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电影《恩典》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德国工程师尼尔斯在挪威靠近北极的一个城市工作。为挽救濒临破裂的婚姻,他将妻子玛利亚和儿子接到一起生活,但夫妻关系并未得到好转,尼尔斯反而有了外遇。
玛利亚在临终医院经常上夜班。有一天晚上下班开车回家,忽然看见北极光,就在此时,小车发出撞击的声音,玛利亚吓坏了,停车片刻,不敢下车,只在车上看了看周边情况并没有发现什么,以为是撞到狗之类的东西,便继续将车开回家。她心情不安,还是担心撞到了人,难以入睡,在丈夫的追问下她将情况说出。她丈夫连忙开车到撞击处仔细寻找,仍未发现什么。
后来,她们通过新闻得知,一个女孩被撞到路边的沟里,因无力爬上来而去世。警方调查没有线索。
玛利亚内心非常纠结。如去自首,自己可能会坐牢,也会给丈夫和儿子带来痛苦;不去自首,心里又非常不安。夫妻俩最终商议的结果是隐瞒下来。尼尔斯将妻子撞坏的汽车挡板悄悄修好。
两个人表面上平安无事,内心里却从此不得安宁。
他们每次路过事故地点时,心里总是想起那个女孩。
玛利亚面对***的同事,想到那女孩生命的珍贵;看到病人去世,想到那女孩最后的情景。特别是在教堂合唱颂歌时,那种纯洁和谐的声音与内心复杂的不安形成巨大的心理冲突,让她痛苦不已。
尼尔斯也无意再与情人幽会。他如实告知她实情,并主动提出分手,引起情人的愤怒,离他而去。由于共同面对难题,他与妻子的关系虽有所改善,但双方的心情却无法轻松。
面对儿子,他们在家里都得装着像没事人一样。
隐瞒的结果,让两人都感到心情压抑,身心俱疲,生活没有了乐趣。最后,夫妻双双到受害人家里把事情的真相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女孩的父母,同时也完成了对自我心灵的救赎。
好人的心里为何放不了坏事?我在想,是不是有这样几个原因:
坏事放在心里与道德观念不相容。人在犯了严重错误后,内心是极度不安的。为了躲避惩罚,保护自己,有的人选择了隐瞒。隐瞒的结果是别人不知道,而自己的内心是清清楚楚的。这种躲避行为与自己的良知不相容,与自己向好的行为取向不一致,也就是说,你想做好人,就不能选择隐瞒坏事。
坏事放在心里与宗教信仰不相容。信仰是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信仰要求言行一致,行善积德。而隐瞒自己所做的坏事是一种恶劣行为,虽然能保持自己人身的自由,但内心却得不到安宁,一旦有机会,宗教的信条就会跑出来盘问噬咬自己的灵魂。
坏事放在心里与为人父母不相容。父母教育子女,既要符合道义,也要以身作则。如果嘴上一套,心里一套,自己会感到内心虚伪,自己都瞧不起自己,哪里还能坦诚地对待子女教育?
解脱的'唯一途径,便是将事情的真相说出来,或坦白,或自首,虽然也痛苦,还可能受到惩罚,但说出来之后,心灵不再有负担,内心不再有纠结,心里会感到平静如水,自然也就得到了安宁。影片选择了当事人向受害人父母说明真相,比到警局自首更加突出了拯救心灵的意味。
由此想到身边和自己遇到的一些事情也是如此。看到老人跌倒了扶不扶?扶,担心自己无辜受牵连;不扶,帮人救困的良心会受到谴责,与自己受伤后希望有人来求助的本能心态相冲突。企业想拿大的订单,给不给关键人送礼?送,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秩序,使正常的商业行为染上污点;不送,担心订单落空,企业的利益受损。这种让人纠结的事,虽说不像影片中的事例那么典型,但也常常让我们的心灵受到折磨。
人是善与恶的综合体。要做一个好人,必须抑恶扬善。要想有好心情,需要做好事不做坏事,哪怕是无意做了坏事也不能隐瞒。否则,内心会承受不了长久的煎熬,除非你放任自流,将坏人做到底。
电影看完后,有一点我没有弄明白,为何片名叫“恩典”?是指做了坏事,要通过恩惠于别人才能赎罪吗?但影片的故事并未就此展开。
书读得多,可以高谈阔论,写作时也颇有灵感。我觉得,其实不然。任何事都讲究一个“度”。成天的之乎者也,满脑子都是书,滋味肯定不好受;被人叫做书呆子,肯定就更无语了。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他们可曾想过一个真理:物极必反?
