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植物作文提纲(三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我喜欢的植物作文提纲(三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首页抒情更新时间:2022-03-05 23:59:06
我喜欢的植物作文提纲(三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我喜欢的植物作文提纲【一】

世界上有许多种植物,有人喜欢“一枝开”的冬梅,有人喜欢“卧晓枝”的蔷薇,而我,则最喜欢向日葵。

邻居家的花园里有几棵向日葵。向日葵含苞欲放时最美。花茎刚刚开始粗壮,花苞是半透明的,仔细观察,花朵有些已经亮黄,黄中还微微带有一些花芯的颜色淡红,就好像是半红着脸表情有些羞涩的小女孩。在阳光的照耀下,花瓣中的筋脉是那么清晰,水莹莹的,既显得婀娜柔弱,又让人觉得它是多么富有生命力啊!

向日葵完全开花后,花瓣变得毛绒绒的,也壮实了许多。花朵中间的葵花籽油光光的,在阳光下散发着夺人眼球的光泽。每个夏天,吃邻居家送来的瓜子是一大趣事。奶奶告诉我,葵花籽不仅好吃,还能补充身体所需要的很多营养物质。

但我最喜欢的却不是它的美丽和用途,而是它那顽强的品质。

那是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我的心和这鬼天气一样,沉甸甸的。撩着的卷子已被手中的汗水浸湿,可那鲜红刺眼的分数,却依然清晰可见。五年级第一学期的第一次考试,给了我太大的压力。妈妈刚训完我,把我一个人留在了客厅中。我只想静静地站着。

外面下起了大雨,我转过头,看着窗外。一分钟,二分钟突然,原来全黑的窗外出现了一些黄色,我情不自禁地走过去,想一探究竟。

我透过月色,看见了几株向日葵。风已经吹弯了花茎,叶子也已经有些掉落了,但花朵依然向着太阳最后的方向西!

这是多么坚强的植物,在狂风暴雨中,在闪电雷鸣之间,它依旧高昂着头,似乎在告诉全世界,他们是不会停下向阳的脚步。

我沉思许久,回到书房拿出了教科书,开始了我的向阳之路。我坚信,不怕困难,到最后是不会失败的!

向日葵在那晚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它用自己的行动,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顽强”。现在,邻居已经搬走,花园也被修成阳光屋。但那几株向日葵,却一直在我心中。

我喜欢的植物作文提纲【二】

全文由11条大纲构成,全都紧紧地围绕着“实践”这个中心,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费尔巴哈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概念和意义,因此他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思想是直观的、非实践的,这导致他在社会历史领域无法摆脱唯心论的巢臼。马克思正是对费尔巴哈进行了扬弃,在提纲中主要提到这样几个观点:旧唯物主义是没有把事物、现实等当作感性活动当作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现在大量被引用的关于实践的理论的雏形。

扼要的提纲勾画出这样一个有异于先前哲学家所确立的“人”:这个人与其周围的一切的联系都是一种东西——即是实践。这个实践是最广义的,它涵盖了“社会化了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自然人体对周围环境的作用以及环境对人的作用,以及人的思维。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实践本身就代表了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人的一切活动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可以作为一个外在因素而作用于他人,而同时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有特殊的感性和情感,因此,人的客观真理性仍然需要通过来实践证明。马克思很明确地写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真理作为人的思维的性的东西是要靠实践来证明的。

马克思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可视为实践,实践乃是唯一的存在或者实在。实践即是存在,实践之外别无存在,实践决不是停留在书本和理论上的夸夸其谈,并不是如青年黑格尔派在思辨哲学上的纠缠不清。因此,实践也就是我们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必由之路,是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一把唯一的钥匙。有人径直地把马克思的'哲学称为“实践主义”(Practicalism。所谓“主义”(-ism,就是一种学说或信念;所谓“实践主义”,就是一种关于实践的哲学学说和对于实践的理论信念(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度自称他们的哲学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但在今天,“实践唯物主义”实际上已成为八十年代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当中的一个特定流派的称谓。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被界定为有着“主观”、“能动”内涵的“人的感性活动”,亦即人的对象化活动。对象化意味着人的预期目的在其存在对象上的实现,即包含着人化的意味。实践既然有了人的对象化,也便有了主体性的意味,因而实践决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和思辨哲学上,更多的是社会性和人的主体活动当中。他不像费尔巴哈那样回避主体的人的活动与作用,而是使问题又回到主体的能动方面。他认识到,只有在主体感性的参与下,才有认识的发生,否则就不可能建构起任何认识论。为此,马克思把人的活动“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另一方面,马克思也决不是象黑格尔那样,把主体感性束缚在思想和观念所决定的范围,而是把主体的人的活动理解为感性的物质活动,即对象性的活动。他说:“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这样,按照马克思所提供的思维方式,实践活动被赋予一身二任的品格,既体现了认识活动的主体性原则,同时也体现了认识活动的客体性原则,从而使主体感性在实践中获得了自身的完满统一。

