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什么?每个人都希望成功,并且是靠自己去成功。刘墉先生将自己给女儿刘倚帆的信件,整理成《靠自己去成功》,通过质朴浅显的事例告诉每一个读者:Yon Make It Happen!
睡眠——谁不希望睡到自然醒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前一天晚上睡得并不迟,第二天依然无法早起,这样的日子通常是周末或者假期。相反的,如果明天早上正常上课或工作,即使前一晚奋战到凌晨,第二天还是能早早起来。
拿我自己来说,周末的闹铃通常设置到9点,但响起时马上又按掉,就想着再睡一会儿,最后起床则是近10点了。周一到周五就没这么轻松,7点25分的闹铃,5分钟内必须挣扎着起床,动作也比周末迅速许多。
这就是“拖”与“不拖”的区别。再看身边的大学环境,每到期中和期末考,很多同学都变得格外用功,希望凭借“临时抱佛脚”能顺利通过考试。
想起刘墉的旧文《逼你成功》,很多事与成就其实是被逼出来的,但这种“逼”往往达到正面的效果。在学校还是挺喜欢这种“被逼着早起”的生活,如刘墉所言,“用时间的紧迫逼自己有更高的效率,而非用恶性循环的拖延,使自己损失睡眠与健康。”
应变——“9·11”的一场噩梦
“9·11”之于美国,如同“5·12”之于中国,都是一场噩梦。太多的生离死别与惊心动魄,发生在大灾难里那些平凡的小人物身上。然而战场上的人民,表现出惊人的镇定与坚毅。刘墉在《迎向战斗》中说到,“最困苦的时候,没有时间去流泪。最危急的时候,没有时间去迟疑。”正因如此,每个人才那么拼命地生存,那么顽强地坚持。
“愈是面临灭难、面对打击,我们愈要坚强、愈不能落泪,因为泪眼是看不清敌人的,泪眼只可能遭遇更致命的伤害。”生活是残酷的,随时都可能遭遇各种打击与变故。颓废不是办法,沉沦更不能解决问题。如果无法逃避,那么就勇敢地面对吧。
谈死亡——向远方挥挥手的时候
刘墉在不少篇章中对“死亡”和“生命”有深刻的理解,比如七字箴言《人就这么一辈子》。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该放弃生命,或许活着有这样或那样的压力,但这就是生活:你可以打一场很烂,却很精彩的球,但你却不能放弃。
——题记
我的爸爸是本城较为权威的精神科医生之一,也是我心中最乐观善良的爸爸。他从未像别的父亲一样给我讲过童话,他为我讲述的全是真实的故事,有关于生活的故事。
这些故事之中有的。曾经有个女孩,患有家族遗传的`抑郁症。她幼时亲眼目睹了祖母、父亲先后因这种疾病而忍受巨大的痛苦,甚至自***。她深知只有与命运斗争才能避免悲剧在她身上重现。于是她做出了人生中的重要选择,在周围人异样的眼光下主动入院进行治疗。在选择时,她是矛盾的,但为了将来,她选择了治疗;在治疗时,她是痛苦的,她必须克制自己以获新生。终于,在她的积极配合下,她克服了一切障碍,超越了自己。她用春草一般的顽强、向上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这些故事中也不乏带有悲剧性质的。有一个久患精神分裂症的男子,心中总是抵触医院、抵触医生。在他的眼中,自己是健康的,是其他人在陷害他。尽管每周进行心理治疗,但已经没有什么能够打开他的心。某一天的晚上,他打开家门就再也没有回去,沉入了家门口冰冷的河水中。他一步步亲自断送了人生。
令人痛心叹惋的也是有的。一位寒窗苦读十二年终于成为名牌大学生的女孩,一味怀疑男朋友。多次辅导不成,她仍是不信任男友。爸爸引导她以积极的心去面对爱。但她还是郁郁寡欢。在一次和男友的争吵后,她一时冲动而跳楼。尽管没有失去性命,但她因重伤而一蹶不振退学。十二年的辛苦付之一炬。正如臧克家所说:有些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
心态造就生活。爸爸如是说。
其实爸爸本身也是个故事,他也曾被命运戏弄。这个农村年轻人在凭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当上医生,意气风发时,最宠爱他的母亲突然去世,而他还没能为母亲尽一点孝。在后悔和悲伤中,他觉悟了,他要努力工作,不能再错过他的父亲。然而命运再一次和他开了个玩笑。
