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鸟》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考林·麦卡洛的长篇小说,小说叙述的是一家祖孙三代人的爱情故事,其中主线是梅吉与拉尔夫的爱情悲剧,作者以一种平铺的文笔演绎了克利里家族及相关人物的命运,其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拉尔夫,一个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都献给上帝的人,一个以成为红衣主教为自己人生追求的人,他不能谈情说爱,在遇到梅吉之前,他做到了,可在遇到梅吉的那一刻,他是内心就发生了巨大变化,伴随着梅吉的长大,他们的感情愈来愈深,矛盾与痛苦也与日俱增,最终拉尔夫选择了他的教会,远离了梅吉。可上天弄人,梅吉结婚之后,他们却又重逢了,而且拉尔夫也理智让位于情感,他们有了自己的儿子,梅吉也因此离开了自己的丈夫,可儿子后来又永远的离开了她,接着是拉尔夫的离去。梅吉,这个痴情的女人,将孤独的过完她的人生。
看完这本书,我不禁地在想:难道美好的东西只能因最深痛的巨创甚至于生命来换取吗?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与织女,外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斯嘉丽与白瑞德,无不如此。那么,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形时,是要一份刻骨铭心的爱,却要受尽磨难,还是要一份平静无波的情感,庸碌地度过一生?我想,我们要解决这问题,应该再不是什么难事,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好时代,我们是幸福的现代人。
在一片一望无垠的沙漠里住这一只鸟。鸟儿很丑,丑的连它自己都感觉得到,从它能展翅飞翔的那一天起,她就再也没有得到包括母亲在内的一分关怀。但鸟儿仍然坚强的活了下来,每天用它那单薄的双翅去搏击沙漠上肆虐的狂风,用它那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勇气,来面对这屡屡捉弄他的生活。
鸟儿很丑,所以爱美,它多么想拥有一分真正属于自己的美丽呀。于是,鸟儿便开始寻找……,在这片几乎没有生命的沙漠里,在这片焦灼的大地上。一次又一次的寻找,换回来的,却又是一片又一片的失落。鸟儿的身体也日渐憔悴。
好多天过去了,鸟儿似乎在这片沙漠里失踪了,它,飞离了沙漠……
终于,这只风尘仆仆的鸟儿又回到了这片沙漠。在它的嘴里,衔着一颗种子,一颗据说是世界上最美的花的种子。
有了种子的鸟儿整个变了,身体更加憔悴了,但在它那小小的眼睛里,分明透着一种莫名的光芒,这是鸟儿的希望呀。鸟儿离不开这片生它养它的地方,于是,它在最近的一个绿洲里种下了这颗种子,绿洲很秘密,没有什么动物去过,鸟儿不想这颗种子受到哪怕一丝一毫的伤害。
种子,慢慢的发芽,长大了,在这片沙漠里,这片如此贫瘠的沙漠里扎下了它的根,这本身,就是个奇迹。
雨季过去了,旱季来了。花,越来越茂盛,鸟儿,越来越憔悴,水,也越来越少了……
一天,在天上飞翔的鸟儿照例在天空飞翔,看护着这多耗尽它几近所有的花儿。忽然,她看到了远方有一个小小的黑点正在向这边走过来。它飞近了,是狐,是一只饥渴的沙漠狐!
鸟儿在狐的上方不停的盘旋,不停的悲鸣。狐却不为所动,依然一步一步的向前走着。只要在越过一个沙丘,它就会看到那朵唯一在沙漠里生长的花。那朵本不该长在这里的花。鸟儿急了,有别无选择。狐,越来越近了,鸟儿的哀鸣越来越响……
终于,鸟儿不能再等了,它,对着那只沙漠狐,俯冲了下去。
……
一只羽毛零乱的鸟儿站在花的旁边,深情的看着这花,在夕阳里,愈发让人感到怪异。
缺少了羽毛的鸟更丑了,而花,去在茁壮的成长着水越来越少了,鸟儿不得不从远方的一个更大的绿洲里衔来花儿成长的所需的东西,水,还有养料。
绿洲渐渐的小了,花儿长大了,抽出了花苞,即将绽放。.
