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了修辞的写景作文(描写景物用比喻拟人的作文)

运用了修辞的写景作文(描写景物用比喻拟人的作文)

首页抒情更新时间:2024-09-10 14:22:15
运用了修辞的写景作文(描写景物用比喻拟人的作文)

运用了修辞的写景作文【一】

曾有位诗人说过,阳光每天都是新的。生活其实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其实,发现是美的,当你真的懂得发现时,你会发现其实世间的万事之美。

在古今多少的诗人的诗句中,描写下的诗句很少。大多是赞春或是悲秋。大概春与秋最能代表一个人其时的心情。但你是否发现过夏天呢?

夏天在有些人眼中也许是个烦燥的季节,,但在我的眼睛中他却代表着过程。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它象征着开始。秋天则是收获的季节,当你在饱尝收获的欣喜时,是否想到过夏呢?发现一下夏天把,其实它才是最美的季节。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此话并不然,开头其实很容易,但中间的过程却是最难的。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意念,哪会有最后的收获?如果没有不断付出的辛劳,哪会享受到丰收的喜悦?这就好比是一粒种子,你在春天时把它种下,同时也种下了你的希望,但如果你在夏天没有精心照看它,不为它除草、浇水,那么你在秋天得到的必定是干枯的果实,甚至是还未萌发的种子。但如果你在夏天对它精心照看,那你定能得到丰收。所以说发现夏天之美,其实是发现过程之美,只有当你发现并去按之实践,你才会得到成功。

你也许会发现夏天其实又像是一个公式的推导过程。如果一个式子只有猜想或是结论,并没有过程,那根本就算不上一个公式。只有通过严谨周密推导出的式子,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公式。发现一下夏天,它就像这中间的推导一样,是那么的重要。

发现夏天可以通过许多的方法和途径。你可以亲身去体验并发现它的重要。也可以把它看成事物的发展过程去发现它不可缺少的地位。只有当你真正地去发现它时,才会发现它的重要性。

发现一下夏天吧,真的,你会发现很多,发现到夏天就像过程一样,付出艰辛和不断的努力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

发现夏天吧,你会发现很多。

运用了修辞的写景作文【二】

夏天是一个令人奇妙的季节,历代文人都不爱去歌颂夏,但我,却偏偏对这夏天情有独钟。

夏日,骄阳似火与阴雨绵绵交织交融,使我不禁感悟到了别的。烈日的曝晒,太阳的烘烤,始终没能阻止万物生长;夏雨的绵绵,清新的空气,使万物再次复苏。夏天,亦如一位严父,在给万物以锻炼,可他又似一位慈母,在雨中默默给予教诲。

曾记得一次雨后漫步,走在小区的林荫道上。一阵阵混着清新泥土的芳香在身边游荡,这时夏天,也在我的指尖停留。我深深地呼吸了一下,一种淡雅而朴实的气息涌入肺中,那是你吐出的芬芳啊。看着青青绿草上那一滴雨露,品着那花瓣上的一片清新,心底就荡漾起一片涟漪,在不经意之间,我才发现,原来夏天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

夏天啊,我无法用奢华的语言来赞美,他不像一样春日矫揉造作,又不如秋天一般硕果累累,更不似冬天一片银装素裹。它默默承载着春秋两季,春日的种子要经过它的批准,才可长大成人。它就如一个过渡段,给春天的人们以希望,给秋天的人们以期望。它悄悄播撒着爱,在果实成熟的一刹那,却又悄然离去。

走进夏天,我才知道为什么果实会成熟,为什么落叶会枯黄。夏日是默默无闻的,也是伟大的,夏日使我们的心灵更为充实。它短暂又孤独,从未有人感谢它,诗词中总是瞧不见他的影子,夏天啊,你竟能承载这傲人的寂寞!我都不知你有何等毅力和精神!如风一般来,又如风一般去,不留痕迹,人们只是将你抛在脑后,去收获你培养的果实!夏天,你是怎样忍受那种孤独!

夏天从未回答过我,它好像只是宽容地一笑,又转身去培育万物。它的一笑,就如母亲脸上的沧桑,父亲脸上的劳累,却从不抱怨。我望着夏天那背影,忽然感到惋惜。

夏天啊夏天,当我们走入你的心扉,为你打抱不平时,你却轻描淡写地笑了。夏天啊夏天,你为什么这样无怨地劳作呢?

