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颗种子,也只知道自己是一颗种子。我被埋在一片苍黄之中,铺盖在我身上的满是炙烫,带给我满身火辣辣的疼痛。我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也不知道为何自己会要处在这般艰苦的境地,我只知道——
我好像该发芽了。
探出了我的根,火辣辣的刺痛瞬间穿上,灼烧着我。我差点将根缩了回来,但终归忍住了。怕是我退缩了,便再也没有机会前进了。
我想我还是该感谢老天的,这样的炎热里,是它送给了我零星的雨点,让我尝到水的滋味。那种甘甜和清凉,是给我身心最大的慰藉。我想是自那后,我才有了奋斗的目标——活下去,我要向水源进发。
我不顾一起把根往下伸,这是火蜥蜴——我这里唯一的朋友——告诉我,只有很深很深的地下才有水。犹记得他满脸悲悯对我说:“你想在这里绽放?还是死心吧。”不知道这是怎样困苦的环境,才让他这么认命,用这样寡淡的语气。看来这是一个遥在彼岸的梦,但我还是想穿越这一片苍黄,找到水,然后,开花。
十几天过去了,我仍在用力地点点探出我的根。灼痛的感觉已渐渐让我麻木,许久的干涸也让我奄奄一息。我是不是快死了?放弃……吗?
不!不能的。我还是想开花,所以我还是要找水,所以我还是要努力,所以我不能放弃。
根尖竟触碰到了冰凉,刹那间盖过了所有火烧般的炙痛。一丝丝甘甜蔓上,将所有的苦辣抹去。我疯狂地汲取我梦寐许久的水,能量充盈着我的身体,我仿佛到了一个幻妙的世界,畅游这世界里,我收获到了许多,许多……
我终于有能力从苍黄中探出头来,入眼的却是漫天黄沙。原来我竟是在这样的地方,拼搏了许久。火蜥蜴对我的发芽惊愕至极。我对他说我一定能开花的,这回他答道:“我信。”真是让我受到莫大鼓舞。
沙尘暴的袭来大概是我永远也预料不到的,他的残暴也是我我无法想象的。就在花开前夕,噩梦呼啸着肆意扯碎了我的梦。多么可笑,我的奋斗,就这么轻易地幻灭在沙尘暴轻轻的呼吸间,我的努力,终究是斗不过环境的恶……
……
“哦!天呐!你们看!”这是冒险团的一员,错愕不已地看着那多根长数十米的花。所有人的心收到了狠狠的整动。
“可惜了,本来是能开花的,估计是那沙尘暴给毁了。”
不,这是我见过最美的绽放。
我家的阳台上种了很多盆植物,其中我最爱的要数白兰花和那一株蚕豆。
白兰花是我们搬新家后爸爸买的。那时正是冬天,白兰花刚搬来时还青翠欲滴,可是没过多久叶子就黄了,枝干也弯了下来。过了四五天,叶子居然一片片地凋落,地上“落叶缤纷”。爸爸看了,叹气说:“唉,这棵树不行了!”我也很惋惜,每天放学回家都看看它,看着片片弯而***叶子无奈飘落。渐渐地,寒假来临,我也把它给淡忘了。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我走到阳台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看着窗外绿油油的世界。视线落回阳台上时,突然发现那盆差不多枯萎的白兰花竟然长出了绿叶,抽出了嫩芽,生机勃勃,清爽碧绿。我惊讶中带着喜悦,走过去轻轻抚摸它。一阵风吹来,叶儿沙沙作响,非常高兴似的。呵,白兰花又绿了!我兴奋地告诉了爸爸妈妈。晚上躺在床上,不由得想:“任何一种植物,即便会枯萎,但也有美丽的绽放。如这白兰花一样。”
这又让我想起了我家大阳台上的那株快倒下的蚕豆。
这株蚕豆是从太公家移植过来的,移植来的时候还追加了一些肥沃的土。我总觉得蚕豆果实不好看:颜色是绿的,但显得暗了些;形状虽然饱满,但显得弯了些;老了之后更难看,壳变得很硬,颜色也成黑的了。
但蚕豆花却是非常好看。
在片片绿叶之间,在青翠的枝干上,开出一朵朵紫白相间的蚕豆花。蚕豆花只有三瓣花瓣,其中一瓣向外侧翻卷,像蝴蝶的翅膀,又像一个独特的小房子;另两瓣躲藏在“蝴蝶翅膀”的下方,犹如蝴蝶软软的身子一样。花总体是白色的,下方的花瓣却是颜色多样,外侧基本是白的,靠近末端就逐渐变成紫色乃至黑紫色。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只紫白相间的蝴蝶停在叶丛中,美丽极了。若是微风吹来,“蝴蝶”舞动,就如活了一样。
蚕豆老了,便不再美丽,但还是豆花的它,也有自己的辉煌。
妈妈说——其实,人也是一样!
