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学习应该是人的一种本能。人在获得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的同时,自然会接受外在信息,在先前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建构个人的知识大厦。通过活动和自主建构,个体的创造力、潜能、个性等,得以丰富、发展、完善。
按理说,学习是不需要督促的——为什么今天有那么多孩子厌学呢?原因很简单,学习的诱因是自我需要,本应该让学生充分自主,主动求索,自发进取,而学校教育将学习变成了高压灌输——思想、方法、知识,乃至一切行为都要用灌输的方式来处理。其结果是教育中的所有行为都变成了外在努力,而不是发自学生内心的追求。打个比方,学生就像小毛驴,学习就是赶路。理想的境界是在能看得见的前方摆着青草,让学生信“驴”由缰,自由奔驰;中等方略是苦口婆心地告诉“毛驴”,远方有吃不完的青草,再用根绳子拴着笼头,生拉硬扯;最次的做法是,要到哪里去毛驴不清楚,“主人”扯不动绳子就掉过头抽驴屁股……厌学由此产生。
要想让学生乐学,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学生需要什么呢?搞明白这个问题,还需要从人的本性谈起。马斯洛的五种需要中,除了生理、安全、社交外,获得尊重与自我实现才是学生最实际、最迫切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是“内需”,获得尊重靠“外援”。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就是尊重。
尊重学生,欣赏、鼓励学生,将人生的美好前景展示在学生面前,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取得成功的秘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和鼓励。”美国艾尔莎·凯德说:“我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能够把在课堂上获得的自尊和自信迁移到他们的生活中。”由这些智者的精辟论断不难看出,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能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
精神的成长首先需要自信。只教给知识,而没有培养信心的教育称不上成功的教育,知识有老化的时候,自信却能让心灵永远年轻。遗憾的是,我们的掐尖式选拔教育,更多地关注的是分数的获取,而对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不仅无人上心,往往还泼点冷水,讽刺打击。孩子只有在获得精神关怀后,才能投入地学习,而缺乏自信的孩子,遇到点困难就会退缩。所以,明智的老师第一节课都会对学生说,“你可以忘记我教的所有知识,但不要丢掉你的自信”。
精神的成长还需要自主。爱因斯坦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应始终放在首位,不应当把获得知识放在首位。”学生独立精神的缺失是当前教育的弊病之源。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说:“学生学习的敌人在于依赖,教师教学的最大悲哀在于包办。”当今的独生子女依赖心理严重,在学习上被动接受,不求甚解,即使能够完成学习任务,也不到学习的乐趣。教师教学又习惯于包办,惟恐学生不会这不会那,不敢放手,不去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反而以“驯服”、“压制”为能事,以学生“听话”、“顺从”为管理目标,无形中剥夺了学生自主成长的机会。
有效教学要想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前提就是归还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只有自主,才能解放学习力。就像当年的生产队吃大锅饭一样,社员没有种田自主权,于是出工不出力,造成生产效率低下。包田到户后,拥有了自主权,民农的积极性高涨,生产力大增,与此前形成鲜明对比。
自主学习,学生与教师分享控制权,以协商的形式共同承担学习任务。如果学生能对自己学习的内容作主,能自我决策、自我选择并实施学习活动,能自主表露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偏爱,自然就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就不会再敷衍塞责、偷懒磨滑。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应该是自主、能动地生成,而不是外部力量的雕刻、打造。
自主学习必须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意味着尊重学生的需要。具体说来,学生有如下需要:探究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责任承担的需要。真正的自主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兴趣而拼搏,再累也觉不着。正像爱打球的男生在操场上挥汗如雨——出汗是享受;棋迷盯着黑白棋子——熬夜就是幸福。你让一群老太太追着足球跑,让不知围棋死活的书呆子去下棋,那比出苦力还不堪。学习需要自主,自主学习就是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
本书核心观点:
第一,精益创业就是用最小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去试错;第二,精益创业并不只是一种创业理论,它也适用于创业之外的其他领域。
什么是精益创业?
