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纬度国家比低纬度国家富裕。
其实,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穷?是一个历史学生本来就应该发自内心的疑问?为什么呢?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不成功?为什么有的人胖,有的人不胖?西方学者的著书立传从来都是功用的,是发自内心的为什么,每个人都会思考的问题,但是中国人通常不会深思甚至作为研究的对象。西方学者就是这么轴,这么认真,每一次都认真发问,而这种问题是常常被我们认为是不言而喻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作者给出了2个,一个是地理作用,一个是制度作用。当然地理作用是先决条件,而且会影响制度。
一个人碰巧出生的地方,对于这个人的人生有着巨大的影响。
重要的地理因素之一是:维度。一般来说位于温带地区的国家比热带地区的国家富裕。
世界上最好的公共健康设施就是温带地区的寒冷冬季。
如果一个国家的出口创汇依靠的是自然资源,这种情况常常对发展不利。
复杂制度的基础是农业和众多的人口。
而且中国,真的是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就凭出生在这里,已经比热带的人民幸运了一些。
欧洲有好多国王,而中国只有一个皇帝,决定权只有皇帝才有。
人类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得代谢疾病。
自然无偿为我们提供生态体系服务,而人为保持却要花费巨资。
总之,我觉得我应该做一个环保者,不要浪费水,不要有那么多物质需求。
今天,我们观看了《共同的责任》----禁毒报告会的视频,让我深有感触。
其中,有一部让我记忆深刻的一部短片,刚开始,一个中年男子吸食了病毒,经然用一把锋利的刀刺伤了他的妻子,刺伤后竟然有夹持了自己三岁的女儿,可怜的小女孩哭着大喊:“爸爸,快救救我!”可那个不负责任的”爸爸“却做出了一个令人不敢相信的举动---他竟然拿着那把长刀向小女孩的背刺去!天哪!这还是一个正常人吗?他吸食了冰毒后,已经完全失去了理智,变得六亲不认,甚至想***死自己的视为掌上珍宝的女儿!这毒品真的是太可怕了!
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大家都吸毒,都像刚才我所讲述的那位叔叔一样,开始***人,变得六亲不认,失去理智,整天不是***人,就是吸毒,那我们的世界还会美好吗?我们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但自制能力非常差,常常会因为好奇而管不住自己,去尝试一下,一但上瘾,就越一发不可收拾。根据调查,0.3克毒品就是400元,一天就要1200元,一年438000元就这样没了,这严重的损失了个人财产。吸食毒品还有害身体健康,因吸毒而死的人历历在目,难道吸毒有一点好处?
最后,我呼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让爱天天住我家!“
我喜欢秦腔,是从孩提时代开始的。
那时候,农村经济还很落后,很多农民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可是,贫苦的乡村人对精神生活却有着执著的追求和向往,年关里红红火火唱村戏,春台会上请戏班子唱大戏是一年中必不可少的。每逢年关或春台会,舞台一搭,干鼓铜锣一响,大喇叭中便会有或激越或舒缓或悲愤或欢快的大秦腔吼起来,萦绕在山村,回荡在街道,激荡起庄稼人的希冀和向往。
在流淌着秦腔韵味的村庄里,我耳濡目染接受熏陶自然而然就喜欢上了秦腔戏。大喇叭里播放秦腔或在戏台前看戏时,只要演员一出台和亮嗓,我心里就一阵激动,敬慕和艳羡之情便会油然而生。每场戏,不管是文戏还是武戏我都不会错过,都会竖起耳朵一字一句仔细听睁大眼睛一招一式认真看,然后默默记心中。时间久了,一些折子戏的唱词和腔调我就烂熟于心,武把子文书生的架势也逐渐铭刻于脑,甚至有时候觉得自己已经学会了唱戏有了一种想在舞台上一展风采的冲动。但由于家庭贫寒无权无势和生来五官丑陋的缘故,我得不到村里剧团***的青睐难以粉墨登台,后来因村里一个演员演出前突然出了意外,没办法才让我临时顶替登台演出,终于遂了我唱戏的心愿。这些往事,前几年我写过一篇题为《村戏》的短文,做了细致地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由此说来,我与秦腔颇有渊源,也该算是一个戏迷。然而,初中毕业三十几年来我几乎没有看过家乡春台会上的大戏,村庄里的村戏也停演了多年,繁重的学业和匆忙的工作,让我错过了好多机会,这么多年来没有真真正正踏踏实实地看过一本戏。
槐花飘香的日子,盐官盐井祠庙会开始,干鼓铜锣声中,一场大戏又开演了。昨晚恰逢周末,我早早吃过晚饭就赶往戏场想重温儿时的记忆。从8点到11点半左右,我终于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看了一本戏——歌颂母爱崇高和伟大的戏!
