踮脚,落下,我的目光停驻在玻璃窗上的两幅精美的海报上--华丽的舞台上,一身粉红的女子正踮着脚尖翩翩起舞,一束明亮的灯光追溯到她的身上,灯光下的她宛如一位落入凡间的精灵,举手投足间流露着优雅的气质······“让一下!”还未回过神来,耳畔响起一声粗壮的男音,一只有力的臂膀狠狠将我撞到一边--
一个黑影从我身旁蹿过,定睛一看,只见一个穿着灰黑色短袖的中年男人正拖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疾速向前冲去。“砰!”他右手拽起一只板凳,粗鲁地压在地上,像是完成了一个重大的任务一般。他那厚厚的嘴唇翕动着,嘴角咧了咧,眼里满是得意。这还倒真是个不懂情趣的市井小民,在影院前摆摊,可真是玷污了海报上演员那优雅的气质,我心里暗暗埋怨道。
“大哥今天来得这么早。”正准备离开,耳边却又响起一道清脆的嗓音,一缕栀子的清香随之沁入心脾,循声望去--街角立着一株栀子树,大朵的花盛放着,紧簇在枝头。花下是一道倩影,那白净的衬衣与雪白的栀子相映衬。走近,只瞧她的手里正捧着一册杂志,黑亮的眸子紧锁着一行行文字,她的唇角扬起一抹柔美的微笑,似乎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仔细打量着她,她的头发高高盘起,一支精美的发簪增添了几分古典气质,几绺发丝垂在耳边,她时而将它别到耳后。我不禁又想起影院的那两幅海报了,只觉得栀子树下的这片绿荫宛然成了华丽的'舞台,那恬静的女子宛如凡间朴素的的舞者,流连在自然的香气之间。
夕阳的余晖从我身后斜斜地洒落,影子跃上扉页。“小姑娘,喜欢些什么,随便看看。”她留意到了我,笑盈盈地指着地摊上的那堆杂志说道。或许是被她明媚的笑容和淡雅的气质蛊惑了,我竟一连买了好几本。
看完电影出来,弯弯的月牙已爬上了夜幕,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大地。两盏有些格格不入的灯泡亮了起来,我张望着,竟是中年男子和那妇女的摊子。男子的摊前挤满了人,推推搡搡,挤挤攘攘,一股油腻的味道从中散发出来。对面那妇女的手中已没有了杂志,只是低头专注地摆弄着摊上的海报,路过的人时而往她那探几眼,静悄悄的,似乎生怕扰了这份静谧与美好······
其实,气质不是华丽的外表,而是在繁华与喧闹中,秉持一份淡泊宁静的心,静享自然的优雅恬静;妇女那样朴素的气质深深印在了我心里,真想为她的清雅脱俗,为她的那种气质点赞。
其实,她还有另外的一层意思,就是气质,是自然的流露,不宜盲目地模仿。每一个人的气质,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不一样的。
那么,什么是气质?原意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也指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如活泼,直爽,沉静,浮躁等,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古人云:“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由此可见,读书不仅能够增加涵养,更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气质。
俗话说:“人看衣裳马看鞍。”说的就是人的服饰特点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从商业心理学的研究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所产生的影响力和信任度,主要来自于语言,语调,语气和形象的塑造。其中,形象占45%,语言占10%,语气占15%,语调占30%。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语言的“亲和力”,直接反映了其拥有良好的气质。
常言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的就是如果一个人的形象改变了,那么他给人的印象从此得到了改观。形象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形体方面的专业训练来加以塑造的。形象主要是指容貌,魅力,风度,气质,化妆,服饰等。你的形象是否具有竞争力?你是否光彩照人,能否给人以“内涵丰富”的第一印象?在当代社会,形象塑造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各种以“形象”一词的商业公司是鳞次栉比,目不暇接。从一个侧面充分反映了当代人注重修养和自我形象的重要性。正如某位先哲所说:“一个人的面孔通常会比他的舌头说出更多有趣的事,因为面孔是他的形象,而舌头只能表达他的思想。”综上所述,气质与形象有着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密切关系,即形象是气质的外在表现。。
常言道:“人的气质有高雅庸俗之分,禀赋各有千秋”。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即使满身名牌,也成为不了名人”。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服饰高档与否,与名人所拥有的气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
这则故事听起来虽然荒诞不经,但现实生活中确也不乏其人。在这里,笔者就不赘述了。我想说的是,一个人如果平时注意多读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书籍,学会自我反省,多与一些谦和真诚的朋友互相交流,每天进步一点点,慢慢地你就会让人感觉到你的气质变化了。
综上所述,气质是一种修养,一种个性,一种流动着的神韵与气息。一个人的气质一旦形成,就会从骨子里渗透出来,无论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工作学习等日常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气质魅力”!
