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幻想着能像《左边熊右边兔》里面那样,和一位好朋友住在一间尖顶的白白的小屋子里,周围是一个漂亮的小花园。
在阳光明媚的下午,泡一壶蓝莓茶,准备一些点心,搬两把摇椅到草坪中央晒太阳,吃东西,我给她讲故事,讲有趣的事,然后听她发出的快乐的笑声。
日子就这样,平和而温暖。
我向往,但我清楚,这并不是我想要的。
我的日子不可能这样平静,也不能这样平静。
我的日子要有抱负,有梦想,有快乐,有期待,要向着一个目标去奔跑,去追逐,付出努力,然后享受收获的喜悦。
我讨厌黑夜,但我向往它,向往那些有着钻石般华丽光泽的星,仿佛一个个扑朔迷离的梦。
有些文人总把忧愁、孤单写得好美好美,但我真的不喜欢,我喜欢和一大帮朋友在一起闹,笑啊笑,然后好像就一切都不再重要,阳光洒下来,我张开双臂,拥抱那一缕缕久违的温暖。
再雄壮的河流,起于平静,终于平静;再激昂的乐章,起于和缓,终于和缓。
然而,人们总感喟于奔涌的河流而忽略了上游涓涓的泉水和入海处浅浅的浪花;总热衷于欣赏乐曲的高潮而忽略那引人入胜的开头和令人回味无穷的尾音。
的确,“过程”是任何一件事中最重的一笔。就拿一场球赛来说,只要球踢得好看,结局如何只是一个次要因素。但是,如果有本首页缺掉的书,我们或许很难静下心来将余下的故事欣赏完;而对于听书评的人来说,最牵肠挂肚的莫过于“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一场球赛,如果没有起始和结局,也就是我们说的起点与终点,而只是让球员在场上唱独角戏,这场球无论如何不能说精彩。
提起苏轼,人们往往会想到“饱读诗书、为官被贬、心胸豁达”,而这三个词分别反映了苏轼命运的大波折大起合——起点、过程、终点。但“为官被贬”更多只是“饱读诗书、心胸豁达”的陪衬。在他命运的终点,是他用“满腹经纶”写下的一篇篇豪壮诗篇。“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天下万物尽为苏轼所有,“灭灭生生何必在心头,”何等胸襟!苏轼以他多舛的命运为他生命的结局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一直为世人所景仰。
思绪回到现实。池莉曾说:“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孩提时代是我们人生的起点,我们看世上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不带任何虚假,容不得半点矫情做作,以诚待人;而壮年则是生命的重要过程,然而,我们开始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怀疑,总爱戴上“变色镜”去看人,虚伪在人际交往中变成法宝;到了老年,红尘俗世全然看透,多了份坦然,于是我们的生命欣然谢幕。倘若生命没有起点的稚嫩与终点的安详,而只有壮年的雄伟,恐怕我们再也难得一见什么纯真、反璞归真,恐怕这世界只会有尔虞我诈、坑蒙拐骗!
我们读律诗,赞赏的往往是精彩的中间两句,但真正表现诗人情感的,却是诗的开头和结尾。诗人们在那“起承转合中总会突出“起与合”,就是那大开大合才真正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所以,当我们感叹于当年强烈的阳光时,请别忘了充满生机的朝阳和韵味十足的夕晖。当我们为精彩的过程而激动时,请别忘了那同样振奋人心的起点和终点吧!
每一个人的人生刚刚开始都像是一张洁白的纸张,充满纯真与无暇,没有一点点的污斑,生活的经历就像是五彩的画笔,需要我们绘画出不一样的图画。而图画的第一笔就是我的人生起点。
或许每一个人的起点与结局都各有不同,但最后总会出现一张绘画好的图画,它的内容就是需要我们自己去遐想与绘制。过完了一天又一天,时间总是消逝的不知不觉,而我们却不知在做些什么有人生价值的事。没有生活的经历哪来不一般的人生。
有些人在过完了自己的人生之后却没人记得他,而有些人却家喻户晓,为什么呢?这就是价值不一样;他们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就是一代伟人。最后绘画出的自然就是一幅充满“满堂春色皆临近,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美丽图景。因为他们敢打拼,为自己的理想而做出了努力,最后才会成功。
白纸,就是我的人生起点。我的图景我绘制,我一直在经历生活给我带来的压力,总是想方设法的突破重重难关;因为我相信付出了一定会有收获的,万亩长田始在耕,最后才会获得收获。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总会出现一点波浪,这样才能锻炼我们的意志;像青松一样坚强与不怕挫折,不管风吹雨打总是屹立在最高的山峰,远看就像是一个站立在高山上守卫的战士,宁死不屈、绝不向困难低头。
白纸,我的人生起点;画笔,我的生活经历;环境,我的附加工具;相信有理想最后一定会成功的,一定可以绘画出一幅美丽的图景的,加油!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孔融让梨,尊长爱幼被传为美谈;岳飞问路,颇知礼节,才得以校场比武,骑马夺天下;程门立雪更是尊敬师长的典范。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诉我们“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而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继承人,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使中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名副其实,发扬光大。文明礼仪并不是口号,它处处可见,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们所忽略。
所以我们要把文明礼仪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首先,从个人做起,注重个人的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谈吐着装等。古人对人体姿态曾有形象的概括“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从仪容仪表说,要求整洁干净:表情神态要表现出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面带微笑;谈吐要态度诚恳、亲切,使用文明用语,简洁得体。着装要干净、整洁、得体,符合学生身份,体现出新世纪学生蓬勃向上的风采。
其次,在公共场所注意礼仪。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在公共场所,遵守公共秩序也是守礼仪的一个表现。如果有人不懂礼仪搞破坏,容易对自己和他人造成危害。第三,我们要谦恭礼让。谦恭礼让就是在人际交往中有谦虚的态度,尊重别人,对人恭敬,懂得礼貌,谦恭礼让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谦恭礼让能与别人友好相处,也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友谊和帮助。“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四岁的孔融把大梨让给哥哥和弟弟吃,而自己却吃小的。这正说明虽然年幼但礼仪却不该短缺。还有同学之间也离不开礼仪,它就像润滑油,使粗糙的摩擦消失,如果有矛盾,多进行自我反省。著名文学家歌德说:“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的确,人们总是根据你的言谈举止评价你。让我们大家都提高自己的礼仪意识,重视礼仪。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逐步养成文明礼仪习惯,成为有气质、有风度、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