这本戏名为《慈母泪》,以前我从未看过,但演员在不断变幻的舞台背景烘托下在唱腔、架势、表情等方面出色的表演,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剧中主角普通妇女孙淑琳作为一个丈夫的妻子、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夫离子散的悲惨遭遇和十八年千里寻亲的坎坷和楚痛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她为了寻找儿子历经艰辛向命运之神发出了凄惨的呼号和控诉,观之动容闻之变色,不觉让人心如刀割潸然泪下。看着这样一位坚韧、善良而伟大的母亲在舞台上顶风冒雪步履蹒跚呼天抢地,有好几次,我的记忆和情感如决堤之水在心头激荡翻滚,最后化作泪水润湿了我的双眼,沾湿了我过往的岁月。
这台戏接近尾声的时候,天下雨了,起初是牛毛细雨,后来越下越大,我的头发上衣都被雨水打湿了。一同看戏的的张老师、马老师要回去,我劝他们坚持看到最后,这么一出悲苦的戏不看到大结局怎么行呢?于是他们便和我一起,一直坚持到剧终。
散场的时候,雨还在下,我们的衣服都已被淋湿。但被淋湿的,应该还有大家的心灵。
从戏场回来,我迫不急待地上网查询,终于更加清楚地知道了《慈母泪》的剧情:《慈母泪》又名《三进士》、《寻儿记》,孙淑琳一家躲避战祸途中,已考中进士的丈夫张闻达被官府抓丁带走,慌乱中孙淑琳与二个儿子走失。十八年后两个儿子都在养父家长大成人,并同榜得中进士,分别官居洛阳知府和通判。孙淑琳历尽艰辛寻夫找子来到洛阳,适逢知府常天保(长子为庆寿雇佣做“八珍汤”之人,买其母为奴。通判周子卿(次子知兄买母为奴,气愤之极过府索母。常天保因利禄所惑,拒不认母,反诬胞弟认奴为母。弟兄争吵不休,纠缠去见巡按,巡按张闻达已认出堂下皆为亲人,乃劝常天保认母悔过,常死心塌地不认生身。张闻达伸张正义,严惩了常天保。孙淑琳和丈夫张闻达、次子周子卿相认团圆,常天保悔之晚矣。
看来,善恶终有报,美丑自分明,应该是所有戏剧表达的共同主题。但《慈母泪》较之其他剧本,在人性的本质上以一定的高度和时空彰显了母爱的崇高和伟大,彰显了人性的至善至美,这在我看过的所有秦腔戏里是独一无二的,也是让人永远难忘的。
看戏上,比世上,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昨夜,《慈母泪》的第二场,演员在饱含深情的唱腔和富有渲染力的动作中表现了深沉的母爱,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朱砂冠身染风寒咳嗽不止,睡梦中声声唤母。孙淑琳心急如焚向店家赊来汤药,熬好后用口吹凉再用汤匙喂儿子喝药,不料朱砂冠嫌药味苦不喝,孙淑琳只好口含汤药用嘴喂给儿子。儿子服药睡去后,身无分文的孙淑琳为偿还店家的钱,决心剪去青丝卖发换钱救儿性命,回来时利欲熏心的店家已将儿子卖给房客不知所踪。看到这一情节的时候,我不由得想起曾经生病的时候母亲照看我的情景,心海翻滚之余心头一阵刺痛之后,我不觉泪水盈眶。泪眼婆娑中,我隐约看到,那个在风雪中弯着腰趔趄行走老人就是我的母亲,她正走在为我寻医问药的路上。
这一幕,和多年前母亲照顾我的情景是何其相似,怎能不勾起我对那些浸透着母爱的往事的回忆呢?
