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得正确关系,树立“为人得可持续发展而教”得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得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得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这是各学科教师今后发展得共同方向。在“以学生发展为本”得全新观念下,教师得职责不再是单一得,而应是综合得、多元化得。
你知道加速度定律吗?你知道发电的现象如何产生的吗?
平时我们经常玩的无线遥控模型车的工作原理吗?你别看它的发动机很小,但是它们的速度却是快的惊人呢!这是因为重量越小,加速度越大。假设一个物体的初速度是1M/S,2秒后变成2M/S,因此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就增加了1M/S,通过不断的加速度,物体的前进速度也就不断提高了。
雨天打雷闪电的时候,为什么轰隆隆的雷声会让房子也瑟瑟发抖呢?那是因为闪电会产生出大量的热,让局部的空气剧烈膨胀,从而迅速地挤升周围的空气,发出爆炸声,这样就产生了雷鸣。
上面这些知识都是我从一本叫《世界最软最软物理书》上学到的。这些物理知识不仅很有趣,而且在我以后的生活学习中都会很好的使用到。
作为小学生的我,现在多读一些是非常必要的,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
好久没读教育经典。偶然在书架上发现一本尘封已久的书籍,拿来或粗或细的阅读,却也能或多或少的明悟书中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是一本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书,名叫《物理教育通论》,分为十八个章节阐述了作者在物理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我个人比较关注的是前面部分章节内容。
自古以来,人们在教学实践中都在探讨学习问题。早在纪元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学者如孔子、荀子等就探讨过学与教的规律,形成了一定的学习理论。后来,西方心理学家纷纷以动物或人为对象,探讨学习过程,发现了一些学习的规律与特点,从而各树一帜,自成流派,创立了多种学习理论。书中对“学习”进行了最一般的定义——主体在生活过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获得个体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比较持久变化的过程。上述是一个广义的学习定义,教育情境中的学习与它不完全相同。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它是按照教育目标来改变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过程。因此,教育情境中的学习可以定义为:凭借经验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要求的比较持久的能力或倾向的变化。其实,通俗来讲,就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技能技巧以及培养正确世界观的过程。
书中还介绍了学习的分类:美国的布鲁姆、奥苏泊尔、苏联的彼得罗夫、我国的潘菽等都对学习进行了各种分类,结合中学物理的学习特点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可把中学物理的学习分为以下几种:
1.物理知识的学习:指对物理学系统知识的学习,并了解其实际应用。
2.物理技能的学习:主要是物理实验的操作技能。
3.能力发展的学习:主要指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4.物理学方法的学习:主要指观察方法、实验方法、理想化方法、物理模型方法、等效方法、类比方法、数学方法、美学方法等。
5.科学态度的学习:主要指尊重事实、严肃认真、实事求是、按科学规律办事的态度。另外还有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等方面的学习。
学习理论是物理学的基础。学习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可行的起点,从而发现一般的教学原理。故此,书中接着介绍了古今中西的代表性的学习理论。中国可以说是学习心理学思想的发源地。远在纪元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形成了较系统和完整的理论流派,其代表人物是孔子。孔子在长期的教学教育实践中提出了许多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是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学习的心理条件有:“志”和“信”的学习信念、动机;“好”与“乐”的学习兴趣、爱好;“学贵有恒”的学习毅力,“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等。总结的学习方法有:以学为主,学、思、习、行相结合;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多闻、多问、多见、多识;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从博返约,一以贯之;告知往来,叩其两端;先做好学习准备。每天检查学习结果等。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理论,他认为,所谓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发现学习理论结合中学生物理的学习,其学习过程可分为以下五个过程:掌握学习课题,提出假说,推敲假说,验证假说,发现与归纳。
从学习理论来讲,学生的一切学习心理活动都是以感知觉为先导。可以说,感知是一切物理知识的来源,是认识物理世界的开始,是一切学习心理活动的基础。所谓感知,在心理学上是指感觉和知觉而言。
感觉是人们对当前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如学生对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中产生的光声、机械运动、温度变化、气体性质等个别属性的反映,就是对这一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的感觉活动。知觉是指人对当前客观事物整体及其相互联系的反映,如雷雨天、观察者通过眼看到闪光、耳朵听到雷声就可形成这是大气中放电现象的概念。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的感知活动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教学中遵循这些规律,有利于提高感知的效果,培养感知能力。首先从被感知的物理现象来说,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学生清晰的感知(强度律)。如演示实验中采用大型演示电流计,某些演示实验采用投影仪投影,讲解重点语句时提高声音等。
第二,被感知的对象必须与它的背景有所差异,差异越大,越易感知(差异律)。如采用试管盛水做有关的实验时,试管内的水一般染成红色,以区别试管的玻璃。第三,在静止的背景上恰当地使观察对象呈现着运动的状态,可以增强感知效果(活动律)。
第四,两种不同的对象同时或先后出现,可以增强感知效果(对比律)。如颜色对比,形状对比,声音对比等。第五,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或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系统或一个整体,而为学生清晰感知(组合律)。第六,在学生感知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变换物理现象呈现的形式(变化律)。第七,多种感官同时参加的感知活动的效果好(协同律)。那么根据感知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形象与言语结合起来。在学生感知物理现象过程中,引导学生言语参加活动,让学生说出所感知的现象,变化以及作必要的文字记录,都可以达到提高感知的效果。
我一直认为,物理和艺术是没有交集的,它们的相碰不过是机缘巧合罢了。而我却没想到,这本书带我走进了一个别样的物理世界和艺术殿堂。
作者施大宁以一种抽象的意识,将每一章的内容用极其生动简略的语言进行概括,例如“硬币的两面”、“持久的革命”等等。作者以艺术的表现形式解释复杂的物理原理,用直观的图片来进一步阐释抽象的道理。
美术画作中有远近事物的区分,因此艺术家对画布上物体的大小就要好好斟酌。在解释这个原理时,书中以著名画家拉斐尔的作品《雅典学院》为例,首先对画中众多人员站位做简单的介绍,然后深入的比较远近人物在位置摆放上的差别。简练的语言,绝妙的图释,让我这个文科生很快理解这种抽象的物理原理。同时也让我明白,一幅看似简单的画里原来深藏玄机,那些生活中我们看似简单的事情,往往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
施大宁兼以物理学家和艺术家的视角,相互平行的阐述了人类图像建立的发展历程,以及对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时间、空间和光的认识,让普通人也能体会到物理的艺术之美。
这本书使我看到物理与艺术相得益彰的和谐之美。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