这个广义的实践与“社会性”是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人的任何认识活动所面对的任何“客观对象”实际上都已经处在实践的“域内”,因而都总是已经有人的“主体能动性”参与其中了。我们确实可以在认识过程中尽量去排除不同认识主体的意识主观性的干扰,努力争取“主观符合客观”,把握客观规律;但我们却无法将人的存在、为满足其需要的活动从客体对象中排除,因为任何客体对象都只能是在人的自为存在背景上面呈现出来的。因此,当我们谈到任何一个客观对象时,它的所谓“客观性”,只是相对于我们“当下的”意识而言,即它是独立于“这一次”的意识,先于“这一次”的认识而存在的;但它仍然是在实践域内。而意识同样是实践的内在要素,因而客观对象仍在此前的意识域内,即最终不可能独立于意识、外在于意识。于是无论如何,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所寻求的客观规律就已经具有了某种“实践的规律”甚至“意识本身的规律”的意义了。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是社会的成员,所以个人的活动应该且必然社会化。从现实的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每个个体的活动都具有社会性,这是它的本质属性,虽然我们依然还有相对孤立的生活。作为单一个人,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接触的人和事,相对来说是比较局促狭小的,这样的生活如果没有着意去拓宽就会变得僵化,人身处于社会当中,活动却局限于社会的一个微小的角落,显然人只是这沧海一粟,晦朔相比于春秋。

在此,我们强调人的认识对象与人的存在的不可分离性,这并不会影响客体对象及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恰恰相反,我们是把“客观实在性”从旧哲学所想象的纯粹自在的领域归还于人的现实实践之中。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最根本的而且唯一的“实在”。既为“实在”,就有一个需要、也能够对之加以认识和把握的问题,也就有一个认识是否符合对象、正确地呈现对象的问题。因而作为“求是”对象的规律,也同样表现为本质特性、客观联系等等,也同样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但这里的“本质”,是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特性;这里的必然性、规律性,是人的活动内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内在必然关联。中国哲学中有所谓“理在事中”,强调的就是规律乃是人之“实事”中的“理”。

为此,我们需要以高远的视野把宇宙浓缩,把活动放到更广阔的现实中去,这个活动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间接的方式是通过各种媒介获取海量的信息,直接的方式指亲身实践,尝尝梨子的滋味,前者主要是“读万卷书”,当然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不止是是读书了,后者主要是“行万里路”,自然也不仅指行路一途,通过两种方式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可以使得我们的思维更加的全面、灵活、精深,使我们的实践活动更加合乎科学,更具革命性。

马克思在文中提到:实践是革命的。而最后一条纲要引起了我最大的共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关系,它改造着自然界,改造着社会,改造着人们之间的关系和人自身。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没有实践,就没有历史的进步和人自身的进步。

马克思的全部思考既是围绕“改变世界”——即“实践”而展开,而不是对思想史上某种问题作纯学理的逻辑推演,因此,一切认识与思考都必须围绕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实践而展开。“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很早就用这句话明确地表示了他对“离开实践的思维”不感兴趣。这是一个肩负“改变世界”使命的人自然而必然的思维倾向。

