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时,我总觉得生活是清淡无奇的,既没有多么美好,也没有很多的糟粕。然而现在,爱让我懂得了生活的美好。
这次前,父母对我又太多的叮嘱,“考试一定要好好地考,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早上多吃点儿,好好考试”,“考完试早点回来,路上要小心”……这些叮嘱,就是父母对我们的爱,这些爱让我懂得了生活的美好。
父母对我们的爱,让我懂得了生活的美好,老师对学生的爱也让我懂得了生活的美好。
一次值日后,天色已晚,外面也下起了倾盆大雨,我和几个同学却都没有带伞。这时老师进来了,关切地说:“你们是不是没带伞,用我的手机给你们的父母打电话吧!”说完,她还拿给了我们一些吃的,并和我们一起谈心。这不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吗。
老师对同学的爱,让我懂得了生活的美好,同学之间的友爱,也让我懂得了生活的美好。
一天早晨,老师还没有来,一个同学身体不舒服,呕吐了。同学们并没有捂住鼻子“四处躲藏”,而是上前来帮助他。有的同学用拖把把地拖干净,有的同学去给那位呕吐的同学打水,有的同学用手机给那位呕吐的同学的家长打电话,还有的同学在位呕吐的同学身旁“照顾”他……这难道不是同学之间的友爱吗?
同学之间的友爱,让我懂得了生活的美好,生活中,还有很多爱让我懂得了生活的美好。
父母对我们的爱,老师对同学的爱,同学之间的友爱……都让我懂得了生活的美好。爱,让我懂得了生活的美好。
电脑桌前,一双白皙细嫩的手飞速地在键盘上敲打着。写作这个东西,究竟有怎样的魔力,让我竟如此痴迷......
——题记
读书,会使你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踢球,会使你翱翔在自由的天空中;种植,会使你感受到绿色的生命在萌发;绘画,会使你漫步在奇思妙想的世界里,挥动饱满想象力的画笔,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一副七彩画......凡事都有它的迷人之处,而我痴迷的,却是曾经被我认为最枯燥无味的写作。
初识写作——不屑
其实,以前的我对写作根本不感一点儿兴趣。
刚开始认识写作,是在二年级的时候,那时的孩子都爱玩嘛,只要能玩的就都是好东西。所以一得知写作就是整天趴在写字台上写文章时,我就觉得它很枯燥,乏味得很,感到很不屑:“切,写什么作啊,那么枯燥无味的事情,有什么好做的!唉!写作的人真可悲啊!还是玩最好了!”
“泼”完“水”后,我便又屁颠屁颠地去找亲爱的闺蜜玩去了...... 尝试写作——担心
就那样浑浑噩噩地晃了三年,我五年级了,对写作还是提不上感兴趣。
但那一年,我对写作的情感发生了巨大的逆转。
那一年,县里举办征文比赛,全县五年级学生都可以投稿,优胜者可以得到相当的奖励。
要知道,我是个好胜的人,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但报完名后我就后悔了:我根本就不会写作,还参加什么比赛啊!啊!完了完了!不行不行,我不能认输,我要赢!
我第一次认真地读完了整本的作文书,收集了很多好词好句和写作手法,以前都是乱看一气就完事了。
我在脑海里构思了许多故事情节,又打了很多底稿,费死我的`脑细胞了!要不是为了取胜,我才不会没日没夜、没完没了地在这儿写文章呢!这可是我第一次为了写作这么卖力啊!
交稿时间很快就到了,怎么这么快啊!我还没修改完呢!我皱皱眉,把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一篇作文交了上去。
我既兴奋又担心,兴奋是因为那是我精心打理的一篇作文,我有信心获奖;担心是因为我怕自己基础还不行,落得一场空。
爱上写作——痴迷 又浑浑噩噩地过了几个月......
“六一”颁奖时......
我当时的心情,是激动?是兴奋?还是......感激?
当我从校领导手里接过那张金灿灿的奖状时,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成功了!原来我不是完全失败的!
那张奖状,竟使我迷上写作。
领奖后,我坚信自己有写作这方面的潜能,在作文网上注册了一个账号,没事的时候,静下心来,望望蓝天,动笔写写。
随着我的作文不断在网上发表,我对写作也越来越痴迷,在写作方面上不断取得成就:我独自写的《爱在细微处》系列获得亲朋好友的赞赏;我的作文常多次被老师当做范文全班朗读......
写作,是你的出现,让我从一个疯疯癫癫的“假小子”变成一个文静优雅的女孩子;让我爱上那刚劲有力的方块字,爱上那具备优美线条的标点符号,爱上那墨香散发的纸页......
轻轻揣摩着手中散发着墨香的纸页,细细品味着文中优美动人的字词段落,“沙沙”修改着文中不和意的词句,痴痴幻想着能与文字相伴永久......