鸟儿兴奋极了,每天更辛苦的来往于绿洲之间。
终于,绿洲消失了,花儿,即将绽放了,也许,只要一天,它就会绽放,可是,它还能绽放么?!地面没有了一丝潮气,水,终于没有了……
鸟儿没有办法了,她死死的看着这花,这朵耗尽它全部心力的花。在它那本来就不大的眼睛里,遍布着哀伤与无奈。鸟儿就这样看着,看着……,它眼神里的'哀伤越来越重,光芒越来越淡。
太阳,渐渐的西下了,鸟儿的背影在夕阳下看着是那样的无助。忽然,鸟儿象想到了什么,古怪的看了一眼花儿,飞走了。一会鸟儿飞了回来,在它的嘴里,含着一根荆棘,一根长长的荆棘!鸟儿用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眼神古怪的看着花,把荆棘插在了花根的旁边。然后飞上了天空。鸟儿的背影在金黄的天空利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一个小小的身影从天而下,是鸟!
它冲了下来,冲向了那根荆棘!荆棘深深的刺进了鸟儿的胸膛,血,沿着荆棘流了下来。鸟儿张开了嘴,冲着这花,唱出了她一生的第一首歌……~
在夕阳里,歌声似乎融进了沙漠,天空。一直久久的在风中回荡着……
第二天,当太阳的第一缕光照在沙漠上的时候,在一根插着一具很丑的鸟儿尸体的荆棘旁边,盛开着一朵全世界最美的花……
《荆棘鸟》的开头是这么讲的:传说中有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一切生灵的歌声都优美动听。从离巢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棘刺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间放开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歌声响遏行云,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
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
《荆棘鸟》是一部澳大利亚的家世小说,以女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时间跨度达半个多世纪之久,横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年富力强的神父拉尔夫一心向往罗马教廷的权力,但他爱上了牧主克利里的女儿,美艳绝伦的梅吉,内心处于权力与爱情的矛盾挣扎之中,从而引发了一连串的故事。以两位主人公为中心,展开了克利里家族十余名成员各自的人生悲欢离合。作品情节生动,结构严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澳大利亚的《飘》之称,被《时代》杂志列为十大现代经典作品之一。
然而,我试图明白《荆棘鸟》中人物后面更深处的东西。麦卡洛以一种平铺的文笔象在德罗海达上放牧一样纵横演绎了克利里家族及其相关人物的命运、生、死、痛苦和欢乐。其情节跌宕而不悖理,它以触摸历史的鸿篇巨制告诉人们这样一个真理: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深痛巨创来换取。
折磨菲和梅吉的,源于对人间的爱。菲象一个自动陀螺一样从早到晚在厨房和后园子里转,疲劳得难以缓解,因为她处在一个收入菲薄的家庭,哺育了六个孩子,后来有添了三个,她昼夜不停地劳作、劳作,直到最后麻木,只当她失去劳动能力,到了风烛残年,才赢得她自年轻时就想要的闲适。
