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谢丽尔.桑得伯格的《向前一步》,掩卷沉思,我感觉自己原来固有的想法受到很大的冲击,书中陈述的许多观点或事实在我身边比比皆是,但我却从来都是熟视无睹,有时在可以向前一步的时候踌躇不前,甚至畏惧退缩。
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自始至终贯穿全书的一个观点便是要正视性别歧视。我一直以为,性别歧视只存在于某些落后的山区或上一辈人的思想中。在我生活的这个南方小城中,虽然也有性别歧视,但并不严重,至少它没有妨碍到我的生活,而谢丽尔生活在以人权著称的美国,那应该是甚少或根本不会发生这种歧视。直到读完本书,我才恍然:原来许多我习以为常的现象其实折射出性别歧视,只是我自己一直熟视无睹也不曾深思而已,甚至不自觉中也在实施性别歧视。例如我从不觉得每次选举中女性的席位太少,反而在别人鄙视某个女性的进取心时觉得对方太激进了;也常常为别人评价我们这里的女人“勤劳善良”而与有荣焉……
正如谢丽尔所说的,许多女性“从内心接受了女性地位低下的现状”,她们不会质疑男性,却“会质疑同性工作伙伴的事业投入程度、进取心和领导力。”这些观念都是从小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教育灌输的结果。虽然大部分人不会认为女人一定比男人差,但几乎所有人都会承认女人在许多方面比男人差。我的家乡直到现在,重男轻女的现象还很严重,未实行二胎政策之前,虽然不至于生了女孩就讨厌不搭理,但大部分会很失望,二胎政策下来后,愿意冒着高龄产子的危险生二胎的大部分头胎是女儿。
谢丽尔在书中提出,女性要寻找一个真正的人生伴侣。真正的人生伴侣不仅要双方志趣相投,还要能与你共同负担起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包括做家务事和照顾小孩子等等。真正的人生伴侣,双方必须把对方“看成与自己地位平等的好伙伴”。
在我身边,能真正做到这些的夫妻似乎并不多。我听过一位五十岁的女性非常自豪地说过:“家务小事我来理就好,男人只要管大事就好。”周围许多对夫妻相处的模式大都是这样的男主外女主内,妻子包揽了大部分家务和照顾小孩的事情,老公不做家务那是天经地义,偶尔做些家务那是在帮妻子的忙!在夫妻的事业发展上,那更是女的一切都为男的让步,一位三十岁左右的朋友,因为要照顾小孩子而不得不拒绝到外地进修的机会;也听过同单位的夫妻,做妻子的将晋升机会让给了做丈夫的……
在家庭中,每每遇到事情时,牺牲的总是女性,而且更可悲的是女性是心甘情愿地牺牲!这说明性别歧视实在是根深蒂固,就连女性自己也接受并认同这种歧视!
读了此书,我钦佩于谢丽尔在性别方面的觉醒以及由此而来的努力争取,我想,自己今后会正视生活中的性别歧视,抛弃那些陈旧的观念,愿真正的性别平等早日到来。
谢丽尔觉得,除了心甘情愿做家庭主妇全职妈妈外,做为职业女性,我们需要积极进取。每一个人都应在制定目标后勇敢前进。谢丽尔建议女性应同时确定两种目标:长远的梦想和“8个月”的短期目标,一旦确定目标,就要朝着目标勇敢前进,不要害怕风险,因为“追求稳定的代价就是成长机会的减少”,“女性需要对事业上的冒险持有更开放的心态。”要“接受风险,选择成长,挑战自我,在应该晋升的时候主动争取更高的职位。”而这一点,往往是许多女性无法做到的,受一直以来的性别观念限制,女性顾虑重重,犹豫不决,考虑再三之后常常错失机会。
所以下一次,当机会来临时,我们需要记住谢丽尔的忠告: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向前一步,积极进取,永远进取。
当我们身体累还能忍受,心里累时就需要喝碗鸡汤鼓舞下自己。以下这些话语摘自《向前一步》,希望女性都可以勇敢的向前一步,预见未知的自己。
如果内心无所畏惧,你会做什么?那些顾虑、世俗牵绊着女性,在职场中更是谨小慎微,希望能打碎那些枷锁,做独立的具有批判意识的真我。
我希望当你渴望成为领头羊时,你可以毫无保留地释放自己的潜能。
