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文(1)(2)段顺序能否对调?请说明理由
这一试题有两种答法:(1)不能。因为这几段和第X段的XX几句是一一对应关系。
(2)不能。因为这几段存在着逻辑顺序或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或不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
二、问议论文开头第一段的作用?
(1)作为文章的理论论据。(2)引出论点或论题。(3)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请你简析XX段的论证过程?
(1)先(正反两方面)举出XX事例或者道理论据,然后得出什么结论(或证明什么观点)分、总。
(2)首先提出什么观点,接着用XX事例(从正反两方面)或者道理论据进行论证,最后得出XX结论(或说明了XX的道理)总、分、总。
四、文段中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1)论证方法:道理论证(引证法)﹑举例论证(例证法)﹑比喻论证(喻证法)﹑对比论证。这是初中常用的四种论证方法。以后还可学到归谬法和类比法。
(2)论证方法的作用:
道理论证:通过引用X的话,充分有力证明Y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举例论证:通过举X的例子,具体有力的证明Y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比喻论证:把X比作Y,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证明Z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的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对比论证:通过X与Y对比,鲜明、有力的证明Z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增强文章的趣味。
(1启发思考类题目:
①观点必须符合主流思想意识。
②把文章中心换个角度阐述一下即可。
③注意联系实际题必须联系实际。
(2补充论据
注意以下二个方面:
①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
②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都不懂得什么秘诀,你即便问他,他实在也说不出。明代的学者吴梦祥自己定了一份学规,上面写道:
古人读书, 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如此痛下工夫,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看来这个学规中,除了“不出门户”的关门读书的态度不值得提倡以外,一般都是很好的见解。事实的确是这样。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只要专心致志,痛下工夫,坚持不断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最怕的是不能坚持学习和研究,抓一阵子又放松了,这就是“或作或辍,一暴十寒”的状态,必须注意克服。吴梦祥的这个学规对我们今天仍然有一些用处。
这种学规早在宋代就十分流行,特别是朱熹等理学家总喜欢搞这一套。但是其中也有的不是学规,而是一些经验之谈。如陈善的《扪虱新话》一书写道: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用现在的眼光读这一段文字,也许觉得他的见解很平常。然而,我们要知道,陈善是南宋淳熙年间,即公元12世纪后半期的人。在那个时候他就能够提出这样鲜明的主张,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他主张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就是说要知入知出;要体会古人著作的精神和实质而不要死背一些字句,就是说要体会古人用心处而不可死在言下。不但这样,他还反对为读书而读书的倾向。他主张读书要求实际运用,并且要用得灵活,即所谓“透脱”。你看他的这些主张,难道不是一种反教条主义的主张吗?他的这个主张,过去很少有人注意,因为他的声名远不如朱熹等人,但是他根据自己读书的经验而提出了这种主张,我想这还是值得推荐的。
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中,如陆九渊的读书经验也有可取之处o《陆象山语录》有一则写道:”如今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接着,他又举出下面的一首诗: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①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这就是所谓“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扣住不放。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这个意思对于我们现在的青年读者似乎特别有用。
注:①[涵泳]:深入体会。 (节选自《不要秘诀的秘诀》
12.文中作者肯定的读书态度和方法是什么?(最好用文中语言作答(2分
答:
13.下面是关于本文行文特点和基本结构的分析,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2分 (
A.作者在引述古代学者关于读书学规和方法的经验之谈后,接着对其作阐释和评述,并且融入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B.引述陆九渊的诗句后,作者只对其中一句作了评述,是因为其他诗句与读书方法和态度无关。
C.引述——评述——再引述——再评述,如此循环,是本文行文的主要特点之一。
D.本文虽然有三段引述三段评述,结构看似松散,其实是紧凑的,因为有一条读书方法和态度的主线相牵连。
14.作者在引用陆九渊的诗句后,只对其中的“未晓不妨权放过”作了阐释,而不像前面两段在引用后作全面阐述,这是为什么?(2分
15.结合你的学习体验,谈谈文中倡导的读书态度和方法在我们学习中的作用。(3分
答.
2013年10月6号
我错过了。
这是在初中阶段的最后一次校运会了,因为一场39度的烧,我错过了它。
还记得在29号,第一天的校运会上,我被告知参加了当天初三女子100米的预赛。为什么是被告知?而不是自己报名参加?因为本来打算今年校运会什么也不参加,但是班里实在没有多少人愿意参加任何比赛项目(额~说明一下是本来班里大部分女生对体育方面都不感兴趣,所以一听到要报名参加比赛都能逃则逃,而我在班里短跑不错,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只好参加了迎面接力赛和女子4*100米的比赛,没错~在我印象中我只报名参加了这两个项目。可是在比赛的当天班长却告诉我,体育老师帮我报名参加了初三女子100米的预赛和初三女子跳高。那么说,加起来就是我有4项比赛要参加,虽然极度的无奈但是为了班级的荣誉,我还是坚持下来了。
3点过一点的时候,广播里喊着“参加初三女子100米预赛的同学请到检录出报到!”当时我在闭目养神,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整个人瞬间坐直了,因为我据我所知跟我一组的其他5位同学中有2位同学是“飞人”,所以当我听到要比赛了,我就有点慌了。正当我站起来准备要去检录处报到的时候,身后有同学把我叫住了:“金妈,加油哦~”“亲~加油!我们在终点等你哦!”此时此刻的我非常的感动,同时也充满了正能量。
激动人心的一刻即将上演了!在裁判员发出:“好~预备~”的指令后我做好了起跑的姿势,同时我脑海中浮现出:“刘海别管了,形象也先丢一边,拼命冲吧!”
突然,“嘭~”的一声响后,运动员们以飙车的速度往终点冲着,而我也带着重感冒的身子奋力的冲向终点。此时在我的余光里,9班的运动员遥遥领先,第二名的是几班的我也不大清楚了。我?我当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冲到了第三名,眼看9班的“飞人”跟飙车一族有的一拼,我更是不甘落后的加快了速度,但我仍然无法超越她们。最终我以第三名的成绩告终了这项比赛。
可惜的是在当天晚上我觉得浑身酸痛并且觉得十分的冷,经过量体温后才发现原来我已经发烧到39度了。我没有胃口吃任何东西,只是叫妈妈熬了点粥给我喝,过后我发短信给班主任,他果断的同意了我请假而且帮我安排好了,我没有完成的任务。
就这样我错过了初中阶段最后的一次校运会。经历一场极为关键的中考过后,我们11班的各位同学便要分道扬镳了。再也不会有聚在一起为自己的同学打气加油、喝彩助威、为这个班级流汗拼搏的机会了。
如果是论点,回答格式是:是论点,因为它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且是判断句,表明了作者对……问题的观点看法。
如果是论题,回答格式是:是论题,因为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或虽是个句子,但是个疑问句,仅仅提出了本文要议论的问题或话题……,没有表明作者的态度观点。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