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使学生进入学习情景,师生讨论,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自己要解决的方案。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揣摩任务及样例,领会和进一步清晰解决任务的意图和思路,允许和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同时要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对于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学生或小组,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找出存在的问题,给予恰当的引导。对于很快就完成任务的学生可以布置拓展任务以进一步的提高。
提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是要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天空被染成了一片血红色,像给天空穿上了一件血色的衣裳。渐渐地,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梢,天空换上了一件漂亮的礼服,礼服上镶着一颗颗闪闪发亮的宝石,夜空显得十分美丽。
萤火虫提着它的小灯笼刚出门,就看见了蝙蝠先生,它问蝙蝠先生“你在干什么呀?”蝙蝠先生说:“我在值班,因为白天是啄木鸟阿姨值班,晚上就轮到我了!”萤火虫夸赞道:“你真勤劳呀!”
萤火虫活蹦乱跳地来到了棉花地里,它看见花蜘蛛睁着眼睛盯着一只匆匆忙忙赶来的飞蛾。飞蛾刚到就把飞蛾给抓住了,萤火虫称赞道:“你真棒呀!花蜘蛛还能为民除害。”
萤火虫哼着小曲来到了玉米地就听见了一阵“吱吱”声,萤火虫走近一看,原来是两只可恶的田鼠在吃玉米呀!就在这个时候,猫头鹰姐姐犹如一道闪电般地冲下来,一下就把田鼠抓住了。
萤火虫又到了路边,听见了青蛙和小蛇的吵架声,原来它们在争着过马路。萤火虫说:“你们可以并排走呀!”青蛙和小蛇同意了萤火虫的建议,就这样,萤火虫化解了矛盾。
萤火虫抬头望望天,天空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像黑色幕布一样。心想:“已经这么晚了,妈妈肯定急了,我得赶紧回家了。”
许多信息技术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课时兴趣很大,可没多久,兴趣就没有了,学生对玩计算机很感兴趣,但对信息技术课却没有兴趣。信息技术课怎么学?怎么教?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这些问题一直让许多老师感到困惑。最近我一直在研读《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这本书,收获颇多。
信息技术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范例教学法等等,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较为普遍、较为合适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概括为: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确定任务是核心,怎样驱动是关键,信息素养是目的。具体教学实施流程:
创设情境教学的目的是使各种学习因素处在最和谐的状态,以利教与学的有效开展,任务驱动教学的教学情境即是一种任务化的情境(任务情境)。主要用于比较自然而真实的引出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任务的理解。例如向学生呈现任务完成前后的效果图或者任务完成后的作品样例赏析,情境呈现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和评论。有了任务情境的烘托,接着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提出任务,使学生明确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及任务所包含的教学目标。
P·伊利亚德说:“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从一定意义上讲,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因此,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本书通过具体案例解读了我们教师在认识理解上的存在的几个问题:
1、如何理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实现这些学习方式的教学对策有哪些?
3、教师应从哪些方面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其中“聚焦课堂”是案例呈现及案例分析部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理念,掌握操作方式方法的作用。“资源链接”以培养和促进教师学习为目的,体现补充和拓展,让我们通过案例的学习过渡到理论的反刍和提升。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深入的思考,那么既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他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它清楚地揭示了一个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的反思。反思不仅仅是头脑内部的想一想,他是一个不断实践、学习、研究的过程,是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的深层次的对话,要想成为一名有效教师,扎实苦***精神和态度是基础,而学会不断地自我反思则是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本书在分享和解读教学案例上,引导教师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角度反思有效建立新课程教学方式的策略、方法和途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