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看中华上下五千年,朝代更迭,沧海桑田,日月星辰交替看守着属于他们的一片天地,已完成自己世世代代,永不停息的神圣使命。世间的一切,都在瞬息万变这。广阔天地中,人与人之间的.爱恨情仇,酸甜苦辣,每一刹那,都在命运的船舵上,迎着风浪,一往无前,向前驶去。&&题记
然而,人间温情与纷杂同时以自己的方式轮番接力出演这属于自己的戏份。他们浑然不知,在许多瞬间,换一种方式,可能会翻过风浪,渡过难关,迎接灿烂的曙光。
掀起历史风云,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让我们寻找换一种方式的蛛丝马迹。家喻户晓的‘司马光砸缸’这一事例,很好的向我们证明了换一种方式的重要性。如果有人不慎落水,我们想必第一时间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面对生死攸关的险情,十分果断地把缸砸破,‘让水离人’,巧妙而又机智地救了小伙伴的性命。换一种方式,可以融化冬日里的坚冰,拯救万物生灵,成为严寒的一缕暖阳。
陌上花开,风儿轻敲轩窗,变换了四季的苍茫。时光的弦,弹落烟花凉,修饰大地的妆。世间与自然,是如此美好。在千百万双透亮亦或是浑浊的双眼中,看到的世间万物却是有着天壤之别。若眼中有绿,目光所及之处都是蔽荫;若心中无花,潋滟也会开成荒芜。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被雨水浸润,十分潮湿。他爬到一定高度,就会功亏一篑,滑落下来,它坚持不懈,一次次地向上爬行,却又一次次地掉下来……有一个经过的人看到了这一幕,叹了一口气: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无所得。于是他日见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却被蜘蛛屡战屡败,毫不退缩的精神所感动,于是,他被感染,顿时浑身充满干劲,面带微笑,头顶阳光,一路向前走去。换一种方式看这个世界,机缘路转,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改变自己的一生,刹那间。
在岁月的长河里,人只有学会适时调节自己,换一种方式,学会随时改变认知,学会即时转换角度,才能在百态的心境里看到百变的风景。
身未动,心已远。
去远方吧!这仿佛一声来自远方的呼唤,轻轻撩拨你的心弦;又似是一句来自灵魂的催促,柔柔拉升渴望远方的目光。可红尘的纷繁便同十丈软丝,轻易缚住你的身,阻隔着远方的梦。
那又如何,总有一种方式,让我们远行。
困住一个人的方式,无疑是残疾和病痛。无论是史铁生困于轮椅之间,还是力克、胡哲自出生便四肢全无,他们都仿佛是上帝的造弄者,承受着超于常人数百倍的.痛苦。可身体又怎能禁锢一个人渴望远方的心?就这样,力克打开他“不设限的人生”,史铁生也在文学上找到精神升华之路。记得史铁生曾给他的偶像——美国短跑名将刘易斯寄去自己的一本书,刘易斯回赠他一双跑鞋。后来刘易斯来到中国,第一件事是拜访史铁生。史铁生笑说:“你送给我的鞋我也穿不了啊。”刘易斯则回道:“你送给我的书我也读不懂啊。”记者便记录道:《铁生穿不了的鞋,刘易斯读不懂的书》。如果缺陷即意味着不完美,那哪一个人不是被缺陷束缚?我们要像史铁生一样,即使被各种不利所禁锢,也要寻一种方式,让灵魂远行。
正如那棵飞不动走不得的树,一粒种子,能让“我”到达远方。
铜墙铁壁,无法囚着一颗渴望远行的心。前苏联飞行机设计远行,无拘形式,只因心向远方。
我身处之地,青灯重叠,绿水环绕,仿佛与世外喧嚣隔离,俨然一派世外桃源。可这也无疑是一种禁锢。远方的繁荣、绚烂,像是一个耀眼的梦。可又有多少人,可以任性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你听,考场上纸笔相磨的沙沙声。你看,每个人眼中镇静又严谨的目光。是啊,我们正在用这种方式。让我们走出这座小城,走向美好的远方。
如果繁杂迷了你的眼,冗长囚禁你的身,你换一种方式运行,只因心灵已飘然而去。
流水清冽,风声缓缓,宫殿巍峨,街市庭台。
去吧,去吧,它们就在远方,等你到来。
高考议论文写作技巧:
第一种:总分式(最常见的全文结构,也称“总分总式”
论说文的全文总体结构一般都是这种结构模式。在论说文的写作中,往往围绕文章的中心论点或议论的中心问题,展开层次,逐一阐述,最后得出结论,要遵循由“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办”,即我们常说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个过程。这种全文的论证过程是由人们认识事物时思维的自然过程决定的,不是人们主观赋予或规定的。
论证方法,一般都要在中心论点的统率下,确立几个从属于中心论点的、即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分论点,然后通过对分论点的逐一阐述,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有力的证明。
因而论说文全文结构,往往是“总—分—总”式。
同样是议论文,有的侧重理证,有的侧重例证;有的横式并列论证,有的纵向深入论证;有的一事一议,有的借题发挥,有的比喻论证。
【例文借鉴】
第二种:并列式(比较常见的论证结构
并列式,也叫“横式”,也叫排比论证。它常用于议论文的论证部分,其特点是,论证的层次作横向展开,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也就是分论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中心论点或论述的中心问题展开论证,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并列式的各个分论点,其先后次序有时是可以前后互换的;它们看起来是各自独立的,其实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关键构思
1. 从一首寓言诗中鸟世界存在的互相鄙视的怪圈入手展开论述。
2. 由鸟及人、以鸟喻人,用"鸟的怪圈"类比人生社会中存在的怪圈。
有一首寓言诗,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怪圈:麻雀鄙视燕子,燕子鄙视黄鹂,黄鹂鄙视百灵,百灵鄙视鹦鹉,鹦鹉鄙视喜鹊,喜鹊鄙视苍鹰,而苍鹰呢,成为这一怪圈的完成者--它竟鄙视起麻雀来了!这使我想起了围成一圈的"多米诺"骨牌,你能说清到底谁是压在谁的上面吗?