幼年时,生病多少次病吃过多少药母亲如何照顾我,这些我都不记得了。但成年后我生的那一场病以及母亲如同孙淑琳一样为我寻医问药照顾我的情形,到现在我还清楚记得,而且会永生难忘。
上高中时,我在校外住宿,由于不大会做饭,经常生一顿熟一顿饱一顿饥一顿导致营养不良,再加上缺乏锻炼,身体越来越差经常病怏怏的。师专上学的第一学期,我得病了,胸闷气短,多梦盗汗,胸部经常针刺一般疼痛,一出长气和咳嗽肋间就隐隐作痛。好不容易捱到放寒假回家,母亲一看我没精打采面黄肌瘦的样子,既心疼又吃惊,急忙请来村里的赤脚医生给我诊断,然后抓药、看着我服药,来来去去忙个不停。
村里的赤脚医生说看我的症候应该是神经衰弱,时间长了,身子很虚,打几天吊针补充些能量,再服几天谷维素之类补脑安神的药物,应该就好了。可几天过去了,我的病情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加重出现了发烧呕吐现象。母亲见此情状,心急如焚,急忙赶了好几里的山路哀求某村的一个据说不轻易出诊的老中医来给我诊治。
老中医望闻问切诊断一番之后,很自信地得出结论,说我得了肺炎,须清热去火宣肺化痰,说着便大笔一挥开出几副中药。母亲照例给我来回十几里去抓药,然后在泥火炉上生火用树枝树皮给我煎药。柴火不离人,人离开一会儿火就熄灭了,火一熄灭,少不得要鼓起腮帮子吹火,烟熏得睁不开眼不说脸上头上还会落一层灰烬。每一次煎药,母亲的脸上都沾满灰烬活像戏台上的花脸。母亲煎好药,倒在碗里,一边用筷子搅药一边轻轻吹气,待药温热时就和嗽口的温开水一起端给我,看着我鸭子一般伸长脖子喝完药嗽完口,她才放心地离去。
由于长期服药,我的胃口也不甚好,特别是服西药时,药放到嘴里喝一口开水,还没咽下食管胃里就一阵作呕,咽下去的药粒就反了上来,再喝水,又呕吐,如此反复几次,才能勉强把药咽到胃里。西药如此,中药有时也一样难以下咽。每当我如此周折苦痛,母亲都会在一旁焦灼万分六神无主,只能背过身去偷偷地用衣袖抹眼泪。
老中医的中药还是有些效果,服用之后我不再发热发烧,饭量也有所增加,但胸闷胸痛依旧不见好转。母亲多少有些失望,又请来一位邻村在乡卫生院上班的一位大夫,中西并用,既吃西药打吊针又服中药诊治了我好些天。但我的病情还是那样不好不坏,一直拖到了年后开学。
也许有人感到奇怪:有病不去医院,为什么老是请乡村医生来看?究其原因,一则由于那时的医院医疗设施也不甚先进,二则是由于家庭贫困,去医院看病须支付现金,很多庄稼人支付不起,请乡村医生看病药费、出诊费等则可以赊账,先解燃眉之急,待经济宽裕时再去还账。我家经济困顿,当然只能选择请乡村医生看病了。
已换了几个乡村医生,转了几次手,我的病情依然如故,一向坚强地操持着家务的母亲似乎已精力交瘁疲惫不堪,蜡黄的脸上经常愁云密布,见人就唉声叹气揉眼抹泪。村里人听了,有些在私下里说,你看这孩子刚刚考上学校还没吃皇粮就得了这样的病,恐怕是家里土脉浅薄无福受用了。有些好心人拿着鸡蛋、糕点、白糖来看我,百般劝慰母亲帮母亲出主意,有人说:要子娘,你别太上心了,娃的病吃药打针不应,怕是招了晦气,你给他禳解一下看会不会好起来!
乡下人不仅有病乱投医,而且会有病乱求神,通过禳解驱邪祛病是乡村人遇到疾患时惯用的方法。好多天来母亲一直寻医问药抓药煎药,没工夫寻思禳解之事,经人一提,母亲方才记起,焦灼的眼光中似乎闪现出一丝希望的亮光。用这种愚昧落后荒诞不经的方法治病,肯定不会有什么效果,但母亲觉得,不管有用没用都得试一试。准备好鸡蛋、香裱、冥钱等需要的相关物什后,母亲便开始了禳解。
禳解第一法叫招魂,意为人受了惊吓,丢了魂魄,必须把魂魄找回来。母亲把准备好的三色细线缠绕在鸡蛋蛋壳上,然后手拿鸡蛋从脚面往上沿小腿、大腿、腰部、手臂一直缓缓移动至头部,手开始移动时,母亲嘴里就呼唤,我娃回来了---头魂上身了---二魂上身了---三魂七魄都上身了---,此时我得随声应答,回来了---上身了---上身了---都上身了---,如此来回三遍才算结束。然后把招完魂的缠着三色线的鸡蛋埋在柴火的灰烬里烧。据说,如果三色线在灰烬里烧不断,鸡蛋外壳不破裂剥开鸡蛋后里面的蛋黄有人面形状,就说明招魂成功,否则就是魂魄还没招回来,又得重新招魂。母亲给我招魂第一次就成功了,三色线没断蛋壳没破蛋黄也有人形,但母亲似乎不放心,非得给我多招几次才算踏实。其实我明白,除了寻求心理安慰之外,母亲这样做的真正用意其实就是让我多吃几个鸡蛋,让我的身体尽快好起来。
禳解第二法叫祛晦,即去除人身上的晦气。据说人沾染了晦气,就会印堂黯淡无光,双目呆滞,疾病缠身,这是就必须以毒攻之,除却晦气。具体办法就是得有人用力吮吸患者额头唾弃口水连续几次直至额头出现红印,或者用手使劲猛揪鼻腰若干次直到鼻腰出现红印,额头鼻腰变红即为晦气尽去,阳气升腾。给我祛晦,当然还是离不开母亲,也唯有母亲才愿意吮吸儿子的额头捏揪儿子的鼻腰,给儿子带来温暖和安慰。
求医问药,禳解祛病,经过母亲的奔波和照看,尽管我的并没有根治,但身体慢慢恢复起来气色也好多了。年后开学,母亲要送我去学校,我虽不同意但拗不过母亲,只好和她一起去学校报到。然后,我又送她去长途车站坐上了返乡的客车。客车开动时,我看到母亲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她怕我看见把脸转在前面,只是一个劲儿的向我挥手。那一刻,列车在视线中愈去愈远愈远愈小,而母亲的身影在我眼前却愈益高大愈益清晰起来,一种浓浓的母爱汁液迅速流遍我的全身,让我温暖给我幸福。