最重要的是,我希望你能够相信自己,记录自己的成就。女性自我怀疑比男性强,是女性普遍现象,要自信,不自信的时候假装自信。因为自信,所以成功。相信自己的价值却是你发挥潜力的关键。
这是你们的时代,你们可以帮助人们建立一个更加平等的社会,每个人都可以坐在桌旁,都可以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在为你们欢呼。
你的生命历程并不是由那些看上去很保险,很容易做的事情决定的,而是由那些富有挑战,困难的事情决定的。经过努力,你通过了那些起初看来无法通过的课程,通过不懈的努力,你从看似非擅长的工作中学到了技能当你觉得孤独或者压力过大时,你能够鼓起勇气寻求别人的帮助。
我能帮业务主管解决什么问题,这很重要,比你具备什么优势更重要。
勇于挑战自我,接受奉献,选择成长,在工作中快速学习并取得成绩。
在促进加薪方面,你的工作表现远比那些最好的谈判技术管用。让自己成为公司里不可替代的人,是加薪的最佳筹码。
聚焦重点,只关注那些真正重要的工作,高效工作,减少不必要的会议。
每周跟你的主管进行工作汇报,征求他的意见反馈,这是你个人成长的好方法。
从指定一个高目标开始,要有雄心壮志,抓住任何机会,创造机会,展现自己的领导力,勇敢向前一步。
生活的准则可以是一条直线,可以是一条曲线,也可以是一条射线。生活的准则就是学会如何面对自已,如何走好生活中的每一步!
—— 题记
我开始抑制不住回想这几年的初中生涯,所有的片段在我脑中闪过,如同一部彩色的无声电影,只是故事的结局正在进行中……
一
每一个早晨/模糊的眼前第一个身影是您/用那无限的期望换我健康成长/终于有一天/我发现您始终是我的依靠/那一刻/我终于理解……
已经初三了,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我把兴趣爱好压到了箱底,将快乐埋进了沟壑,作业越来越多,拖堂越来越正常。免不了心情烦躁,所以对于妈妈的唠叨我总是不屑一‘听’,直到有一天夜里,11点了,我仍对难题束手无策,抬头却意外的发现一杯咖啡,再转头,视线只留下妈妈缓缓离去的身影,那一刻,我终于理解了母亲。
我明白这是生活的准则对我而言是理解。
二
无论何时我都会很坚强的/无论将到来的明天是怎么样的/不能改变我们描绘未来的热情/在梦中我看见幸福的影子/怀抱喜悦 带著笑容/前进吧!
初三的理科就是一个坚不可摧的碉堡,逐渐频繁,我忙碌地复习应考,最终还是重重摔倒。
于是第一次有了沮丧的心情,有了沉重的叹息。
于是日子充斥着淡淡的黯灰,只是偶尔趴在栏杆边,看着预备年级的'学生欢乐的笑声,突然觉得那样的日子,已经远了。
但终于有一天,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勇敢面对,跌倒了再爬起来,人生的第一次挑战,我岂能错过?
在这时,生活的准则是坚强。
三
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怎能在半路就返航……
未来,被人歌颂的天花乱坠,却永远布满阴霾的灰。探索未来之路,竟像在黑暗中摸索朦胧的光源,依稀可见,却荆棘丛生。
现在回想以前觉得痛苦不堪的生活,发现真是一种幸福!我无法站在那个高度,比现在苦难当做幸福,我只能把中考看作一种磨练,一种不可避免的磨练。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会觉得中考也是幸福的。
现在,生活的准则就是拼搏,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
日子飞速地流淌,我依旧被中考压得喘不过气,依旧在荆棘的路上蹒跚而行,只是我已不再茫然,因为我找到了属于我的生活准则:昂首向前走,走好每一步!
我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学毕业生,我不想为赋新词强说愁,可是当我手握毕业照,暗噙泪水,模糊地眼前总会出现熟悉的身影:同学们课间玩闹,欢声笑语;挚友密谈,铭记心间。毕业时老师最后一次抚摸我的头,最后一次拥抱我……怎能忘记?