丰田最早提出了一个概念,叫精益生产,精益创业的灵感就来源于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是什么呢?就是保持一个小批量的生产规模,有了错误立马改正。大家知道,在汽车领域,丰田算是后起之秀了,它起步的时候,很多巨无霸的汽车巨头像福特啊、通用啊,早就如日中天了,当时这些大公司的专业化分工已经到了很发达的地步,他们使用很专业的大机器,一次就能批量造出几千个零件。而丰田使用的小机器,一次造很少的零件出来,也不够专业,很多不同的零件,都用一个机器造,所以机器得来回切换任务。
虽然丰田只能小批量生产,和大企业正面交锋肯定干不过人家,但他们却能抢到一些比较小的、比较零散的本土市场。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更容易生产出不一样的汽车。你想,大汽车厂一造就是一大批汽车,而且都是一模一样的,如果有些地方的市场不喜欢这款车,他们想调整也很慢,但是丰田就可以用他们的小机器,把每个产品做得不一样,这样也能拿一部分市场,也能和大厂商较量,而且调整更快,成本更低。很简单,我发现这车不行,我马上不造了,但是大汽车厂一个型号的汽车可能要批量生产几十万辆,等他们发现市场不需要了,再调整也来不及了。时间长了,这种能力让丰田向越来越大的`市场进军,到20xx年,它超过了通用汽车,成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创业领域之外的应用
精益创业并不只是一种创业理论,它也适用于创业之外的领域。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讲怎么创业的书太多了,可世界这么大,最后创业的能有几个人呢,我知道怎么精益创业又有什么用呢?其实呢,虽然这是一本讲创业的书,但它却适合所有认真做事的普通人听,因为读完这本书我有一个清晰的感觉,那就是这书本质上不是讲创业,它其实说的是一种怎么看待世界的思维模式和怎么科学做事的方法论,这对没有创业的人一样是适用的。书里列举了很多现实场景,我挑几个跟大家分享一下。
比如说,你是一个小学数学老师,你想让自己的学生学得更快,如果按精益创业的思想,你应该怎么办呢?你发现这事很困难,因为你能使用的武器就是教材和教学办法,教材是统一的,虽然你可以自己编写教材,但你不可能写一个教材,然后看学生反应,然后迅速迭代,不停地改,人没有这个精力。同时,你可以改进教学办法,但你一个班几十个学生,用一个新方式讲课,还是比较冒险的,而你上课的时间很宝贵,也基本做不到和学生一对一地做实验看效果。
作者说,网上有一个叫学校总动员的教学工具,老师可以用这个工具录制讲课视频,然后根据每个学生的水平和学习风格,每天把不同的课程视频发给学生。学得快的就推送的东西难一些,学得慢的就推送得简单一些,老师能看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数据。作者说,有了这个工具你就可以实现精益创业式的教学了,因为你尝试用一个新的教学方式讲解了一道数学题,你不用害怕效果不确定,你只要把它小范围发送给几个学生,看看这个新方法在他们身上的效果。如果他们的反馈很好,你就可以马上把新方法向每个学生推广;如果不好,你可以像产品迭代一样不断改进,直到可以向所有学生推广。
再比如,精益创业的思维也可以用在电视剧拍摄上。我们可以先拍摄一部几十分钟的样片,交代主要的人物关系、矛盾冲突、故事背景,然后邀请几十位观众参加小规模试映会,再根据观众的反馈来决定剧情要作那些修改,是否需要调整演员以及决定是否投拍。在每一季结束时,制作方又会根据收视率和观众意见,决策是砍掉该剧还是订购新一季内容。这种周拍季播的模式,把所有的决策权交给观众,让制作方的投资成本和失败风险降到最低,这是一种典型的精益创业方式。其实,常看美剧的朋友都知道,美剧就是这么拍的。
总而言之,《精益创业》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新思维,尤其是现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一切讲求效率的时代,精益创业的思维能让我们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
戏为观众而写,怎样才能够把观众吸引住呢?宁夏秦腔剧院的新编历史传奇剧《庄妃与多尔衮》以一声“皇帝驾崩了”为切入点,不但开场干净利落,而且入戏快,剧情发展一波三折,环环相扣,这里既有“鹿角宝椅”争夺战的刀光剑影、剑拔弩张,更有苦口婆心式的政治斡旋、斗智斗勇,亦有“鹿皮绣囊”诉衷肠的一往情深、柔情似水,紧张时让观众透不过气来,舒缓时则给予观众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我在欣赏演出时,感到其主、副二线不但清晰可见,且扭结有致、疏密得当、张弛有度,可谓独具匠心,描摹出好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该剧本创作的一大特色是唱词之美颇见功力。其表现是通俗中见雅致,虽明白晓畅却以含蓄、深刻见长。而剧本最突出之亮色,则在于将主人公庄妃自始至终置身于矛盾的旋涡之中,让她焦虑,让她思索,让她决策,虽身心交瘁仍不断摔打,才有驾驭危局之日趋成熟。观众看到了一个熔阴柔、阳刚于一炉的活脱脱的女强人形象,又直观地、如临其境般地深切感受到了清初期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与此同时获得了视觉与听觉的美的艺术享受。剧本创作所传递出的种种信息,也正是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说,20年前编剧贾璐青年时创作的《能人百不成》是虎虎有生气的话,那么,中年贾璐出手的《庄妃与多尔衮》则是大气、厚重与成熟了。
