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有关的作文提纲(作文提纲格式关于诚信)

诚信有关的作文提纲(作文提纲格式关于诚信)

首页抒情更新时间:2023-09-03 14:49:19
诚信有关的作文提纲(作文提纲格式关于诚信)

诚信有关的作文提纲【一】

在一个大洞里,里面住着100多只老鼠。这里面也有一所老鼠学校。

这所学校很小,凳子是用土垒起来的,做得非常精致,上面还刻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写字的笔呢?便是竹签。纸是从居住在地面上的人们借来的,用了擦干净又送回去。学校里只有60多只老鼠在这儿读书。

跟我们的学校一样,都要进行期末测试。小老鼠梦梦刚读了一个学期的书,就迎来了的期末考试。梦梦很害怕,万一老师很严格,不能问问同学,题目又很难,那该咋办!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次考试老师只在黑板上写了十个大字“我们是讲诚信的乖老鼠”写完了,老师踏着轻轻的步伐离开了。

考试题目并不难,只要肯动动脑筋就能考100分。每份考卷的最后都有一个诚信问题:你今天考试有没有作弊。

没有的老鼠肯定会写上:没有。可那些作弊了的学生不敢填:没有。好像老天会罚它似的。

我们考试也会时不时得作弊对吗?有这些老鼠这样讲诚信吗?

诚信有关的作文提纲【二】

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秒针靠的是发条默默的自转运行;各种争奇斗艳的花和挺拔耸立的大树,来自于泥土无言的支撑;那人,我想应是诚信才支撑得起无比精彩的人生道路。

在我身边也曾以“诚信”二字而发生的故事,虽然我不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但却带给了我更多的人生感悟。记得那一天,我刚从外婆家回来,刚回到半路,天空就乌云密布,雷声“轰轰轰”作响,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倾盆大雨。我因为没有带伞,而淋了个“落汤鸡”。可是离家还有一大半路呢,以我的体质,就这样淋着雨,会发高烧的。我正不知怎么办时,一个六岁的小男孩向我跑了过来,把手中的伞递给了我,说:“姐姐,你拿去用吧!”还没等我反应过来,那个小男孩已经跑进了大雨中,渐渐地消失了。我拿着手中这把卡通小伞,心里默默地想:他肯定是一个品质很好的学生。

或许我们真的很有缘,我在我们的学校又见到了那个男孩,他见到我时,也挺惊讶的。我蹲下来,微笑着说:“小弟弟,你还记得我吗?谢谢你上次借伞给我,你在班里肯定是个很好的学生吧?”小男孩听了,面立刻红了起来,说:“姐姐,其实我是一个很调皮、爱做坏事的孩子,可是老师说,如果我能做够20件好事和学期末两科成绩得100分,我就可以做‘三好学生’。”我被小男孩的话深深震撼了,那个开玩笑的诺言根本是无可能发生的,他居然还是坚持地去做。

诚信有关的作文提纲【三】

全文由11条大纲构成,全都紧紧地围绕着“实践”这个中心,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费尔巴哈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概念和意义,因此他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思想是直观的、非实践的,这导致他在社会历史领域无法摆脱唯心论的巢臼。马克思正是对费尔巴哈进行了扬弃,在提纲中主要提到这样几个观点:旧唯物主义是没有把事物、现实等当作感性活动当作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现在大量被引用的关于实践的理论的雏形。

扼要的提纲勾画出这样一个有异于先前哲学家所确立的“人”:这个人与其周围的一切的联系都是一种东西——即是实践。这个实践是最广义的,它涵盖了“社会化了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自然人体对周围环境的作用以及环境对人的作用,以及人的思维。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实践本身就代表了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人的一切活动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可以作为一个外在因素而作用于他人,而同时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有特殊的感性和情感,因此,人的客观真理性仍然需要通过来实践证明。马克思很明确地写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真理作为人的思维的性的东西是要靠实践来证明的。

