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听过很多教育名家的授课以及讲座,感觉名家就是名家,他们一张嘴就能听出他们个个都是名副其实的高手。不禁想他们付出了多少,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前辈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一定要多读书!我也曾下定决心要多读书,最起码每天都要坚持有读书的时间。
可一看到面前一大堆繁重的、作用不大的教学资料和作业,就把读书抛到后面去了。正巧这次申请、立项的个人课题需要写读书笔记,教科室又给了一本叫《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的书。这次我可是细细的通读了一遍,觉得书中讲的知识对我这个搞课题研究的新手来说真是受益匪浅,收获良多。有了书中前辈们的专业知识的指导,再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和与孩子们的接触,我也有了自己的感觉和体会。
我们搞课题研究的对象是独立思想、情感、意志的人。特别是我的《关于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的课题,它的研究对象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孩子们都还很小,可大多又都有自己的想法。因此从这些孩子们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又怎么能很好的解决存在于他们中间的问题呢?何况,人的心理还具有个体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没有任何两个人的心理是完全相同的,从某一个人身上获得的结论可能完全不适用于表面情况相似的`另一人;
二是没有任何人的心理可以在任意两个时刻保持不变。人的心理和行为总是受所处环境中难以预料的变化或个体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而随时发生变化。这种差异性决定了我们学习心理和教育科学理论的必要性。
进行心理和教育科学研究,最要紧的是做好选题工作。这不仅仅因为它是研究的起点,而且还因为它是决定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无数事实表明,要想取得科研工作的成功,除了人员素质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外,选题正确与否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课题选得好,方向适当,就可以事半功倍,迅速取得成果,或捷足先登,后来居上。反之,则可能久攻不克、事倍功半,或半途而废,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的浪费。
我的这个课题就是根据我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选取的,我觉得很有研究价值。
牛顿说过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科学巨人的虚怀若谷自然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只有认真的学习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才能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看问题,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书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体现,通过对他们的学习,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来不断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也是这样来实现的。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是从头开始,那么,无论多么伟大的人,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人类社会最终还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了。
《现代特殊教育研究》读书笔记从这些论文里能学到我们平时在教学中所没用到的先进教学经验和理念。在德育篇中,我们读出如何聋校班主任必备的三种素质:“慧眼、慧心、慧笔”。我认为说得很实际,在我们工作生活中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在语文教学篇我们读到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聋校语文教学”这些具有先进理念的文章。因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第一、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聋生的视觉功能。
第二、能激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第三、化繁为简,提高记忆能力。
第四、交互式教学,满足每个学生的要求。
《现代特殊教育研究》读书笔记苏霍姆林基语“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聋童虽然有听力缺陷这一生理症状,但多媒休计算机的出现,实现了图、文、声茂的教学,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进行多方位的刺激,弥补了聋生由于耳聋缺陷造成的障碍,优化了聋校的语文教学,极大地提高了聋校语文教学效果。这段语言是那么有说服力,值得我们学习。
《现代特殊教育研究》读书笔记在数学教学篇中我们读到了:“浅谈小学生数学直觉能力的培养”这些年我一直从事低年级教学,因为聋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知能力差,构建知识能力也差,遗忘的特快。因为他们认知能力差,学习起数学最好让他们能自己动手操作一下,从而通过构建知识要记得容易些,等忘记的时候也能慢慢的回忆起来。所以我认为周老师在这篇文章中说:
1、重视学生的感悟作用。
2、培养学生的猜测意识。