观看此剧,不得不钦佩王青导演的大手笔。这里既有对中国戏曲传统之继承,又有对姊妹艺术表现手段的借鉴,亦有在此基础之上的创新尝试。其调度之流畅,节奏之明快,并无雕凿之痕迹;其开场戏氛围之营造,多场戏情景之交融,以及“两军对阵,只对峙、不开打”等多种艺术手段之巧妙运用,真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还有导演对剧本的吃透与尊重、呈现与升华,以及对各门类艺术之掌控、协调而形成的向心力、凝聚力,无不彰显出胸有成竹的大家风范。
在剧中,柳萍饰演女一号庄妃,其表演是颇见功力的,较之以往,分明是上了一个大台阶,是她演艺生涯中的一次飞跃,不愧为梅花奖得主。她唱、念俱佳,做派稳健自不待言,尤其是她对于角色跌宕起伏的内心世界的揭示,既一以贯之,又层层深入,细腻而准确地把庄妃大气兼霸气的形象给演活了。李小雄演的多尔衮也同样很见功力,尤其是对于分寸感的拿捏,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是值得称道的。
柳萍不但是优秀的艺术家,还是出色的组织家。是她慧眼识剧本,汇聚了全国一流的编剧、导演、艺术指导、作曲、音乐、舞美、灯光、服装设计等各方面的艺术人才,带领宁夏秦腔剧院全体同仁精心打造,才使得此剧连连获奖,跨入精品剧目行列而当之无愧。
戏曲的现代转换:要防止“弃婴化”
自上世纪50年代戏曲改革以来,新的戏曲创作由传统形态逐渐向现代形态转变。样板戏的出现即是这个潮流中的显例,但对意识形态的趋奉导致它艺术成就在当代被忽视,只能成为戏曲史上的昙花一现。而到了当下,戏曲创作形态的现代因素具有了新的样态:舞台呈现的电影化、戏剧转接的蒙太奇化等。对于这些新的变化,戏曲界看法不一,有的认为这是戏曲新变的必经之路,有的认为这些变化导致了传统戏曲因素的消失,与传统舞台一桌一椅、讲究手眼身法步表演的空灵写意的表现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不再是传统中国戏曲的余脉了。
的确,戏曲创作的这些变化,充分显现出戏曲在当代发展的纠结和两难。
应当说,传统戏曲是中国几千年的艺术精粹,具有东方艺术的特殊魅力,与西方艺术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戏曲在内容和艺术表现方式上独具特色。国学大师钱穆在《中国京剧中之文学意味》一文中说过这样的话:“中国人自幼即读《孝经》、《论语》,所讲全是严肃的人生道理,这些全是现实的,因此要有空灵的文学艺术作调剂。不论中西,在人生道路上,一张终该有一驰。如果说母亲是慈祥可爱,而父亲是严肃可畏的,则西方宗教是母亲,文学戏剧是父兄。在中国儒家道德伦理是父兄,而文学艺术是慈亲。”作为慈亲的中国戏曲,其表演方式上的虚拟化与写意化,造就了它的诗意空灵,而它独特的大团圆式结尾方式又给了观众心理满足上的母爱关怀,使得中国戏曲在诗意空灵之外又有了人间的爱意,是善与美的结合。而当下的现代化进程,很多作品在剧情上采用西方的人性考问式,在戏剧转接上采用电影的蒙太奇化,在舞台呈现上的实景化,实际上是丢弃了传统的特色而去追求华丽的时尚外衣,长久下去会割裂现代戏曲与传统戏曲之间的传承关系,造成现代戏曲的“弃婴化”。
新编历史故事剧《长平悲歌》从取材上来看是一个古代题材的现代作品,颇具戏剧的张力。剧作者选取历史上秦赵争雄,赵王误用赵括,造成赵国40万兵将被秦国俘虏活埋的真实故事,将一段“纸上谈兵”的.历史教训演绎成悲壮的舞台剧。故事由几条线索展开,一条是廉颇舍家为国的主线,一条是秦王赵王争雄、用兵遣将的辅线,一条则是赵括夸夸其谈、误国害国的线索。这几条线索穿插交融,营造了浓郁的悲剧氛围。
而剧中饰演廉颇、赵王、赵括的演员的出色表演,将剧中人物的情感起伏、性格特征等非常形象地展现于舞台。比如,在两军阵前廉颇眼看自己女儿将被斩首的唱与演,就非常饱满地表现了廉颇既要保护女儿又要保卫国家的复杂感情与艰难选择。因此,此剧对现代戏剧张力的追求形成了它的现代性特征,而人物行为模式的设置又处在传统与现代的转接中,是戏曲现代转换中的一个典型个案。
此戏也采取了实景化与蒙太奇化的舞台表现方式。而从此戏的戏剧结构来看,这种方式实际上是有利于剧情的舞台表现的。这就为戏曲的传统继承与现代转换提出了一个悖论,如果一味地追求保持戏曲的原汁原味而摒弃一些现代戏剧的表现方式,实际上是无法满足现代戏曲的需求的,而过于追求戏曲的现代性则又无法保持古典传统而导致传统因素流失。这出戏实际上就是钱穆讲的传统母性戏剧向西式的父性戏剧转变的一个典型个案,可以引起许多的话题。我以为,这正是此剧的意义所在。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