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近了,三天假期,小山早早的买好车票。想到回家,小山心情就不得平静,如五月的大海,偶尔的波涛汹涌。
火车站早就是人潮涌动,比肩继踵,行色匆匆。拥挤的人流丝毫不能消减回家给小山带来的愉悦,大家都在回家,小山也在回家,要是火车长双翅膀该有多好!
从小对于火车,小山有着莫名的好感。娘亲常讲,还在小山摸爬学步的时候,父亲是一家造纸厂的销售员,三天两头是要出差的。小山是男孩,父亲老传统,重男轻女,走到天边,也惦记着宝贝儿子。父亲是厂里的老人,有些脸气,征得厂长的同意,以后出差可以带着小山同行,前提不得耽误公事,否则是要受批评的。那时起,一个黑皮包,一个行李箱和小山就是父亲出差的贴身家当,用当下时髦的话说,就是“三件套”,皮包里塞满了厂子大大小小的单据,也塞满了父亲的青春志气;箱子装满了父亲出差的衣物日用品,也装满了妻子对丈夫的关爱;小山呢?小山填满了父亲的心,填满了父亲的幸福。火车载着父亲,载着小山,皮包和行李箱,奔驰了数个春秋。直到政府大力度整顿污染,纸厂首当其冲,停产治理,效益惨淡,父亲念着一家生计,不得已换了工作,小山的火车情结也随之暂时告一段落,可惜的是,那时小山不记事,不记得父亲的峥嵘岁月。回到眼前如此拥挤的人流,想到父亲要抱着闹腾的自己,要拖着家里的生活,要计划厂里的业务,来挤着大家都挤着的火车,小山的心紧紧的,酸酸的,沉甸甸的,不由得加快脚步,恨不得这一步踏过去,就能推开大红的院门,若是那样,父亲和娘亲该有多惊喜!
火车却是不替人着急的,永远是个守点的工人,即便是小山的思绪飞回家里,人不得不还在路上。如今的小山要接着开始自己的火车旅行,车窗外逝去的流影伴着父亲的火车生涯疾速的褪去,意味着小山要试着去独当一面,如同年青时的父亲,由火车载着,南下北上,闯荡自己的江湖。不知不觉,小山要变成大山了。
北方的山多,北方的孩子也多,北方的山不见得都像孩子,北方的孩子却都像山。为啥呢?祖祖辈辈靠山吃山长成人,这山也就成了祖祖辈辈,祖祖辈辈的恩德在,子子孙孙敬大山。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思尽亲人断尽肠。上山祭祖,陵园扫墓,点一把火,烧的尽的是元宝纸衣,烧不尽的是亲人阴阳相隔的悲痛思念,愈烧愈浓,最后化作团团水雾,打湿儿孙们的眼睛。站在爷爷奶奶的坟前,小山的视野渐渐模糊,爷爷奶奶的音容相貌却愈加清晰,伸手去摸,总也摸不到,似是隔着层层水帘,念想的时候很薄,很近,伸手想摸的时候,才知道有多遥远,远到遥不可及——生死的距离,远大于天地之隔,唯有亲人的惦念,是那九阳之火,燃尽地府的阴暗冰寒,让远去的亲人们温暖,安然的在另一世生活。社会进步了,多数人都改元宝成冥币,一块钱能买好几打。娘亲还是动手叠纸元宝,满满的两白酒箱子,嘴里依老是念叨叨的:看着还是少啊!小山像是被娘亲的话感染,陪家人逛街,特意买两套祭祖用的纸衣,龙凤呈祥的样式,给老人们捎(烧)去。
这清明过了,小山失了先前的欢乐,转而愈发的沉重,娘亲的头发越发的花白,要是在过三十年,四十年呢?娘亲的头发会不会想雪一样白?小山不敢想那个年月的到来,永远不想看到娘亲白头。因为那样的白发太像了,太像奶奶的白发,像的`可怕,奶奶的白发不见了,好像雪融化,再也不见了。
书上说,冬雪孕育了暖春。小山想,或许这寒冬的瑞雪,就是奶奶的白发,一年又一年,养育生灵。
该返校了,踏上回程火车,小山的行囊前所未有的充实,娘亲和父亲的叮嘱一同装进行囊,起点是家,终点是家,探索不息,岁不我待!
很多时候,这种传承是一代接着一代,有时我们最不想成为的那个人,很有可能你最后就成了他那样的人。如果想让自己的下一代让自己的女儿不走相同的路,那就建立自己的爱的体系。重品格,培养孩子有爱人的能力。这样才会结束这样的“遗传”。
和孩子相处时,一定要感受对方的感受,重视她舒不舒服,重视她的男朋友爱不爱她,而不是外在的东西。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