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课外书,就是一位你的知心伙伴,一本课外书,也是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今天,就由我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一期《我的一本课外书》观后的感觉吧。
第一个出场的是9岁的翟尧玥。他在生活中十分乐于助人,翟尧玥推荐的课外书自然是《雷锋的故事》了。乐于助人当然是好事,但是近期有的人假装摔倒,诈骗别人钱财,当评委老师问起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时,翟尧玥说:“先找人帮忙,再打电话……”看到这里我不禁想,我都已经十一岁了,遇到这种情况我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处理,而他只有9岁,我不禁有些惭愧。
第二位是张涵,她喜欢读书。张涵推荐的是书是《简·爱》,当评委老师问张涵能不能背一个片段时,她立即正确、熟练、有感情地背诵了这个片段。当我听到她要改编故事的结尾时大吃了一惊!但她说出理由时,我觉得她说的也不是没道理。虽然没有被选上,但是我还是很佩服她。
是啊,她们读书是人能读到背过;是能读到把自己置身于书的意境中;是能读到觉得可以把结果按另一条思路改写;是能读到从书中读出灵感。而我呢?也就是囫囵吞枣、马马虎虎地读一遍,对其中的内容和要点以及有关知识点略知一二,根本就没有深入细致地读进去。所以每次我谢都无法写好,更无法有感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有所收获,就要像她们一样,读书要读进去,才能有自己的感悟,自己的收获,这就是我刚看本期节目最大的收获。
——高尔基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为了让你多看我一眼》。这本书是我从朋友家里意外看到的,我看见朋友她看的津津有味,我就求妈妈也给我买一本,就这样一本“来之不易”的书,被放在了我“最喜欢的书”的“宝座”上。
书里面的主人公是沈石溪,一个普普通通的四年级小学生。他为了能让韩老师多看他一眼,他选择变成差生,变成一个超级坏的学生,他觉得这样才能让韩老师那温柔的眼光停留在他身上。可是,就算他坏到极点,韩老师也没把温柔的眼光停留在他的身上。
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吗?那是因为我和主人公沈石溪有差不多的遭遇:比如被老师误会。我懂得沈石溪被韩老师误会时的心情,那感觉就犹如晴天霹雳,就像大地都要裂开似的。比如我和沈石溪一样,都故意想让某位老师的目光停留在自己的身上,可是,我的'学习和沈石溪一样,都是中等的,我从来不旷课,也很少早退,所以我根本就引不起老师们的注意。用书上的话说:我属于那种不显眼、不突出、很少有表扬、也很少有批评、有我不多、有我不少、既不会让老师头疼、又不会让老师惊喜的中游学生。
在这本书里,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要坏,就坏个彻底,坏到极点,这样才能让韩老师温柔的眼光停留在我身上。
我长大以后,想当像沈石溪一样厉害的作家,写出和沈石溪一样好的书、小说和作文,让哪些不爱看书的人,从此爱上书。就是这样一本不厚的书,才让我有了当作家的梦想。
初识龙应台是因为《目送》,在网上很是畅销。尤其是那一句“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让我很是感慨。当时很难想象母亲和孩子竟能够这样的交流。当龙应台遇到了所有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和自我的孩子终归还是渐行渐远时,甚至她的问题更为严重,在孩子最重要的成长过程中并未陪伴在孩子身边,并且两人中间还隔着一堵巨大的中西文化的差异之墙。可是龙先生选择的是“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关系,可是我能够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于是两个人便一齐写了三年专栏,经过一封封跨越大洋的书信,一次次深夜的交谈,让所有人看到了,找到了和父母和儿女沟通的方法。36封家书谈论的资料包含生活,社会,经济,政治,人生,母亲与孩子思想的碰撞交流融合清晰的展此刻所有人的面前。如果说《傅雷家书》是父亲对孩子谆谆的教诲,那《亲爱的安德烈》就是母亲与孩子深刻的交流。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虽是以母子交流为主,但大多经过对时事,对人生,对事情的交流来体现。文中涉及了许多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我就只拿一两个我很有感触的说一说。第8封,第9封信中,两人讨论了“两种道德”的问题。主要针对日益明显的贫富差距问题,不仅仅在台湾在德国,在大陆也是,整个世界也是。我们在吃着好几百块的大餐时,是否能够想到还有孩子在山区里不明白什么叫披萨不明白什么叫汉堡。在我们倒掉残疼剩饭的时候,是否能够想到非洲那些因饥饿导致水肿、肚皮滚圆最终死掉的孩子。这是个十分严峻的现实问题,也是个十分严峻的道德问题。于是龙应台就提到了两种道德,消极的和进取的。我们能够节俭,能够不浪费,能够随手关掉无人房间的灯,在并非很热的时候不开空调,可是这个只是消极的道德。进取的道德是主动的抵制,主动的做一些事。而我觉得其中最令我有感触的话是“菲利普(龙应台二子)说,唉呀妈妈,那你鸡也不要吃了,你明白他们是怎样很多养鸡的吗?他们让鸡在笼子里活活被啄成一堆烂肉,你说人道吗?我说,我又不是圣人,我只管我记得、做得到的。道德取舍是个人的事,不必须由逻辑来管辖。”虽然这话听起来自私,却确实解决了我的问题,许多次我徘徊于消极和进取的道德之间不知如
何取舍——那只是个人的事。
第27封信《给河马刷牙》更是使无数人潸然泪下。文中龙应台主要写到他的儿子觉得自我会一向平庸下去,而问他是否会失望,龙应台的回答是只要觉得有意义,能够带来欢乐便不是平庸,平庸是和别的比的,自我的事情本就不需要和别人比较,何来平庸?“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期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也让我明白了父母的心,他们要求我们好好学习的目的并不是要让我们成为什么人,而是让我们有选择成为什么人的权利。
“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从纯真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这样的文品、人品,值得我们去品读。