马克思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可视为实践,实践乃是唯一的存在或者实在。实践即是存在,实践之外别无存在,实践决不是停留在书本和理论上的夸夸其谈,并不是如青年黑格尔派在思辨哲学上的纠缠不清。因此,实践也就是我们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必由之路,是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一把唯一的钥匙。有人径直地把马克思的'哲学称为“实践主义”(Practicalism。所谓“主义”(-ism,就是一种学说或信念;所谓“实践主义”,就是一种关于实践的哲学学说和对于实践的理论信念(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度自称他们的哲学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但在今天,“实践唯物主义”实际上已成为八十年代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当中的一个特定流派的称谓。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被界定为有着“主观”、“能动”内涵的“人的感性活动”,亦即人的对象化活动。对象化意味着人的预期目的在其存在对象上的实现,即包含着人化的意味。实践既然有了人的对象化,也便有了主体性的意味,因而实践决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和思辨哲学上,更多的是社会性和人的主体活动当中。他不像费尔巴哈那样回避主体的人的活动与作用,而是使问题又回到主体的能动方面。他认识到,只有在主体感性的参与下,才有认识的发生,否则就不可能建构起任何认识论。为此,马克思把人的活动“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另一方面,马克思也决不是象黑格尔那样,把主体感性束缚在思想和观念所决定的范围,而是把主体的人的活动理解为感性的物质活动,即对象性的活动。他说:“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这样,按照马克思所提供的思维方式,实践活动被赋予一身二任的品格,既体现了认识活动的主体性原则,同时也体现了认识活动的客体性原则,从而使主体感性在实践中获得了自身的完满统一。

这个广义的实践与“社会性”是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人的任何认识活动所面对的任何“客观对象”实际上都已经处在实践的“域内”,因而都总是已经有人的“主体能动性”参与其中了。我们确实可以在认识过程中尽量去排除不同认识主体的意识主观性的干扰,努力争取“主观符合客观”,把握客观规律;但我们却无法将人的存在、为满足其需要的活动从客体对象中排除,因为任何客体对象都只能是在人的自为存在背景上面呈现出来的。因此,当我们谈到任何一个客观对象时,它的所谓“客观性”,只是相对于我们“当下的”意识而言,即它是独立于“这一次”的意识,先于“这一次”的认识而存在的;但它仍然是在实践域内。而意识同样是实践的内在要素,因而客观对象仍在此前的意识域内,即最终不可能独立于意识、外在于意识。于是无论如何,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所寻求的客观规律就已经具有了某种“实践的规律”甚至“意识本身的规律”的意义了。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是社会的成员,所以个人的活动应该且必然社会化。从现实的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每个个体的活动都具有社会性,这是它的本质属性,虽然我们依然还有相对孤立的生活。作为单一个人,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接触的人和事,相对来说是比较局促狭小的,这样的生活如果没有着意去拓宽就会变得僵化,人身处于社会当中,活动却局限于社会的一个微小的角落,显然人只是这沧海一粟,晦朔相比于春秋。

在此,我们强调人的认识对象与人的存在的不可分离性,这并不会影响客体对象及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恰恰相反,我们是把“客观实在性”从旧哲学所想象的纯粹自在的领域归还于人的现实实践之中。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最根本的而且唯一的“实在”。既为“实在”,就有一个需要、也能够对之加以认识和把握的问题,也就有一个认识是否符合对象、正确地呈现对象的问题。因而作为“求是”对象的规律,也同样表现为本质特性、客观联系等等,也同样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但这里的“本质”,是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特性;这里的必然性、规律性,是人的活动内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内在必然关联。中国哲学中有所谓“理在事中”,强调的就是规律乃是人之“实事”中的“理”。

为此,我们需要以高远的视野把宇宙浓缩,把活动放到更广阔的现实中去,这个活动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间接的方式是通过各种媒介获取海量的信息,直接的方式指亲身实践,尝尝梨子的滋味,前者主要是“读万卷书”,当然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不止是是读书了,后者主要是“行万里路”,自然也不仅指行路一途,通过两种方式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可以使得我们的思维更加的全面、灵活、精深,使我们的实践活动更加合乎科学,更具革命性。

马克思在文中提到:实践是革命的。而最后一条纲要引起了我最大的共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关系,它改造着自然界,改造着社会,改造着人们之间的关系和人自身。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没有实践,就没有历史的进步和人自身的进步。

马克思的全部思考既是围绕“改变世界”——即“实践”而展开,而不是对思想史上某种问题作纯学理的逻辑推演,因此,一切认识与思考都必须围绕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实践而展开。“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很早就用这句话明确地表示了他对“离开实践的思维”不感兴趣。这是一个肩负“改变世界”使命的人自然而必然的思维倾向。

我认为我们的实践应该以“致用”为终极目标和最后归宿,即必须以能作用于原有的实践结果为目标,对现实的人生和全人类从物质或精神两个方面有益处为衡量标准,“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任何无助于现实生活向前、向上的改变不应看作有效的实践,比如“永动机”只是天才的幼稚的火花,终于会在现实面前破灭。在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关系。认识关系在改造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又作用于改造关系。我们从外界择取种种信息,先把它们内化为自己的认识、思维甚至理论,然后知道我们自身的行为实践,反馈、反作用于活生生的现实环境中。前者是自身思维、精神部分的革命,也就是“解释世界”,后者是非自身思维方面的现实行动,我把它理解为改变世界;只有把“主观能动性”和“现实操作性”两者结合,实践才可以说是完整的,具有真正改变现实的革命意义。