——后记
静静的夜晚,我站在窗前,把心情放在吹拂的凉风里,任凭满天星辰擦亮我黯淡的记忆。我带上耳机,按下“play”键,听着那自己最钟爱的乐曲。这夜幕,赠人以思考的氛围,这乐曲,赠人以梦境的温柔。我闭上双眼,一切烦恼随风流逝,只有乐曲使我遐想:我那高高的山梁后面,是家乡那一片可爱的秋。
在缓缓的钢琴前奏中,我仿佛推开了一扇窗,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一直通往很远很远的地方。我漫步在山间小道上,路两旁是一棵棵火红的枫树,手掌形的枫树叶正随着连绵悠长的乐曲有节奏地下降,一片一片又一片。我完全沉浸在这火红色的世界中,不禁轻轻举起双手想拥抱这奇妙的世界。继续往前走,一条小溪横在我的面前,溪水随着乐曲中“丁丁东东”的声音往前流,它的对岸是一间正冒着炊烟的田间小屋,几只小鸟在空中自由地歌唱,唱出了一首《秋之韵》。溪水旁的一丛丛野菊花像在对我微笑,好似在告诉我:“秋来了,秋来了,欢迎来到秋的世界。”
随着乐曲进入高潮,我看见在不远处的田野中,乡亲们正忙着大丰收,收割机一上又一下,乐曲越来越高,这寂静的乡间好似一个秋的容器,也将它的一切尽收其中,使秋成为乡野的一部美妙典雅的电影。很快就到夕阳之时了,我沿着原路返回,幸运地看见了夕阳下的秋。在夕阳下,一切都变成了金色。我向远方望去,终于体会到了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如何写的,我深深地陶醉在夕阳的金秋下。
不知不觉悠扬的乐曲结束了,但我隐隐约约感觉到它仍在继续,在继续完成那幅美丽和谐的画。真希望自己也在陶醉中永远不要醒来……
孤独是有分量的——高楼独倚是、美人独处是、大漠荒涯是、小桥流水也是。
那是一份孤寂之感,造就了“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豁达空阔的孤独。细细品味意境空阔的孤独,深深陶醉在这份孤独中。我们总以为自己多么欣欣向荣,总以为忙乱可以抵挡孤独,总以为时间可以忘却国王。但终于当孤独侵略了心的城池,才发现,那种凛冽——是生生的冷。若要埋藏孤独,何不像范仲淹一样抒发孤独,陶醉孤独?在孤独中造就一份美的享受……
寂夜,踱步在幽道边,叶片纷纷飘落,映衬在光圈中,但一会儿,又被寒风卷入尽无边无尽的黑暗中,叶片的独自飘落,不免有些孤寂凄清之感。但不必伤感,它只是在独自寻找在孤独的境遇中寻找下一刻停泊,去完成另一场生命的延续——落叶归根。于是,孤独便也成了它旅途的陶醉……
翻开陈旧的书本,抚上那些枯黄的文字。一份凛冽的孤寂之感涌入心房“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的孤独深深地感染了我,那是怎样的一份孤独、承载了如此浓厚的忧愁……李清照晚年的形卓影只又怎是一份孤独所能承担的?细致的笔触将这份孤独抒写得如此淋漓尽致,让人沉浸在此淡淡的哀伤中,久久不能释怀……却又久久陶醉……
静坐在黑暗中,孤独侵袭着我,却又似一盏明灯,照亮了通往心灵的路。在孤独中思索探求,陶醉在淡淡孤独中,虽不能留下范仲淹、李清照的千古名句,也不能像绿叶那样寻找生命的方向,但在这份孤独中,我找到了心的灵光、心的方向……
我总爱躲在梦与季节的深处,听黑夜唱尽孤独,唱尽繁华,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然后深深陶醉在,那份孤独中……
我的课外教育和文学爱好都来源于我的母亲。她的房间总是充满书香气息,而她整个人则散发出一种知识女性的优雅端庄的气质。家里只有我和我的母亲一起生活,父亲常年在外,几乎从不过问家里大小事情。我从小,便呆在那充满书香的房间里,守着那些精神食粮的过日子。
母亲的房间里有着各式各样的书籍,两个大大的书架贴在墙边,几乎占据了半个房间。至于其中我读过多少,我实在记不清了。不过我从中得到的教益却是一生难以忘怀的。
我曾经读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记得书中的主人翁——保尔柯察金是如何在战场中英勇无畏,冲锋陷阵;又是如何像创作他的作者一样顽强的同命运作斗争。他身上所凝聚的品质精神回答了一个令人值得深思的问题:人应该怎样活着。
我也读过席慕容的短篇诗歌和散文小说。这位台湾作家,用她极其柔软细腻的笔触和温和婉转的语言将一个个的生活细节串联起来,将一个个人生道理描绘成一幅幅的优美图画。我的母亲曾经说过,那是她获益最多的书本之一。现在,我也是。
我还读过罗曼罗兰的著作——《名人传》。那三个天才灵魂所遭遇的不幸在作者的笔下显得更能衬托出他们的伟大。尽管他们都来自于不同的国家,每个人都为了不同的事物而奋斗,可身上所散发出的精神却是一模一样的。贝多芬在生命的最后仍未放弃,而留下的是举世闻名的《欢乐颂》;米开朗基罗在生命结束的前几天仍站在塑像前,结果留下了让后世惊叹的伟大雕塑;托尔斯泰在生命最后一刻也从未动摇摆脱贵族的信念。这些形象都是那么的执着,留给我的是:人要又坚强的信念。
如今,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各种各样的诱惑使青少年迷失方向。他们忘记了书带给人们的好处。而我,在母亲的影响下还是习惯拿着一本书,坐在窗边,在温暖的阳光下,陶醉其中。作文
身在周庄的那些令人陶醉的日子,至今都令我难以忘怀。
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30多公里处,是一个典型的水乡古镇,依河成街,桥街相联,虽已经历了九百多年苍桑,却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情韵。
犹如一朵浮在水面上的睡莲的周庄,它的美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在春光明媚的日子,泛起一叶小舟尽情地荡漾在一条条水巷中,春风夹着柳叶的香气拂过脸旁,看那波光粼粼的湖水,小船轻摇,绿影婆娑,一派"吴树依依是水流,吴中舟楫好夷游"的迷人景象,看着路旁江南女子窈窕的身影,任她们银铃般的笑声传入耳鼓,天堂的
生活也不过如此吧!