“也就是说,你到今日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这句话印在《亲爱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觉得十分奇怪:一个儿子对自我的母亲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她悲痛么?之后我才明白,安德烈可是是想拥有一个成年人应当拥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语比较直率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的理解的巨大差异使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我的中国母亲有着诸多不满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性、药、摇滚乐”?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使人不断地堕落。所以安德烈也说,“性、药、摇滚乐”只是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当就是每一天都能感受到这种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
是啊,谁不想拥有自由,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在即将成年的时候,在似懂非懂之际。可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很好地管理好自我的?我觉得应当不多吧。毕竟自控本事可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觉得自我拥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成为家长后,我们会不管自我的孩子,给他们100%的自由吗?有职责心的人必须会说“NO”的吧。
就我个人来说,我对自我所拥有的自由还是很满意的。因为我觉得随着我的成长,我拥有的自由也在不断增多。比如我上小学的时候,爸妈总是要限制我看电视的时间,所以在那时我是不敢随便碰电视遥控器的。当我上了初中后,爸妈对我在看电视方面就很少管了,因为我已经能合理安排看电视的时间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妈才给我买了第一个手机,他们也是认为我有本事控制自我,才放心地这样做的。在我有了手机后,他们也从来可是问我用手机的情景,我对此也很满意。所以我觉得自由虽然——像安德烈说的那样——是天生的权利,可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认为父母就应当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后放任不管。
在我看来,安德烈真的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我总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这般的生活,我必须会十分满足的。可是我却又从书中读到了许多安德烈对母亲龙应台的不满,不满母亲的多管闲事,不满母亲的“无知”。我觉得安德烈似乎对自由的要求过高了一些,或许也没有,只可是又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自由其实有很多种,但我觉得最复杂的自由,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自由。这自由是父母想给却又不想给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给予孩子自由时,总是附带着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情感。虽然我身边大部分朋友的家长都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的,但也有少数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长大后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费解。所以我也很推荐那些内心矛盾很大的父母或孩子来看看这本书,必须会获益匪浅的。
最终,我还想说,我真的羡慕安德烈,他能在一个如此精彩的人生环境中不到三十岁的他已经跑遍了差不多半个地球,拥有一群不一样肤色不一样语言但却肝胆相照的好朋友,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遇事能独立思考,有自我的见解,安德烈的人生注定充满挑战,充满色彩。我期望至少有朝一日我能走出国门,去感受外国世界的精彩,进而拓展自我的视野,丰富自我的思想。
亲爱的课外书:
你好,虽然我非常爱你,但鉴于期中日益迫近,作业量陡然增加。奔忙于学校与补课班之间的我,越来越分身乏术,不得不暂时跟你分开一段时间。
我真的不是故意要把你关进小黑屋的。当妈妈强行把你从我身边带走时,我就像一个被人夺走了最后的“救命稻草”的溺水者一样,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但我明白,妈妈这是为我好,如果没有她的强行介入,自制力不强的我就会只顾着和你聊天,忘记学习、休息了。上次随堂测验一塌糊涂的成绩就是证明,所以也请你不要怪她。
你知道吗?没有你的日子我真的`很孤单、很无趣。晚上,床头柜上不再有你散发的淡淡油墨香,我会失落;早上,写字桌上不再出现你绚丽的封面,我会偶尔爆发“起床气”;中午,书包里少了你动人的身影,我便没了和伙伴们分享读书乐趣的谈资。我也曾为与你重聚而努力向妈妈争取过,可妈妈总是对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我哑口无言。
我转而向宠我的老爸求助,经过他的再三争取,我才得以和妈妈订立了君子协定:每天写完作业,再保质保量、不出纰漏地完成三张课外练习卷,才可以和你相处到晚上睡觉前。可是,我的能力实在有限呀,有时只写完一两张卷子就闲得不行了。连剩下的第三张卷子都只能推迟到双休日去完成,和你亲密接触的美好愿望自然泡汤了。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是如此地思念你,你是不是很想念我呢?请你像我一样忍耐一下,好吗?因为妈妈已经同意,如果这次我能在期中考试中考到班里前十,就允许我们每天相聚三个小时了。等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个够了。
想你的芳瑜
20xx年4月6日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