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汽车一路飞驰着,一排排郁郁葱葱的大树,一条条蜿蜒的小河在惯性的作用下从我们的身边飞速后退着,我们像获得自由的小鸟,一路上欢呼雀跃着,贪婪地呼吸着大自然赐予的清新空气。突然,弟弟大喊一声,“看!快看!到了!”我从美景中缓过神来,定睛一看,呵!一座气宇轩昂的古城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只见到处都是亭台楼阁,烟雾环绕,许多穿着苗族长裙的人们正忙忙碌碌着。我仿佛来到了人间仙境。一个高大宽阔的门上写着——“西江千户苗寨”我们来到了此行第一个目的地,我迫不及待地沿街走去,一路上,热情的苗族叔叔阿姨叫我们品尝本土的美食,欣赏他们精美的银器。不时的,耳边还传来一阵阵动人的歌声……妈妈告诉我,苗族是一个纯朴勤劳的民族,喜欢默默奉献,对名利看得很淡薄,所以热情好客,不计较得失。还是一个很害羞的民族哦!我们不要轻易地去打扰他们!
不一会儿,斜风细雨也来看热闹了,远远望去,五颜六色的“蘑菇”——雨伞,在移来移去,真的美极了!我们选在了妈妈最喜欢的吊脚木楼里吃饭,饭后,我们要向第二个目标出发了——遵义。外公说,遵义会议是一个决定共产党赢取胜利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很期待去了解,所以来到这里,我们请了一个导游,有时我没听清外公的说明,于是导游又给我补充说明了,听完了,我感觉要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能虚度时光,因为我们的革命先辈是付出了多少艰辛和血泪才有了我们的新中国!
我们的`第三个目标是黄果树大瀑布,据介绍,黄果树大瀑布是当今亚洲最大的自然形成的非人工瀑布。
可是就在我们刚动身前往售票处时,一个阿姨和几个叔叔围了上来,说可以坐我们的车领我们进去,票价可省下不少呢!五姨父走过来一算,说:“她带我们进去可以节约不少时间,而且自己开车也方便。” “绝对不行!”五姨坚决地说:“我们是要走正规路线,不能冒这种险!”可五姨父还是让五姨上了车,把五姨一下拉了上来,开走了。我们来到了一条羊肠小路上,可左拐右拐,还是进不去,阿姨见形势不妙,赶紧下车一溜烟儿跑了。看到这种情形,五姨立即像一头暴怒的狮子冲了出来,责问起姨夫来。“好啦,既然事实已经如此,下次就记住这个教训吧。”外婆和妈妈都说,要做正确的事,做有原则的事,不然又浪费时间又不负责任,传递正能量要从小事做起。
下车后,我们徒步而行,顺着山路盘旋而上,等到了山顶,“仙气”缭绕,透过鲜花的芳香,更是为这梦境般的地方增添了一分色彩。我们首先来到了这里最著名的景观——水帘洞!想当年,《西游记》栏目组就是在这儿拍的呢!我披上雨衣,吸足了气“呀——”一下子冲了过去!终于看见了黄果树大瀑布的全貌,我不由得当场作诗一首:“黄果树下水怒吼,疑是繁星落凡间。”几吨水哗哗地倾泻而下,溅起了几米高的水花,水雾轻轻笼罩着我们,一道彩虹绚丽地印在水面上,好比是神仙的后花园。
短短的旅途,让我们无比感叹,贵州之行洗礼了我浮躁的心,我懂得了感恩和满足!这个国庆节,我不但收获了亲情和教训,还收获了大自然的神奇美景,以及苗族人的热情与善良!
最近因为看了朗读者。喜欢上了一个作家:刘震云。如饥似渴的读完了他的一本书《一句顶一万句》。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日子得往后过,不会再回到从前了。
是啊。回味着这句话,我想起来难忘的20xx。在这一年里,我不幸的被恶性肿瘤亲吻。为了活着,切去了身体的一部分。术后,第一次在浴室洗澡的时候,面对残缺的身体,我痛哭失声。我以后的路还应该怎样走。在亲人,医生的陪伴下,我走出了生活的低谷。坚定了生活的信心,在老师同学的陪伴下,我的脸上又恢复了童真的笑容。尽管以后还有5年的后续治疗,还要不停的顶起复查,但是,这些都打不倒我的生活信念。正是: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
是的,生活还要往前走。不能因为一点坎坷就选择投降。在治疗的过程中,我认识了好多病友,她们大多多才多艺,有巧手姐姐:新新,有演员阿姨:天伦,有瑜伽教练:爱的世界……她们的生活热情也感染了我。
在病后的日子里,我参加了学校的书法班,又在间断了一个治疗时期后,参加了少年宫的舞蹈班。反正生活中到处是歌声,到处是欢笑。因为我的笑声,也感染了周围的人,她们都说,我变了,变得比以前更开朗乐观了。
知道刘震云作家也是源于董卿主持的节目:朗读者。每期必看。看完以后,总会去思考我今后的生活之路。身体的残疾不可怕,心灵不能残疾。
日子总是要往后过的,是的,只要活着就充满了希望。
此写实小说,上半本讲杨百顺为生计颠沛流离,出去假找给自己戴了绿帽的老婆和奸夫,却丢了世上唯一说得来的养女,从而出走延津。下半本讲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假找给自己戴了绿帽的老婆和奸夫,却在找的过程中,借着妈妈临死前未得的那句话的线索,找到了延津,赫然发现,这一找,心里实际是纠结着去寻找自己失去的那句话,那个女子。