运用了修辞的写景作文【三】

夏天虽然闷热,但它却是五彩缤纷的,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就会觉得它也是十分迷人的。

夏天是红色的。唐朝诗人杨万里在诗中写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你瞧,那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犹如披着轻纱的仙女在湖中沐浴。娇羞欲语,盈盈欲滴,随风飘来清香阵阵,沁人心脾。有的蓓蕾初绽;有的含苞欲放,花骨朵像火炬似的高高伸出;有的竞相开放,露出娇嫩的小莲蓬。

夏天是绿色的。不信你走进我们的学校看看,你会发现校园被一片绿色笼罩了:大树小树绿绿的,草地也是绿绿的。榕树高大挺拔,抬头仰望,一树鲜绿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着光,展现出无穷的生机。法国梧桐和榕树一样高大,也是一树碧绿,它们向四周伸展的树枝上,手掌似的绿叶密密麻麻,给校园留下一片片的荫凉。如果说榕树是校园里威武的卫士,那么梧桐树则是绿色的大伞。还有其他许多的树木,都褪尽了冬天留下的枯黄,展现出一树的翠绿。

夏天是白色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曾在《赤壁怀古》中写道:“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大海里的浪花简直就像刚刚裂桃的大片棉田,白花花的一望无际。一些顽皮的孩子,不管三七二十一,甩掉鞋子,从妈妈手里抢过救生圈,光着脚丫欢呼着扑向大海的怀抱。

夏天是黄色的。稻田里一片金黄,远看真像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稻谷颗粒饱满,压得茎杆都弯下了腰,忽然一阵微风吹过,稻穗仿佛和人点头致意。不用说今年的早稻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夏天是蓝色的。雷雨过后,雨水在静静地流淌。我抬头仰望,碧空如洗,天蓝得使人心醉,蓝得使我想起少年军校的小海军们的刻苦训练情景。

我想,我已经成一名小画家,手里拿着调色板,正在描绘着夏天的景色:红的是希望;白的是纯洁;蓝的是博大;黄的是辉煌;绿的是健康……

运用了修辞的写景作文【四】

天阴沉沉的,像塌下来一般,树偶尔摇上几下,树叶被摇得哗哗作响。蚂蚁成群结队慌乱地跑着,街上的行人匆忙地找寻躲雨的建筑。

天越来越热,一丝风也没有;天越来越低,直到“啪”地一声,一只豆大的雨点砸在地上。继而是倾盆大雨,劈头盖脸地打下来,一道紫色的闪电蜿蜒地划过天际,远方传来沉重缓慢地“隆隆”声,雨点落在池塘里,荡起一圈圈涟漪,雨点落在车窗上,落在门上,落在地上,“咚咚”、“哒哒”、“铛铛”,一个个音符构成了一曲美妙的“雨之歌”旋律。树叶在雨水冲刷下露出鲜嫩的绿色。

雨势越来越小,直到远远的湛蓝不添一丝杂质的天空现出一道七彩彩虹。天晴了,地上的水洼数不胜数,树叶上凝聚了许多水珠,攒多了,支持不住了,便掉下来。

晴天,太阳无情地烘烤着大地,花儿无精打采地垂下了头,树荫下花儿却五彩缤纷,个个争奇斗艳,树下花团锦簇,树上叶子郁郁葱葱,青翠欲滴,投下斑斑点点的影子。操场上,男生在打篮球,尽管一个个大汗淋漓,却不减他们青春的活力;女生在树荫下打着羽毛球,白色的球飞舞在黑色球拍之间,划过一道道白色的弧线。

公园里,塔松那历尽沧桑的树干上爬上了知了,聒噪的叫声抱怨着夏天的炎热,松针由里到外越来越绿,有一种独特的清苦味。花儿集聚在树荫下,微风佛过,花儿美丽婀娜的舞姿惹来金黄色的蜜蜂,在阳光下一闪一闪。蚂蚁成群结对地搬运食物,浩浩荡荡的走过。绿地上花匠们用管子浇灌着草坪,几棵被花匠剪成球状的冬青显得鹤立鸡群。池塘边荷叶平铺在水面上,粉嫩的莲花孩子般露出了笑脸,许多金色、红色的鲤鱼嬉戏在荷叶周围,颇有江南水乡的味道。

