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悬念
把文章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一个提示,但不马上解答,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兴趣,产生急于看下去的迫切心情,这样文章的开头,我们称为巧设悬念。它的好处是能避免结构上的单调,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杨朔的散文《荔枝蜜》意在由蜜蜂而赞颂劳动人民的崇高品质,并表达自己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意愿。但文章并没有直接道出这一主题,而是通过展示作者对蜜蜂思想感情的变化,曲折有致地表达了主题。作者开头写自己对蜜蜂在感情上“疙疙瘩瘩”,接着写自己因吃了荔枝蜜而“想去看蜜蜂”,然后又写了蜜蜂的辛勤劳动与养蜂人的介绍。文章结尾写作者做梦“变成一只小蜜蜂”。由此可见,“曲径通幽”是指一种不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而是曲折委婉地逐步显现主题的谋篇手法。
运用“曲径通幽”法,要注意两点:(一)“曲径”是手段,“通幽”是目的,手段要为目的服务。(二)行文的曲折应适当有度,不要为曲折而曲折。
观后感,从日常应用上来看是的一种形式(三类:摘抄式,概括式,有感式;从文体上来讲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有观有感,有叙有议,观为感之先,感缘读而发,观以感为主,感以观为基,形式灵活,富于变化,能够及时地反映生活,影响生活,又是常出、写作简便的文章体裁之一,所以我们必须准确熟练地掌握它运用它。我们平常所说的是广义的,包括读后感、听后感、观后感、看后感、做后感等;狭义的专指读后感。
点题(点:读了之后心潮长(2小句
引述(引:如此这般概括讲(少于三分之一篇幅
议论(议:抓住核心说一句(1小句
联想(联:古今中外正反想(一半以上篇幅
结尾(结:结尾方法须注意
上挂下连谈希望(2小句
我认为既然运用倒叙的手法,就要将最精彩的、最具有吸引力的,或者最能表现主旨的部分呈现出来。曹荣的这篇文章开头虽然也运用了倒叙的手法,但是只说“凤仙花开了,它能开花,并且开得如此美艳,可真是个奇迹”,至于怎么美艳,开头并没有描写,感觉比较平淡。(李杏梅)
我感觉倒叙与顺叙并不是势不两立的冤家,倒叙离不开顺叙。曹荣错误理解了倒叙的概念,主体部分没有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因“倒”而“乱”了,修改之后,条理就清晰了。(张瑶)
我认为倒叙运用的成功与否,与文章的起承转合的衔接有很大关系,既要界限分明,又要衔接自然。修改前的这篇文章,在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缺少明显的标志。修改之后,文章读起来就顺畅自然多了。(王珊珊)
在记叙一件较复杂的事情时,在同一时间段中,先叙甲地的情况,再叙乙地的情况,转而再写甲地的人事,这就是“时空交织”的文章构制方法。它有利于结构紧凑,文字简练。早年有一篇著名的通讯,题为《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说的是平陆县六十一个民工突然发生食物中毒事故。作者先写民工中毒后的场面,接着写卫生部接到紧急求援电报,再写平陆医院抢救经过,转而又写北京有关医药商店调运紧急药品的情况,如此轮流反复交织的叙说,构成了一曲动人心弦的凯歌。当然,采用这种方法有一定难度。
有时,在叙述一件事的过程中,作者运用插叙、补叙等手法,也可构成“时空交织”的感觉,我们把这种谋篇方法也纳入“时空交织”中。
许多同学轻视了审清题目这一关,从而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如因漏读或错读题目而失分,这是一种过失性的失分,只要细心读题,完全可以避免。有的学生忽略题目中的修饰语而失分,还有的是因为没有真正把握题目的要求,答非所问而失分。仔细审题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得分率,尤其是一些难度较大或开放性较强的题目更需要认真审题。有些所谓难题,只要仔细阅读,捕捉到题目所给的信息,就能发现其内在含义,进而攻下难关。捕捉到的.“信息”只是一个“毛坯子”,需要根据题意作比较后进行精加工。加工的前提仍要始终围绕文章的整体意思比较答案与文中提供的信息的异同,比较答案的内涵、外延和关系是否与题目的要求相一致等。
同学们的修改,在文章的开头增加了描写凤仙花盛开时的句子,这样更能表现出凤仙花顽强的生命力,与凤仙花的两次不幸遭遇形成对比,既开篇点题,又凸现主旨。修改后将最精彩的部分呈现在开头,这正是倒叙的魅力所在。在开头与结尾处,同学们加上了恰当的过渡句,这样使文章过渡更加自然,文章的脉络也更加清晰了。另外,同学们在主体部分调整了段落的顺序,说明同学们对倒叙的概念已经掌握得很清楚,真的不错。文章不厌百回改,希望同学们今后在修改上多下点儿工夫,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所收获。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