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老师让我们看了一段录像,演的是一位妈妈在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妈妈压在了石头下面,但是妈妈用身体护着自己的孩子。当救援人员来的时候,发现那个妈妈已经被石头压死了,而那个小孩子还睡得香香的'。妈妈在手机上写着”儿子要是你还活着别忘记了我有多爱你“。当时在场的所有人们都感动的留下了泪。
看过这段录像后,我为那位妈妈无私的爱感动了。每位妈妈都是爱自己孩子的,我的妈妈也是一样,每天都无微不至关怀着我,热了怕我热着,冷了怕我冷着。做作业都陪在我身边。爸爸更爱我,每天接送我上学,放学,给我挣钱交许多学费,每天上学时都要叮嘱我好好学习,在学校和同学和睦相处,认真的听老师讲课,我知道爸爸妈妈的每一句话都是在关心我,包含了对我的爱。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个听话,懂事的孩子,来报答爸爸妈妈,同时我也有一句话要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纪的山区度过的,那时大米属于稀缺资源,红薯是一种主要粮食,红薯饭几乎是每天果腹的唯一。但我一直就没有吃腻,几十年过去了,对红薯饭这种吃法仍情有独钟。因为母亲喜欢。
母亲不但喜欢吃,也喜欢做,而且做得特别仔细和别有味道。其实母亲半辈子生活在山区乡下,很多时候几乎就只有红薯吃,红薯就是做饭的主要原料,但母亲做红薯饭很讲究和仔细:先把红薯冼净削皮,再在手上切成大小几乎均匀的丁块。仔细就在这切块上,每一块的大小需合适煮熟后能一口吃下,又刚好在米饭熟的时间内每一块和同一块内外同样熟透。然后是煮的方法,并不是马马虎虎米和红薯一起下锅。多少米适合放多少红薯,母亲自有她的;何时才放红薯下锅也有她的讲究。总之母亲做出来的红薯饭香甜、柔软、清爽、上口,百吃不厌。
我自读书从军后就很少吃过红薯饭了,母亲也在那一年进县城生活,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米越来越充足,红薯不仅在城市,在乡村都倒是稀缺粮食了。母亲对红薯饭的喜爱,如果说之前是社会形势和经济状况逼迫而来,那进城后的喜爱却是出于情感和真心。记得母亲到广西我的小家来生活的那些年,只要在市场上看到有红薯,总会买些回来,隔三差五地做顿红薯饭吃。而且总会在做好后打电话告诉我:今天煮的是红薯饭。而我也会在这时推掉所有的应酬,那怕是大餐,准时下班回家吃母亲做的红薯饭。
有人说《舌尖上的中国Ⅱ》讲述的是情感,每一款美食背后都是一个情深意长的情感故事,或者一种醇厚绵香的情感寄托。确实我们饮食习惯和爱好都烙印了我们成长的经历和情感的熏陶,我们特别钟情的每一种味道或者某一道菜品,无不暗喻我们的情感经历,或寓示我们深刻的感情选项。正如家里的一道特色小菜、出自母亲之手的一种风味,自我们降生就陪伴、培养、滋润着我们的精神和肉体、情感和人生,这就是我所说的“母亲的味道”。我们的味蕾上历来就沉淀着母亲的味道。
今年春节,从老家带回一大罐家乡的腐乳,家乡方言称之为“猫鱼”,我一直没打开吃。不是不喜欢、不省得吃,而是单从形状看,就让我感觉不是我熟悉和喜爱的样子和味道---母亲的味道。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是不做太多的酱菜的`,但有三样菜:猫鱼、豆豉、卜辣椒(也叫白辣椒)家里总不会缺,母亲不管有多忙,或找原料有多难,都要想方设法做一些。母亲做豆豉是不走“发酶”这一步的,所以做出来的豆豉金灿灿中点缀些许红艳,味醇色润,香且不酸、软却不粘。而母亲做的猫鱼更是一绝,几乎成了当时当地的品牌和名吃,记得小时候看到家乡那些乡亲那家接待住队干部时,必会到我家要些母亲做的猫鱼放在餐桌中央。更有父亲的同事来家吃饭,首先问的就是是否有我家的猫鱼。有时还赶巧正好没了,去邻居家要点应付,总能感觉出客人的失望。他们会说比不上前次吃的鲜爽。确实母亲做的猫鱼色、香、味、形都赏心悦目,干爽、清冽,糯而不腻、辣而不烈,醇香醒神、回味无穷。我自上大学后就很少吃到母亲做的猫鱼了,到部队,以及结婚把自己的家安置在远离母亲的异乡后,就更少尝到母亲做的猫鱼。但每次回老家休假,母亲必会准备一小罐亲手制的让我带回来,于是这点特殊的味道就成了我每餐奢侈的享受。
后来,同样是母亲来广西我的小家小住的那些日子,母亲也曾做过猫鱼,用玻璃瓶子装,每次只做一两罐。母亲说这边天气不同、豆腐品质也不同,不好存放,只能做一点吃一点,这样才能有那样的鲜味。或许这也算是母亲的味道里的智慧吧。然而我却被这种味道、这样的智慧,溺爱了味觉、骄惯了味蕾。在随后的日子里,对这种味道的爱护、怀念和回忆,就成了我固执的口味。
如今母亲已离开我们,餐桌上再也见不到母亲做的红薯饭、猫鱼和豆豉等等,母亲的味道只是脑海深处的幸福和祝愿了。明天就是母亲节,或许可以到市场上去找寻一些原料,试着自己动手回味母亲的味道。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归。”这是千百年来做儿女的唱给母亲的一首不老歌。父母把最真挚、最朴实的爱播撒给我们,我们则无时无刻不在享受这浓浓的爱!