梅吉的歌声在最美时,也即她痛苦到了极致的时候戛然而止,给人留下了深深的思考。梅吉在孩提无知时,虽然有痛苦的时候,如在教会学校读书被阿加莎修女责打,被迫和小朋友特丽莎分手及弗兰克逃走,都曾让她深深痛苦,然那时她有真实的欢乐,就象艾格尼丝的到来、认识拉尔夫、哺育小哈尔,梅吉都感到了上帝的仁慈。只有当拉尔夫被利欲权势,将自己卖给玛丽死去的灵魂和天主教廷后,梅吉的生活才陷入无底的黑暗。她嫁给了有点象拉尔夫的卢克,失去的爱情却没有从这儿得到弥补;这以后,她对生活的态度与其说是一种热爱,毋宁说是一种无奈的面对。后来她有了戴恩,那象是她所希翼的全部,事实上只是一种微薄的安慰。她对戴恩越喜欢,越衬托出她的孤单与可怜,爱的无力及失去爱人的虚空。她的灵魂只是在戴恩和拉尔夫死后才得到真正的解放。此时歌声最为响亮,也由于痛失所爱而分外悲伤。
与此相比,拉尔夫的歌唱却不那么动人,也许只能称为挣扎时尖利的呼救,虽让人震惊却不能使人震撼。刘墉说过这样一句话:“追名逐利,此念一生,风流尽去。”拉尔夫的悲哀就在于此,他活得非常痛苦,也给别人带来了痛苦,所以没有人对他怜悯,即使是梅吉,如果爱情不包括怜悯的话。
读了《荆棘鸟》以后,想着它带血的啼叫,禁不住联系自己的人生。我曾深深的为这样一句话所感动:“只要世上还有一双忠实的眼睛为我哭泣,便值得我为生命受苦。”是啊,为生命,为生存,为理想,为爱,甚至为个人喜欢的一些些微,我们就明明白白地,把荆棘刺进胸膛。
荆棘鸟,用荆棘刺穿自己的身体,一直讴歌,直到死去。鸟儿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不就好好唱歌就行?
可是看完书,我想我明白了。
菲爱着弗兰克的亲生父亲,尽管她的丈夫帕迪对她爱和尊重,依旧得不到她的一点笑容。对于菲来说,她对弗兰克的亲生父亲的爱情就是插在她心上的那根荆棘;而对帕迪来说,他对菲的爱就是插在他胸口的荆棘。
梅吉爱着拉尔夫,可她嫁给了和拉尔夫相貌相像的卢克,而对拉尔夫的爱是穿透她的心的荆棘。而对拉尔夫来说,扎在他胸膛的荆棘是他的梅吉和他的教会权力,对于这两个不能兼得的事物,不管他怎么选择,他都不能免于痛楚。
而朱思婷和戴恩呢?朱思婷的荆棘是她的'弟弟戴恩,她的演艺事业,或者雷恩,还是她自己?她的故事到最后也没有结束,所以不能这么早下判断扎在她心上的是什么。而很明显,戴恩的荆棘是他的教会事业,他就像梅吉所相信的那种因果报应,他要被还给上帝。
那刺穿自身的荆棘隐喻一个人的执念,执着于什么,什么就会刺穿他的心,让他痛。而他依旧不愿意放下,在这种痛的驱使下,带着执着的神情走向死亡。似乎,只有这种痛能证明他存在的意义。
假如没有了荆棘,菲快乐地和帕迪生活在一起,拉尔夫和梅吉顺利的在一起,戴恩做了个牧羊人。故事会像一碗糖水,多喝一口就会腻得慌。
这就是人的故事。人总不会把自己的人生弄成一碗糖水的,就算往里边撒一把尘土。
况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荆棘,并毫不犹豫的把它插在自己的心上,然后淌血的心带来的痛感会给他源源不断的叫做勇气与坚持的东西。
鲁迅曾言:“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像萤火虫一样,不必等候烛火。”在飞速前进的时代车轮里,青年当跳出自我的局限,推翻安定而麻木的生活,脚踏荆棘路追求辉煌的功业建树。
有人赞美安定整饬,歌颂平凡的伟大。蒙田亦言:“我们最伟大而光荣的杰作就是恰如其分地活着。”诚然,安分为己能给予人庸常的满足,使人远离挫折和“艰难困苦”,但恰如卡佛所言,“我们苍凉而毫无诗意的生活之下,内心藏着巨大的不安与颓唐”。安于自我的人将自己禁锢于柴米油盐,如鲁迅《过客》中的老翁对前方的召唤置若罔闻,麻木而机械地重复昨天的生活;又如方鸿渐终其一生庸庸碌碌,困于围城之中迷失自我,心甘情愿地沦为“他们”中的“们”,平淡无奇地“在沉默中灭亡。”
