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建材,王熙琼,金鹏.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J].山东农业:农村经济版,2003,(12):114.
薛亮.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J].中国信息界,2006,(5).
李会萍,刘楷,王众.基于数字家庭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的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07,(10).
吕晓燕.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2):57-58.
曾晓娟,等.探讨实现农业信息化的有效途径[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2).
意识形态广告在最近几年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其带来的经济效益明显对广告行业有着巨大的诱惑。意识广告形态在最初出现时,为合作的企业带来巨大收益,这些收益让人们惊叹的同时也发现了意识形态广告的优势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力之大,并且我国台湾由于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因此意识形态广告成为了我国台湾广告行业的主体。最近,随着意识形态广告在内地开始发展,引起了多方人士对其的关注和探讨,对意识形态广告有赞扬也有批评,究竟意识形态广告有何优势,成为本文接下来将要讨论的问题。
农业信息化是指为全面提高农村经济运行效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农民生活质量,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各领域不断推广和应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职能技术的动态发展过程。信息是市场的灵魂,市场经济是由信息引导的经济。中国农业存在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因此,要适应国内国际统一的大市场,必须有成熟的市场信息传播机制做支撑。农民作为农产品的生产主体,强化对农户的信息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农民适应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也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发展,调整种植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农民作为我国农业市场中主要的主体,需要更好地认识并适应市场,发展农业信息化有助于农民获得市场信息,用市场机制连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并处理好生产、分配和消费间的关系。
2.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据东北大学的熊金辉等统计,截至2005年9月底,我国有农科教专业网站385个,农业类其他网站上也有大量农科教信息,互联网不仅可帮助农民找到“商机”,而且可使农民足不出户便可得到专家指导,增加生产效益,从而加速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
3.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主要是劳动力自身素质低和掌握的就业信息少。农业信息化可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自身素质,更有利于农民获得广泛的尤其是跨地区的就业信息,能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4.农业信息化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多媒体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手段,可以使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实验条件等优质教育资源在广大农村实现共享,极大地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通过互联网和建设农村疾病防控信息系统以及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能够极大地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特征,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工作在促进传统农业改造、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中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如何提高农业信息的利用率,使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惠及全省广大农民,仍是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加强信息化建设,探索农业信息服务新手段,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就成了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课题。研究农业信息服务,能够为信息化建设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