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自由》读下来,没有第一次那么费力,边读边有自己的一些感悟。整本读下来,想把自己的一些感受记录下来,一方面与他人分享,一方面见证自己的成长过程。
“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要严谨和科学。如果你不严谨和科学,你可能就毁了孩子的一辈子。为什么说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是幼儿教师呢?有一个朋友说:”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国际上幼儿园教师在最赚钱的职业排位上位居第三。“我们知道在发达国家牙科大夫比较挣钱,律师比较挣钱,实际上在国外幼儿教师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有的人博士毕业直接就去带孩子。人们把最优秀的人放到了幼儿教育上,是因为零到六岁决定人的一生。”
最初认为工作就只是一份工作,一种谋生的方式,在卡迪亚从事三年幼儿教育事业后,发现它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方式,更是一种成长方式。怎样去描述它呢?在卡迪亚工作,感觉自己是永远且完全被接纳的,可能自己存在很多不足(自己都承认且不接纳的)但仍被卡迪亚接纳。
自己也愿意不断地完善自我,追随幼儿园成长的步伐,从内心真正地顺从。而且工作中时常会反思,当发现自己状态不够好,处理问题不够那么有爱时就会反问自己“爱在哪儿?”工作中的困惑是由于不理解产生时反问自己“理解在哪儿?”
我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所学专业是金融学,我的专业和我现任工作没有一点联系。而我对幼儿教育也不是很了解,明白的只是简单的,很浅的传统教育方式。中国的传统的教育方式都不太了解的我,此刻有机会尝试西方的幼儿教育。
爱和自由,起初在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不是很理解。爱是什么?自由是什么?大多数人认为的爱是在长期的相互感知中逐渐堆积起来的,类似亲情或者就是亲情的感觉,就是爱。而自由,是由自我作主;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不受限制和约束。蒙特梭利说:“儿童只要依靠爱和自在,才能失掉成长的全部能量,以便成为真正好处上的人。”在幼儿园里,其成长更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来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用心的充满爱和自由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孩子的潜能上得以发挥。在6岁前,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并不会因为这些自由而变得毫无组织与纪律,相反,在自由中,他就变得自律与顺从。在中国,遗憾的是,大部门家长却不懂得这些,他们做了些什么呢?一方面,他们总在孩子没感觉的时光强制孩子。另一方面,他们在孩子有感觉的时光没有把相应的词语同孩子内涵的感觉配上对。
孙老师的《爱和自由》让我了解到孩子并不是什么都不明白的来到这世界,他(她们是伴随着内在的一种东西来到这世界,蒙特俊利把这称为“精神胚胎”。孩子的思想是很简单的,成人要是和他们说话太多或者复杂的时候,孩子的\'思维就会被成人弄的混乱,用简单的话去和孩子沟通,这样孩子的思维就不会很乱。成人有太多的“专制”和“越权”,总感觉孩子就是孩子,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总是让孩子事事听从大人的安排,可不知这样恰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程序和心理,成人常常想把自我的思想强加到孩子身上,把自我的经历转嫁到孩子身上,期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我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沉重的寄托,生活的好累,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读过这本书的我有所收获,能更宽容应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其实,何止是儿童,在充满指责、冷漠、抱怨的环境里,任何人都不会感觉到快乐,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围的环境充满了爱、自由与温情,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会快乐、有效率的多?
