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我,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有人说,我是一棵朝气蓬勃的小树苗。也有人说,我是一个口齿伶俐的中队长……可我在老师们眼中到底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是认真负责、勤学好问的,还是幽默风趣、敢于承担的人呢?我至今都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现在,让我说一件令人纠结的事儿吧!有一次科技节,老师要求大家上交环保小制作,可我压根儿就没做这项作业,怎么办呢?“是跟老师说忘记了做,还是不说呢……”两个小精灵直在我的大脑里打架。最后,正义打败了邪恶——我只好硬着头皮去和老师说。在去老师办公室的路上,我不停的在想:唉,肯定要被批评了,回家怎么交待呀!可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老师还表扬了我,老师说:“敢于主动承认自己的错并保证下不为例的人是一个有担当的人”。
在数学老师的眼中,我是一个爱发言的孩子。有一天,老师问了一个问题,全班鸦雀无声。忽然,一只手高高举起——猜猜这是谁的手?毫无疑问,当然是我的啦!只听老师说:“晏一胜,你来回答!”我麻利的站起来说:1111×1111=1234321。我话音未落,同学们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看看人家,为什么能当上中队长?他不仅课堂高效,而且课后还自学奥数,你们看看,这就是差距!”
从老师的眼中,我终于知道了我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积极主动且又有担当的人。
我是一个很奇怪的人,身上有很多相互矛盾的地方。我平时大大咧咧,但也会写文艺的小诗;我的东西摆放得杂乱无章,但其实我是强迫症,要么不整理,要么就弄得无比对称;我看上去很高大,但我却怕火也怕黑……
我眼睛很小,一笑就只剩一条缝了。嘴唇很厚,这是家庭遗传,我爸也这样。头发扎得很低很散,整天懒洋洋的,一眼望去,那个软趴趴的一定是我。我有一点胖,脸也很大,我妈让我减肥,我却总是坚持不下来。
懒,这是我给自己的第一个关键字。我是那种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着就不站着的那种人。如果可以,我能在家宅到天荒地老。懒很正常,但懒到我这种地步的可真不多。但我也有勤快的时候,我可以为了记住一个单词把它抄写一百遍,为了解题中午放弃午休,为了把一本书读完忘记了吃饭……有人说:“你懒的时候特别懒,勤快的时候又那么积极,真奇怪!”我觉得我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勤快。
像一个男孩一样,这恐怕是很多人对我的第一印象。我的性格的确有点像男孩,爱打闹,不拘小节,有点马虎……这其实也不怎么奇怪。小时候我家周围没有与我同龄的女孩,只有男孩,整天跟男生玩,自然也就像男孩了。我跟他们打架,可以把男生打哭,这就是我。但我其实很敏感,很多事情都会是我很难过,偶尔也会写一两首诗,一两篇文章。因此,有些男生认为我不是女生,也不是汉字,我拥有男生的气概和女生的气质。
聪明。这是很多人对我的评价。老师认为我聪明,但是不努力。同学们羡慕我:你怎么不认真学习也能考好?我对他们只回应:呵呵呵!我又不是智商两百的天才,怎么可能不努力就学好。说实话,我的确是一个很奇怪的人,一件事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背书,要么不做,要么就会投入百分百的精力,做作业也是这样。学习,不是看谁最用功,是看谁最用心,用心才能做到最好最快。
中考之前,我进入了懈怠期,不背书也不写作业,甚至上课也不听讲,因此中考成绩给了我当头一棒,我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也有弊,但我希望我自己能克服自己的懈怠期,全心投入,不再犯此类错误。
我就是这么一个奇怪的人,有很多缺点,但也不乏优点。无论你接不接受,这就是我!
圆圆的脸蛋,小小的眼睛,外加“马桶盖”式的发型,配上圆润的身材,大家见到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三个字:萌萌哒!
这么喜剧而又可爱的外表,本应该是人见人爱的。可事实并非如此,我妈妈经常见到我就头疼,她总是为我这样那样的事儿犯愁,这样下去我真的担心我亲爱的妈妈更年期提前。
头疼一:我的身材。其实我个人对我现在的身材还是非常满意的,结实的胳膊,结实的腿,小麦色的肌肤,简直就是一力量型的男子汉。可妈妈的欣赏眼光以及衡量标准跟我不一样,硬是要给我扣上一个“肥胖胖”的称号,总是在我耳边叨叨:太胖啦,要注意减肥,要多锻炼。要是见到我大口吃东西,她更急了,恨不得抢过我的饭碗不让我吃了。哎,我那纯属好孩子表现,不挑食什么都吃,只不过量可能比妈妈大点,可这能比吗?我是一个正在发育年龄的'孩子,而妈妈天天为了保持苗条身材而非常节制自己的饮食的中年女人。真想告诉妈妈,我的逻辑思维正常,可又担心妈妈的小心脏,哎,真让人头疼。
头疼二:我的懒。这是让妈妈是最致命的头疼事。每逢到了做作业的时候,就会莫名其妙地被一条“懒虫”给缠上了。每次妈妈用狮吼功吼几遍后,我的作业兴趣就全没了!当然“懒虫”会告诉我:“不着急,还有星期六日可以做呀,先玩一玩嘛!”结果每次都被妈妈狠狠地教训一顿。妈妈真是恨铁不成钢啊!