不久,夜幕渐渐降临,火似的红霞把整个小镇染成了一片血色,古色古香的店铺上了门板,人去街空,一片静寂,在河边漫步,走过小街,穿过小桥,或凝视宁静的水面,或仰看天际点点繁星,或倾听屋里传出的隐隐欢声笑语,放纵自己的思绪,尽情地享受小镇的这片宁静,也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享受了一番周庄美景,江南的美食也自然不容错过!鲜美至极的三味圆,皮薄馅嫩,晶莹剔透;香酥美味的万三蹄,咸甜相宜,肥而不腻;醇美可口的'青团,肥而不腴,压舌生香……面对这种种佳肴,怎能不让人垂涎三尺?
周庄,似梦境一般美丽,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周庄,似星辰一般耀眼,永远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周庄,似诗歌一般渊远,让人品尝之后,永感回味无穷。
勇气就像一艘小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宽阔的海洋,勇气像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水,让我们痛快畅饮。“我以前是个性格内向、不敢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的孩子,但现在我也不知怎地,好像喜欢上了积极回答问题,每次老师一提出问题,我总是争先恐后的回答,以前的我生怕回答错问题。”
记得有一次,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回答错问题了,老师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心里有些犹豫,到底是举手呢?还是不举手?老师好像猜透了我的心思,说:回答错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勇气,不敢回答,听了老师的话,我渐渐地敢举手了。
一晃就是五年啊!在这五年里,我都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如果现在让我改掉举手的“习惯”,那是不可能了,因为我已把它当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古罗马——西塞罗曾说过:有勇气的人心中必然充满信念。(罗·赫里克)曾说过:要想办成事,就得丢开胆怯,谁畏于启口请教,谁就得不到指教。这几首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到最后,我想对那些没有勇气的人说,大胆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难行。
这篇文章作者以“勇气是什么”的疑问开篇,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然后,通过写自己在学习上提问问题的例子,并且结合西塞罗与罗·赫里克的话,写出了“勇气”的内涵。同时文末呼吁人们要做有勇气的人,表达了作者对勇气的赞赏。
——题记
“温故而之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反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一条条古训在耳边轻吟,每一条都富含着深刻的道理,引人沉思,《论语》中的博大精深,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领悟明白的,它跨越了千年尘埃,吹散了腐朽阴霾铸成了不朽的千古绝唱。曾经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一种叫做”永恒”的东西的,那些一直被人们都传通的事都发生在看不见的地方,让我们无从感触,而直到我接触《论语》后,才知道为什么它要以流传千古,因为它的一切内涵都是与生活和做人的基本道理息息相关的。一直在努力的表达着,用仅存的温暖去书写。
它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呢?和那片天空一样柔软的感受,它们一直带着”有意义”快活的前行,无所顾盼的前行。简洁的话语中透出须臾般永恒的真谛,它让我懂得了用不同的方式思考。
它让我懂得了什么呢?天空的尉蓝,云朵的匿迹,暗影收敛的脚步,知道与理解的诚实,父母与亲人的.忧虑与爱,学习与思考的正比性。它让我懂得了一定要好好珍惜,要坚持最初的方向。
它让我懂得了做呢?还以为道路一直都会平坦,航程一直都有光束,行途一直都有温暖,自己会一点点放弃。它让我懂得了五彩与缤纷的梦,虽然喜爱,却是为了更有意义的美好事物的存在。
在《论语》宽阔的道路上前进,总会路过那些温良与美好,总会学会善良高尚,去相信航程绝不会是无尽天光,去相信幸福的曙光。
《论语》使我懂得的,使我坚信的,就随着它的流传而日久弥新,不被风化。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