所以,为了跳出大多数的囹圄,为了从凡夫俗子中出逃,为了保持“共三光而永光”的独立精神,青年当执娜拉之手决绝出走,“向着更荒凉的城市启程”,追求更加宏阔的功业。
追求功业能扩充自我,充分实现生命的价值。查尔斯毅然抛弃白开水般的职员生活,投入梦想的篝火迸裂出艺术传奇;沈从文离开文学的`温柔乡,文物“过手经眼十万八万件”,铸就《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成就别样自我。外人眼里安徒生笔下“着了火的荆棘路”,恰恰是黑塞口中“通往自己的道路”,孜孜以求,勤耕不辍的日日夜夜,追梦者洞悉了自我,给自己创造出非黑即白之外的多彩可能,实现了生命无限的价值。
站在更高的层次观望,追求功业者能将自我融入社会,担起一方家国道义,以一副螳臂推动时代滚滚向前。山河破碎,风雨如晦之时,就读西南联大的许渊冲毅然走出象牙塔参军服役,以书生柔弱的肩膀挑起国的重量;“只有回国教书是我唯一的,我一生一世的自己的选择”,叶嘉莹终身与诗词相伴,怀“为往圣继绝学”的弱德担起传承古典文化的使命;漠视逃难避战的选择,李济顶着四起的滚滚硝烟伏身黄土地,守护掩于地下的灼灼华夏文明。“他们为社会而生,他们全部相信,他们命里注定要为社会劳动,他们的报酬就在他们的心里。”孟德斯鸠所言如黄钟大吕。始终有人逆行,有人燃烧生命,有人把栏杆拍遍,辞楼着地。而正是这份担当与道义,救世事于水火之中,照亮了混沌的黑暗。
“尘埃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青年,请从“蒲团式的修身”中站立起来,踩着荆棘路,求功立业而永生不朽!
传说中有一种鸟,它毕生只歌唱一次,但歌声却比世界上任何生灵的歌声都悦耳,它一旦离巢去找荆棘树,就要找到才肯罢休。它把自己钉在最尖最长的刺上,在蓁蓁树枝间婉转啼鸣。它超脱了垂死的剧痛,歌声胜过百灵和夜莺。一次绝唱,以生命为代价。
拉尔夫,他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都献给上帝的人,将成为红衣主教作为自己人生追求,他早已失去的一个作为普通人的权利,包括爱情。在他遇到梅吉前的二十七八年岁月中,他确是这样度过的。但是在遇到梅吉的那一刻,一切都悄然改变。随着梅吉的长大,这份禁忌之爱带来的痛苦和矛盾与日俱增。最终,他选择了他的上帝,他的教会,远离了梅吉,希望梅吉可以有自己的未来和幸福。有谁能想到,梅吉选择丈夫,居然只是因为他酷似拉尔夫呢?拉尔夫在临终的一刹那,心里才真正放下了梅吉。而梅吉,将要面对的是往后更加孤独的人生,幸好,她一直是个坚强的人。
小时我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孩子,不太领那字里行间透出的深沉的沧桑。无论是帕迪的含蓄温雅,是暴烈渴望的弗兰克,是骄横尖酸的卡森夫人,还是单纯执着的丹尼,或是古怪理智的朱丝婷。直至现在,我依旧是无法完全理解这个家族的命运。脑海里深深记住的,只有梅吉和拉尔夫神父之间的那场刻骨铭心的爱情。
曾经有人把荆棘鸟和枯叶蝶作为对比。荆棘鸟,把所有的生命精彩都演绎在最后的绝唱中,虽然短暂却是绚烂万分;枯叶蝶,在单调宁静中渡过它的一生,虽然单调却是岁月绵延。截然不同的选择,也就注定了截然不同的命运。而我,愿做一只荆棘鸟,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当一切浮华逝去,剩下的只有泪水,而那些泪水终会随着时间而蒸发,化作一缕无声的水汽,我们所能握住的也不过坚强二字而已吧。
传说中有一种鸟,它毕生只歌唱一次,以生命为代价……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