虽说让妈妈头疼的例子还有很多,但在妈妈的眼中我始终是她的“前世情人”,她爱我得很呢。而我呢,其实心里也早已暗暗下决心,以后要认真自觉地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让我亲爱的老妈能在她以后的日子里不愁吃不愁穿,当然更不用为我头疼。其次自然是要多锻炼身体,强壮的体魄肯定是健康生活的保障。嘿嘿,到那时,妈妈一定会说:“还是我的儿子好啊!”
春节,这对于亿万华人而言最为浓墨重彩的节日终于到来,似乎是让人们期盼了一年。这样周而复始,不知过了几千年。
而年究竟是什么呢?是那头传说中的吃人怪兽,还是谷穗下垂的形象?到了今天,恐怕都不是了。年成了一个代名词,成为了一种符号,成了我们中国人的一个标记。
然而,年味似乎正在慢慢地、渐渐地消隐,或是消逝!连我自己都感到了可怖。
在记忆里,依稀还记得年长的姐姐说她不喜欢过年。那时,真的隐隐地刺痛了我的心,只是年少啊!尚未察觉。在回忆里,我又真的感受到了那种痛,不知为什么。而现在呢?人们真的似乎都淡漠了,我甚至还听到过有的孩子说不喜欢过年。啊!原来不只姐呀!
年究竟是什么?我无法解释,但就我个人的理解,我认为年是一种回归的象征。每个人无论到得何地,过年时总要回家的,或者至少都想着回家――那是心灵的一种回归的渴望。家,可是一个多么温暖的词呀!
现在,姐在北方的一个城市里工作,据说北方的年味儿很浓,那儿的人们都很朴实、和善,特别重视这样一个重大的特殊的节日。因而她才可以早早地回来与家人团聚,又不必担心归期过急了。还好不在南方,据说有的城市只放三天假,那根本就不可能回家了。而我们中国人又这么重视家。家,不仅只是我们住的地方,那更是一份寄托,一份温馨,更是我们心灵的归宿、灵魂的休憩处。任凭风雨多大,只要有家就不怕。
如果过年了,家人还不能团聚,真的难以想象!而年味的消逝,在我们这个小城里却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孩提时代的依稀而模糊的记忆里,我还可以看到一些过年的欢乐景象。伙伴们争着放鞭炮,嬉戏玩闹,最高兴的是领到红包,不论压岁钱有多少。火热的大红色就是过年的颜色。中国的红真的包含了太多、太多。而现在似乎都已不再了,鞭炮声显得单调而刺耳,全无热闹欢腾的景象,孩子们似乎也不大在乎压岁钱了。压“祟”,保一年平安,这层意义,我现在才明白,孩子们应是不知道的。现在的过年,就好象是一个卸了红衣浓妆的老成持重的姑娘了。
还记得,寒假前,一位寄宿的乡下朋友问我:“你们城里是怎样过年的?”我竟一时愣住了,答不上来。“是啊!我们现在究竟是怎样过年的?我应该好好想想了。”便随口告诉他一些时下正时兴的过年方式。例如:团年饭去宾馆吃,全家一起外出旅游等。
他感到很吃惊,也很不解,说:“那是哪来什么年味啊!我们村里的过年,那才叫热闹呢!只有回家的,没有向外跑的,团年饭都自己做,那才有年味儿嘛,就像吃年糕那样。”我又向他解释,“现在城里人们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像‘五一’、‘十一’这样的法定假期才能有些休息时间。一到过年,恰好一家人都有时间,便趁隙旅游了,偷个闲;上饭店吃团年饭,那样也方便,省时一些。”
其实,我也同他想的一样啊!小城里的年过的单调而乏味了,年味似乎在这儿消逝了。只记忆里还依稀有些模糊的影子。这样的生活究竟好不好呢?我无法替别人下定论。但至少我还不习惯这样的趋于冷淡的春节,我还不适应。我倒宁愿看到一个热闹的春节氛围。即使是那热闹不属于我也好啊。
这个节日本该是如一位活泼俏丽的红妆少女那样盛装打扮的。像北方人那样,把喜庆传到每一个角落。
几千年来的辞旧迎新史当如何延续?
我想,我们这一代应该做些什么,不要让中华文化里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我们手中渐次消逝。到以后的孩子问我们时,不要只说“那只是一段陈旧的历史。”
现代社会进步飞速,但还是留下一些古朴的风俗要好一些。传统的节日风俗都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新年赠橘(吉,压岁(祟钱……
还记得苏辙有:“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那又是怎样的一派合家融融、一派祥和。我想,我们都不希望中国的红变淡、年味消逝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