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有付出是快乐的,心甘情愿的,谁都愿意在劳动中找快乐,挥汗如雨也在所不惜;谁都愿意为儿女操劳,无私奉献也无厌无悔;谁都愿意帮衬乡村邻里,积德行善也无所畏惧。在一定条件下,人是愿意付出的,赚到钱可以买房屋、购电器、置家具、或车辆,可以改善生活条件。这就是付出的结果,谁不乐意如此呢?有付出就有回报,这是天经地义的拥有,也是令人欣慰的。
当然,若是有人想吃到馅饼,又想不付出劳动,或少付出多回报,异想天开地等着天上掉馅饼,恐怕事实就不会让你如愿以偿。比如,有人搞诈骗发短讯,招摇撞骗捞不义之钱,一旦东窗事发,可能等待的是犯罪服法。这也是一种回报,不愿付出的回报,是悲剧,是教训,也是规律,还是一种常态伦理。
其实,上天赋予每个人最基本的本钱就是劳动,无论你是谁,聪明还是愚昧,高大还是矮小,学多还是学少,每天能够尽力付出劳动,就一定能够获得回报。农民早就有句口头禅:“人亏人,土不亏人”。只要你耕种、施肥、锄草、灭虫,就会长出谷物,甚至硕果累累。这是颠覆不破的真理。
人有体力劳动,也有脑力劳动。你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研发新产品,创造新技术,同样会有丰厚的回报。为人类社会作出了贡献,人们会在精神上、物质上给予你意想不到的财富。归纳起来,有汗水带来的回报,有情义带来的回报,有做好事带来的回报,还有恶意带来的回报。
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有些事奇怪得捉弄人。如果你做了好事,可能会得到你应得到的回报;如果你做了恶事,或恶意攻击人家,总有一天会遭到报应;如果你做好事而不图回报,人家会感恩戴德,永远铭记在心;如果你稍有付出而又过份追究回报,那些无形的恩又报不了,也会让你多有唠叨。
人要懂得付出,也要懂得回报。舍得付出,至少可以得到自己应得到的;淡泊回报,至少心灵能得到安慰;懂得回报,至少能够尽心地去付出。
须知,这就是做人的根本和良知。
《老子》一书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说,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不断的努力,一步一步,收获这积累许久的成功回报。
事情的成功,靠浅尝辄止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我们所努力付出的汗水,得到的收获也将是巨大的。
战国时期,战乱纷飞,各诸侯国间的战斗时刻发生着。一次战斗,越国败北,越王勾践被俘,忍辱负重被作为吴王夫差的奴隶,但他没有堕落,一直默默努力着。每天都要尝一下苦涩的蛇胆。十多年如一日的修炼使他从那个不听谋士谏言,一意孤行的小邦之主升华成一个城府极深,运筹帷幄的雄主。他所努力的,所耗费的时间达数十年之久,但他的收获也是巨大的,他的国家强大了,也获得了人格尊严的回报。我们不禁想到,如果越王勾践没有努力向上,而是放任自流,自甘堕落呢?那他最终的结果肯定是一世为奴,他的子民也只能受到别人的压迫和***害。所以说,只要肯努力,就一的定会有所收获。
曾国藩曾有一则名言:“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至拙与至巧,曾国藩选择了前者,执着,唯有不断的努力,即使是“愚蠢”的努力。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今日所落下的汗水与泪水是为了迎接明日所绽放的光辉。就如同终日刻石的齐白石和毛笔游于水缸的王羲之,他们所做的努力不大吗?齐白石将一筐的石头刻成石浆,王羲之将一大缸水染成黑色用于洗笔。但最终所收获的也是让世人所惊叹的,齐白石的雕塑千金难求,王羲之更是冠以“书圣”的称号,这与他们所做的努力是分割不开的。所以努力与回报成正比。
每个人对待成功这一概念是不同的,取巧是成功的捷径,其过程轻松,但也需要付出智慧的汗水。勤奋,离不开这苦闷的努力,其过程杂着我们的泪水汗水。但它们的结果都将会是一样的,获得回报,那份与努力相关的回报。
伟人之所以伟大,因为他们比我们更加努力。为了成功,向自己致敬。
西方有感恩节,那原本是感谢神的,由此延伸到尘世间的感恩。讨论中国是否应该设立这样的节日也许有“崇洋”之嫌,但是,可以肯定,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会感恩。
从来没有一所特别的学校开设感恩课,可是作为自然的人和社会的人,我们受到的恩惠实在是太多了。父母给我们以生命,历尽艰辛养育我们,给我们以呵护和温暖,使我们得以成长,当然应该感谢。历史先人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成为我们思想和精神发展的沃土,应该感谢。革命前辈浴血奋战,创建了我们的共和国,应该感谢。照耀着璀璨的灯光,享受着清凉的空调,不是应该感谢那些在黑暗的、令人呼吸不畅的矿井里劳动的煤矿工人和高温车间里的电厂工人吗?每每看到煤矿发生事故的报道,我就会痛心地想到,煤矿工人不仅用劳动的汗水,而且是用鲜血和生命为人们送来光明和温暖。
这些应该感谢的人,列举下去,可以是无穷尽的。扩大一些,在自然界里不也应该感谢光辉的太阳,和煦的微风,温润的细雨吗?
涓滴之恩,涌泉相报。知恩图报是顺理成章的事。深圳歌手丛飞,因为青少年时接受过别人的帮助,他的报答,是帮助了贵州山区一百多位贫困学生,使他们完成学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孩子们自己和他们的家庭也因此改变了命运。这些被救助的孩子,理应感谢丛飞。但是,其中也有一位大学毕业在深圳工作的被救助者,竟然说他每月只有三四千元的收入,无法报答这位病魔缠身,债务缠身的善良歌手。
像这样不知感谢为何物的人不是绝无仅有。有些人不仅不感谢父母,反而埋怨父母为什么不是高官,不是巨贾,没有给他带来权力和财富。西方有人为面貌丑陋而起诉自己的父母,也算把恩将仇报演绎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曾经从报纸上看到,一位官员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过一句非常意味深长的话。记者的问话里隐含着指他相貌平平,会不会影响工作的意思,他回答说:“关于这一点,我的母亲有不同的看法。”回答不仅机智,而且非常睿智、深刻。都说“儿不嫌母丑”,实际上是“母不嫌儿丑”。母爱的博大,确是三春之晖;子女的回报,不过是一滴水。但是在父母眼中,子女的涓滴之报,都是阳光,都是涌泉。一位先生在外漂泊十年,回家见到白发苍苍的母亲,他愧疚于十年没有伺亲,却让母亲有许多牵挂。怀着这样的心情,他问母亲对他有什么要求。母亲想了想,说让儿子陪她到街上走走。到了街上,遇到认识的人,母亲就含笑向人家介绍:“这是我的儿子。”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洋溢着满足以至骄傲的神情。不久儿子又回到工作岗位,仍是很少有探亲的机会。几年以后母亲去世了,儿子所能报答母亲的,似乎只有那一次让母亲得到的些许满足。
施恩不望报,但受赐者却不应该忘记。北京曾经从山西和河北调水,而这两个省都是缺水地区,尤其是山西北部。我曾去过那一带,由于缺水,那里的庄稼长得稀稀落落。同样因为缺水,那里的树很难长大,被称为“小老树”。从那样干渴的土地上向北京调水,而且一调就是几千万立方米,这真该使我们生活在北京的人震憾。那些地区的人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呢?很可能什么要求也没有,支援首都嘛,理所应当。也许,希望来到京城的时候,少看到一点来自某些人的鄙夷目光,少听到一些来自某些人的轻蔑语调。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