3、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很有道理。里面的许多论据值得我在教学中借鉴。
《现代特殊教育研究》读书笔记其实书中的许多内容跟我们工作中的经历是一样的,但我们只是不会用语言来表达罢了,总之,读完这两本书,不仅让我提高了写论文的能力,也提高了我的业务能力。
说到做研究,总觉得是件很抽象的事儿,貌似和我这个只有三年教龄的年轻教师没有太大关系,就像优质课评比一般都有几年以上教龄的限制条件一样,资历尚浅,没有做研究的资格。认为现在应该做的就是熟悉日常的教学常规,把精力放在教法和学生身上。然而,郑金洲老师的《教师如何做研究》让我改变了这种看法:教师的研究可以是对自身实践所作的持续不断的反思,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受到的启发、获得的也可以看做是教师的“研究成果”。书中所说的“做研究”不是专业研究者的研究,不需要研究多么高深的教育理论,而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反思,这样说来,教学研究是为日常的教育教学服务的,年轻教师恰恰需要做这样的研究,才能使自己尽快成长。
书中介绍了五种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教学课例。我们对这些形式并不感到陌生,我会把一天中发生的有启发的事情以博文的形式记录在博客中,这不就是书中所说的“教育日志”“教育叙事”吗?看来,做研究是件很具体的事,它离我们并不远,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做,“从你清晨跨进校门起到傍晚离开学校,都会有一些值得你回味的事例”,这些“事例”都是我们研究的素材。当然这是最最基本的研究形式,然而刚刚接触教学研究恰恰应该从“教育日志”“教育叙事”这种基本形式入手。
对教学研究有了新的认识,也从书中学到了教学研究的具体做法和注意事项,这就是我读此书的一点收获吧!教师做研究并不难,难在坚持,我希望我能坚持下去,在这里记录下我的所思所想。
未曾接触汤因比这句话的时候,一直没有想到过,看了汤因比这句话,回头想上一想,生活在经常打些无义战的春秋时代,或周游列国,或退而办学,孔子一直在推销和传授他的治国方略和仁义礼智的理想,确乎不曾有过要实现政治统一的意思,孔子头脑中未曾有过秦始皇和刘邦式的大一统思想,孔子那里几乎没有什么国家概念,从孔子周游列国看,他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世界主义者,虽然他是鲁国人,如果有哪个国家同意,他都愿意去推行他的一些想法。也许用些力气可以从《论语》以及和孔子有关的古籍中挖掘出一些“爱国主义”方面的东西,挖掘出来怕也总是勉强。
在孔子那里,似乎并无“屈原”之用。这也许并不奇怪,孔子欲以“道德”约之以己,以“礼”约之以君臣人伦,他的着眼点在文明建设,而不在政治性的江山一统。春秋时候虽然时有不义之战,但这些战争似乎多属国与国之间利益情仇性的冲突,于华夏文明并无大的不利,没有像战国末期那样把文明拖入凄惨的境地,而以同一华夏文明为背景,人们在政治上分为一系列相对独立的国家,于文化乃至文明的发展和建设或许还有些自由争鸣、相互促进的好处。越来越仰仗武力的战国末期是让人遗憾的,若非吞并之心使大地上到处都是硝烟,春秋战国乃是中华文明史上非常辉煌的年代,真正的、到目前为止也可能是惟一一次的“百家争鸣”就出现在那时候,中国的思想在那时候非常活跃。汤因比说:“在公元前221年政治统一之前,中国早已实现了文化统一。在这方面,中国最伟大、最富创造性的思想文化运动发生在兵连祸接的春秋战国时代,即完成政治统一之前。这是包括孔子在内的几乎所有中国哲学学派奠基人所在的时代。”
汤因比认为,中国最初拥有清晰的历史记载的时间不早于公元前9世纪或者公元前8世纪。就我们所知——汤因比说——中国的夏代是传说的朝代,亦即“无文字记载”的“前文明”意义上的“史前史”时代,商、周政权是真实的存在,这有商代刻写在“卜骨”上的铭文和具有指导意义的同代文字史料为证。即使这样,汤因比指出,仍没有证据表明,商朝政权是同秦汉王朝及其之后的各个化身一样的政治实体。汤因比认为,由始皇帝完成并经刘邦加以拯救的那种政治统一在中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汤因比知道,他的说法是不为中国学者所同意的。到了21世纪初,汤因比的说法可能就更不能为中国学者所同意了。2000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发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一九九六—二OOO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和《夏商周年表》,“这份《年表》定夏代始年大约为公元前二O七O年,夏商分界大约为公元前一六OO年,商周分界具体为公元前一O四六年。又将具体的帝王年代从公元前八四一年向前推移到前一二五O年,即武丁元年。”(参见陈宁《“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难平》)
《夏商周断代工程一九九六—二OOO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和《夏商周年表》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质疑,这个就不说了,倒是汤因比的一句话现在也可以拿来一用。他说:政治统一“这是后来的轮廓,在公元前221年以前尚未形成,只是从汉代起才被中国学者当作他们对整个中国历史的解释模式。结果,这个模式在不违背事实的情况下就不能适用于中国早期史。但中国的学者宁愿违背事实,而不愿放弃他们这种自成一体、先入为主的解说”。
其实,即使承认汤因比的说法,也不会影响华夏文明的辉煌,多少国家并不用借光于历史断代。
研究一下汤因比的一些论述,也许对一些传统观念会有些震动。
1. 阅读文献,要力求对一个方面或一个主题,或者一个概念的历史发展都要搞清楚,清楚来龙去脉。文献有新有旧,有些学科或专题文献的半衰期很长,经典文献的阅读是很重要的,只下载几篇新文献是很难理解全貌的。 2. 要有意识阅读大家的文献,阅读某个领域或专题中程碑式的文献或文献综述。这些文献对于初学者了解一个学科或领域的发展很有帮助,对于某个阶段的重要文献提供了一个查找的捷径。从中可以很快了解一些相关理论和学说、重要结果的进展。
3. 要善于分析自己研究领域中一些国内外代表性实验室的论文,通过分析一个实验室的论文目录,可以了解这个实验室的发展过程和研究兴趣的发展、拓展。
4. 要善于分析本领域一些代表性学者的论文,通过分析这些引领学科或领域发展的科学家的论文目录,同样可以看到他(她个人研究兴趣和研究生涯的发展,以及他(她所领导的研究团队的发展过程。
如何做阅读笔记呢?
