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语言优美训练方法(如何训练作文语言需要的节奏)

作文语言优美训练方法(如何训练作文语言需要的节奏)

首页抒情更新时间:2022-03-05 11:54:26
作文语言优美训练方法(如何训练作文语言需要的节奏)

作文语言优美训练方法【一】

要想写好人物,要在描写上下功夫,尤其是抓住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才能使其丰满起来。在修改这篇文章时,同学们先让我认真回忆当时史老师给我们上那节课的情形。后来我才知道这一切其实是在为描写做准备。回想起来,以前我写文章,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经过同学们的修改,我的作文更加流畅了,史老师的形象也鲜活起来。一篇文章经过修改可以增色那么多,我尝到了修改的甜头,今后写作文一定要多修改。

作文语言优美训练方法【二】

尽管作文题花样如何翻新,要求的文体总是记叙文。这是合理的,符合规律的。所谓记叙文就是记人、叙事、写景的,是人物、事件、景物的书面化,是人物、事件、景物的再现。所以好的记叙文首先必须记人、叙事、写景做到形象、具体、生动。这是一项从预初开始就必须渐渐具备的基础功夫。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在最初阶段常常是忽略甚至是严重忽略了这项基础功夫的培养。没有或者欠缺了这项基础功夫,那么记叙文必然空话连篇瘦骨伶仃,不会给人予真切感,也不会让人感动,自然谈不上好的记叙文了。

那么这项基础功夫从哪里来呢?初中的作文教学一开始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与能力。记叙的形象、具体、生动,是观察的仔细与周全的必然反映。所以在这个阶段作文教学应当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己的生活,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天地:教室里的设施,教学大楼的轮廓与色彩、升旗早操的各个环节,运动会的热闹又激烈场面,校院里的花草树木等等;渐渐再把他们的眼界扩大开去:车水马龙的街道,匆匆忙忙上下班的人群,新华书店里人们专注于翻阅与购书的神态,旅游景点的自然风光山水美景等等;渐渐地再引导他们观察一桩事情,一个事件,观察它们的起始、过程、结果,这就是引导他们学习叙事;再就是引导他们观察人,观察父母、同学、老师,观察他们的形态、言辞、以及处事为人的种种细节。这样,父母、同学、老师就都是他们心中活生生的`形象,写在作文里就能栩栩如生。

在这个基础上,到了初中的后阶段就要让学生懂得,一篇真正优秀的记叙文还必须是富于内涵,能给人予启迪的。而这种内涵不是外加的,实质是观察生活的一种心得。比如花开了又谢了,冠军的道路,无奈的失败等等,任何事物发展变化都有它的固有依据,都有它内含的哲理。观察了,发现了,你的记叙文也就有了丰富的内涵了。

暑假期间,初三学生要想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应该重视培养和提高自己仔细观察生活的习惯与能力,学习如何把人物、事件记叙得具体、形象、生动。

作文语言优美训练方法【三】

【案例】教学《纸船》,教师组织学生举行“评改会”,师生就文章语言进行反复琢磨,比较优劣,体会作者的用语、用情。王君老师的做法是:

⑴投影展示冰心《又寄小读者》,指出冰心愿望:“举行一次‘诗歌评改会’,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⑵朗读诗歌。

⑶四人一组,字斟句酌,修改诗歌。

⑷班长主持同学们进行讨论。教师进行了少量点拨。

【品析】即使是大家的作品,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引导学生给大家的作品挑毛病,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情,学生会极有兴趣。何况,是冰心《又寄小读者》中提出的愿望。王君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给学生提供了冰心的这封信,给了学生信心和勇气,挑逗起了学生的***。王君老师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她让学生分组讨论,让班长主持全班的集中讨论,自己只是充当一个组织者、参与者、点拨者。由于铺垫、组织、激发的成功,学生的讨论也就异常热烈。他们先后就用“抛”与“放”、“舟”与“轮船”等词语展开了热烈地争论。这种讨论、比较、争论,岂不是感知语言之美最好的形式?这种挑刺找错的方法,岂不是培养学生言语素养的好途径?

王君老师引导学生赏读语言的方法还有很多,本文仅例举以上十种,与大家共同学**提高。

作文语言优美训练方法【四】

浓浓碘酒香

我(加“像往常一样”)走进了乱成一团的教室,开始和同桌眉飞色舞地神侃。忽然,同桌说嗅到了一股很奇怪的味道。果不其然,我一向迟钝的鼻子也受到了“侵袭”。【一个“眉飞色舞”的神态描写,足以说明学生浑然不觉自己身在教室。】

我(加“皱了皱眉”)向门口望去。“嘿,是史老师!”眼尖的同桌说,“哎,怎么跛了呢?”只见史老师一瘸一拐(改为“一只脚悬空,用另一只脚蹦着”)走了进来,然后(改为“气喘吁吁地”)说:“下楼梯太急,不小心把脚崴了一下,不过请大家放心,耽误不了上课。”【一个“哎”字显现出了学生的调皮,不懂事。】

“老师,你不要紧吧?”一个声音打破了沉默。不懂事的我们已经习惯了用“你”这个称呼。史老师坐了下来,(加“硬咧了咧嘴”)说(改为“笑”)道:“你们不怕碘酒难闻就行了。”【“硬咧了咧嘴”,加得好,足可见老师的痛苦与坚强。】