就这样无法释怀着我走进了中学的校门,我不再是小学生而是一名初中生了。“迎新”我却无法“去旧”, 偌大的校园我感觉寂寥,怕再没有挚友相伴,怕前路只有自己来走……心中隐痛!
时间像一个任性的小孩自顾自的向前走,全然不理我。
而我却发现我身边悄然起着变化,新同学们刚认识时拘谨的微笑渐渐没了,笑声越来越恣意;陌生的新老师与我们也日渐熟络……在这离人心上秋的季节,我初进校门时的愁绪竟被一丝丝欣喜与激动取代。
如果人生真的是一路征程,走过小学来到初中,那么接着就是高中、大学。我兴奋地仿佛要一路飞奔起来,可刚要抬起的脚却停留在原处,我问自己:你为什么要这样走?你准备怎么走好初中这一程?……我兀自迷茫。
我按下了暂停键,独坐静思,曾经老师们给予我的是诸多关爱和殷切期盼;亲人对我更是不遗余力的支持,我以优异的表现向他们递交了小学人生阶段的答卷,本该自信满满步入初中然而却是跌跌撞撞掉进门内?那么初中入高中,高中进大学难道我还会是这样么?……我陷入深思。
回想小学六年寒窗,满是父母的叮咛,老师的嘱托,多数时候是别人要我优秀,逼着我优秀。记得有人说过:“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是我自己要成为优秀的人,那我还有什么理由举棋不定?还有什么理由畏缩不前呢?——我要长大。
不管人生走到哪一程,我只要有目标有方向就一定可以昂首阔步向前走。不要因为你在哪里而沮丧,而要因为你正走向哪里而充满希望!有风雨会让我看见彩虹,泥泞的道路上足迹才会最深刻!
此时我终于可以迈开步伐“一路走,向前走”了,如西天取经一般坚定,“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成功,有多美?失败,有多苦?我描绘不出,可我坚信就算遇到黑暗只要心中有了自己想要的,坚定前行的步伐,世界定会赠你绚烂天空!
让我们去听科勒悠扬的笛声,哈农悦耳的琴声,去看梵高的星空,蒙娜丽莎的笑容吧!
快读完了这本女性职场书籍,因为有很喜欢的几个时间管理方面的行动派都推荐这本书,特别是认为很适合女性读者。读完以后倒也没有那么多的感想,可能是因为现在鸡血打多了?还是因为在职场上暂时没有那么感同身受的体验?还是因为确实对职场进取的危机感没有那么深?亦或是因为还没有到应该要感叹的那种瓶颈期?毕竟我还是一位职场小菜鸟。身边还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个女孩会有什么特别成功或者是潜在的威胁吧。不管怎样,还是学到一些东西。温故而知新,再来回顾一下那些文字吧。
1. 有能力的人因自我怀疑而苦恼,这种现象有它的学名——“负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
——很多人特别是女性,到一定的位置后,很不喜欢别人的夸赞,对于这种负担,曾经也有过体会,我想现在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是微笑然后感谢比较好吧。
2. 自信的重要性——我这个水平还胜任不了这项工作’或是‘我对这个领域还不了解’。现在回想起来,在某个特定时期,迅速学习并做出成绩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如今我常跟人提到,当寻找你的下一个目标时,其实没有所谓的完全合适的时机。你得主动抓住机会,创造一个适合自己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拒绝。学习能力是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特质。”
——很多人都相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但是机会是给自信的人,这一点也必须牢记。学习能力要不断培养,还要多给自己压力。
3. 往桌前坐——我承认,出生在一个健康、开放的家庭,而不是世界上那些连女人基本权利都没有的地方,绝对是好运气。我相信我们所有人——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应该承认自己拥有好运气,应该感激曾经帮助过自己的那些人,没有人能够单打独斗地完成任何事情。同时,我也知道,为了继续成长、挑战自我,我必须要相信自身的能力。我仍然要面对那些超出我资历的事情;我仍然会偶尔感觉自己像个“骗子”;我也仍然会时不时地发现自己在谈话中被忽略、不受重视——而我身边的男士们却不会有这些想法。好在我终于知道应该深吸一口气,仍然让自己的手高举着。我已经学会了往桌前坐。
——往桌前坐,是的,我也常常不够自信,而且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社会氛围的浸染开始自带保护膜,其实这是一个不好的鸵鸟惯性,要习惯于恐惧相处。
4.“性别轻视”(gender discount,意思是人们预设女性有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意愿,一旦违背这样的预设,女性就会在职场上尝到苦果。
——很有感触,让我想起之前跟老板的谈话,和一位男同事同时进行同样的工作,老板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你是女孩子,应该要更细心才对!”