年轻力壮的他无缘无故患上了肺结核。心中的意志使他顽强地抵抗着病魔的侵袭。终日的咳嗽击不败他;夜夜的咳血打不倒他。他告诉自己,他必须坚强!利用病假的时间,他继续学习。他提醒自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终于,一年半后,他病愈返回岗位。他不在意在别人有色眼镜后犀利的眼光,在异乡的医院默默奋斗。他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发挥自己的能力帮助陷入困境的他人在他的努力下,他的生活迈进正轨,一点点靠近幸福。直至如今,他仍不忘时常对自己也是对身边的每个人说;工作着是快乐的,活着是快乐的。
爸爸用他的一言一行感染着我,我也懂得如何去面对波澜起伏的生活。
没错,生活会给我们惊涛骇浪、高山险谷,或许会沉没,或许会跌落。但能否跨越这一切,全在于自己。倘若一味逃避、退缩,那只有消失在众生中,成为时间的炮灰:倘若勇敢抬头、前进,那就会克服险阻,闪耀在幸福国度。
刘墉,相信大家对他都不陌生,《给世界一个微笑》,《每天进步多一点》,《做个快乐读书人》,等作品我们耳熟能详。在《读者》之类的文学杂志上也常常看到他的大作。“任何成功都需要靠自己去努力,你就是你,坚持做你自己。”这句话便是《靠自己去成功》这本书的中心思想。
书中使我感触最深是一则“偶像”的文章,作者讲了一个学生说:”不要去了解你的偶像,因为当你了解之后,偶像就破碎了。因为我们心中的偶像尝试不可思议的神奇人物,但是当我们去接近并了解他之后,就会发现他跟我一样吃饭,一样过日子。伟大的地方不过是多读几本书,多走几段路,多思考一点,多创造一些新奇罢了。“
这样想的人,其实只是幻想了一个神话了的人物,并称之为偶像。这样的偶像在他们心中就想神一样,让他们以对神一样的献祭心态去崇拜,但是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偶像不是神,偶像也不仅仅是用来崇拜的,而我的偶像,都只是一个个普通的人,只不过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一个与众不同,出类拔萃的人。所以在我看来,他这句话也并没有错,但是我关注的重点则是在后半句上:偶像之所以成为偶像,就是因为他们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花了更多的精力在进步和创造上面。所以我崇拜偶像,并不仅仅去崇拜,还会从他身上找到努力的动力和方向,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我最近喜欢上了足球,每天都去踢足球。也因此我知道了梅西,这个处于当今足坛巅峰的小个子男人,曾经因为侏儒症被医生判了“死刑”,认为他不适合踢足球。但是他从没有放弃,靠着自己对足球的热爱和不断努力,一直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不断达到新的水平。终于他被青年足球教练注意到,给他做手术矫正了骨骼,但即便如此他也只有160cm的身高,在足球场上几乎永远都是最矮的那一个,但是这并没有阻止他前进的脚步,他不停地努力训练、不停地奔跑,终于成为了世界上最顶尖的前锋。
听了他的故事,我也从他那小小的身影里感受到一股力量,冲击着我的内心。我们每个人生来都是不同的,有些东西生来就不能改变,诸如身高、容貌、体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和超越自己,不屈服于困难,不满足于现状,靠着自己的努力登上人生的顶峰。
在我看来,这才是偶像真正的作用。他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他也是人,但是他们身上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坚韧和努力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感染我们,指引我们前进,在纷乱的世界里找到前进的方向,也因此,我们需要偶像。
刘墉写给女儿的一封封家书,不急不躁,娓娓道来,充满温情与爱意,充满睿智和关怀。
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千万种,种种都有效,种种又都无效。决定是否有效的,是方法背后的道,即理念。在一种正确的理念指导下,合适而贴切的方法才会产生理想的效果,否则,再多的方法也只能让家人无所适从,经历多重痛苦之后无奈放弃。知道与理解一条理念不难,难的是真正认可一种理念并细细致致、完完全全地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点一滴,只有在一种科学而坚定的理念统领下,才可能教而无类、教无定法、万法皆有法。