看完后,觉得写实小说,看起来有点累,寓意深远,如果有共鸣,则会被深深打动,像我当年看那本写实的《平凡的世界》一样,现若再看,因心境不同,怕是感受也自然不同了。
这本书看完,还好,但也有一些体会,虽然晚了,还是写下来,怕像书中所说,有些话,热时还有,冷时已变味,或得不着了。
人是孤独的,在世上被许多事情牵扯着,实际上只是对付,寻得着说得着话的人,难之又难。而若一辈子没处说,却也憋得慌。相信许多人看完这本书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憋屈。
这说得着话,却又跟夫妻、朋友没有直接关系,夫妻可以同床异梦,母女可以指鼻对骂,而30岁大人却可以跟5岁小孩天生说得来。这说得来,又不是非得每句话都掏心窝子,而是可以随便说说,说时整个人都换了,与平时不同,口吃的不口吃了,嘴笨的会接话了,双方都畅快,都没得遮掩,没得疙瘩。若离了说得着话的,纵是千山万水也寻,失了性命也寻,5岁活到50岁,还朝思梦想。
那些奸夫,平日跟自家人要么摔锅砸碗,要么像路人一样,偷偷在一起,倒是一夜可以说上一年的话,没了家,没了物质,流浪在外,依然甜甜蜜蜜、开心无比。倒让书中主人公事后憋见了,想***人也抬不了手,只因心里怪不上人了。
书中私塾老汪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家都误读了,不是圣人开心,而是圣人悲怨。只有身边说得着话的实人不得,才会指望远方的虚人。
人有真心,被世事缠绕,不会轻易付出,又有真性,跟现实经常磕着碰着。偶尔碰上说得上话的,却又机缘不合,失去便失去了。书中最后牛爱国寻找的那句话到底是什么呢,并不重要。重要的这样的话跟谁说,精神的寄托、孤独的归宿,世人一生忙忙碌碌,都找到了能说那句话的对象了吗,还是每日仍旧跟形形色色的人说些废话瞎话,或不说话?
“全不知她不是上了吴摩西的当,是上了县长老史的当;不是上了县长老史的当,而是上了省长老费的当;也不是上了省长老费的当,是上了总理衙门的当。不管是上了谁的当,吴摩西成了吴摩西。”文章有很多这样的句型、段落,初读时一段话要看半天才能理顺,给人感觉就像在凑字数,不过好在多了些趣味性,像极了现实吵架中的理;再读时有点窥见其中的高明,通过否定后又确认原因的方式,反映人物经历或心理活动,这样一来,人物之间那复杂又纠结的关系,读者也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十六岁的杨百顺要出杨家庄,出杨家庄是因为自己恨老杨,恨老杨是因为老杨把上学的机会给了杨百顺的弟弟,让自己磨豆腐。可磨豆腐也没那么恨,更恨的是老杨听了老马的话算计自己。可老马并不是故意要算计自己,老马是嫌老杨烦,随口说了个馊主意。可老马烦老杨并不是因为这个人烦,而是老杨总想着听老马的主意,老马觉得老杨占了他便宜。于是当杨百顺情绪爆发要去***人时,居然不知道该去***谁,好像自己跟这庄上的人其实都有仇,这才一怒而走。
文中的一句话不是一句话,一句话能绕出十句话,十句话能绕出一万句话,一个人和事绕出另一个人和事绕,而人和事绕也不是人和事本身绕,是人和人互相绕。人和人不交心,心里是一个意思,讲出来是另一个意思,意思和意思不一样,所以所有的事情都如同一个毛线团一样,弯弯绕绕,最终揉作一团。有一个人不绕,就是传教的老詹。他要教导别人信主的理由是主能让你明白,“你从哪里来,你往哪里去。”可他一辈子只有八个半信徒,延津人不信他,延津人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
文中的各种人物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最平凡、最普通的平民形象,包括***猪的、打铁的、剃头的、卖馒头的、耍猴的、喊丧的、卖豆腐的、传教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作者真正还原了这些平凡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关注他们日常琐碎生活中的精神世界,从底层民众的角度书写了一种平民的孤独。
孤独这一略显矫揉造作的词并不是知识分子、精英们的专有,平凡的小人物同样在心灵深处存在着孤独,像杨百顺,为了逃避孤独,他不断的改名为杨摩西、吴摩西、直到罗长礼,这其中包含的辛酸和无奈,可以看作中国底层民众悲怆命运的缩影。孤独虽然是一种主观感受,但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知己伯乐的渴求也是密不可分的。在文中“孤独——寻找一一寻不得一一孤独”似乎成了一种不可改变的轮回,为了“说得着”,主人公不停地苦苦寻找,蓦然回首,那人却已不是以往的那人,于是又陷入了孤独的深渊。他们不断寻找,想要跳出这个轮回,找到一个“能说得着的人”,最终却总也逃不过宿命的力量。“孤独”是引发寻找“说的着”的原因,而“说不着”又唤醒了内心的孤独,主人公一生的漂泊都是在这个圈中,拼命奔跑,却总也摆脱不掉,在寻找的过程中品味着人生的孤独。
