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眼弟”对手机的研究可不一般,不仅对功能烂熟于心,操作速度更是飞快。他最爱研究手机软件,这不,最近他下载了“美拍”,又在班上手舞足跳地比划了:他一边把衣服披在头上,一边抚摸着念道:“头发干枯、分杈……五大受损,一个对策”,他说着,张开五个手指在空中比划了一下,然后忽然伸出两根,做成剪刀状,:“直接剪了,猫妈牌剪刀,中国驰名商标!”说完,他故作镇定把衣服扯下来,那滑稽的样子,逗得周围的.同学哈哈大笑。
一张胖乎乎的脸蛋;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晴;一头偏黄的头发,一张呱呱说不停的小嘴。哦!还有一对甜甜的小酒窝。这就是我的同桌——一个纯朴的女孩。
每次上课,总能看到她积极的举起小手,一次科学上,老师向大家提出问题,明明知道答案的我却迟迟不敢举手。我把头偏向了同桌,只见她的手高高举起,仿佛屁股都要离开凳子似的,还轻轻地说到:“我来,我来……”虽然有时会答错,甚至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但从未打击到她的自信心。她喜欢朗读,每次朗诵时,她的声音最为洪亮,节奏清晰、抑扬顿挫,那甜美的声音仿佛把人带进那课文中,使人身临其境。
同桌不仅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热爱朗诵,更令我折服的是她那乐于助人的精神。
那天上午,阵阵春风吹散云雾,太阳欣然露出笑脸,阳光洒满了操场。下课铃声一响起,同学一窝蜂挤出教室,争先恐后的向操场奔去。由于门太小,有的同学还撞来撞去,我两下被拌倒在地,“哎哟,真疼!”旁边的同学看我摔倒在地,有的像快乐的小鸟一笑而过;有时却视而不见的飞快走过;还有的捧腹大笑。这时,一双修长白晰的小手,慢慢的、温柔地把我扶起,还细致地把我拍掉衣服上的灰尘,关切的问:“没事吧”“没事!”我抬起头,红扑扑的脸蛋映入脸帘,眼里闪烁着温柔的光。果然是她——我的同桌!
我的同桌总是无微不至的帮助同学们,总是把方便带给别人,把辛苦的汗水留给自己。谢谢你,我的好同桌!
我的同桌叫王雷,他可是在我们班上出了名的学生,全校师生都晓得他。好的一方面是,他从来不犯大错误;不好的一方面是,他总爱出小毛病。不过有一点肯定的是,王雷在班上的学习成绩很好,所以老师也不会说他。
记得有一次考试前,数学老师准备次数学测试卷重新讲一次,为了加深印象。倒霉是,只是王雷一个没有带数学测试卷,这可将老师给气坏了,只听老师大声叫道:“王雷,学习不认真,就好像你这次能考多少分!”气也没有法子了,反正现在就要上课啦!结果,王雷只好和我看一张卷子,老师边讲边让我们纠正错误。
令我惊奇的是,王雷虽然马虎没有带卷了,但是他却比我听得清楚,还给我讲呢!我心里不停地想:上帝呀,为什么让我这么笨呢?如果有同桌的一半就好了。
期中考试过后,王雷还比我先交卷子,我问他“你这次数学能得多少分?”只见他胸有成竹地说“一百分没有问题。”我说:“别吹牛了!这次的题比以往难多了,而且有些题都是我们不常的,我还怕自己不及格呢!”
