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老舍说过:“考而不死是神。”
没错,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神了,那是在你出生的那一刻就决定了的命运。但不可否认,我们彼此之间的“神功”有所不同,因此,正因我们神力的不同,也划分了我们处于不同层次的神位!
自人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接受了许多“考试”。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要经历无数次的“考试”,然而在这段漫漫人生旅程中你更接受这无形的另一种“考试”,或许,这些“考试”如潺潺的流水般润湿了你的心田却由不得你来得及去感谢,因此这些就不及你那鲜红的一次次分数而伟大!
面对金钱,那也是一道试题。聪明的人儿不
屑一顾,然而却有许多可悲的人竟惨死在那金闪闪的“钱”的光辉照耀下,呜呼!不必去亲身体会,细心的人儿只会为那些受金钱诱惑而不折手断走上绝路的历史而悲叹,而不会愚蠢地去踩脚下的地雷以求一死——粉身碎骨的下场。
面对世态沧桑,面对过去自己的挫败,“大写”的人会平静地去效仿傅雷的做法:像面对灰烬一样去回顾古战场的炎凉。会手握炽热的弓箭再次蕴蓄着另一股“腾飞”的力量,随着他射出的箭飞向月亮!而“小写”的人则会一味地去与已沉默的历史哀悼,最终把自己的泪都奉献给大海――哭干了。
面对身边成功的人士,君子之人会有一双明亮的双眼去寻找那些人的亮光点,让别人的亮光点在自己身上凝聚放射成另一种光芒而鼠目寸光之人只会去挑别人鸡蛋里的骨头,不满别人而去肮脏地破坏,于是,嫉妒之心就伟大地诞生了,与小人成长着,最终下场当然是――惨不忍睹。这岂不是在重演庞涓与孙膑的历史,愚蠢得把自己推向火炕,还落得“名留千史”的悲剧!
人生的考题太多了,只可惜我笨拙的笔写不出万分之一。或许,神的尊卑就能以此为标准划分吧!或许我们真该动动“凡心”,带着一颗良心来做凡间的人!或许我们真该答好那一道道无形的考题。
正如考试,考多了,我们也不怕了,人生的旅程也是如此,经历多了,那一道道考题的答案就能清晰地浮现在我们脑海中了。考而不死是神就是如此吧!选择生存还是死亡,选择成功还是失败,选择哀伤还是进取……这些不也是一道道考题吗?不妨当我们白发苍苍时再细细琢磨这些考题,那也是另一种高尚的回忆!看来,做好“神”的职责也得动动“凡心”呢!
1.初步掌握运用事实论据的基本要领。
2.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论据及恰当取舍论据。
镜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它可以真实地反映出我们每一个人的外表特点,不管男女老少,不论漂亮与否,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它都能真实地呈现出我们每个人的缺点或优点。我们经常在出门上学、参加集会之前都需要它提醒自己如何以最佳的形象来给外面的世界增添精彩的风景。男同学对镜整整衣冠,女同学少不了对镜略施粉黛。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木兰辞》中的两句诗,通过简明精炼的语言,描述了木兰从戎数载后重还女儿身时的那种激动、羞涩而又自信的心情。这其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一个道具就是镜子,通过它把木兰当时的动作和心理映射得淋漓尽致。所以,镜子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是不可缺少的。而除了能反映我们直观形象的镜子之外,还有另一种镜子,那就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进步过程中所不能缺少的那种能够折射出我们行为美与丑的镜子。
人们常说要以史为鉴,鉴在古汉语中的意思就是镜子。
对中国的历史,我们不仅要对历史事件进行认真地学习,当然也需要进行认真地思考,用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去思索历史,探求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从中寻找成败与得失,大而言之以史鉴国家,小而言之以史鉴自己。由此看来,这个史不单单只是历史,还包括在成长中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肯定都有过成功,也遇到过挫折。我们应及时地进行总结和思考,并时时用这面镜子照照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
我们还要学会以人为镜。唐朝重臣魏徵去世以后,唐太宗李世民大哭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可见人这面镜子的重要。我们学生也应该以那些学习成绩好、思想品德好、人生目标正确的青年为榜样,以他们作为自己的一面镜子,当自己虚度年华的时候,看看他们在做什么;当自己被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所吸引而荒废学业的时候,了解一下他们在干什么。我们同样要以那些不思进取、安逸享乐的青年人为警示,时刻来警醒自己哪些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哪些是我们应该摒弃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我们还应知道,我们的行为和举止也同样是折射我们自身休养和素质的一面镜子。别人也会通过我们的行为举止来审视我们的内在涵养。因此,我们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培养自己良好的文明习惯,时刻检查自己的行为,不断加强人格修养,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人们常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万万不能。”这句话看起来似乎与现实生活基本吻合,但却暴露了人们只注重物质的弊端,不仅如此,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也存在着这样的弊端,所以我提倡精神应与物质并存。
