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会通过玩游戏,提高把物体象征化的能力,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游戏起着重要的作用。
美国的一些学者提出了关于游戏的五项原则:游戏必须是快乐的;游戏的.目的就是游戏本身,而非其他(例如,读书、练习说英语;游戏必须是参与者自发的选择;游戏必须是参与者的能动行为,而非被要求的结果;游戏是脱离现实的、演技一般的活动,小孩在游戏中假扮做某事。
大人应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常见的那种“用玩游戏的感觉来学习”,究竟是不是真正的游戏?上述五项原则满足的是小孩的需求,因此可以称为游戏。而学校和父母所认为的游戏,在小孩看来只是“自己被要求去玩”或者只是“学习的一种”。如果小孩认为,自己只是被动地接受安排,便不能称为“游戏”。
孩子能从游戏中学习到什么,取决于父母的意识。一旦父母高高在上,掌握着游戏的主动权,并产生了教育的想法,那么对于小孩来说,就不再是游戏。比如,父母像考试一样提问绘本中出现的单词的含义和故事情节,小孩就不会觉得读绘本是一件快乐的事,进而失去读书的想法。为了能够更好地答出问题,小孩不再品味书中所写的关键词及故事的寓意,而是转变成了想努力将其记住的态度。
给小孩选择玩具时,不要把小孩看到的一瞬间立刻飞奔过去的玩具作为判断的标准,而是应该考虑:小孩在玩这个玩具的过程中,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尝试各种各样的事情并将其象征化,展开创造的翅膀。在游戏中,父母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游戏方式。更重要的是,父母要能够成为懂得小孩的理解方式和快乐的方式,并与小孩的个性和各个成长阶段相适应的、有着能够和小孩一起玩耍想法的探究者。
冬天,在平常人心目中一般都是寒冷的。但在我的心目中,却是温暖的。虽然它是寒风凛冽,但是这个时候人们总是一家人过年,在一起说说笑笑,畅所欲言。和久别的亲人们一起喜迎新年,与彼此都能一起相聚,让久别的亲情再次荡漾在心间。
冬天,银装素裹,酝酿着银色梦想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它来到这个世间,让人们惊讶而欣喜。它是一个偏爱白色的姑娘,喜欢那漫天飞舞的雪花,爱怜那不可多见的雪人。在这个季节,它总带给人们冬天的丰采。
那凌寒独自开放的梅花,在冬姑娘的鼓励下,暗自飘香,那香味令人如痴如醉,无法忘怀。那就是冬姑娘献给人们的礼品,它所表现的是梅花那不屈不挠,高风亮节的高尚品质。
孩子们在雪地中尽情玩耍,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做冰雕……
在这个季节,给孩子们带去了无限的欢乐。那一张张笑脸,想梅花一样美丽,那是给冬姑娘最好报答。
冬天,风呼呼刮着,我的心里还是热乎乎的,这是我心目中的冬天,更是一个温暖的冬天!
亲爱的妈妈:
您好!
妈妈,还记得当时你要回老家的情景吗?那天你说您要回老家,我心里十分地伤心、难过!
回想起以前的点点滴滴,记得有一次,天气十分寒冷,而且还下着毛毛细雨,我和您一起去我大妈家吃饭,吃完饭后我们要回家了,在路上的时候,我很冷,您却把自己的衣服给了我穿,当时,您穿的是一件后代外套,里面是一件薄的衬衫,但是现在您只剩下一件薄薄的衣服了,我就问您:“妈妈,你冷不冷?”您说:“彤彤,我不冷,只要你不冷就行!”我说:“您冷,对不对,您要是冷,为什么不告诉我呢?”您说:“孩子,如果我告诉你,你会担心的,你一担心,我不就更难受吗?”我。。。。。。我无话可说了。我的眼眶里顿时露出了感动的`泪花!回到家,我发现您有一点鼻塞,并有点头痛和咳嗽。我就立刻拿来了体温表,我让您量一下有没有发烧,您说:“好孩子,不用了。”“哼,你要是不量,我就不理你了!”我故意生气地说。您说:“我量,行了吧!”过了十分钟,我看了看,“38度 5” 我连忙给爸爸打电话,并把毛巾弄湿敷到妈妈的头上倒了一杯热开水。“没人接”我说。过了一会电话响了,“爸爸,你在哪里啊?”我说。爸爸说:“我很忙没时间。!”然后我就把事情一一讲了出来,爸爸听了,很是担心,然后,爸爸就告诉我:“你帮妈妈熬点冰糖雪梨,一定要小心点啊。”“噢,爸爸,你去忙吧,妈妈交给我了”我说。“孩子,你长大了!”爸爸说。我开心地笑了。接着,我就一直照顾着妈妈,过了几天,妈妈痊愈了,妈妈你说:“彤彤,谢谢你这段日子照顾着我,真的很谢谢你!”“妈妈不用谢我,只要你开心就行!”我说。
妈妈,我爱您!!!
祝您身体健康、天天开心、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永远爱您的女儿:王敔彤
201x年9月22日
那是一个扎着两个小辫、穿着粉色连衣裙的小女孩。那时,我5岁。隔壁的阳阳跟我约好,今天在树林里一起玩儿。我早早地就在这儿等了,用小树枝在地上画着、写着。
“点点,我来了!”哟,是阳阳!他急匆匆地向我跑过来。我急忙站起来,向他招手。
“今天玩儿什么呀?”我问。阳阳说:“我想好了。我当老师,你来当学生,我们玩上课。好不好?”“好呀好呀!”我点点头。“这个地就当黑板,拿什么当粉笔呢?”“这个呀!”我把小树枝递给阳阳,“小树枝嘛!”阳阳恍然大悟:“对呀!我怎么没想起来呢?”