开学后,我把母亲给我禳解祛病的经历写成《写作概论》课老师布置的一篇命题,得到了老师的好评并被推荐发表在了学校文学社的社刊上,给了我不少的写作信心。后来,我又感觉身体不适,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就去市中医院进行了透视检查,检查报告显示我得了结核性胸膜炎,坚持在校医室(学生自己只负担百分之十的药费服用了差不多半学期的异烟肼,利福平等西药,到学期末的时候基本根治,到现在一次也没犯过。
以后的日子里,我的身体一直很好,但我并没有好了伤疤忘了疼,那一次生病的情形虽经多年我依然历历在目,无私博大深沉的母爱一直伴随着我的足迹我的成长,给了我勇气给了我力量。昨晚,站在戏场里,看着舞台上迎着风雪趔趄行走的那位母亲孙淑琳,我怎能不心潮澎湃热泪盈眶。看秦腔大戏,念慈母浓情,学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把人间至善至真的亲情铭刻在心上。
由此说来,在夏日的夜晚花三个多小时时间,站在拥挤的人群里踏踏实实地看一台戏,品味戏剧中人生百味,感受秦腔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记忆的河水泛起涟漪让灵魂受到一次洗涤和激荡感受人间真情回味深沉的母爱,是值得的也是应该庆幸的,这比躺在床上打开电视看那些打扮得花里胡哨歇斯底里歪歪唧唧唱歌的流行音乐好多了。看来,传统文化有时候比时尚文化更能给人以震撼和力量,更能感动人塑造人,我们中年人,也希望青年人,应该多接触秦腔传统文化多看秦腔戏,在喧嚣中学会沉淀,在戏剧中感悟人生,充实人生,丰富精神世界。
踏踏实实地看一台大戏,真好!入夜了,我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一幕:干鼓铜锣声中,一位母亲正在顶风冒雪趔趄前行奔走在寻子的路上——
档案——作为特殊的文化载体,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保留下来的历史真迹,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类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档案是对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有重要的凭证和参考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新的时期必须做好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学科,没有接受过培训,我对于档案了解并不多,但通过身边这些档案是如何保存、管理最终得到利用,可以真正地感受到新时期的档案建设正在向现代化、信息化转变,档案也会在我们的生活中被运用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初次接触档案,是在1996年。那一年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所在的水南关学校开始规范档案管理,每天都埋在材料堆里,整理、分类、归档,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探究。从此,每到学期结束,都要对本学期所有的材料进行归档整理,开始积累了一些档案管理。 2009年,进入实验小学德育处工作。小学德育工作,学生多,上级检查多,管理要细化,平时所有的常规检查、德育活动要做好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从路队检查,课间礼仪,主题活动,都要制定详尽的活动方案,活动过程的记录,最终结果的整理,归档保存,每一个环节都尽心尽责,丝毫不敢疏忽大意,由此,每次的德育工作检查,都能获得上级和兄弟单位的一致好评。
2012年,调整到总务处工作。总务处工作头绪多,事情杂,容不
得半点差错。为此,我将总务处的档案材料详细分为五大类:
一、校舍的基本情况。包括学校占地面积,校园平面图;建筑物名称,建筑层数,建筑面积,建造时间,建筑单位,维修情况等。
二、物品的入库:1、固定资产类;2、耗材类;分门别类,做好名称、数量、单价、总额,采购人员,进货渠道等登记存档。
三、物品的出库:1、固定资产类,电脑、复印机、打印机、相机、办公桌椅、学生课桌凳等,每学期都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对照账册仔细核对,及时查找;2、办公耗材类,对平时各科室、年级用耗材,总量控制,纵向、横向对比,精细到每一支笔芯,每一张纸张;
3、暂时借用物品,做到借用时签字,归还时注销;4、发放物品类。
四、安全档案:1、上级有关部门相关安全的文件、通知等;2、上报的各类材料、表格等;3、相关安全宣传、活动的方案、活动过程材料、图片、总结等。