无意间,点开了一部由新华社打造的微电影《红色气质》。该片只用9分5秒确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与其说是微电影,更像是一部微纪录片。淡淡的叙述中,有着一股厚重的力量!
微电影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来从争取民族的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影片中,故去的共产党人跨越时空,与同志“相聚”,与家人“重逢”,让人们仿佛穿梭在历史长廊之中,看到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感受红色信仰、红色气质代代传承。当看到瞿独伊女士说;“始终不明白儒雅的书生和壮烈的革命者,哪个是我的父亲”时,很是感慨。是呀,大义凛然,从容自若,笑对死亡,这就是共产党员身上特殊的气质,就像一杯勾兑的烈酒,相互矛盾确又浑然天成。在面对国家存亡,名族危难时,你从来都不能想象,在各个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共产党员能够爆发出多么强大的力量。
对于一个人95年很长,而对于一个走在时代前沿的党,正值青春年华。95周年慢慢走过,一张照片,定格一个瞬间;一组群像,打开一部史册,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震惊的事情,都仿佛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这红色的气质从未褪色过!95年风雨兼程,无数共产党员先烈们凭着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执着,为了党和人民,为了国家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矢志不渝奋斗终身,才使得中国有了如今的翻天覆地变化,才有了今天民主和谐社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我们是否有义务来明白先辈们艰苦奋斗,呕心沥血的付出,留下并传承那一份红色气质。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永远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嘉兴到井冈山,从瑞金到延安,共产党的一路发展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新时代下,虽然我们不能像先辈们一样抛头颅洒热血,沙场秋点兵,但那份对人民的那份清正廉洁,艰苦朴素,浩然正气绝不能忘。不谋私利、严以律己,时时刻刻以党章党规来约束自己,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才是广大党员干部在新形势下要传承的“红色气质”。
理想诚可贵,奋斗价更高;红色气质在,代代逞英豪。党章党纪提倡的我们带头去做,党章党纪禁止的我们坚决不做,只有纪正言行,求真务实、忠于职守、扎实工作,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弘扬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才能传承与彰显优秀共产党员的“红色气质”,让共产党人爆发出强大力量。
在拼爹拼颜值的当今社会,对于颜值不高,又无爹可拼的大多数人来说,只能拼气质了。于是,“主要看气质”便流行了起来。气质在社会所表现的,是一个人从内到外的一种内在的人格魅力然后所发挥的一个人内在魅力的质量的升华。所指的人格魅力有很多的,比如修养、品德、举止行为、待人接物、说话的感觉等等等等,所表现的有高雅、高洁、恬静、温文尔雅、豪放大气、不拘小节、立竿见影等。所以,气质并不是自己所说出来的。而且自己长久的内在修养平衡以及文化修养的一种结合,是持之以恒的结果 。著名流浪诗人三毛说过“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任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也就是说读书能改变气质。
念着一句又一句优美压韵的古诗词,我仿佛穿越回到了古代。
念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看见了陶渊明所向往的那个乡村美丽图景,那儿没有权势利益金钱地位的'争夺,没有宫里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笑里藏刀,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读着秦观写的“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知晓了古人那含蓄却又饱含爱意。“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我仿佛只置身与那里。古诗词细细地读着,品味着,别有一番情趣。
小时候,就喜欢听那些美好梦幻的童话故事。可爱又可悲的小美人鱼为了她深爱着的王子甘愿化成一堆虚无的泡沫。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之间可贵的友谊让人动容,尽管王后那么恶毒,可是阻挡不了白雪公主善良的心。灰姑娘虽然饱受继母和姐姐们的欺负,却依然那么的优雅。童话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长大,编制了一个又一个人的美好梦想。
现在终于长大了,喜欢看一些富含深意的名著。曹雪芹写的《红楼梦》让我看见了封建社会那种禁锢和无奈,以及书中细腻的感情流露。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介绍她的一生以及告诉了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来吧!让读书改变气质!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