“隆隆”远方传来几声闷雷,出现了几道闪电,一场滂沱大雨又要来临……

运用了修辞的写景作文【五】

冬日复临,迥异往昔。阴霾罩天,隐日月星辰;寒风而作,惊草木花叶。

旦起,窗雾朦胧,不知所向。常至湖畔,晴则时时大雾,素白一片,咫尺不见,漫于林中,恐怖益增,山雀惊鸣,若鬼幽泣,揪心断肠,坐立不安,悚然惧行,绝类“鬼林”。

虽然无雾,日起亦迟,阴云覆天,乾坤失色,空余死水一潭,波平无涟,荒无人迹,孤独无何。南国风光,终异北国!无冰霜之清雅,无素白之覆松。寒风起,触而似刀劈剑刺,凌利无情,见隙而入,浑然颤抖。故人行甚微,皆缩首缓行。未闻枝间雀舞莺鸣,惟天际孤鹤一痕,观之,戚然泪落矣。

至若雨作,乱珠打叶,哗然一阵,零星枝头益微,似冰雪之冻,甚凉,急行则溅泥,而无所顾,遂至具湿,则心有所失,茫然耳。

冬景甚恶!

噫!斯是无异,何谓之迥异欤?心乱耳!春风之时,风雨悦耳,雷鸣电华;失意之时,锦簇似讥,莺歌嘈哳。夫范公登岳阳楼,春和景明,则心旷神怡;阴风怒号,而忧谗畏讥。公明之,云:“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余非范公之士,悲则恶景,宜乎常也。

身于低壑,志在凌霄。太史公辱而书史;岳鄂王贫而报国。故云:岁寒,知松柏后凋;境逆,晓寒门奋学。心志不定,风雪载途途亦倾;精神不灭,千钧压志志俱扬。冬日风光亦有妙哉。残山剩水,就绝世佳画;心境阔然,成千古文章。

运用了修辞的写景作文【六】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分类方法本身就是他采取的研究范式的体现,陈望道在《发凡》第一篇的结尾声明是采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研究修辞学,强调“内容决定形式”而“内容”本身又常为“立场、世界观和社会实践”所决定,任何“内容”都能产生各自的形式,而不是视原先的修辞概念为“有标记”的,而原先的白话概念为“无标记”的零形式,具体到这个分类框架中,我们可以发现,陈望道提出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的两大分野是难能可贵的,“没有修辞就没有任何表达”,在这里他赋予了各种“内容”同样的地位,即使是所谓“粗俗”的市民口语,也没有任何理由比积极修辞低级,如果一个人生活的环境并不需要使用过多的积极修辞,只有所谓“平淡乏味”的修辞能帮助它们很好地适应情境与题旨,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嘲笑它们的语言“低级”呢?

这是与原先的文辞本位相对的,从语义上看,修辞义为修整文辞,陈望道“消极修辞”的提出破除了这一观念,这里有两点积极意义,首先,旧有的纯粹雕琢形式的修辞不再成为少数人所享有的技术手段,而只不过是适应情境与题旨的工具而已,于是修辞学中雕琢词句的“美感”便让步了,语言修辞与表达真正成了所有人的共同能力,或许不应有人为自己不加修饰的“低等”语言而遗憾。在第一篇中,陈望道明确提出自己的几个写作目的,其中之一便是消灭歧视,“将一切歧视文言口语的偏见立时消灭”,同时希望治疗两种病症,一是屑屑模仿病,一是美辞堆砌病,应该说,这在1932年语言新旧更替的中国是有重要进步意义的。

其次,这种让步给了言语更广阔的介入社会的空间,言语的目的在于适应情境与题旨,这就至少为语言的使用打开了两条通道,一方面失去修辞学束缚的言语可以径直走向萨特的“介入”,着眼于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体本身,完全投入对情境与题旨的高度参与,一些原先相对弱势的言语不需要汲汲于用旧“修辞”武装自己,而是可以直接投入战场。另一方面与萨特相对,巴特的零度写作也有了一定的反思基础,各种不同的言语与意识形态直接相连,修辞与否的准绳被打断后,不再有关于优秀语言的单向度的评价标准,反思的矛头便能够直接对准各种话语本身,亦即对准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在这个方面,具有超出修辞学本身的积极意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