那么再进一步,教育的理念从何而来?理念不是来自书本,不是来自他人,而是且只能是来自自己的实践与方方面面的思考。教育理念也是自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也是自我面对世界的指导自己各种实践的理念,所谓言传不如身教是也。你想以什么样的理念教育孩子,首先你必要将什么理念指导自己的行为。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子,你也将让自己努力成为什么样子。孩子的成就或许超过你,但为人处世、学习上进的理念是以你为榜样。也只有教育理念与自我实践的理念相统一的时候,教育才能真正成为生活,生活也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即教育,不教而教。教育本就不应该是生活的另外部分,生活本身就是教育本身。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孩子还累吗?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教育,只有生活,何累之有?
刘墉采取的办法是,以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作启发,通过自身的亲身体会,给孩子讲自己的认识和想法,不急不躁,不愠不火,春风化雨,在娓娓道来的拉家常中,体会生活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从而熏陶和影响。
已为人母的我经朋友介绍有幸读了一本教育子女成才的书——《靠自己去成功》。作者刘墉是著名的画家作家。一个很认真生活、总希望超越自己的人。
《靠自己去成功》是刘墉专门写给女儿,同样也写给希望成功但迷茫的人。书中刘墉以长辈的身份,根据生活中的小故事,讲了年轻人应该怎样规划自己的生活,怎样克服生活中的一些消极情绪,怎样看待生命,时时渗透着父亲对女儿成长的良苦用心和一份沉甸甸的希望,不要等成功来敲你的门,要靠自己去成功。自己去主动追求成功,激发自我的潜力,这很重要。虽然这本书是刘墉在结合中西教育观点后的结晶,不过刚好是一本侧重于教育的书,它给我了我很多启示,无论是生活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书里,他分了好多个章节,从如何分配睡眠时间到如何面对焦虑,只谈方法,并不代劳;没有训斥,只有建议。他的方法有没有效,我们不知道,只知道他的儿子刘轩已经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并出版了四本书。女儿刘倚帆更是才貌双全,十四岁的年纪就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总统布什奖,同时还在交响乐团中任第一小提琴手。更令人羡慕的是,这两位在成长过程中心情舒畅,充满阳光。“用一对很冷的眼辨别是非,一双很勤的手应对工作,两条很忙的腿踏平前途,一种很自由的心情感受生活。”这里讲的是一种处世态度——客观、冷静;这里讲的是一种工作方法——努力、勤恳;这里讲的是一种奋进方式——勇往直前;不论怎样去品味这段话,我都觉得哲理很深。这些话是摘自著名作家——刘墉的新作《靠自己去成功》。
教育是一门艺术,刘墉用自己精辟的文字、独特的处世态度诠释了这门困扰着许多家长的艺术。他也是用《靠自己去成功》一书将自己的“教育家”天赋公之于众,更是用这本书唤醒了那些为教育儿女而彷徨无助的家长和“年少不知愁滋味”的我们,让我们知道,我们都是长有两只翅膀的天使,可以自己飞翔、靠自己成功!
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坎坷,利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和克服困难非常重要,不要抱怨世间的不公,让我们懂得了——“你是你,坚持做你自己,最后的成功一定属于你!”因为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