爱与自由并重,我们要把爱带给每个孩子,同时,也适当放手给他们自由,只要多加引导和体恤,要学会相信,在此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定会快乐、坚强、充满创造力和勇气。
看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感受很多,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蒙氏理论的书,拿到书后才一翻,就马上被吸引住了,一边看一边打心眼里认同,合上书本,内心充满了接触到真理的激动。
都说只有切身感受的事物才会特别认同,现在却已经想不起来到底是书里哪些案例和说法触动了自己,只知道一边翻阅一边忍不住幻想:如果自己从小能在“爱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成长是多么的幸福,甚至有一种冲动,恨不得把书上的文字腾印到父母的脑子里,告诉他们当年那种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怎样伤害和扼***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总之,由此“爱和自由”的理念已经深深扎根在心里,看着孩子们无邪的笑脸,作为老师的神圣使命感再次升华,看着孩子的脸,在心里对她们说我也要“让我的爱象阳光一样包围着你们,而又给你们光辉灿烂的自由。”
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不求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是包容,凡事相信,凡是盼望,凡是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书中是这样的定义“爱”的。“不动怒、相信、盼望、永无止息的等待”是打动我最深的字眼。
在爱孩子的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曾经,我也认同一个家庭里的孩子至少要怕一个人,要有个人“镇”得住他;认同孩子小的时候讲不通道理的时候,至于道理,长大了就会懂了;认同一个凌厉的眼色使过去,孩子就噤若寒蝉的“威严”……因为,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中成长的,我们从小按着“乖孩子”的模式去听话、不惹事、好好学习、不贪玩,就是好孩子。
我们从来没有或者有过却没有答案去问自己: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眼前这些就是我想要的吗?我们的身体已经成熟,我们的心智却停滞不前,面对纷扰的社会,我们内心的惶恐不安远远大于自尊自信,这就是传统教育带来的后果。为什么一代一代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处境不满意,拼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要孩子“按我说的去做,但不要学我”?为什么父母以自身的经历和教训教导孩子却不能使孩子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自强自立的人生道路?
我们了解自己开始,了解生命的意义,了解成长的规律,认识到并尊重每一个新的独立的个体,蹲下来,时刻关注自己和她的成长,用真正的、无限的、无条件的爱滋润彼此的心灵,让“内心的小孩”和现实的孩子一起快乐、自由地成长!
爱和幸福这是一则深受小朋友喜爱的童话,这是一则充满了爱和宽容的童话,这还是一则寓意深刻的童话。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巨人的花园》主要内容是:有一个自私的巨人,他不让孩子们在他的花园里玩耍,还砌起围墙,不让孩子们进来。因此,巨人的花园里始终是冬天。后来有一个小男孩提醒巨人,巨人这才知道春天为什么迟迟不来自己的花园了。巨人让孩子们进到他的花园来玩耍,春天也来到了花园,巨人这才感到无比的幸福。我明白了助人为乐是快乐之本。巨人后来感到幸福是因为小男孩帮他除去了心魔,赶走了他那任性又冷酷的心和冬天,唤醒了他那善良、热情的心和春天。我懂得了孩子们是春天里的那一颗奋发向上的树,有了这些能把春天带来的孩子,无论多么寒冷,你的心仍然是热热乎乎的。在充满孩子欢笑的地方没有冷酷、自私和寒冷,只有善良、热情和温暖。爱和自由读书笔记 当然还需要一颗始终认为幸福和愉快、只需助人和知错就改的心来画龙点睛。以前,哥哥向我借东西,我不管什么东西我都借给他,可是叫他还,他总是一天拖一天,他的借口不是忘带了,就是没看完,这倒没什么,可是他有什么东西都不借给我。有一次,我在二爸的汽车上发现了两本“哆来A梦”,我把书带回家后,哥哥看见了大叫起来:“你带来干吗?赶快放回车上去。”我气极了,心想:我以前借了他很多东西,他非但不还,而我想借他的东西,他就是不愿意,我以后要用以牙还牙的方法来报复他,永远不借他东西。
现在想想,觉得那时我真可笑,不就是一些身外之物嘛。再想想,我那时借他东西他都很开心,我从中知道了自己很有眼光,挑的东西都很好。幸福是帮助别人,爱是别人帮助你。幸福和爱只需要帮助别人、改正自己的过错就可以得到。
《爱和自由》最近开始看第四遍了。这个时候再读这首泰戈尔的诗又有了新的感触。
相见恨晚。记得刚遇见《爱和自由》的时候,一度有强烈的想法--要买上几十本,送给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新爸新妈。也许,我们都会“从中学会真正的爱,真正的教育”,“千万个孩子因此书健康、愉悦地成长”。