然而,成绩出来以后,王雷居然真的得了一百分,而我只得了可怜的73分。在修正的错题的时候,王雷还对我说:“苗苗,如果还有听不懂的地方,你说尽管我问我。”虽然说得不多,但是足以让我感到温暖,我也有信心了。
这就是我的同桌,一个很聪明又热情的同桌。和王雷做同桌,我感到非常庆幸,在他的影响下,我也慢慢地喜欢上了数学课,而且也喜欢了难题,成绩比以前进步好多。
一本书讲述一段故事,《我与地坛》则讲述了一个有关母爱的故事。以下是“《我与地坛》读书笔记”,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史铁生推着轮椅缓缓地进了园子。他想寻找生的理由,或者死的解脱。一个返乡的知青、一个失业的大龄青年,一个多愁善感的大脑,再加上一个高位截肢不得不依靠透析机活着的现实,史铁生的命运真是多舛!母亲悄悄地跟进了园子,落日的余辉把她慌慌张张的影子拉得悠长,满脸的焦灼终于在看到儿子的一刹那散去。她就这么怔怔地盯着儿子倔强的背影,又怕他蓦地转身发现自己,便远远地守着、藏着。地坛的风翻动着安详的落叶,轮椅的车轮轧过青青草坪,母亲瘦削的脚印散落在地坛的角角落落。一位焦急的母亲,一个雕塑般的儿子,共同凝成了一个千年的守望。一天又一天,十五年的日子就这样看似平静地过去了。这便是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描述的一幅令人难以释怀的景象。
所有的无奈和悲怆都源自一个现实:儿子在二十岁这个“最狂妄”的年纪突然截瘫了。一个满心准备迎接爱情和事业的人,却先迎来了残疾。天塌了!他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当时的史铁生想到了死。殊不知,儿子所有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要加倍的,“她是怎样的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一个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面对着一天天长大、却更加孤僻内向的儿子,已经身患绝症的母亲不知度过了多少个空落的白天和不眠的'黑夜。只是这一切,儿子在母亲去世后才逐渐体会。
每次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总是神情肃穆,喉咙里有个莫名的东西在来回嘀咕,胸口憋闷之极,眼泪就潸然而下,父亲的样子便清晰地浮在眼前。八年前的冬天,父亲在我“最狂妄的年纪”上猝然离世。那时,二十三岁的我刚刚走出村子独自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打拼。花花绿绿的高楼大厦在带给我新奇的同时,也挑动起了一颗早不安分的心,我精力旺盛,骑着一把破旧而快乐的单车把梦想洒遍整个城市。然而,几乎一夜之间,父亲没了,就像一座山的底座突然下沉,我心底某个巨大的东西被猛然抽走了。我不忍回忆2001年除夕那天那一刻,那一刻父亲想对我说的很多很多,但是病魔已经不容许他多说一个字。他把自己56年人生的最后一瞥留给了母亲、姐姐和我。之后,他的瞳孔便逐渐放空,一双饱经沧桑的泪眼挣扎着,却终于不听使唤地闭上了,永远地闭上了。父亲的灵魂在那一年、那一天最隆重的时刻升起、飘走,留下了全家无尽的遗憾、对未来的恐惧和对他永远的不舍。
那些年,我因过去猖狂而生的深深自责和子欲侍而亲不待所带来的无边痛悔,几乎带走了我所有的眼泪和对未来的希望。每天下午,我总是摇摇晃晃地骑车到二环边上,找个没人的角落,坐着、站着,又坐下…… 这个世界熙熙攘攘,却没有了我的父亲!在辗转反侧的深夜、在若有所失的傍晚,父亲那白发苍苍的脸庞总是似有若无地出现,然后淡去,终于无形。史铁生写到:“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呀,迷迷糊糊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了。’”难道我的父亲也是由于受苦太多被上帝召回?他像天下所有伟大的父母一样,有着低调的自信,坚忍的意志和对儿女毫不张扬的爱。在乡下干了一辈子民办教师的他,自幼丧父,节衣缩食,养家糊口,数十年风雨交加,有几次濒临饿死的边缘。如果上帝赋予众生均等的苦难,我想他早就应该苦尽甘来、颐养天年了。他勤劳善良一生,却不想会以这样一个残酷的方式来结束人世的苦难。
为了父亲,我发誓要活出个人样来。这种念头从八年前出现到现在依然清晰可见。诚如史铁生所言,“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太真实了”。我开始全面审视自己的过去和将来,对自己的不满与日俱增,逐渐进入一个狂躁奋斗的时期。我不知道以怎样的方式来“使父亲骄傲”,只是频繁地更换专业、不止一次地谋划变动工作。我无法确定现在自己慌慌张张所撞开的这条路是不是父亲所希望我走的那条路?那条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是衣锦还乡的荣贵,还是家财万贯的显赫,抑或是内心的豁达、坚强以及与人为善的真诚?