我认为我们的实践应该以“致用”为终极目标和最后归宿,即必须以能作用于原有的实践结果为目标,对现实的人生和全人类从物质或精神两个方面有益处为衡量标准,“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任何无助于现实生活向前、向上的改变不应看作有效的实践,比如“永动机”只是天才的幼稚的火花,终于会在现实面前破灭。在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关系。认识关系在改造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又作用于改造关系。我们从外界择取种种信息,先把它们内化为自己的认识、思维甚至理论,然后知道我们自身的行为实践,反馈、反作用于活生生的现实环境中。前者是自身思维、精神部分的革命,也就是“解释世界”,后者是非自身思维方面的现实行动,我把它理解为改变世界;只有把“主观能动性”和“现实操作性”两者结合,实践才可以说是完整的,具有真正改变现实的革命意义。

我喜欢的植物作文提纲【三】

我奶奶家门前有一棵石榴树。有一回,我问奶奶:“这棵石榴树有几年了?”奶奶笑着说:“这棵树有七十多年了。”

这棵石榴树可真不不起,虽然这么老了,可每年还能结100多个石榴。

当春姑娘把人间的花草树木都拽出了一个个小芽儿的时候,光秃秃的浅黑色的石榴树枝上,也露出了嫩绿的小芽儿。这些小芽儿开始是嫩黄的,渐渐长大就变成了嫩绿的。

过了些日子,一个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出现了,像一个个邪朝天猴”辣椒。

又过了几天。满树的石榴花开了。啊!这可太美丽了!完全是棵用香花组成的石榴树。一朵花就像一颗小星星。满树花就是满树的小星星,在绿叶的衬托下,像无数颗闪闪发光的小火苗,整个石榴树仿佛是一团燃烧着的火焰。

每天,看见那鲜红的石榴花,衬着嫩绿的叶子,真是美极了。摘一朵石榴花放在鼻子上闻一闻,有一股甜甜的、香香的、清新的味儿,直钻进鼻孔,甚至于散发到全身,把每一块肌肤、每一块骨骼都香酥了。

再过些日子,石榴花的花肚渐渐变大了,就好像一个个邪花瓶儿”,“ 瓶口”里的花,依然是那么艳红,那么美,很像是人世间买了花插到花瓶里去的。

每当我想摘一朵石榴花时,奶奶总是用拐杖勾下我的手说:“胡糟蹋,一朵花就是一个大石榴呢。要爱惜才是。”我只好不摘,可又恋恋不舍。但当石榴树挂满青涩的石榴时,我庆幸自己没有太多糟蹋石榴花。

再过此日子,石榴一个个变成淡青色了。春风一吹,石榴像一个个变成淡青色了。春风一吹,石榴像一个个“小淘气”顽皮地摇动着,仿佛在跳舞一样……

石榴树,我爱你!

我喜欢的植物作文提纲【四】

我家阳台上有两盆太阳花,正值夏季,它开的正旺,颇得人喜爱。我就喜欢它,这个不娇贵的花。

撒下种子后便天天盼望着它早日从土中冒出芽。到了春天,突然有一天它从土壤中探出头来,禁不住了寂寞的困扰。细细的茎,尖尖的叶,一群绿色的小卫兵在给花盆站岗呢!它终于扎下了深深的根,一点点的往上长,茎也粗起来,叶子更饱满了。太阳花这种植物,它的叶子是细长而且圆润,看上去里面有晶亮的汁液呢!

到了夏天,太阳花的茎叶已经长得很茂盛了,又高又壮,一点也不失生机。终于,我发现那叶子中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脑袋”,原来是青涩的花苞。又过了一段时间……一天清晨,我看见一个小花苞咧开了嘴,含苞欲放,那里面可看出是紫色的花。到了中午,这朵花已完整的舒展开来。它有五个桃形的花瓣,中间呈现一个白色的五角星形,有一簇黄色的花蕊在正中央,这真是一个可爱的姑娘,朴素、大方、而又典雅。越来越多的花儿在后几天开放,真是争奇斗艳,有紫的、黄的、粉红的,还有单层的、双层的、多层的,一个比一个美。在阳光下沐浴着的太阳花生机勃勃,繁荣昌盛。

这样美的太阳花,一朵花的生命却只有一天,第二天将是另一朵花绽放。这样新陈代谢的过程,太阳花依然开的兴旺,开的昌盛,呈现一派焕然一新的气象。

太阳花不缺乏生气,不缺乏活力,所以我喜欢它。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