5.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要善于总结和整合,类似Minireview 的方式。如果能将类似相近的一些重要文献(如10-20篇,进行整合和归纳,理出最新的几个专题的进展,无疑会加深对所阅读的文献的理解。那么笔记记什么?记录新进展。哪些是新进展?需要广泛阅读才能知晓。
6. 阅读任何文献或专著,一定要记录清楚文献题目、出处、作者、发表年代、期卷、页码等等信息,这些信息是以后引文时必须的,不要嫌麻烦,如作者栏目是需要将所有作者都要记录全的。
7. 有些重要文献需要精读,读几遍是不行的,要很熟悉。这类文献在不同时期读有不同时期的理解,如开题阶段,可能比较注重某个方向或领域的理论和观点、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在实验阶段,可能比较注意进行结果之间的比较,根据文献结果和变化规律,对自己的结果进行一些趋势预测;在论文写作阶段,可能会比较关注结果分析、理论学说的验证等等。与之相应,多数文献是需要泛读的,可能只需要读读题目,可能只看看摘要,也可能只浏览一下图表等等。
8. 要重视论文的题目和摘要,这是很重要和简洁、精炼的信息。一篇论文的精华部分都在这里了。同样文章中的一些重要信息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如生态生理学特别关注物种对环境的适应,那么环境条件就是很重要的信息了,如物种的分类地位、生物学习性、地理分布,以及分布区的海拔、气候和植被等等。
9. 阅读文献和专著是需要积累的,要坚持不懈,多研究和教学工作恐怕一生都要坚持阅读新文献和著作。读文献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阅读量大了,积累多了,需要总结的方面就多了。这样日久天长,通过知识的整合,知识框架会逐渐完善,自己肚子里的“货”就会感觉逐渐充实起来了,用和取的时候就会很自如。
10. 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转变,只要有心,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信息就是资源,知识就是信息的积累和过滤、整合。无论参加学术会议,还是讨论会,有些人说了很多,占用很多时间,但你会感觉没有多少新的信息或知识,但有些人一开口,话不多,你马上就会感觉到人家肚子里知识的储存量,激烈争论的氛围,会立即安静下来,听众会被吸引,这就是所谓的专家了。专家不是万金油。博士毕业后,都应该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再磨练积累几年,就一定会是名副其实的专家了。
写了这么多,似乎还是有些空。我信奉的还是那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该记的就要记,做学问,捷径不多。勤能补拙,书山有路勤为径嘛。还要记住“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道理,如果兴趣太广,面面俱到,在信息时代,成为万金油是可能的,但要成为专家可就难了,要学会“舍”和“得”。
研究生是个即将从校园学习步入到社会工作的一个群体。在大学四年或三年里要完成从学生阶层到工薪阶层的转变,不仅要认识自我,而且还要完善自我。认识自我可以认清自己善长什么,不善长什么。这样才可以制定相应的职业目标,才不至于在即将进入职场的大门时,感到茫然无措。而完善自我则是以认识自我为前提的,只有认清了自己各方面的情况,才能像医生一样对症下药来完善自我,使自己得到一个较大的提升,更好的适应自己所定职业目标的要求。
而现实中,这看似简单的两句话却不知困扰了多少研究生。有人只有一腔热情,他们为自己制定宏伟的目标,树立了远大的人生理想。然而却没有在认识自我的道路上迈出了一步,到头来只能是乌拖邦而已。另外有些人在认识道路上走了很多,也作了很多的自我解剖。然而却缺乏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勇气,在通向完善自我道路的路口止步不前,也只有在多年之后,感叹人生易逝,自己却无一番作为。
但是认识自我看似简单,其实也有不少人在认识自我的道路上走了许多的弯路甚至走错了。有些学生在认识自我时,总时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去比,因而产生了自卑与逆反心里。他们感到失望与悲观,尤其是大一新生,刚入学不久,一些曾在高中是非常优秀的学生在竞选学生会干部失利或者由于环境的变化导致学习吃不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我,那么极易产生不良情绪。调查表明:由这种情况产生心里问题的案例占了相大的比重。而与此相反的一些人,则是喜欢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比较,从而产生了自己是"人中龙凤"不正常的优越感。这种情况也是极其危险的,也是容易产生心里问题的根源。当他"目空一切",他不仅会引起周围同学的反感与孤立,而且他们自身的缺点会被忽略。这样一来,他们就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了,就更谈不上完善自我了。
认识自我,然后再完善自我能够让我们找到自己人生奋斗的准确方向;认识自我,然后再完善能够使我们把自己准确的定位;认识自我,然后再完善自我能够让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
“吾日三省吾身”,这是多么富有哲理的话语。那么我还得加上一句,不能仅仅只是“省吾身”,还得下功夫去把找出的毛病解决,把不完善的地方去完善。那么我们的人生将会发生质的变化,谁不想我们的人生不更加美好呢?那么,还等什么呢?还不行动!