人们常常为这类事情困惑。鸟类终究不懂得"懦夫"与"勇士"、"好高骛远"与"脚踏实地"的区别,人类却懂得;于是,凡事便总要问"谁比谁好?谁又不如谁?究竟谁赢了?究竟谁是最差的?"遗憾的是,这类问题常常很难找到答案。我于是要说:"来!换一种眼光。"
很多人惯于标榜自己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却同时在不知不觉中犯着"形而上学"的错误。每一种鸟都"敏锐"地发现了别人的"污点",而对别人所发现的自己的污点浑然不觉,乃是一种常识性的错误。
所以我们应该换一种眼光去看待我们常见的事情,也许会得到不一样的效果。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换一种眼光,山之雄姿,或连绵起伏,或丛峦叠嶂、或秀美挺拔、或险峻雄奇……。静止的山峦尚且能“如此多娇”,那么,面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更需要“换一种眼光”,换一种思维方式,让心灵澄澈、内心祥和。
在日趋功利的社会,很多人把 “成败论英雄”作为心中的唯一价值标准。当然,追求成功应该倡导,获得成功更值得颂扬,但失败也并不是那么可怕,不必灰心丧气,更不应因为升学、求职等而放弃美好的生命。殊不知,滚滚长江东逝水,必将“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曹操一代风流,“而今安在哉”;孙权雄踞江东,却“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更有那蜀汉之争,刘邦囊括四海,一统江山;项羽穷途末路,兵败乌江,可谓泾渭分明。然而,历史却给了项羽更多的褒奖,给刘邦“脸厚心黑”的千古非议。所以,当现时结果不尽完美、成功离得太远时,不必彷徨,更不必焦虑,我们不妨换一种眼光,也许就能找到新的希望。
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个老太太,大儿子卖草帽,二儿子卖雨伞,天晴时,她很着急,为二儿子担忧;下雨时,她还是很着急,为大儿子发愁,于是终日愁容满面。后来,有人告诉她,你应该高兴,因为天晴时大儿子高兴;下雨时,二儿子生意火爆。简单的话语点拨却折射出生活的哲理——换一种眼光,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所以,“换一种眼光”,就能够让我们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中找到内心的平衡,能够在多变生活中步履稳重、清醒前行。
然而,放眼光怪陆离的当下,似乎一切都可以在“换一种眼光”中找到正确的'注脚。于是乎,许多人尽显“独特眼光”之能事。“高大上”专家们可以信誓旦旦:“袁世凯可以是民族英雄”,“岳飞可以是好战分子”;更有甚者,秦桧可以成为捍卫和平的“民族使者”,李清照可以“好赌好色”;可以为商纣王翻案、为秦二世邀功等等,而芸芸众生则可以视芙蓉姐姐、凤姐为明星,把“宁可在宝马车上哭,也绝不在自行车上笑”奉为圭臬,以致“嫁人就嫁黄世仁”风靡一时。在“换一种眼光”中,居心叵测者可以颠倒黑白、胡言乱语、沽名钓誉;道德低下者可以放纵自我、践踏人性、为所欲为。“换一种眼光”成了美丽的幌子、杂乱的空壳,使大众迷糊,让智者愤怒。
所以,“换一种眼光”,不是绝对的辩证法,更不能用“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来敷衍塞责。我们要擦亮眼睛,让眼光变得锐利,让心灵从而清明。
“换一种眼光”,就可以换一种境界;“换一种眼光”就可以换一袭命运;“换一种眼光”就可以换一种人生。在人生的转折点,在命运的分岔口,我们需要“换一种眼光”,换一种澄澈、睿智而不朦胧的眼光。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