很仔细地读。每读一遍,总是“心灵受到震撼,感动而愧疚”。想想自己初为人母时的种种所作所为,就有想坐时光机回去揍自己一顿的冲动。没文化,真可怕;懵懵懂懂就做父母,更是可怕。
什么是真正的爱?母鸡也会爱小鸡。什么是自由?很多时候,我们自已的成长还停留在七八岁而浑不自知。以前也买过很多育儿书,感觉大都注重的是教育细节的操作性;而《爱和自由》直指教育的本质,深入浅出,让人看清什么是真正的爱。书中,字里行间都是作者对孩子满满的爱,读着读着,内心便柔软起来;读着读着,眼前便清晰起来。
对蒙特梭利教育了解得不多,暑假里,翻阅了《爱和自由》,才对其教育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蒙特梭利说:“儿童只有依靠爱和自由,才能获得成长的全部能量,以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让我想起一个学者的一句话:“以爱的情感激发儿童成长的积极性;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儿童自我意识的主动性……”
在蒙氏教育,需要孩子们遵循的“规则”特别少,比较主要的三条:第一,不伤害自己;第二,不伤害他人;第三,不伤害环境。孩子们在遵守这三条基本规则的前提下,他们有权利为自己做决定,他们可以做自己的主人。
每一个生命都不一样,每一个生命的发展都不一样。就拿敏感期来说,蒙氏教育讲究要在儿童敏感期来临时,抓住这个敏感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孩子6岁才出现数学逻辑的敏感期,但这并不说明他要比5岁就出现数学敏感期孩子笨,只不过他的数学敏感期来的晚而已。一个孩子要画画到凌晨,也不要打扰他,因为他正是处于绘画的敏感期。他要通过持续、反复的操作来达到认知和发展的目的。但如果在孩子童年时期没有足够的自由来发展他的敏感期,那孩子有可能丧失了这么一次发展的机会。有可能他终生不再绘画,终生都不能感受到绘画的美。
孩子在一个充分自由与爱的环境里,发展的是心智,认知的是真理,而不是在控制和压抑下迷失了真正的自我。而迷失了真正的自我,人的一生是不可能幸福的。
看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感受很多,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蒙氏理论的书,拿到书后才一翻,就马上被吸引住了,一边看一边打心眼里认同,合上书本,内心充满了接触到真理的激动。
都说只有切身感受的事物才会特别认同,现在却已经想不起来到底是书里哪些案例和说法触动了自己,只知道一边翻阅一边忍不住幻想:如果自己从小能在“爱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成长是多么的幸福,甚至有一种冲动,恨不得把书上的文字腾印到父母的脑子里,告诉他们当年那种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怎样伤害和扼***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总之,由此“爱和自由”的理念已经深深扎根在心里,看着孩子们无邪的笑脸,作为老师的神圣使命感再次升华,看着孩子的脸,在心里对她们说我也要“让我的爱象阳光一样包围着你们,而又给你们光辉灿烂的自由。”
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不求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是包容,凡事相信,凡是盼望,凡是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书中是这样的定义“爱”的。“不动怒、相信、盼望、永无止息的等待”是打动我最深的字眼。
在爱孩子的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曾经,我也认同一个家庭里的孩子至少要怕一个人,要有个人“镇”得住他;认同孩子小的时候讲不通道理的时候,至于道理,长大了就会懂了;认同一个凌厉的眼色使过去,孩子就噤若寒蝉的“威严”……因为,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中成长的,我们从小按着“乖孩子”的模式去听话、不惹事、好好学习、不贪玩,就是好孩子。
我们从来没有或者有过却没有答案去问自己: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眼前这些就是我想要的吗?我们的身体已经成熟,我们的心智却停滞不前,面对纷扰的社会,我们内心的惶恐不安远远大于自尊自信,这就是传统教育带来的后果。为什么一代一代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处境不满意,拼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要孩子“按我说的去做,但不要学我”?为什么父母以自身的经历和教训教导孩子却不能使孩子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自强自立的人生道路?
我们了解自己开始,了解生命的意义,了解成长的规律,认识到并尊重每一个新的独立的个体,蹲下来,时刻关注自己和她的成长,用真正的、无限的、无条件的爱滋润彼此的心灵,让“内心的小孩”和现实的孩子一起快乐、自由地成长!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