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人会说:“昨天太让我伤心了,在事业上一无所成;昨天,太让我失望了,该拥有的都不能如愿;昨天,太壁垒森严残酷了,为了一件小事而受到了批评... ...”。但你们怎么不静心的想一想,如果没有这一系列昨天的失意,又岂能有今天一系列的悔改和明天的得意呢?的确昨天是失望的一天,但没有失败,哪有成功,难道你不懂“失败乃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吗?我并不否认“今天是奋斗的起点”这样的道理。我只想让大家明白:昨天是今天奋斗的借鉴这一目标的真理。我也不辩驳“今天”在每个人的.生命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我总觉得大家应该明白“昨天”同样是我们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你辜负了昨天,你的生命就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了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假如你辜负了昨天,你在生命中将失去成功的一次机会,假如... ...
朋友,在向昨天挥别时,愿你不要辜负了它而有愧于它。
贝克特除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剖白,同样在精神领域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一一解构。贝克特试图在精神领域上的探索来警示世人,只有达到精神上的欢愉,才是真正的人生意义。流浪的人在身体以及物质上是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的,他们只是在不同的地方,不断地流浪,不断地追寻,在不同的寻找中,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精神上的追逐,确切地说,精神上的救赎,这不仅是小说中的人物的一大突破,也是贝克特对自身不断审视、不断要求的结果。莫洛伊不断重复地寻找着自己的母亲,虽然母亲是一个具体的人物,但是“母亲”身上所承载的意义事实上是非常多的。莫洛伊通过这样一种行为,达到心灵上的安宁,事实上也是作者贝克特心灵上的一种宁静。
《莫洛伊》的故事情节总的来说是比较简单的,结构也比较松散,故事在细节处理上,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瑕疵,但是这些都不会影响《莫洛伊》成为经典之作。在《莫洛伊》中,时间这个概念是非常模糊的,主人公对外界的态度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对外界发生的事情一直都是抱着一种冷漠的态度,但是,另一方面,又总是会忍不住关注着外面发生的一切。外面的事情或多或少都会影响着莫洛伊对待事物的看法。自我鉴定是在对自己认识非常清楚的情况下,对自己从前的所作所为的一种深刻的反映。能够进行自我鉴定,不仅体现出作者对于生活的领悟已经不是一般的水平,而且还体现出作者对生活有着清醒的认识。自我鉴定同时是对自己行为的一种重新审视,这是对自己负责,能够重新正视过去的人,特别是能重新重视过去所犯的错,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在这一点上,不能说莫洛伊做得非常好,但是最起码的,他的这个行为就非常令人敬佩。莫洛伊的自我鉴定虽然是他一个人的行为,但是这是出于责任,更是出于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
在《莫洛伊》中,无论是小说中的莫洛伊,还是莫朗,自我鉴定和自我追寻都是在一种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并不是贝克特的故意设计,而是故事的本来走向,贝克特不仅是顺着自己的思路,也是顺着事物发展的规律安排故事。而《莫洛伊》中莫朗和莫洛伊不断流浪,不断寻找心灵上的栖息之地,不断寻找精神上的救赎。在现实社会中,在各种压力的作用下,人们总是会向往没有压抑、没有痛苦的世界,而这样的世界,这样的社会,在现实面前,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莫洛伊》里的人物不断地在精神领域进行着反思,不断地自我鉴定,在不断地否定和肯定中,才能慢慢地拨开眼前的.雾,找到继续前进的路。在《莫洛伊》中,贝克特做了最大,同时也是最好的尝试。
小说中的语言风格是非常值得考究的。语言,不仅能反映出作家的文字功底,同样能显出作家自身独特的风格魅力。贝克特在自己的作品中,就非常重视语言技巧的运用。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贝克特喜欢运用语言幽默来达到自我讽刺的效果。这种在语言上的讽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很多作家都是比较擅长运用的。贝克特笔下具体的人物特征都被有意模糊了,只是留下比较单一的、落魄的流浪者这样的大众形象。在自己的作品中的这种自我讽刺恰恰是一种自嘲行为,也能在作品之外对读者起到稍微的警示作用。但是,这种讽刺往往是透过其他的带有某种寓意的事物来表现的,读者并不能马上就品读出这种讽刺意味,必须仔细品读之后才能。这种讽刺不仅仅只是体现在《莫洛伊》中,在贝克特的其他作品中,这种风格也是十分突出的。贝克特这种语言上的讽刺,恰恰是贝克特对现实有着极为清醒的状态下的一种最真实的反映。这种反映落实到《莫洛伊》中,就是莫朗与莫洛伊的不断自我寻找。