父母的爱,是鼓励的眼神。有一次考数学,我考了满分。回家给妈妈看,妈妈表扬了我,并给了我一个鼓励的眼神,我知道那里包含着爱。
父母的爱,是亲切的笑容。每天,我一回家,吃完饭。回屋写作业时,妈妈总会给我拿一杯白开水,笑着,对我说:“不着急,慢慢写。”
父母的爱,是鼓励的话语。以前,我不会骑车,因为怕摔倒,而没有学。一次在爸爸的鼓励下,我开始学车。在几次摔倒后,我就不想学了。最后,在爸爸充满鼓励的话语中,我学会了骑车。
父母的爱是一座灯塔,照亮我们前方的路;父母的爱是一颗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父母的爱是一眼清泉,滋润孩子的心灵。
幼小的我们,不懂爱。
如果你们在遇难的时候别人施了一点恩,也许你们会感激涕零。可是,你们可能因为一点小事与母亲口角。但是,一次施舍与十多年的养育之恩相比,岂是一个轻重所能判断的?我们习惯了接受母亲的爱太久,便以为这种爱天经地义,所以当这种爱出现了小小的差池,便让我们无法接受。可是,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有什么资格心按理得的接受母亲的爱,却不懂的这份爱有多重!不懂的如何感恩!可是,母亲为何心甘情愿地付出爱?也许你们常自以为了解母亲,以为因此可以用行动汇报母亲的良苦用心,但事实往往背道而驰。
有人说:母爱是一根穿针线,只要你的心上开了一个小小的孔,它便会如春水般无声地流着。浸润你的寂寞你的疲惫,甚至伤痕累累的心田……
也许父亲是你们的眼里做事总是大大咧咧的。可是你们有没有发现,他对你们的事情却记得如此清楚。因为父亲总是扮演着一个不会说话的角色,可是他的爱却是用行动来表达,需要我们静心去才能明白它爱的深沉,爱的纯净,虽然父亲的爱不能一眼望穿,却能穿透心灵。父亲他是一本书,有的看一眼就不由自主地喜欢,有的却要探究一辈子才能读懂。
有人说:父亲是一本大书,年轻的儿女们常常不懂父亲。值到他们长大成人之后站在理想与现实。历史与今天的交汇点上重新打开这部大书的时候,才能读懂父亲那颗真诚的心。
父亲是山,母亲是水。父亲的爱支撑天地,母亲的爱融化挫折。
爸爸妈妈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好朋友。接着,我就来讲讲父母与我发生的故事吧!
妈妈是我灰心时的好帮手,当我数学考得不好时,我在心里想:回家肯定要被妈妈训斥一顿了。可是,当我把那张试卷给妈妈签名时,我低下了头,生怕被妈妈骂,可是,事情不像我想象得那么糟,妈妈只说了一句:“没关系,这次考不好下次继续努力,下次再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考吧!”我听了妈妈的鼓励,心里又充满了一股巨大的力量,好像要涌出来似的。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呀,下次数学考试就拿了一个九十分以上,这次考试妈妈占了一大半的功劳啊生活中必不可少妈妈的鼓励,有了鼓励才有信心。
爸爸是我骄傲时的治疗药水。今年,我订了《金华晚报小记者》,我把一篇作文发到了陈老师的邮箱,陈老师帮我投稿了,没想到,我的作文竟在报纸上刊登了,真是出乎意料啊!我把这件喜事告诉了爸爸,爸爸却说:“不要骄傲,下次继续努力。”我知道这是爸爸对我的严厉的爱。
爸爸妈妈,谢谢你们,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以后一定会好好报答你们的,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以后一定会好好报答你们。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