她让我们轮流向她提问题。“老师,我的问题是——”看着她脚踝肿得老高(改为“肿得老高的脚踝”),我竟忘了想问什么,“您真的不用休息吗?”  (加“史老师笑了:”)“谢谢你,真的不用。”(加“她的笑容在碘酒味儿的萦绕中显得异常美丽。”)

看着(加“忍痛”)为我们上课的史老师,大家全都站了起来,由班长带头表态:“史老师,您去医院吧,我们一定遵守纪律。”【由“你”到“您”这一称呼变化,实际暗含了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变化,语言很准。】

就在这时,四周的一切似乎都停止了。【环境描写得好,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二天学校通知:史老师因为骨折不来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都在担心着史老师的病情。忽然,大家鼻子里,好像嗅到了什么味道,是碘酒?是碘酒味!【 “是碘酒?是碘酒味!”这里的标点其实是心理描写的标志:“?”是猜测,不敢相信;“。”是肯定,是惊喜。】

史老师来了,我们都很感动,于是又开始认真学习。史老师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们,从此,我们班的学风变好了,同学们的成绩也一路上升,多次受到学校的表扬。我们每个人都知道,那是史老师的功劳。(要加上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老师的无私一直感染着我,无论我走到哪里,我永远也忘不了敬爱的史老师,忘不了那记忆中永远挥之不去的碘酒香……【结尾再次点题,余音袅袅,让读者产生“绕梁三日”之感。】

(作者及评点同学均系河南省安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学生,旁批、指导教师/周晓北)

教师立场

这篇叙事具体、清楚,感情真挚,文字不乏美感。但语言表现力不够,尤其是人物形象的刻画不够鲜明。虽然一篇600字的文章不可能把人物描写的方法用得面面俱到,但关键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是不可少的。几位修改作文的`同学就深深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修改后的文章人物的形象就饱满了。在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来描写,会使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

作文语言优美训练方法【五】

【案例】教学《松鼠》,引导学生品读说明松鼠的讨人喜欢的“讨人喜欢的语言”,王君老师以第二段为例,具体做法如下:

⑴自由说说,这段文字的讨人喜欢的语言。

⑵理层次,这段话从几个层次写松鼠。

⑶看表达方式。

⑷把玩修辞。

⑸揣摩用词:褒义词、形容词、动词

【品析】王君老师这种引领学生欣赏语言的方式堪称经典,是用显微镜在观察语言的精妙之处。首先,这种逐步的分层次的欣赏语言的方法,层次明晰,一次阅读,解决一个问题,目标指向明确,重点突出,绝不杂糅,问题解决得就高效,学生收获得会实在。比如,在“看表达方式”环节,教师将每个层次划分成两个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揣摩“描写+议论”的表达形式。这样,就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了如何去说明事物特征,像“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这样描写,再加上“非常敏捷,非常机警”这样的议论即可。其次,用显微的方式欣赏语言,入微入情入心,不仅让学生领略到了语言之美,还让学生**得了运用“美的语言”的能力。比如,在引导学生欣赏用词之美的时候,教师分别从“褒义词”、“形容词”、“动词”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揣摩,体会语言的“讨人喜欢”和松鼠的“讨人喜欢”。教师将这些好的词语,和含有这些词语的短语,进行了摘录投影,也为学生的积累运用提供了方便。

作文语言优美训练方法【六】

【案例】教学《敬畏自然》,让学生填空“大自然一定会( 笑”,体会大自然的仁慈与强大,从而理解为什么要“敬畏”。王君老师的教学过程是(师生讨论,一步步追问:

⑴投影展示“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提问:如果你遇到一个狂妄的人,你会怎么样(对学生强调千万不要看书?

⑵投影展示“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  笑……”,大家猜猜大自然会怎么笑?

⑶大自然干嘛要窃笑,而不是像大家一样大笑狂笑冷笑呢?

⑷投影展示完整的句子:“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⑸师生总结。

【品析】这个教学环节的关键是品读大自然为什么“窃笑”,这个“窃笑”表现了什么。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窃笑”的含义,王君老师采取了三个关键教学步骤,实际上是三次填空。第一次是填“面对狂妄怎么样”,从教学实录看,学生填到的有“极端地鄙视”、“瞧不起”、“嘲笑”、“批评讽刺”等,这个环节,实际上是为了让学生理解“窃笑”铺垫、蓄势。第二次是在“笑”之前填一个字,揣摩大自然究竟会怎样的笑,这种揣摩有多重意义,一则引导学生根据文章情景斟酌大自然究竟该怎样笑,进而理解我们为什么要敬畏自然,二则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关于“笑”的词语,比较这些词语在表达上的差异,并根据文章情景做出判断和选择。第三次表面看是一个问题,实际上可以看成填写一句话,通过填这句话,理解大自然为什么是“窃笑”。三次填空之后,教师再给出完整的句子,总结“窃笑”的意义。这样利用“填空”品读关键词、关键句的方法,是一种非常好的品读法,它是在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斟酌筛选词句,并与原文进行优劣比较,可惜,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应用得甚少。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