自我寻找这个主题,在很多作家的很多经典作品中都有涉猎,但是像贝克特这般深入研究的作家就是凤毛麟角了。自我寻找,是在经过了长时间的迷茫之后,在自我监视和自我鉴定之后的一种正面的状态,同时是对世事的一种顿悟。一般的文学作品中,都是通过具体的人物以及人物身上发生的变化,来体现出作者的观点和感情的。这是残酷冷漠的现实社会环境下,人们的一种普遍行为。《莫洛伊》中,主角莫朗和莫洛伊是自我寻找的最好实践者,虽然他们自我寻找的初衷是为了寻找亲人,但是在寻找亲人之外,他们同样是在对自我的一种追忆和反思。他们以流浪者的姿态出现,虽然流浪者身似浮萍,无依无靠,到处流浪,居无定所,随遇而安,但是这种看似颠沛流离的状态谁说不是最好的状态呢?行走在不同的地方,见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风土人情之外,面对着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事实上,贝克特在《莫洛伊》中呈现的状态并不是陌生,反而是一种亲近感。这种亲近感是因为流浪,是因为自我追寻。
《莫洛伊》这部小说中,除了主角们以流浪者作为自我寻找的身份外,贝克特更是另辟蹊径地以“我”的姿态来看待这些事情。但是贝克特在《莫洛伊》中反其道而行,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的。正是因为贝克特对自我追寻有着最真实、最贴切的感受,所以在《莫洛伊》中,以“我”的姿态来叙事,以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这样的方式来讲述故事,更能客观周到的叙述,也能够给读者足够的空间,事实上是更具说服力的。贝克特曾经在战争爆发时亲身参与进去,同样也在战争进行的时候便尝生灵涂炭之苦,更是在战争之后不得不面对亲人失踪的痛楚。所以,对于《莫洛伊》中莫洛伊与莫朗踏上千里寻亲之路,他有亲身体会。贝克特将这种体会融会贯通,使得作品的每个字、每句话、每个停顿、每个转折都透露出亲和力,能够让读者心领神会。
贝克特对现实有非常敏感、非常现实的感应,在他的小说里,则表现为小说中的人物总是比较迷茫,在极端痛苦的境地下开始进行自我监视。这种自我监视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反映,也是人物在极端压抑下的一种呐喊。在《莫洛伊》中,贝克特选用了一种比较独特的方式来体现人物自身的这种自我监视,那就是以故事中的人物作为最主要的叙事者来讲述故事。在人物的自我讲述中,将故事主要人物的各种生理特征,以及自身情感很好地体现出来。
《莫洛伊》中的人物并不像我们通常见到的那些小说人物,在通常的小说里,人物都有特定的生活背景,围绕着故事的发展,总是会有很多辅助的资料或者信息作为人物命运的铺垫。但是在贝克特的小说中,这些所谓的重要的条件都是忽略不计的。在《莫洛伊》中,大多数的人物都是被虚拟化的人物,他们没有具体的人物特征,只有一点,他们都是以流浪汉这个最显著的形象存在。人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敏感的,很多时候也是脆弱的。每个人的情感同时也是复杂的、微妙的。贝克特通过细致地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在人的最真实的情感反映下衬托出时代的变化、深灰的变化、人的变化。
很多人认《莫洛伊》的故事不够动人,没有很大的起伏,但是,很显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是这部小说的优点。贝克特本身是深受法国战争的影响的,由于曾经亲身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在对战争的残酷上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在《莫洛伊》的小说中,贝克特对于战争的描写是非常细致的,在故事的开头,便是以战争开头,他在母亲的房子里开始回忆以前的一切,这样的记忆是痛苦的。以前的经历并不是愉快的,莫洛伊本来是不想回忆的,但是,没有办法。故事中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莫朗,这个与莫洛伊有着共同记忆的人,在现实的洗礼下,不仅强烈展示出对现实的无奈与迷茫,而且在这种迷茫之下,更多的是自我监视。
智慧的诗人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他告诉我们,人生路上切莫等待,光阴似箭,要好好把握住这大好的青春。
与其在苦苦的等待中度日如年,不如轰轰烈烈地过把瘾就死。
我一直以来就十分敬佩那只钻进葡萄园吃葡萄的狐狸。因为它的不甘等待。
一个围着栅栏的葡萄园,园中成熟了的葡萄令人垂涎三尺。可是栅栏太密了,狐狸钻不进去,可是它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更没有苦苦地等待着有人开启那扇门。它饿上了几天,钻进葡萄园,在饱尝了葡萄的鲜美之后,它并没有躺下睡觉,等待着主人的毒打。它又饿上了几天,离开了葡萄园。
我十分敬佩狐狸的行为,然而有人却嘲笑它:饿馊了进去又饿馊了出来,什么也没得到。错,大错特错。狐狸品尝到了葡萄的美味!而那些遇到困难只知道等待的人,永远也不可能品尝到葡萄的美味,即使等到葡萄“瓜熟蒂落”之时,也绝无可能。
人生莫等待,等待会落空,只有怀揣着拼搏的豪情,用晶莹的青春作义无返顾的投入,才有可能收获成功的欢笑。
四顾今日,海峡两岸,白浪排空,“三通”心桥已架,叶落归根呼声日高,此情可诗成追忆,彩云归日不远矣。
倘若,海峡两岸的同胞不为祖国统一而努力奋斗,而是随其自然,等待着台x分子哪一天将台湾双手奉上的话,那么,祖国永远也不能统一,台x分子“一中一x”“两个中国”的妄想也必将得逞。
我们不能等待,即使有人说:“希望,可以让等待不再绵长。”
是的,希望是可以让等待不再绵长。难道我们就要抱着希望躺在床上默默地等待着成功的降临吗?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我们要努力学习,练就一身非凡的才能,为祖国,为社会做贡献,切莫等待。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