在《提纲》的第一条中,马克思直言不讳的指出了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就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缺乏实践的和主体性的观点。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他的唯物主义是直观的,不彻底的。
在《提纲》的第二条中,马克思阐述了实践是检验思维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思维是否是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这一检验的标准不能在人的主观范围内寻找,用人的主观的东西去检验人的思维是得不到正确的结果的。马克思指出只有在人的主观范围之外的实践能够检验人的思维的真理性,这是由实践的特性决定的,实践是主观见诸客观的活动,它能够把人的认识思维与客观实际相结合起来加以比较,如果人的认识思维与客观实际相符合,那么人的思维就具有真理性,反之,则否。
在《提纲》的第三条中,马克思批判旧唯物主义只看到环境对人的作用,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对环境起影响作用,也就是说,人不是被动和消极的被环境所影响。旧唯物主义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然而这种所谓“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又是由什么来改变的呢?他们没有指出来,看来在这方面,他们只能寻求上帝的帮助了,这样旧唯物主义者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在《提纲》的第四条中,马克思承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积极方面,因为费尔巴哈把宗教世界从神学世界观中剥离出来,把它归结为产生它的世俗基础。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刚走到这一步,就止步了,对宗教的批判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批判,而没有付诸实践来改变宗教世界。
在《提纲》的第五条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认识论的错误根源——人的感性知识单纯的直观,马克思指出人的感性应该来源以人的实践。
在《提纲》的第六条中,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批判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
纯粹自然联系起来的普遍性”。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人的本质必然是历史的和变化的,也就是说,在人类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的本质不同的,是变化的。因为,社会关系是历史的和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必然不是固定的,那些所谓的人性自私论是必然错误的。同时,要指出一个问题就是,马克思所指的人的本质是就人类区别与动物来说的,而不是单指具体每个的本质。弄清楚这个问题,就不会陷入所谓“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是否可以说只要弄清楚一切社会关系,就能弄清楚人的本质呢?”的疑惑了。
在《提纲》的第七条中,马克思接着第六条继续批判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进一步阐述了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只有从社会性的角度上,才能真正把握人所以为人的本质。
在《提纲》的第八条中,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为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社会生活中的人是从事实践的人,只有实践才能揭开挡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切神秘面纱。
在《提纲》的第九条中,马克思指出,旧的唯物主义只能做到把感性理解为“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然而它不能理解市民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而它不能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
在《提纲》的第十条中,马克思鲜明的指出了自己新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和立场,旧唯物主义是“市民”社会的唯物主义,而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唯物主义,是为实现人类解放的唯物主义。
在《提纲》的第十一条中,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鲜明的点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一个根本特征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说明世界,而且要改变世界。纵然,马克思在向人说明了自己哲学的特征在于改变世界,但是他并没有说,改变世界与解释世界相比谁更重要。在马克思看来,这两者是同样重要的,因为改造世界必须以解释世界为前提,从排除科学实验之外的人类实践活动来讲,如果缺乏解释世界的前提,那么这种实践活动也就是改造世界的活动必然是盲目的,就算取得了成功,那也是机会主义性质的。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解释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前提,而改造世界反过来又能够促进解释世界。
总的来说,在《提纲》中,马克思主要突出自己的唯物主义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根本特征是实践,因此,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也被后人称之为实践唯物主义。实践不仅
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同时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特性。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陷入了困境,有的人把根本原因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的根本特性。这些人的基本观点是,学而不能用即等于无用。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理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为了去变革世界,改造现实社会中的不合理问题。然而,我们当前的社会现实并不能很好提供这种能够让我们去变革的条件,就目前来讲,我们很多人都是在适应这种社会现实,尽管其中存在许多不合理,在他们眼里,能够适应社会现实已经是一种不易的成功了,至于变革社会现实不亚于痴人说梦。因此,他们认为对很多人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今社会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由于缺乏运用的现实基础,是没有用的,既然没有用,也就没有学习的必要。然后大家就都不愿意学,那自然而然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就陷入了困境。
不可否认,这种观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不能把它归结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困境的根本原因。因为,这种观点是十分片面的,它片面性在于他们把“改造世界”片面化的理解了,认为改造世界就只是过去的变革不合理的一种革命性的社会现象的活动,而没有看到,技术的革新也是在改造世界。从这一点上讲,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已经什么有用了。至于,如何解决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这种困境,如何有效的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性,还有待学术界的进一步探索,在这里就不讨论了。
从踏入小学校园的那一刻,我与它相识了。
它是教室里一株很不起眼的吊兰。枯黄长叶无力的耷拉下去,柔弱地塔在窗台上。
莫名地,对花草向来毫无兴趣的我竟真切地感受发自内心的怜惜。
于是,我决定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将它救活。因为我曾听说过,吊兰的生命很顽强,所以,我有信心!
从那天起,每天到学校第一个冲进教室的就是我。随后还会有一个背着笨笨的大书包,吃力地跪在课桌上浇花的身影。对了!这就是我。作文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我二年级的一天,我发现了那棵世界上最美丽的嫩芽!它活过来了!它又有了第二次生命!
于是,我更加信心地照顾它。夏天怕阳光太炎热;冬天又怕太冷。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又听说它能开花。于是等待一睹花儿的风采又成了我新的企盼。
一天清晨,无意间发现了那个小小的花骨朵。看它淡白色的身体,含羞地藏在长长的叶片之下。那时的我真的比发现新大陆要高兴不知多少倍。
第二天,它开花了,洁白的花朵泛着荧光,难道是花仙子的化身?六瓣细长的花片,簇拥中间淡黄色的花蕊。真的无法去找比它更美的东西。
如今长大了,有时会偷偷地笑自己的幼稚,何必为一朵小花绽放而欢呼雀跃?中国申报奥运成功时,国民也不见得那么兴奋!
其实仔细想想,尽管好似不起眼的小花,却承载了一颗稚嫩的心灵的多少期盼?而它又蕴涵多少辛勤汗水?那应该是爱的表现,这花开则是爱的结晶。
曾经有多少期盼?为了一次好成绩而企盼,为了一次夸奖而企盼。但对于这种来自心灵的纯真的企盼来说,它们太庸俗。
试问:世上又不知有多少人会为了那平凡的美而企盼过?
我不知道。
但我记得,曾经有一颗纯洁的心在付出了爱的汗水后,企盼过生命之花的绽放!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