上课了。阳阳在地上写了一个算式:2+2。阳阳指着说:“点点,你说等于几?”我思索了一会儿,说:“嗯……等于2!”“不对!”阳阳一脸否定装。我不解地问:“那等于几呀?”“当然是等于1喽!”阳阳说。
“不对,就是等于2!”我大声喊道,“你瞧嘛!两堆谷子上再放两堆谷子,还是两堆谷子嘛!”阳阳摇摇头,说:“就是1,就是1!两堆谷子堆在一起,再把两堆谷子堆在一起,然后把这两堆堆在一起,不就是1堆嘛!”“2!”“1!”“2!”“1!”“2!”“1!”我们吵来吵去,也没有正确的结果。“要不,我们找石头来算一下吧!”我提议说。“嗯,好主意。我去找石头。”
过了一会,阳阳捡了两个石头回来,我从身边拿了两个石头,放在一起。然后,我就开始数:“1,2,3,4。一共是四块石头!”“怎么可能呢?明明就是1个嘛!”阳阳叫道。我眼珠子一转,说:“我们换个问题吧!再纠缠下去,我就饿了。”阳阳想了一会儿,说:“那就……1+1吧。”我笑了笑:“嘿嘿,等于2!”“你怎么知道的?”阳阳惊奇地叫了起来,“我都不知道呢!这是妈妈告诉我的。”一颗汗珠从我的头上流了下来……
我和阳阳玩得好累,坐下来休息。我左顾右盼,说:“我给你弄个吃的。”阳阳说:“这里有吃的`吗?”“你就看我的吧!”我蹦蹦跳跳地往树林深处跑去。在哪里,有我需要的材料。呵呵,阳阳,你就等着吃大餐吧!
过了几分钟,我把一些沙子和几块石头放在了阳阳的面前。阳阳问道:“沙子?”“对。这些沙子是盐、糖、味精等,石头是猪肉。我们来做饭吧!”我先把石头堆在一起,把一些沙子撒在上面,这是“盐”。阳阳把石头打乱,是“铲子炒猪肉”。之后,我又撒了些沙子在上面,是“味精”。看到这儿,阳阳说:“现在不能放味精!”“能放!”“不能!会有毒的!”“就是可以放!”
我们一直吵到中午吃饭。“我回家喽!明天在这里继续玩儿!”我说。“好的!吃饭喽。”“吃饭喽!”说完,我们俩人往不同方向奔去,一转眼就只剩下影子了。今天发生的事,让人很难忘。童年趣事记录簿又过去了两页。
童年真的是很有趣。上课、做饭随时都会发生争吵,但是争吵中都能看出我们小时的天真和幼稚。每当想起这一天时,我总会感觉自己那是是多么的幼稚。
那些树,把所有的叶子都给秋天带走了;把所有的花都给秋天带走了;也把所有的果实都给秋天带走了,惟有那一身清瘦的枝干还在这片苍凉的原野上耸立着,如刀枪剑戟一般指着天空……这就是冬天的树!不会为黎明意外飞临的一群鸽子而狂喜,也再不会为黄昏离去的落日而伤悲了。他们守着那片脚下的土地,无论肥沃还是贫瘠,无论深厚还是浅薄,一样的从容,一样的豁达,这也像极了那些年届不惑的男人,他们在一次一次经历了人世间的生离死别、悲欢离合以后,再也不会因为任何人世间的大起大落而大悲大喜,大忧大患了。他们可以尽情地享受头顶上那片属于自己天空里的阳光;也可以完全承受得起属于自己那片天空里的腥风苦雨。
树的骨感犹如拔剑出鞘,犹如图穷见匕,犹如苍鹰展翅……感的是一种气势,感的是一种力量,感的是一种侠情义胆;而女人的骨感犹如风摆杨柳,犹如昭君出塞,犹如黄莺轻啼……感的是一种柔弱,感的是一种忧郁,感的是一种千娇百媚。
持有旋转烤肉式认识论(灌输、堆砌知识的父母认为,多记住一些东西是很重要的。在他们眼里,小孩尽可能高效地掌握海量的知识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父母、亲人仅单纯对孩子记住的诗歌、单词等大加赞赏,甚至给予物质奖励,而不去鼓励孩子去探究和发现更深层的知识,长此以往,小孩慢慢地开始觉得,相比于做自己喜欢的事,用语言记录并记住大量的知识片段更为重要。这样一来,小孩从小就习惯了要记住学到的东西,并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却丢失了与生俱来的自主发现的能力。
我们大部分父母,都停留在对孩子灌输、堆砌知识的层面上,因为我们本身已经习惯于用“系统1”对待几乎任何事,对各种信息、知识不予思索,或被动接受,或充耳不闻,没有能力对其进行消化分析,新知识不能在我们已僵化的系统中进行动态更新。
而持有探究性认识论的探究者,针对各种各样的现象,会主动提出“为什么”,主动去发现知识,去使用知识,让它成为自己身体和系统的一部分,并和系统共同变化。探究者的培养,基本上也是从如何培养这样的认识论开始的。
如果父母本身就是持有探究性认识论的探究者,那么小孩持有同样认识论的可能性会很高。那些不关注自己的小孩,认为好的、值得期待的培养方法只有一种的父母,与那些细心观察小孩,与小孩共同成长,并思考更好的(不是最好的途径的父母,育儿的方法自然大相径庭。
所以,父母必须做到亲自积累探究经验,品味其中的乐趣,并使之成为习惯。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