诚信有关的作文提纲【四】

泱泱古国,悠悠华夏。五千年的历史轨迹,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五千年的风霜雨雪没有将龙的传人的那些优良传统埋没,而是历久弥新,薪尽火传,古人推崇诚信者,今人厚爱诚信者,历史选择诚信者。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仁者,发乎礼,义者,发乎情,止乎心,正乎身。在儒家看来,行仁施义的先决条件为内心的向善,所谓勤心诚意者也。心中信守诚信,方能宁静安心,进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行义者亦应以诚信为本。义之所存,诚信存之也,读《大学》《中庸》,一字以蔽之,诚也,诚包罗万象,诚信是它的具体体现。

在滚滚而来,浩荡而去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诚信者比比皆是,荆轲于"风萧萧兮易水寒"中作别太子丹,壮士一去,只为报知遇之恩,虽蹈死地亦无怨无悔。伍子胥逃离楚国,得吴王重用,答应替他报仇,从此伍子胥尽心辅佐,纵然之后受猜忌可仍然不改忠心。陶朱公荡舟西湖之上,得以"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秘诀便是诚信经商,后世徽商,晋商皆履行了这一原则,才有了商行的繁荣昌盛。

诚信在心,将诚信发挥在经商致富中,可以家财万贯;将诚信延伸到安身立命上,可以后世传颂;将诚信拓展到八荒六合,四海之内,则可万民归心,顺天地阴阳、法四季轮回,运之则五岳震荡,百川奔涌,诸侯朝服,天下匡正。屈原被发行呤泽畔时,叹"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他愤恨那些"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他忠君恋阙,心系国家,屈子一跃,一河碧水为之激荡,千载令名不朽。刘邦入守关中,之所以可以深得民心,在于履行约法三章,秋毫无犯,刘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之碍,与邻国交好,于内则治民,诚信于民,是以三分天下;李世民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对百姓有诚信,天下人拥他之王,他便要对万千黎民百姓谋福祉,是以创造了"贞观之治"……凡此种种,皆言诚信为人立身之本,天道酬诚信。

因此,传承民族的美好品质,将诚信贯穿在身心中,用诚信指导我们为人处事,则人生得以绚烂,事业得以辉煌!

谨记,天道酬诚信,诚信伴我一路前行。

诚信有关的作文提纲【五】

有一天,一只狐狸和一只小白兔在一个山坡上遇见啦,它们由于都要去考场,但却都迷失啦方向。

原来狐狸见到啦小白兔就心生邪念,想找机会吃掉它。但是由于考试的时间马上就要到啦,它们还是互相帮助,战胜眼前的困难。小白兔对狐狸说:“我知道大树树叶密的那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的那一面是北方。”可是这四周没有一棵大树。

“对啦,我带指南针啦!”小白兔对狐狸说:“我带你去考场,但是你要守信用,不能吃掉我。”狐狸点啦点头同意啦。他们顺着指南针指示的方向来到啦考场。刚想进考场的时候,狐狸一把抓住小白兔的尾巴,准备吃掉它。小白兔急啦,反问道:“你不是答应不吃我的吗?”狐狸听后哈哈大笑道:“我们狐狸从来都是说话不算数的,你上当啦吧?”一边说一边向小白兔扑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定不要轻信像狐狸这样的不受诺言的人,以免上当受骗。

诚信有关的作文提纲【六】

平时极少做家务,所以洗碗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大事。我走进厨房,拿起抹布,走到洗碗盘前,打开水龙头,稍微用清水洗一下碗的表面,再用抹布弄点洗洁精慢慢地抹去油污,然后用清水把洗洁精洗掉。因为碗碟实在太多了,错杂的放在一起,不容易拿。结果,我手一滑,“啪”,一个碗掉在地上,碎了。我把碎片扔到不容易被人发现的地方,接着我把其他碗洗好,放好。妈妈回来时,我没有告诉妈妈我打碎了一个碗。

那天晚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决定把这件事情告诉妈妈。我走到妈妈身旁说:“对不起,妈妈,其实今天我在洗碗的时候,打破了一个碗。”妈妈笑眯眯地说:“好孩子,这件事我早就知道了。你犯错了,但能知错认错,我很开心。诚信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会偶尔做错事,但我都能承认错误,尽管这样做可能会受到严肃的批评,甚至是严厉的惩罚,但我得到了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诚信。

一个人只要讲诚信,别人才会赞赏他,尊重他,亲近他,在有困难时才会帮助他。否则,人们将不会信任他。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