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田地里,一望无际的稻田掀起浪涛,远远的山包与这头的树窃窃私语。我听见风的声音,树叶交错的声音,我看见湛蓝无边的天空扣实在地面上。心中激荡地回响着天圆地方,震耳欲聋。
我感到天地在俯察我,我感到我的卑微与渺小。
佛家偈言曾说:慧极必伤,情深不寿。意在讲一个人过分聪慧与敏锐容易自伤。其实不如说一个人知道得越多便越觉得自己的低下。
苏格拉底常自言无知,他的学生愤愤不平地质问老师为何这么讲。苏格拉底画了个同心圆,说:“这个小圆是你们知道的,这个大圆是我所知道的,这两个圆的外面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因为我知道得越多,我就意识到我不知道得更多。”
是的,在长久的学习过程中,我久久地瞻仰着知识殿堂,我感到自己的无知与卑下,我看见无数的伟人来去,时间奔流而过,带走一批,带来一批,留下永恒不变的真理。
在这绵长的时间坐标轴中我淹没其间感到迷失,在广袤的天空下,宽阔的空间坐标轴上我感到渺小。我常常读完一本书,抬起头来感到恍如时过经年的空洞,人大抵都有这样一个时刻,卑下的无法自处,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你的脚落不到实地上。
长长久久地踮着脚尖瞻仰神圣,重心不稳,撑不了太久的。
人的生命就是这么一个万变不离其间的圆,我在边境游走,看看未知,但幸好在我累时,向下看看总有个圆心把我钉在那里。在束缚中追求自由,又在限制下找回自我。
亚里士多德曾说:“即使我身处果核大的世界,我仍自以为王。”这就是我对迷失的答案,在被时间的洪流冲得七零八落时怎么把自己拼回来。
看看下面,那些守在圆心的人和事,在迷茫的时候给了你一个支点,然后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我在向上看时永远也无法知道这个宇宙,这个世界有多大,或许一望无际又或许只是一个果核,无限大又无限小。我是其中一枚小小的种子,向上看也向下看,在不同的视角给自己以定位。
我低在尘埃里,但我也开出自己的花。
人通常会通过视角来判断自己的位置,向上看会认为自己在下面,向下看则觉得自己在上面。在确定位置之后,人所采取的行动也会不同。
维克多?雨果在抬头的瞬间,看到了钟楼墙上像是怀着人生所有苦难者写下的“命运”二字,于是《巴黎圣母院》诞生;而在他的另一部作品《悲惨世界》中追捕主人公冉?阿让,以正义为名的警察先生,无数次踏上高桥从上往下望,他在自己构筑的正义之塔上无助地踱步,向下望的眼神中透出信念的动摇,最后一跃而下,回到了最初始的位置。
于是,我开始认为,“在下面”是个好位置,不让你觉得高高在上,岌岌可危,还可以让你发现更多的可能与挑战。
我个子矮,所以习惯了向上看,而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不服输的劲儿,更所幸的是多年处于“在下面”这个位置并没有磨去我的斗志。我总是充满干劲,因“上面”的风景告诉我永远不要安于现状,向上看的人生注定马不停蹄。
刚进高中的时候,我有一段时间没有来学校上课,于是落下了很多课业。“落后”使我不得不处于一个相对比较“下面”的位置,自然而然地仰视着周围的人。这样的状态让我吃了很多初中不曾吃过的苦,尝尽了落后于人的滋味。于是我开始相信一句话:命运是会一直关注着你的,它发现你过于安逸,觉得这样会毁了你,于是就帮你改变。因了命运的关照,我到现在仍旧是直直地仰着头,不敢有半分松懈。
这样向上看的视角一直提醒着我,也给我许多的动力。
你永远以谦卑的下者姿态观察事物,就不会被附加的东西所累,向上看的视角带来的总是新的、充满挑战的。我期待新的挑战,这样的视角与位置让我处在一个全新的吸收者的姿态,享受不断前进上升的喜悦。
选择向上看的视角和在下面的位置,给我的人生带来了不断攀登的快感和永远没有尽头的挑战。这样不就永无止境了吗?对,享受的就是没有边界没有最大值的人生!
还没到换季的时候,妈妈总是带我去买新衣服,红的、黄的、长的、短的……各式各样。这天,我到奶奶家玩儿,看见爷爷搬出几件大箱子,仔细一看,里面全是一些陈旧的毛衣,爷爷笑着说:“这时你爸爸小时候的毛衣,那时候没有现成的可以买,都是请别人织的,而且只有过节的时候才有新衣穿。”是啊,现在的我可真幸福!
人的一生处在不停的行走当中,不停变换自己的身份,看世界的视角在变,位置也在变。
向上看,觉得自己在下面;向下看,觉得自己在上面。人们对此的感觉是相同的,但这种感觉带来的改变却是不同的。有的人向上看觉得自己在下面,然后奋起拼搏不断向上,这是好的改变,但也有的人深感自卑,从此自暴自弃,这是坏的改变;同样向下看的人也可能因为感觉自己在上面而获得心理的满足,也可能过度的自得变成了骄傲自满。由此可见,找准自己的位置十分重要。我们的视角总会变化,位置也随之改变,但用不同的视角在不同的位置我们需要同样的认识自己,找准定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末大儒顾炎武的这句话在近百年来广为传诵。但这并非他的原话,他在《日知录》里谈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他认为,保全一姓之国,是国君的责任,而保全礼义廉耻,则是“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正是这种认识,让他未到中年就决意不再参加科考,退而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是真正做到道德、学问、紧密一体的,而这正是出于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与正确的人生抉择。
当然,视角与位置虽然是我们行动的基准,但却不是我们的阻碍。曾看过一篇关于马拉松跑者莉比的报道。这位77岁的跑者人至老年才接触到马拉松赛事,尔后她用自己的成绩打破了周围人对她的偏见,她几乎拿下了她这个年龄段有关马拉松的所有纪录。当她开始跑步时,必然也从自己的视角看过那些比自己更大或更小的跑者,也慎重审视过自己的位置,最后,她选择“固执己见”,用行动去创造奇迹。
向上或向下看,我们看见不同的风景,选择不同的道路。有时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视角,选择不同的道路,又有时我们需要坚持自己的视角,坚守自己原本的位置。不同的视角与位置,我们持有的是相同的心,去感受和认知真正的自我,然后真实的'前进。
无论是大儒顾炎武还是老奶奶莉比,他们或正确认识了自己或打破了周围对自己的认识,他们的成就都绝非幸致。他们做到了,那么接下来的我们,更该努力去前进。
每逢双休日,奶奶都会带我去超市买零食,有脆脆的薯片,香甜的牛奶,酥软的`蛋糕……当我正不停地往购物车里塞时,奶奶感慨道:“你知道你爸爸小时候都吃什么吗?那时候没有吃的,所以你爸爸就和你伯伯经常上山去偷吃没熟的桔子,酸得牙齿都快掉了还一个劲儿地说好吃!”这时,我总是庆幸自己能拥有这么多好吃的。
我坐在沙发上,又翻开了爸爸小时候的相册,那一张张泛黄的照片里,低矮的砖瓦房、木板房引起了我的注意,为什么现在见不到这样的房子了呢?原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栋栋大楼拔地而起,原来的“老古董”当然看不到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