5.学会接受别人的批评对女性来说是必要的一步。在她事业的初期,阿里安娜发现,直言不讳的成本就是不可避免地冒犯某些人。她认为,告诉女性不要把批评放在心上这并不现实,她也不想这么做。她建议我们应该让自己的情感有所释放,要去面对并体会因受到批评而产生的愤怒或伤感等情绪;之后,便立即继续前进。
——学会接受批评,换了一个工作,很庆幸有一个很喜欢批评我的老板,让我不得不学会接受批评,并质疑那些总是赞美我的人。
6.想要“赢得每个人的喜欢”这种想法会阻碍我的发展。他说,当你想要让事情有所改变时,你不可能取悦每个人;而如果你去取悦每个人,你就不会获得充分的进步。
——不要取悦每个人,想要取得进步,不要总是在意别人的目光。这一点对我来说感悟了很长一段时间。
7.“职业生涯是方格架,而不是竖梯。”正如洛里所描述的,竖梯会限制人的行动——要么往上爬要么往下退,要么站在梯阶上要么跌下来;而方格架能让一个人拥有更多探索的可能。要爬到梯子的顶端只有一种方式,但要爬到方格架的顶端则会有很多方式。方格架的比喻适用于每个人,尤其适合那些处于事业初期、转行阶段、由于外部障碍止步不前,或休息一段时间准备重新进入职场的女性。和僵直的梯子相比,女性若能够走出一条时上时下、迂回曲折甚至偶尔会误入死胡同的独特路线,才会为自我实现提供更好的机会。此外,方格架可以为更多人提供更宽广的视野,而不是只有那些站在最顶端的人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但是在竖梯上,大多数攀爬者都不得不盯着上面一个人的屁股。
——曾经很羡慕日本人对职业的忠诚度,看到这段话后不仅有些释然。是的,方格架给人更宽广的视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8.他用手盖住我的电子表格,告诉我不要犯傻了。他解释道,当选择一份工作时只有一个标准是重要的,就是它是否能让你快速成长。当公司快速发展时,要做的事情就会多到人手不够;而当公司发展放缓甚至停滞时,就会人浮于事;公司里开始钩心斗角时,其发展也会停滞,每个人都会动摇。他告诉我:“如果有人邀请你上一艘火箭,你不要问上去之后坐哪儿,你只要上去就可以了。”
——对待工作的选择,很少有人可以如此决绝只根据这一种标准,因为很多人并不一定是将自己的成长放在第一位的,虽然我说起这段话来时显得很蠢。
9.事实上,一个人总是待在同一个职能部门或同一个组织里,会造成工作上的惰性并限制个人发展的机会。向外寻求不同的经验对领导力的培养来说是很有益的准备。
——工作需要冒险,相当于现在说的很滥的反脆弱性。
10.接受风险,选择成长,挑战自我,在应该晋升的时候主动争取更高的职位(当然,一定要面带微笑,这些都是自我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引用一句我最喜欢的话,它来自才华出众的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放弃自己力量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认为自己毫无力量。”
——挑战自我,愿意与恐惧为伍。
11.导师对门生的选择基于其外在表现和内在潜力。人们会本能地投资给那些才华出众以及能因资助而真正受益的人。在被指导者能善用时间、真心接受反馈时,导师会继续为之投入。这种关系可以发展为友谊,但仍然是以工作与职业关系为基础。考虑到这一点,我认为我们向年轻女性传达了错误的讯息,事实上不是“找个导师你就能变得优秀”,而是“脱颖而出,你才会得到一位好导师”。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