五、疾病防控类:1、上级有关疾病防控单位的文件、通知等;2、疾病防控相关宣传材料、图片等;3、晨午检记录表等资料;4、消毒液发放、消毒记录等资料。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档案管理也走向信息化;我会经常到互联网上查找相关的材料,借鉴好的知识和方法;同时,为了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我也在百度上注册了账户,将自己的材料、图片登上传到互联网上供大家分享。很多档案材料我都制成电子版,上传到百度云中保存,即环保节约了纸张和存放空间,同时也便于查找应用。总之,由于档案,让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走在与时俱进的终生成长道路上。
35岁那年,我从乡镇调到县档案局当档案员,半路出家,一下子还真有点缓不过神来。乡镇生活风风火火,档案岗位似乎有点冷冷清清,而且专业性强。为尽快适应环境,我刻苦钻研业务,凡是与档案有关的书籍都认真去读,虚心请教,很快从外行变成了内行。不知不觉,一晃就过去了15年。
档案工作给我留下了一些难忘的记忆。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大批的城市居民回乡务农,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广阔的农村成为火热的天地。轰轰烈烈的年代过后,一纸文件掀起了一阵阵波浪,下乡居民如果没有工作的可以凭档案买养老保险并享受退休待遇,知识青年下乡期间计算工龄。人们为了各自的权益而奔走,但历史留下的一些遗憾无法挽回,有的档案不全,有的圆珠笔填写的资料褪色模糊,有的霉变和高温使纸张发霉无法入档等等,不能作为依据,五十至六十年代的档案资料基本找不到了。谁也未曾想到,一本不起眼的下乡知青花名册能带来切身利益。知青是幸运的,他们达到退休年龄的时候,就凭档案加工龄,多一年工龄多几百块钱,看到那些额头刻满岁月沧桑的老知青,在我手中找到他们的档案资料那高兴的劲头,深深地感染着我。看到那些找不到档案资料的老居民、老知青那无奈与失落的情形,我的心情格外沉重,为无力相助感到不安。档案多么重要,只是很多人很多时候不在意、不在乎、不重视,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因为我们的存在,老人们找回了他们有价值的青春岁月。
再说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完成了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一批资本家、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集资入股加入手工业社和供销联社,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08 年元月一日,国家有政策规定,54年至56年公私合营过渡来的老工商业者享有退休待遇的人员每月增补工资40元,又是一件涉及民生民利的事,档案馆努力为三百余名职工找到了档案,使其中107人增补了工资,全部退回了股金。我作为档案馆馆长,在办理这件事情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这批人年龄都在75岁以上,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存在困难,查档案的方式全部是我们代查,查一个人的资料要花上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有的老同志性子急,在找不到自己的资料时,就会急得直嚷,有的甚至哭诉。我一边耐心细致的查找资料,一边轻声细语地安抚,当我帮他们找到档案时,老人们几乎都是将那张薄薄的发黄的纸张,如获至宝地抱在怀里,眼里噙着泪,不断地说着:"谢谢,太谢谢你了。"只有这时,我真正地感到我这个档案人存在的价值。记得渌口镇老街有位老人叫罗再生,86岁的高龄了,因心脏病、高血压住在医院里,当他听到别人都加了工资时,一个人从医院跑到档案馆,我查了一个多小时还没找着,老罗气急,脸色发白,气喘嘘嘘,感觉有点不对劲。我急忙拨通了他家的电话,让老人先去住院,承诺帮他细心查找。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翻阅了几十卷档案后,终于找到了罗再生的相关资料,我把档案复印件及时送到了罗再生手中,老罗一家人非常感激。因为我们的存在,让老人们感到温暖。
时光流逝,转眼之间我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我珍惜这个普通而平凡的岗位,因为它让我实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诺言,我的人生也因此更有价值。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