近来,有这样一则新闻:你名二十多岁年轻漂亮的师范大学毕业生李晓玲,到山村做了一名小学教师。其间,有热心的社会公众捐了一笔款。这名教师并没有为学生增添一些新的教学工具,改善教学环境之类,反而带领学生们去深圳游玩。这件事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议。读到这里,我不禁有这样的疑问:难道帮助这些学生们,只能单方面的物质入手吗?为什么不从物质入手便是常规的呢?其实,在人们帮助学生时,他们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这也恰恰暴露出这个社会过分注重物质方面而忽视精神方面的弊端。因为老师没有从物质方面来帮助学生们,在社会各界引起的争议,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其实在这件事新闻的背后有多少渴望外面世界的孩子啊!我们不应该只从表面来判断孩子们的需求,更应该的是设身处地的为孩子们的精神需求着想。为什么人们往往不能从精神方面入手?难道是价值观的扭曲?对待大山里的需要帮助的人们,我们只能从物质上来弥补生活需求的不足吗?错了,这一切都错了,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需要精神与物质并存的社会,只有精神充足了。人们才会有更积极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与不安,才会有更有力的支柱支撑他们心灵的天地。
关注需要帮助的人吗?不仅仅是社会公众的帮助,更是需要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从人们的根本需求出发。没有灵魂的肉体是虚壳,没有精神的生活是虚度,精神与物质应并存。
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给予我们的不公平,我们能做的只是去充足这个不完美。如果我们只从物质方面来帮助山里贫穷的人们,那么结果只能日复一日的物质补贴,渴望外面世界的人们也无法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这无疑是人生的遗憾!
帮助大山的人们走出大山,不要再一味的物质补贴,不要用物质来取代精神,他们需要我们的关注,需要快乐的源泉!让我们去其所谓“物质弥补更重要”的糟粕,迎接象征幸福、快乐的精神生活,精神与物质并存!
忧的反面是乐,而爱的反面是恨——忧与爱并不是一对反义词,却是两种最平常不过的情感状态。忧心忡忡或是抑郁委屈,“忧”是一种人们无可避免的负面情绪;而珍爱、关爱、敬爱、倾慕等种种情感告诉人们,“爱”是一种值得追求与珍惜的正面情感。如果说“忧”是一片沉郁的夜色,那么“爱”就如一片明烈的阳光,它们如同日夜交替,相辅相依,一起伴随着每一个人的成长。
但正如阳光也会被乌云遮蔽,“因爱生忧”的情况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如今的家长在各种竞争越发激烈的境况下,“望子成龙”者比比皆是。正是因为对孩子无限的关爱和希冀,他们尽全力给孩子创造最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同时对孩子提出各项要求,忧心忡忡地推搡着他们,在人生的赛跑中快一点,再快一点。殊不知,有些孩子在家长亢奋的口号声中茫然地向前跑,脚步虚浮,踉踉跄跄。在遇到障碍终于跌倒的那一瞬间,他们看不到终点的横幅和欢呼的人群,眼前只剩下家长“忧其不争”的焦急眼神。于是他们满心抑郁委屈,甚至有人通过写歌质问父母:只知道听话向前跑的我们,童年去了哪里?
这时候,孩子们的头顶早已不是灿烂的阳光,取而代之的是沉重的夜色。他们或许背负着师长强加的压力,疲惫地应付着父母的鞭策,在如夜色般沉重肃穆的督促下前进。
但我们不要忽视,沉郁的夜色中也有闪烁的星光。
著名的“虎妈”蔡美儿之女,蔡思慧和蔡思珊,在妈妈被媒体舆论推上风口浪尖时,都公开表示,虽然对母亲的某些教育方法持保留态度,但感谢母亲如灯塔一般的指引,让她们活出了110%的人生,因此她们深爱自己的“虎妈”。“虎妈”无疑是“望女成凤”的家长代表,因为对女儿们有着超乎常人的关爱和希冀,她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细节上亲历亲为,严厉彪悍的教育方式让世人侧目。但两个女孩在成长过程中,尽力寻找着“夜色中的星光”———母亲的幽默直率和以身作则。她们因此把抑郁委屈转换成前进的动力,在取得阶段性成功后由衷地敬爱母亲,可以说再次完成了从“忧”到“爱”的转换。如果有人对师长给予的压力不堪重负,为什么不试着把忧郁的情绪转化成前行的动力,继而让心中充满感激和爱呢?
作为生活中两种生动的情感状态,“忧”和“爱”的互相浸润交织成每个人的成长画卷。不论你现在经历的,是爱的阳光或是忧的夜色,都请相信,它们将成为成长中难忘的记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