书中精神世界最丰富的人可能就属传教的老詹,他没有妻儿,只有花费一辈子发展起来的八个半不诚心的教徒,但是至少他还有信念与执着。而信仰的缺失,造成的.伤痛无法抚慰,只能任由自己不爱该爱的人,压抑,沉默,爆发,再次压抑,在沉默中爆发,在沉默中灭亡。
“出延津”与“回延津”之间历经百年,三代人的拼命挣扎、寻找,形成了宿命式的循环。“一句话”是一个象征符号,一个需要解开的密码锁,为了摆脱孤独,吴摩西离开了这个地方,为了摆脱孤独,牛爱国又回到了这个地方。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文中塑造了许多平凡的老百姓,每个人都在寻找一个可以说上知心话的人,找一个好朋友已经很不容易,你可能跟某个人是好朋友,但是你们在一起未必就能说得上话,比人找人更不容易的就是话找话,无法言传,像影子一样跟着人的苦闷和孤独。我们希望有人能说得上话,希望摆脱孤独,希望被理解,希望得到人与人的沟通、温暖的抚慰,都处在摆脱孤独的努力之中,以致不惜制造某种虚假的响动和声音。
为什么每个人都在找可以说话的人,而自己身边的父子、夫妻不是可以说话的人呢,父母不爱子女而爱养女,夫妻不爱彼此而出轨,逃避处理关系而去找其他的关系,可能和一个人能不能说得着不是给他天天做鱼,或是生过他养育过他,而是要注重人与人的交流、将心比心。
之所以不断的寻找说得着的人,是因为我们不仅需要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还要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在物质生活条件得以满足的条件下,就开始寻求精神的愉悦,然而大多数情况下二者不可兼得,相比物质而言,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这种满足和愉悦的获得需要人与人精神上的沟通与交流,能说得上话的'人的“一句话”。
高一文化去的是古镇西塘。因为路途遥远,在客车上免不了一些丰富的'活动。同学们围成一圈,“小赌”怡情。输的同学便献歌一首,气氛活泼又欢快。
到了目的地,便感到置身于山水之中。老天爷也很客气,给了我们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于是西塘的景色更显得妩媚动人。周围都是河道和极富江南气息的房屋,仿佛回到了过去。在走一段,便是闹市区了。一家家各有特色的小店令人目不暇接,具有名族特色的手镯,项链吸引大批女性消费者。还有各种特色小吃也令同学们大饱口福。
逛遍了古镇的街道,午后坐在河边的草地上别有一番雅趣。秋日的阳光很好,好朋友围聚在一起谈心,彼此的心也靠得更近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告别了西塘,带走了一份属于我们的美好回忆。
他看到蹒跚学步的戴维,小小的脸在阳光下渐渐晒黑,像熟了的坚果。他想形容他胖胖的膝盖上小小的窝窝,还有他穿上第一双鞋走路的样子,他总是低头去看,仿佛不确定它们是不是还挂在脚上。他还想起他躺在婴儿床里的样子,十只手指小得惊人,安然地放在羊毛薄毯上,看起来那么完美,叫人看着就会担心轻轻一碰,这小小的手指就会融化掉。
莫琳身上的母性来得太自然了,仿佛一直以来都有另外一个女人在她身体里等着,随时准备出现。她知道怎么摇晃身体能让怀里的宝宝安然入睡,怎样发出柔软的声音,怎样弯起手臂托起孩子的头,知道洗澡水应该放多热,知道他什么时候想睡觉,还有怎么织那些蓝色的小小羊毛袜。他从来不知道她会这些,只能惊叹地看着她,像个心悦诚服的观众。这既让他更爱她,又将她的地位提升了,正当他以为他们的婚姻会更牢固,机会又一闪而过了,剩下两人待在不同的位置上。他试过仔细凝视小小的儿子,用一种肃穆的方式,却被恐惧击中了。他饿了怎么办?不开心怎么办?如果他在学校里被其他男孩欺负怎么办?要保护他实在需要防备太多东西了,哈罗德一下子觉得难以应付。他纳闷其他男人会不会也觉得初为人父的责任有点让人畏惧,还是只有他自己有这种不正确的感觉。如今可不一样了,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大咧咧的父亲推着婴儿车,喂着小婴儿,一点也不慌乱。
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推开父母,离他们越来越远。当他们的儿子终于永远地拒绝了他们的照顾,他们就要艰难地去适应。
这些对话让哈德罗回想起孩儿刚出生时的模样,为母则刚的妻子以及家的温馨,这份美好感动了没有孩子的女人。
写出了为人父母共同的感受,这副画面把读者的心暖化了。父母和孩子相识一场,就是渐渐地培养孩子独立,慢慢地目送着孩子越走越远。虽有千般不舍,但不得不默默地经受这种分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