就拿每个人都需要的钱来说。钱,赚得多固然是好。但是人生存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钱?如果是这样那也就太令人心寒了。人的一生中有太多的事物值得去追求,但绝不是钱那样庸俗的东西。如果把人生的目标定格在赚钱,那我也只能苦笑不语。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一生为其奔波劳累,赚得再多最终也不比一堆黄土。当你活到了尽头,看看走过的路,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因为你只有钱——也即将不属于你,这是多么可悲!钱,够用就好,知足常乐。太多了反而让你迷失了本性,原本好好的一个人,却成了钱的奴隶。
拥有得多,不见得就好处多,树大都招风呢!
我很庆幸我出生在中国,而不是西亚。我国人口众多,是一个压力;资源丰富,是一个优势。有人说,人多无碍,有这么多的资源,可以够支撑这个庞大的集体。此言差矣。人多是一种负担,而为了这众多人口去拼命开采矿产那更是失策。众所周知的,资源再多也是有限的,我国之所以坚持可持续发展,控制人口而不是过分的去开采矿产,就是不想以资源这此“多多”去填补人口那彼“多多”,这是一个填不满的大坑,终究有山穷水尽的一天。因为,多多未必益善。相比西亚,靠着波斯湾的石油榨取着世界的财富,拥有再多的钱,等到资源枯竭的一天,后悔都来不及的。
万事都要有“度”。
国家需要讲“度”,社会需要讲“度”,我们的校园生活也需要有个“度”的标准。比如,考试可以检测学生们学习的情况,对学生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太过于频繁的考试,却会大大地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学习与休息要合理分配,越是紧张的学习越是要好好的.休息。如果考试占用了太多学生们的休息时间,那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对学习没有兴趣。如果是这样还不如不学。在这种情况下要取得好成绩,难!太多了反而不是好事,物极必反。凡事都讲究一个“度”。考试要起到考试的作用,而不是成为学生的包袱,那样才有好处。“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也将从我们的记忆里消失。
多多未必益善。
然而“度”也是外在的要求,任何是都强调内外结合,外因也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换一个角度来说,正所谓“韩信带兵,多多益善”——为什么是韩信呢,而不是刘邦?这也要论能力。“多多益善”是因为在“善用者”手里;如果不是“善用者”,多了反成为累赘。多多未必益善。故有能力就可以争取,就可以拥有。特别是在如今的社会,竞争何等激烈,不拿点真本事出来,谁会看得起你?没有能力,有的再多,也是为别人准备的!人是要有点自知之明,自己有多少斤两自己清楚,不要麻痹了自己。
时间在流逝,时代在进步,未来的大门为能者敞开。在能者面前,有个适当的“度”,才能把握这“多多”的机遇,才能领悟多多益善,两者缺一不可。
秋姑娘一边走一边哼着小曲,当看到小孩子在踢毽子,她那小孩子脾气又上来了,想来一个恶作剧,当孩子们越踢越紧张时,她不慌不忙地吹了一股清凉的.秋风,毽子飞了个“十万八千里”落在了草地上。孩子的热劲一点也没了,被她的秋风吹得四散,秋姑娘意识到自己闯了祸,就逃走了。
他来到了麦田,看见麦子还是绿油油的,心想:这个讨厌的春姑姑,走了就走了,还留下了纪念。秋姑娘越想越可气,她决定来个“大变麦子”,她拿来洒水壶,把雨滴和黄色的颜料搅混了,就洒了出去(就是下雨了)一束束麦子变黄了,可是,旁边的叶子也被他变黄了。农民们一个接着一个来抢收麦子。秋姑娘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以为别人来找她算账了,立刻不见了踪影。
你找去,原来秋姑娘来到了果园,你瞧,她在一棵苹果树下乘凉,乘凉乘够了。她就给苹果讲笑话,你看,她把一个个苹果给逗笑了,苹果们捧腹大笑,笑红了脸,一个个变红了;此时,她想到了自己带了水彩笔,马上拿出紫色,给葡萄谈装浓抹,葡萄们一个个变成了紫色;她又拿出橘色,立刻给橘子染成了橘色……
直到夕阳西下,他想在群片群片的火烧云里,做起了甜美的梦。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