光鲜亮丽的女主播,口齿清晰、有条不紊的播报着最新、最流行的事物,让人对女主播留下深刻的记忆。
记得有一阵子,我沉迷于卡通——神奇宝贝,每当放学回到家,总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视想看到神奇宝贝。澡也不洗、功课也不做,一定得弄到三更半夜才肯甘愿,妈妈无奈的眼神和唠叨的话语,才发觉电视的魔力和其之大啊!让我不自觉的掉入罪恶深渊。从那刻起,我发誓要改变我的生活态度和情况。
其实电视本身并没有分好坏,全看使用者的选择,好的节目令我身心舒畅,也有些综艺节目,说、学、逗、唱,逗的大家都乐滔滔,心花朵朵开。还有探索着自然界的奥秘或介绍许多地方的民俗风情,俗话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些丰富的内容及知识,足以让我成为“现代秀才”了。当然,偶尔也会有一些节目,为了迎合观众需求,通斥暴力、血腥、色情等不良因素,我们绝对不可轻忽它们的影响力;电视节目一定要慎选,要不然意志一但沉迷于其中,就会无法自拔,甚至做出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而酿成大祸。
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电视也是一样,因此,每个人都该认清自己的'身分,观看对自己有益的节目,不至于仿效盲从,政府也该尽到把关节目的品质,免得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