《历史研究》出自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Arnorld Joseph Toynbee,1889年4月14日—1975年10月22日,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为十册鸿篇巨著,讲述了世界各个主要民族的兴起与衰落。汤因比认为,不应该把历史现象局限在一个民族国家研究,而是要放到更大的范围进行比较和考察,这个更大的范围就是文明。
文明是少数有创造力的人创造引导发展的,或言之,没有这些人,文明将会停滞不前。而这些有着创造力的少数人也并不是总保持着创造力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斯宾格勒等著名历史学家就认为文明终究会衰弱,正如人逃不过生老病死的规律一般。
然而文明真的无法摆脱“衰弱”之命运吗?恐其非然,文明是人所创造的,人是造物主的杰作,虽存在诸多的缺点,却仍可承受此等赞誉。认识存在相当的主观能动性。文明之所以会有兴衰,原因无他,皆是人能否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衰无他因,根源于人本源之惰性。正如一基督主教所言“敌人正好在你的体内,你所犯的错误的原因就在那里面,所以我要说管好你自己。”
文明的进步与否和有创造力的个体有关。表明,有创造力的人都会让社会上的多数人来模仿自己的行为。这种模仿是一种机械性的模仿,而不是模仿有创造的心灵。此种模仿可在一定程度上将已有的文明在空间上拓展,在时间上延续。同时,这些有创造力者在社会作用下有可能会迷失自我,他们也因此丧失创造力。当他们丧失创造力时,人们将不再模仿、遵从,是此,有些“原有创造力者”会采强迫方式。正谓之,“先知变成教官,圣人变成暴君”。亦即,当已失去创造力之人迫使社会其他成员模仿、遵从其反文明的行为或言语时,衰亡便露出端倪。兴兮,衰之所伏;衰兮,兴之所依。
所谓的迷失自我究为何意。人是和环境不断密切互动的,这个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人在过多的崇拜情形下,就变得乐于享受并安于现状,这也是他们丧失创造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历史上的罗马帝国、威尼斯王国、意大利王国皆是如此。盛极一时、风靡地中海的古希腊曾一度击败强大无比的波斯帝国,就是这样的古希腊文明也归于消亡。他们没有败给强大的敌人,而是败给了骄傲的自己,败给了自己所崇拜的已然过去时的丰富文化(失去了原先文明所具有的创造力)。乐成的经验累积到一定程度,不加以进一步的创造或改良,就无法应对新的挑战和障碍,因而衰弱甚至消亡就成了历史的常戏。
如此就有人追问,难道没有一直对各种荣耀和夸赞保持警惕之心的原创力之人吗?历史中不乏这样的人。然则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即是前后辈的人持续地发挥创造力。文明断代进而衰弱的现象正是说明具有原创力的人自身创造力的丧失和后继具有原创力之人的缺失。
读史明今,个体的生活何尝不是另一种简短的历史,也上演着兴衰。从洪荒混沌到识得礼义技能,每一个进步都是创造力的再现。生活或者工作学习,若固步自封,停留在已有的成果上不思进取,则如逆水行舟。现有的经验或者技能,并不足以完全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因而定期的更新知识体系和完善为人处世方式,就显得尤为必要。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