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也可以让一切回归本真。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在母亲去世多年之后,终于明白:“我用纸笔在报刊上所撞开的那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盘点自己的人生经历,突然发现,自己八年来的奋斗,在“使父亲骄傲”这个外衣的包裹之下,并没有完全剔除那些世俗功名的念想。唯一能够让父亲欣慰的,就是自己在生活面前所一直具有的积极姿态,和逐渐形成的坚韧、宽厚、真诚和豁达。读完书,我掩卷长思,我想那些所谓的名、所谓的利,就像地坛上空那鸽子的哨声、冗长的蝉歌和空旷的啄木鸟声一样,早就应该在时光的流淌中一起逝去了……
于是,我再一次想到了地坛。地坛的风轻轻拂过四季,轮椅上倔强羞涩的少年在内心的安宁中变得坚强无比;一位失去了父亲的儿子在悲愤的奔波中逐渐长大。古殿檐头的风铃摇个不停,可是那些受尽苦难、大爱无疆的父亲母亲们却永远地走了……
《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泄情感的地方,同时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
由于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他体验到了更多的人生的痛苦,但他依然在命运中挣扎时,找到了一片古园,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深刻地感受每一个季节的特点,体会每种人生的价值。
他思考了死与生。死是必然的归宿,当我们感到累了,上帝会自然安排我们休息。而活着,是我们一生都需想的问题,即使活着是饱经苍桑的,世界仍然在运转,古园依旧是古园,我们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变现在的自己。当我们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地了,应理去心中的一丝杂绪,认识真实的自我,进行自我完善。思考人生是每个人的必备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结果、内容不一。
史铁生不仅思考着自己的逆境,他还在思考自己的亲人所受的痛。"时间能证明一切",作者始初并没考虑到母亲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忧伤中,经时间的酝酿,他感知到母亲的忐忑与无奈。与此同时,也鸣响了我心中的警钟,母亲对孩子的爱意志坚韧、毫不张扬,而我妈妈正顽强地与病魔抵抗,同时还要承受不成器的我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我应庆幸我母亲还在,我有机会能让妈妈摆脱苦恼,并且除去我那一丝倔强与羞涩,不至于到时后悔莫及。因此,我感谢史铁生的经历警醒了我。
在课本未节选的部分中,还有作者从各个方面诠释所感受到的春夏秋冬;在园中曾经出现的人们及对他们人生的思索;对逆境人生的理解,差距是必然的;作者对自己的生涯理解;许多美好的事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人生是如此复杂但却纯真、质朴,以至于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渐成熟,认识更清晰,从失落、烦躁转变为稳重、深情 .
我永远觉得我的奶奶慈眉善目。幼时,父母常年不在身边,我童稚不明事理,印象中的阿爷总是很威严,奶奶每周都来幼儿园接我,牵着我的手走过大街小巷,穿越车水马龙。
那时我是全托,好不容易周末回家一次。一周最爱的一天就是奶奶早早来到,比其他小朋友家长更早地接我离开幼儿园。我会欢呼雀跃地牵着她的手,沿着河边跟奶奶一起慢慢挪回家。路上看到卖好吃的摊,奶奶总会倾其所有,满足我所有的小心愿。肚里吃饱饱,手里拿满满,而奶奶却很少给自己买东西。
我小的时候不喜欢一个人在床上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左翻右滚,很不老实。奶奶担心我从床上掉下来,所以每个周末,我都和奶奶挤在一张床上。当我睡不着时,奶奶总会在我的背上画圈,她长满老茧的手掌不断地轻抚我幼嫩的脊背,摩挲出的温柔和情意全都在睡梦中荡漾开来。我想那时奶奶因我一定有无数个难以入眠的夜晚,可她从来没有抱怨过我,她只是尽其所能小心翼翼地守护着我。
人在童年时常常有小恶魔在心里作祟。虚荣心甚强的我,不太愿意与奶奶一起去家附近的超市——因为奶奶不会讲普通话,只能说方言。每次去超市里买东西,总感觉奶奶要把每一样货物都算得异常清楚。收银员又和奶奶语言不通,奶奶每次总觉得他们算错了。而在一旁的我又得用方言告诉她这些东西多少钱,逐字逐句翻译给奶奶听,这总会让后面排队的人显得不耐烦。年幼的我也总觉得尴尬不已,一听奶奶要去超市,我就会编个理由拒绝她。
爸爸无意间提及我小时候很乖巧。他总是会用不让我吃饭来威胁我的一切不轨举动,而妈妈做的饭菜实在美味。妈妈偶尔不在家时,无人生炊,奶奶便会为我煮水果吃,在当年的我看来,这和妈妈做的菜简直是天壤之别,味道太差了,可是又不得不吃——所以每次奶奶做了这样的“菜”,我吃饭时总是一副极不情愿的表情。后来与友人聊天时,发现友人的奶奶亦如此,而且了解到奶奶的这道“菜”有其独特的好处,顿时让我感觉幼年的稚气与无礼。现在细想来,我只吃过奶奶做的煮水果,而奶奶已不能再为我做一次煮水果了。
年老的奶奶罹患帕金森综合征。
中学时,我酷爱打游戏。电脑的插头就在窗户边上,奶奶总爱在窗边眺望楼底下邻居们在干什么,常常会踩及插座的电线,使之断电。游戏打得正欢的我,与我亲爱的队友们正激烈厮***,马上就要获胜了,结果插头被奶奶碰断了。那种感受就好像大冬天里在浴缸里泡澡,突然没水了。我满腹埋怨,对奶奶大喊大叫。此时的奶奶已经听不懂我的话语。她总爱自言自语,我听不清,也听不懂,便不予理会,争分夺秒地玩着电脑。奶奶呆果地坐着,满脸落寞。当年那位干练慈祥、省吃俭用的奶奶,如今只能任由岁月无情地催老。
为何人总是在经历之前不明了,在经历之后又扼腕长叹。一朝复一朝,一代又一代,皆在尘世轮回中,思不完,悔不断。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